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项目原料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7192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项目原料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项目原料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项目原料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项目原料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项目原料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项目原料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项目原料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项目原料变更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简 本)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二 一 三 年 九 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2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11.3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3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3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3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43.1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43.2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53.3 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63.4 对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

2、结论73.5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 7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83.7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113.8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113.9 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123.10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124 公众参与124.1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124.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204.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204.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204.5公众参与总结24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46 联系方式251 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项目厂

3、址位于铅山马鞍山项目集聚区内,江西省环保厅(原江西省环境保护局)于2008年8月以赣环督字2008365号文对铅山县金瑞铜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环境影响报告书(原铅山县金瑞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变更为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进行了批复。原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是以85%废杂铜为主要原料,因市场原料的影响,高品位的废杂铜外购量不能满足阳极炉的用量要求;原环评报告及其批复2台1.8竖炉专门用于处理自产的阳极炉炉渣,由于外购的废杂铜实际情况中存在部分低品位的废杂铜(含铜85%以下)无法利用,同时江西省境内及周边省份金属表面处理、电子元件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等产生的铜灰、铜渣及污水处理等铜泥资源丰

4、富,加上竖炉生产能力过剩而闲置。鉴于上述原因,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铜资源和提高竖炉设备利用率,保证本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规模,建设单位采用低品位的含铜原料生产粗铜,以解决外购高品位废杂铜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为了遵守国家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单位对该项目拟申请办理原料变更环评审批手续。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火法冶炼车间、电解车间等主体生产车间,辅助公用设施有锅炉房、仓库、油罐和给排水系统,环保设施主要有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循环系统装置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本项目原料变更后,阳极铜生产工艺流程有所变化,一是竖炉熔炼由原仅单一熔炼自产的阳极炉渣,变为

5、竖炉熔炼外购铜泥、低品位废杂铜和自产阳极炉渣及阳极炉重力沉降烟尘,从而增加了铜泥制团生产工序;二是阳极炉由原来熔炼外购85%的废杂铜和少量的自产粗铜,变为熔炼自产粗铜和外购85%的废杂铜,减少了外购85%的废杂铜的用量;三是对竖炉和阳极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增加脱硫除尘装置和余热锅炉。因此,原竖炉生产线仅为辅助工程变为本项目的主体工程,提高了低品位的资源综合利用;同时确保烟气二氧化硫稳定达标排放。项目总投资约149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3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3%。建设期为1年,该项目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主要生产设备及装置和变化情况见表2-1。表2-1 变更前后项目组成及变化情况工程

6、类别变更前后项目的建设内容组成车间或工段原环评报告及批复变更后项目建设的最终情况与原环评报告及批复的变化情况主体工程粗铜生产线粗铜3961t/a,2台1.8竖炉,以自产的阳极炉炉渣作为原料。粗铜21780t/a,3台1.8竖炉(2用1备);增加了铜泥和废杂铜等原料,因原料改变新增铜泥原料预处理生产线项目以铜泥、废杂铜和阳极炉炉渣为原料;竖炉数量增加1台,但仅作为备用,实际生产竖炉数量没有变化;粗铜年生产规模有变化。阳极铜生产线阳极铜5万t/a,阳极炉2台100t;以外购85%废杂铜为主要原料,竖炉处理阳极炉渣生产的少量粗铜作为补充原料。阳极铜5万t/a,100t阳极炉2台和80t阳极炉1台(共

7、3台、二用一备);以外购85%废杂铜和竖炉自产的粗铜为主要原料。年生产规模未变,增加80t阳极炉1台(作为备用);增加了自产粗铜作为原料。电解铜生产线年产5万吨电解铜生产线年产5万吨电解铜生产线(共二条)产品最终规模不发生变化辅助工程仓库等设施原料、产品、固废渣场等仓库原料、产品、综合、固废渣场等仓库没有变化供油设施2个100m3重油罐2个100m3重油罐没有变化硫酸贮罐2个15m3贮罐2个15m3贮罐没有变化供配电变压器1台变压器1台没有变化公用工程锅炉房锅炉6t/h 1台锅炉6t/h 2台(1用1备)实际使用未发生变化给水系统一条,但规模未明确500t/d办公室18001800没有变化倒班

