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6890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可贵的亲情、友情 中心发言人:邹新平 课题 课文双基特点 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体会沉默的可贵。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1、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 2、感悟水罐变化的神奇力量。 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渗透相应的训练内容 1、知道对话朗读。 2、完成课后练习。 3、积累好词佳句。 1、多音字。 2、体会动作、神情的词句。 3、积累词语。“迫在眉睫” 1、组词游戏,一字开花。 2、运用想象进行说话。 3、复述故事。 1、读课文,了解课文讲

2、了一件什么事? 2、组词游戏,一字开花。 3、理解妈妈的账单的含义。 17可贵的沉默 18她是我的朋友 19七颗钻石 20* 妈妈的账单 17、可贵的沉默 教学点: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学习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学习难点:学习在人物语言

3、、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初读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模拟情节、导入课文 1模拟课文情节 “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呢?” “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2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那么,为什么 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呢?是在什么情况沉默的?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4、。 2学习本课生字。 3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4、谁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再读课文,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交流一下,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理解课文内容,升华情感。 学习过程: 一、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第一幅图,体会图上画的是哪个场景? 2.从书中找出有关描写他们这时表现的语句,小声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出什么来了? .自由小声地读一读。 .体会、感悟。 .指导朗读。 二、出示第二幅图,体会“可贵的沉默”的意思 1这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变化? 2默读课文这部分,从中找找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了? 3这时,他们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从文中画下来。 .小声读一读。 .你又有什

5、么体会? .想象这时他们的心里会想什么呢? .假如是你,你知道吗? 4学到这儿,你想想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三、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四、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板书设计: 17. 可贵的沉默 热闹 沉默 热闹 兴奋地感受爱 思索 沉默地回报爱 18、她是我的好朋友 教学点: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之情。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查看、休克、迫在眉睫、草垫、呜咽、拳头、竭力”等词语。 2有感

6、情地朗读课文。 3从动作、神情的变化中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阮恒的敬佩之情。 学习重难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和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有关抽血、输血的常识。 学习时数:两节。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理的能力。感受阮恒的美好心灵,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生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朋友

7、。有人说:“朋友是一种财富。”有人唱:“朋友多了路好走。”老师想问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课文。 2、揭示课题:27、她是我的朋友 二、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小女孩伤势严重,输血迫在眉睫,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想想还有什么疑问,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 三、探究小男孩献血时的心理活动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阮恒动作、神情和语言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体会体会。 2、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

8、举起来。” 齐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模仿阮恒的动作。 读了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想一想,阮恒当时是怎么想的。 指导朗读。 3、指导学法,学习重点句2、3、4。 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5、感情朗读。 6、小结:阮恒在献血过程中,从啜泣了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到持续不断地低声哭泣,这说明了什么?但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害怕和痛苦,又说明了什么? 你能用关联词将这两句话连接起来吗?但是在朋友和生命之间,阮恒毅然选择了朋友,你觉得阮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学到这里,老师有个疑问,阮恒为什么在献血时怕失去生命? 8、书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

9、。”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医生会说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 1、阮恒在担心自己会死的情况下毅然举起了小手,在极度难过中一动不动地让针头插进自己的血管。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同学们能用书上的话回答老师吗?是啊,阮恒的这句话回答了所有的问题。那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同学们,你们也有朋友,此时,你想对你的朋友说些什么呢? 五、拓展延伸 1、老师想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把这个故事奉献给同学们,也奉献给所有珍重友谊的人。 2、课文学完了,我们每个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你也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阮恒说,课后把它写在日记本上。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书写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0、因为阮恒,他的朋友得救了,这真是一个感人心肺的故事,同学们,让我通过朗读再次深入阮恒的心,体会体会。 1、学生自由体会,练读。 2、小组内互读,互评。 3、班上交流。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学生写生字:“输”左边小一点,右边稍微大一点。“酒”中间有一横。“垫”中间有一点。 2、学生写生字。 三、摘抄积累: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抄下来。 四、作业:小练笔当时你在场,你会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 / / / / / / 失献 小姑娘- -血-阮恒 19 七颗钻石 教学点: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学习目标:

11、 1.学会8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学习重点: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学习难点:从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时数:2节。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金子般的心灵。 学习过程: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钻石,象征着纯洁、永恒,是珍贵的,又是难得的。忽然有一天,从一个水罐里跳

12、出了七颗钻石,升上了空中化作永恒的星辰。你想知道这个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去读读七颗钻石的故事。 二、初读,铺垫情感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齐读课文。互相正音。 3、交流朗读情况:指名同桌一起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 4、默读课文,想: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5、交流。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内容。 三、细读,领悟情感 1、出示课件:河流、水井都干涸了,花草树木都干枯了,许多人、许多动物焦渴而死。 说说你看到这些场面后的感受。 故事就发生在这儿。在这时候,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类最需要的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看课件以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感受到此时此刻