8、宿舍300300没有变化环保工程生活污水处理30t/d30t/d没有变化废水循环及处理回用系统间接冷却废水、浇注冷却废水、酸雾净化废水、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废水、竖炉渣水淬废水中和沉淀池各1套间接冷却废水、浇注冷却废水、酸雾净化废水、锅炉烟气脱硫除尘废水、竖炉和阳极炉烟气脱硫除尘废水、竖炉渣水淬废水中和沉淀池各1套增设竖炉和阳极炉烟气脱硫除尘废水处理和循环系统竖炉烟气处理每台竖炉设置一套布袋除尘设施,除尘效率99.9%,烟气经沉降室、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由一根45m高烟囱外排(与阳极炉共用)立式除尘器重力沉降布袋收尘器3套(2用1备)脱硫除尘装置,环境集烟集气罩9个;除尘后烟气经新建的1根高50m烟囱

9、外排增加1套布袋除尘器+脱硫除尘装置,新建50m高烟囱1根阳极炉烟气处理2台阳极炉主烟道分别各用二套(一备一用)布袋除尘器进行收尘,炉前烟气单独采用一套布袋除尘器收尘,经除尘后,二座阳极炉的主烟道及环境集烟全部经1根45m高烟囱外排;重力沉降布袋收尘器3套(2用1备)脱硫除尘装置,环境集烟集气罩9个;除尘后烟气经已有的1根高50m烟囱外排增加1套布袋除尘器+脱硫除尘装置,烟囱高度增加5m电解净液系统酸雾处理硫酸雾收集后,采用水喷淋电除雾的措施处理后经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硫酸雾收集后,用水喷淋电除雾(2套、1用1备)的措施处理后经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增加1套水喷淋电除雾装置风险防范硫酸贮罐区

10、和重油物料泄漏事故收集池及备用贮罐、电解铜车间物料泄漏事故收集池、废水事故收集池及初期雨水收集池各1个硫酸贮罐区和重油物料泄漏事故收集池及备用贮罐、电解铜车间物料泄漏事故收集池、废水事故收集池及初期雨水收集池各1个固废贮存设立阳极泥、竖炉渣、煤渣、阳极炉渣等临时贮存场所设立阳极泥、竖炉渣、煤渣、阳极炉渣等临时贮存场所按环评报告及批复要求设立锅炉烟气处理采用文丘里旋流板高效除尘器,处理后锅炉烟气通过一根35米高的烟囱排放采用文丘里旋流板高效除尘器(2套),处理后锅炉烟气通过一根40米高的烟囱排放增设1套文丘里旋流板高效除尘器,烟囱增加5米地下水污染防范对生产区进行分区防渗或硬化其它厂址铅山工业园

11、区有色金属加工区内铅山工业园区有色金属加工区内没有变化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250人,年工作日330d,3班/d,8h/班,年有效工作时间约7920h250人,年工作日330d,3班/d,8h/班,年有效工作时间约7920h没有变化1.3 建设项目选址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相符性本项目为“废渣资源综合利用”,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的鼓励类项目,上饶市发改委以饶发改工科字【2008】49号文同意备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原料变更前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取得了江西省环保厅批复。项目原料变更后,通过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气态重金属pb、SO2、烟尘等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较原料变更前工程

12、均有所减少,可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限值要求,原料变更前后大气环境功能不会发生改变;铅山县人民政府已承诺对防护距离范围内敏感点进行搬迁,防护距离范围内敏感点搬迁后符合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中的有关规定和赣府厅发200858号文中有关规定及环评审批的有关要求。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经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环境空气质量中的TSP、PM10、SO2、NO2、铅尘、砷、氟化物、HCl、硫酸等因子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的标准限值的要求;地表水各监测断面中pH值、CODCr、BOD5、N

13、H3-N、总P、Cu、As、Pb、Zn、Cd、Ni、Cr6+、S2-、SS、氟化物和石油类的单因子标准指数均小于1,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厂界东、南、西、北各监测点昼夜间均小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限值;地下水水质参数中pH值、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氨氮、Cu、As、Pb、Zn、Cd、Ni和Cr6+的单项标准指数均小于1,说明该区域地下水质量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限值要求。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地表水环境本项目生产废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再经园区污水处理厂处

14、理后排入信江。地表水评价范围为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口入信江上游500m至下游4500m。(2)声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边界外100m范围。(3)环境空气以厂区竖炉烟囱为中心,评价范围取半径为2500m的的区域。(4)环境风险环境风险评价范围以危化品贮存区为中心周围3km范围。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1)项目原料变更前后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见表3-1。原料变更后较原料变更前工程的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采取了脱硫除尘措施,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气态重金属pb、SO

15、2、烟尘年排放量较原料变更前工程分别减少0.1852t、1.59t、1.25t,减少量分别占原料变更前工程的22.59%、1.39%和4.98%。NH3-N和CODC r年排放量没有变化。(2)对生态的影响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未涉及到国家级和地方级的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国家级和地方级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也没有国家有和地方级保护的陆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因此对生态影响相对较小。表3-1 变更前后“三废”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汇总及

16、对比与变化情况表种类污染物名称单 位原料变更前原料变更后增减量变化情况%废气废气量万Nm3/a143352159692.88816340.88811.4污染物SO2t/a114.05112.461.59-1.39烟尘t/a25.1023.851.254.98铅尘t/a0.81980.63460.185222.59硫酸雾t/a5.395.3900废水污染物CODNH3-Nt/at/a0.990.150.990.150000固废总量t/a15237.9256905.9+41667.98+273.4工业固废t/a15154.9256822.9+41667.98+274.9生活垃圾t/a838300:

17、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变化情况:是指变更后工程占原料变更前工程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减百分比变化情况。3.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经江西基础测绘院测绘,以厂区四周边界为基点,厂区四周边界外1000m范围内有实际居住户约19户35人、铅山县武警中队和铅山县看守所等2个单位,但无疗养地、学校、医院和电子、医药、食品等敏感企业;项目厂界外距信江最近河岸陆域直线距离约1.64km;项目建成后,生产废水实行零排放,外排污水为生活污水,主要污染为pH、CODCr、SS、NH3-N等;本项目生活污水经预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排入铅山县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约8.5公里处为铅山县城饮用水源取

18、水口,在该项目排污口下游铅山县境内信江段无饮用水源取水口,其下游最近的饮用水源取水口为弋阳县城南水厂取水口,从铅山工业园污水排放口起至弋阳县城南水厂取水口河道(信江段)长约30km,设计供水能力约5万t/d。表3-2 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编号环境敏感点名称方位与厂界最近距离(m)户数/人数1000m范围内户数/人数环境功能环境空气1原农科所(朱家坞)北1058/158/15二类区2原农科所散户西北6801/12/33原农科所散户西北7664/89/174铅山县武警中队西南778/40/405铅山县看守所西南848/16/166铅山县拘留所西南1049/77原种场西北104032/568

19、詹家最近散户东13494/109詹家集中区东南122256/22010余家东北1566163/51011民兵训练基地东1487/212金桥生态家园东北1310500/220013铅山县第二中学东北1244/315814铅山县职业中学东北1345/143615陈家村北偏东1291187/60016渭口村西北149893/30017张家村西北110088/32018竹园村北1338150/47019水稻原种场西北1106120/36020铅山县第四中学西1417/146921龙角湖村西1879310/132022江家村西147954/30023洋田坂(渔种场)西南126448/35024王马墩西南