13、水的珍贵,为感悟课文做情感铺垫 2、认真读课文,思考:没有水,人和动物都面临着死亡。一位小姑娘的母亲病了,急需找到一些水。在这漆黑的夜里为了母亲小姑娘拿着水罐出门找水。仔细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水”发生了哪些动人而又神奇的故事? 3、小组内合作: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自学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4、集体交流:各小组会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先明确水罐的几次变化: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钻石,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水罐在一次次

14、变化着,故事也变得更加感人。水罐的每一次变化都在讲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觉得哪儿最让你感动,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 在学生自读感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体会“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分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路人”中蕴含的那颗真挚的爱心。 四、品读,渲染情感 1、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最后一次变化:当世间万物在忍受着焦渴时,突然,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请你想象一下当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用自己认为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是什么让荒芜的大地又涌起清泉,让焦渴的人们重获甘霖? 3、如果没有没有小姑娘纯洁的爱心,没有母亲无私的爱心,世界将会是

15、什么样? 五、唤起共鸣,升华情感 在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我们体会到了爱的力量。那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叫“水罐的变化”而叫“七颗钻石”呢? 爱心像钻石一样美好、纯洁,但愿爱心像钻石一样永恒。最后,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愿爱像满天的群星永远升起在每一片天空。 在一首爱的奉献让我们去体味像钻石一样美好的爱心,让爱的星空因为你我而更灿烂!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指导书写。 学习过程: 一、续编故事,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1.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

16、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班上交流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4、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二、引导学生阅读“综合性学习提示”内容,小组交流开展活动情况。 三、指导书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木罐 钻石水流 为母亲找水 爱 让给过路人 装满水 金 分给小狗 银 母女相让 五、随文练笔: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她们会 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间说一说,再写下来。 六、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0 妈

17、妈的帐单 回报母爱 小彼得 妈妈 无私奉献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学习重点: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学习难点: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课前准备: 1.选定凝聚着父母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照片、录像、玩具或小礼品等。 2、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口语交际课 学习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口语交际

18、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同学们,在这几天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一定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 二、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 1、小组交际。组员轮流说,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向同学和父母介绍。 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的父母提出问题。 3.推举出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际 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展示综合性学习收集的物品,并介绍物品后面所蕴藏的感

19、人故事。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 3.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五、模拟采访,家长学生交际 1.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我们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也可能有许多问题要请教别的同学的父母。下面我们就请刚才到台上交流的同学的父母到前面,我们根据刚才同学所介绍的感人事,来采访这些叔叔阿姨,好吗? 2.在学生与家长的交际中,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爱。 与自己的家长自由交谈,沟通情感 第二、三课时 学习要点:习作 学习过程: 一、拓展思路,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我们刚刚上完一节洋溢着爱的口语交际课,那些感人的事例我们终

20、生也不会忘记。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先自己想一想写什么。 2.自由发言,互相启发,拓展思路:可以写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讲过的事,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其他事,还可以写自己和父母之间其他感人的事。记住:只要是爱的故事,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写。 二、鼓励有个性的表达 1.我们这篇习作的第一读者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并铭记他们的爱呢?让我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2.各组说一说你们讨论的写法有几种。明确:只要表达了真情实感,把感人的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爸爸妈妈一定会将我们的习作当做最好的礼品。 三、进行习作,注意书写工

21、整、语句通顺。教师对部分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四、延伸课外 1.同学们,我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 2.让爸爸妈妈对你写的内容提出意见,我们认真改一改,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做上“星级评价”。 板书设计: 介绍父母的基本情况 父母对我的爱 父母关爱的具体事例 感激父母的关爱 第四课时 学习要点: 1.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2.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3.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学习过程: 一、我的发现 、组内交流: 1.自读两组句子。 a.读句子,注意加点

22、的字,想想它们的意思。 b.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发现。 a.指名说说“光”和“抽”在不同句子中不同的意思。 b.联想发现:你还发现了哪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如:花 a.公园里的花可多了。 b.奶奶眼睛花了。 c.我不乱花钱。 d.林子里鸟可真多,有白的,有黄褐的,还有花的呢! 、总结,拓展: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理解一字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查字典,还可以向人请教。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A.自由读儿歌,不会的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B.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C.自由认读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识记生字的窍门。

23、三、读读背背 A.自由读古诗,有不认识的字主动请教别人。 B.小组练习读,试着说说诗的大意,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C.练习背诵。 四、展示台 1、提出要求:这几天,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综合性学习,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它是我们生命的养分,也是世界和谐美好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把父母批改过的习作以及综合性学习中为回报父母之爱的各种小制作、记录等准备向大家展示。 2、小组合作 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利用课桌搭建一个展示台,将每个组员的作品都展示出来。 人员分工后,动手布置小组展示台。 小组成员互相介绍展品的来历及制作过程,读一读父母给自己批改的作文,可以提问, 也可邀请老师参加。 3、小组参观 各组巡回参观,在参观过程中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