20、134947/13825河口茶场西北1585355/1919声环境厂界周围200m范围内无居住户3类水环境信江N陆域直线距离约1640m,中河类表中河口茶场是原名称,早已不种植和生产茶叶;农科所已不存在,是原农科所职工住址。3.3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原料变更后铅、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氟化氢和氯化氢等污染物对各敏感点的小时叠加值、日均叠加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标准和大气中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卫生标准(GB7355-87)的限值要求,项目投产后对周

21、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本项目生产废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很小,NH3-N、COD、BOD5和SS等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对信江的贡献值很微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会使信江水体功能发生变化。(3)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经治理降噪后,鼓风机和引风机声源噪声可降低1015dB(A)左右。声源噪声经治理后,东、南、北、西厂界的昼间和夜间的厂界噪声贡献值和叠加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限值的要求。(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烟尘、阳极泥属于危险废物,在暂存过程中,设置暂存库并采取防雨、防渗和防风的措施,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22、18597-2001)要求进行设置暂存库,暂存后定期交至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竖炉渣、锅炉脱硫中和渣和锅炉炉渣属工业一般类固废,暂存库(棚)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相关要求设置,采取防雨、防风等措施,暂存后定期外售给砖厂和水泥厂进行综合利用。因此工业固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5)地下水影响分析本项目在运行期新鲜水全部使用由铅山工业园供给的自来水,不存在地下水供水和排水,因此不会因取用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产生地质水文问题。由于对不属于危废的原料、一般固废堆场、不使用危化品的生产车间和厂区道路均须进行地面硬化和采

23、取防雨措施,避免了因降雨产生淋溶水对地下水可能产生的影响。由于对危废原料(铜泥)、危废贮存库、危化品贮罐区或仓库和生产区废水排放管(沟)网采取了地面硬化、防雨、和防渗措施,防止了生产区因原料、危废、废水或危化品跑冒滴漏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的污染。本项目生产废水实行零排放,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染影响程度小,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标准后回用或排入工业园区内具一定的防渗能力的污水管网,因此可避免对地下水可能产生的影响。经上述分析,通过采取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措施,本项目对地下水影响较小。3.4 对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结论本项目处在工业园区内,评价范围内没有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敏感区,环境敏感程度一般

2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项目原料变更后,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和大气中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卫生标准(GB7355-87)标准限值的要求,因此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较小。3.5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见表3-3。表33 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类别污染源治理设施验收标准及处理效果废气锅炉烟气文丘里旋流板高效除尘器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II时段标准要求阳极炉炉膛烟气3套重力沉降(2用1备)+3套布袋除尘器(2用1备)+1套

25、脱硫除尘(备用循环水泵)污染物经处理后达到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要求环境集烟9套收集装置(6用3备)1套布袋除尘+1根排气筒监控炉膛烟气在线监控设施1套竖炉炉膛烟气3套重力沉降(2用1备)+3套布袋除尘器(2用1备)+1套脱硫除尘(备用循环水泵)污染物经处理后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标准要求环境集烟9套收集装置(6用3备)1套布袋除尘+1根排气筒监控炉膛烟气在线监控设施1套净液工序蒸发酸雾1套水喷淋电除雾硫酸雾经处理后达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72010)中标准要求无组织排放酸雾加塑料浮球、车间通风废水循环

26、水池(含锅炉除尘水)收集回用不外排电解车间废水电解车间铺设地沟收集外溅电解液不外排生活污水化粪池+生化处理设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要求雨水(消防废水)收集系统初期雨水收集、处理不外排噪声设备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隔声、消声措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固废竖炉和阳极炉烟气处理脱硫渣1个贮存库在竖炉和阳极炉脱硫除尘装置投入运行后,对产生的竖炉脱硫渣和阳极炉脱硫渣进行浸出毒性试验,根据固废性质进行贮存和处理处置。铜泥原料贮存地面防渗+渗滤液收集池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进行贮存和管理,

27、分类堆存,设硬化、防渗、防雨、防尘等设施;暂存并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竖炉和阳极炉烟气收集的烟尘1个贮存库和地面防渗阳极泥1个贮存库和地面防渗竖炉渣1个贮存库,地面硬化、防雨、防尘等措施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进行贮存和管理,暂存并100%外售进行利用。锅炉煤渣及脱硫渣1个贮存棚,地面硬化、防雨、防尘等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引自变更前报告书)消防废水收集池1个400 m3废水收集池防止外排净液车间物料泄漏事故收集池1个400m3事故收集池防止泄漏对地下水、土壤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油罐泄漏设置围堰和备用储罐及油罐泄漏事故(兼做隔油池)池1个,设计容量为20

28、0m3 控制油泄漏对环境造成危害硫酸泄漏设置围堰,在围堰内设置一个小收集池,同时设置一个备用贮罐,备用贮罐体积15m3控制泄漏对环境造成危害3.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3.6.1槽液泄漏风险事故影响分析及措施在生产车间内设置事故收集池和导流沟,事故收集池和导流沟应作防渗处理;泄漏液经事故池收集后应及时清理,如能回用生产系统应立即返回生产系统,不能回用应交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置。可防止对地下水和周边土壤的影响。3.6.2硫酸贮罐区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选用合格的贮罐,在贮罐区设置围堰,并设置一个备用贮罐和危化品泄漏事故收集池;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及时收集泄漏硫酸至事故池

29、后泵回备用贮罐,可防止外泄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3.6.3废水处理设施事故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设置废水事故收集池,以收集可能产生的事故性生产废水,可保证生产废水不外排。3.6.4消防水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在生产区内设置消防水事故收集池,可防止消防水不外排。3.6.5应急预案(1)总则为了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的风险,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制定本预案。(2)应急策划基本情况 硫酸、重油属危化品,一般采用汽车运输。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后果 可能发生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的污染事故,对当地地下水、土壤和环境空气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应急措施危化品贮罐区应做

30、好防腐、防渗设计,应设置围堰和事故收集池等;生产车间采取防渗和防腐地面,并设置事故收集池,以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运输过程风险应急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通知当地公安和环保部门,进行抢救,防止事故扩散;生产过程风险应急措施,一旦发生事故排放,立即停产检修。(3)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介入前,负责组织对事故发展态势进行初步控制。指挥中心介入后,在统一指挥、调动下,组织人员作为主要救援力量之一参与救援。 (4)应急响应报警程序一旦发生故障,或出现事故征兆时,当班人员应立即向领导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警;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接警后,记录好报告人的姓名与单位、报告时间、事故简况、接报人等情况,随

31、即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汇报。应急预案的启动接警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和专家组根据事故状态,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符合厂级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的,由总指挥发布事故应急救援令,启动预案,并报告当地政府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救援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a)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包括各工作组组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b)专家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c)迅速召开现场救援会议,会议成员包括指挥部人员、专家组、事故单位负责人等,在简要听取事故单位负责人对有关事故情况、救援方案、救援进展的汇报后,即刻研究改进救援措施,制定救援方案,加快救援进度。(5)周围环境敏感点村庄防范及应急措施为了使周围

32、环境敏感点村庄居民在发生环境风险事故情况下,能够有效的防范环境风险,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和危害,应该做好各项应对发生环境风险事故的措施和方案,具体如下:人口疏散预案。人口疏散预案有利于克服疏散过程中的盲目性,节省疏散准备时间,提高疏散效率。人口疏散应急预案的制定要做到“两个便于”:一是便于快速运输;二是便于疏散安置。疏散时间短、运输量大,需要有周密的运输计划作保证,加强交通管制,合理调集运力,科学组织实施疏散是关键。因此,交通运输计划应包括:交通管制方案、车辆征用计划。另外,平时应重视疏散区的建设,疏散区的选择关系到疏散人口的稳定,应按照便于生活的原则,选择有利于安排疏散人口食宿的地方。应建立完

33、善,合理的预警系统。在发生事故时,环境险恶、危险系数大、时间紧急,群众居住分散,人数众多,单靠人工传递疏散警报将难以完成信息的传递任务。建立建全有线与无线、运动与静止相结合等多方式发放疏散警报。如利用广播、电视随时不间断地播放疏散通知;在发生事态时,动员电信部门用电话群发,移动、联通等移动通信部门向用户发送短信等方法,确保村民能及时得到疏散警报,及时撤离。组织经常性的人口应急疏散演练,合理组织人员,加强宣传教育,确定安全可行的撤离路线。(6)保障措施技术保障由从事运输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经验,以及安全环保管理人员组成专家组,为现场事故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建立、完善事故应急救援的有关技术档案。资金保

34、障根据应急救援的需要和现场贮备物资的损耗情况,及时向供销、机动、安全等部门申报采购、更新计划,计划科、财务科等部门从资金上予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缺多少补多少,确保应急救援需要。通讯保障建立通讯系统定期检查、维护制度,保证应急救援通讯系统时刻处于良好的状态。生产调度科要加强24小时的值班,确保应急救援通讯畅通。安全环保科与厂办建立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含专家组)通讯录。交通保障保持一定数量安全系数高、性能好的车辆,确保处于良好状态,并制定驾驶员的应急准备措施,以保证应急救援的运输需要。制定交通管制方案和线路规划。物质保障设置急救器材、救生器防护面罩、护目镜、胶皮手套、耳塞等防护、急救用具、用品,备有

35、清水、碱剂(如石灰、碳酸钠等)等。3.7 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该项目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后,可使项目的工艺废气分别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中限值要求,锅炉烟气能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II时段标准限值的要求。生产废水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限值的要求;噪声经吸声、隔声、降噪和绿化等处理后,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

36、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的要求;烟尘、阳极泥、竖炉渣和煤渣等固废得到全部安全处置。因此,该项目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3.8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本项目环保投资主要包括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废处置、噪声防治、环境监测等,环保投资为13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3%。通过拟采用的环保措施,减免了超标排污费,并保护了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声环境的质量。3.9 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该企业周边1公里范围内有铅山县武警中队和铅山县看守所2家单位、实际住户约19户35人,铅山县人民政府已承诺实施搬迁。3.10 拟采取的环

37、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按原料变更前项目批复的报告书要求进行。4 公众参与4.1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等发布了二次本项目的环境信息公示,并在政府网站进行了公示。公示内容如下:4.1.1第一次环境信息公示4.1.1.1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1)项目由来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项目厂址位于铅山马鞍山项目集聚区内,江西省环保厅(原江西省环境保护局)于2008年8月以赣环督字2008365号文对铅山县金瑞铜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环境影响报告书(原铅山县金瑞有限公司,于2011年3月变更为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进行了批复。原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是以85%废杂铜为主要原料,因市场

38、原料的影响,高品位的废杂铜外购量不能满足阳极炉的用量要求;原环评报告及其批复2台1.8竖炉专门用于处理自产的阳极炉炉渣,由于外购的废杂铜实际情况中存在部分低品位的废杂铜(含铜85%以下)无法利用,同时江西省境内及周边省份金属表面处理、电子元件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等产生的铜灰、铜渣及污水处理等铜泥资源丰富,加上竖炉生产能力过剩而闲置。鉴于上述原因,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铜资源和提高竖炉设备利用率,保证本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规模,建设单位采用低品位的含铜原料生产粗铜,以解决外购高品位废杂铜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为了遵守国家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单位对该项目拟申请办理原料变更环评审批手续。(2)项目名称江西省金

39、瑞铜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再生电解铜项目原料变更。(3)生产工艺项目以铜泥和废杂铜为原料,采用火法生产阳极铜、湿法生产电解铜的生产工艺。(4)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工程最终产品年产主产品电解铜5万t。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火法冶炼车间、电解车间等主体生产车间,辅助公用设施有锅炉房、仓库、油罐和给排水系统,环保设施主要有废气处理装置、废水循环系统装置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1.1.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1)环境空气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是竖炉、阳极炉、电解等工序产生的烟尘、铅尘和二氧化硫和酸雾等。(2)地表水生产废水全部循环使用,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3)声环境主主要为设备产生的噪声,鼓风机、引

40、风机、水泵等,其原始噪声值一般在80100dB(A),经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后的噪声值小于75dB(A)。(4)固体废物项目固体废物有竖炉渣、阳极炉渣、阳极泥等。(5)地下水污染在生产区物料堆存、转运、使用和危化品贮存及生产废水收集与处理可能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6)环境风险本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可能为电解铜车间物料泄漏、硫酸贮罐泄漏、重油泄漏、废气和废水事故性排放等。4.1.1.3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废水治理生产废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生化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处理后CODcr、氨氮、BOD5和SS的排放浓度到达国家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后外排。(2)废

41、气治理竖炉和阳极炉烟气通过喷流换热器、表面冷却器降温后,采用布袋收尘器进行收尘,再进行脱硫和除铅处理;电解产生的酸雾先收集再进行吸收处理。对锅炉产生烟尘和二氧化硫采用脱硫除尘器进行脱硫除尘处理。(3)固体废弃物阳极炉渣返回竖炉处理;阳极泥委托处置、竖炉渣等废渣外售进行综合利用。(4)噪声通过采取减震、隔声、安装消声器等工程措施以及加强厂区内绿化,进一步减小噪声的影响。选用低噪声的鼓风机、引风机和水泵。另外,对鼓风机采取消声、隔声措施,在引风机的进气、出气口安装消声器;对水泵加装隔声罩等。(5)地下水污染防范对生产区物料堆存、转运、使用和危化品贮存及生产废水收集与处理所涉及的车间采取分区防渗或硬

42、化等措施,防范生产过程中各污染物对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分别在电解铜车间物料泄漏、硫酸贮罐泄漏、重油泄漏、废气和废水事故性排放收集池,并制定应急预案,控制各污染物进入周边环境。4.1.1.4公众参与联系方式(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单位名称: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单位所在地:铅山马鞍山项目集聚区内联系人姓名:金文荣 联系人电话:15270088999(2)环评单位联系方式单位名称: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单位所在地:江西省九江市浔阳东路133号联系人姓名:李忠华 陈长力 联系人电话:15179250033 4.1.1.5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

43、序见图1。(二)评价内容根据本工程建设性质、生产规模、排污特点及其周围环境特征,确定项目评价工作重点为工程分析、清洁生产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风险评价、公众意见调查和项目建设环境可行性分析等。4.1.1.6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是指河口镇人民政府、河口镇河西街道办、洋田村委会、汭口村委会、铅山县工业园管委会、铅山县第四中学、铅山县第二中学、原农科所、詹家村和武警中队的有关单位、专家或代表和公众。尤其是项目周边可能受影响的村民、企事业单位人员。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如下:(1)是否赞同本项目的建设?(2)对本项

44、目拟采取减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的态度?(3)该项目已部分建成,其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方面是什么?(4)本项目的建设是否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5)本项目的建设是否有利于你的生活水平的提高?(6)对本项目搞好环保工作的要求与其它建议。4.1.1.7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本项目环境信息公示在河口镇人民政府、河口镇河西街道办、洋田村委会、汭口村委会、铅山县工业园管委会、铅山县第四中学、铅山县第二中学、原农科所、詹家村和武警中队等处张贴公示和在铅山县人民政府网站公示,采取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或书面的形式,公众意见调查表由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免费提供。4.1.1.8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自公示之日起10日内,可向项目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提出意见,也可将书面意见向环保管理部门反映。公示单位:江西省金瑞铜业有限公司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公示时间:2013年5月10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