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手册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7310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手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手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手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手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手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手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手册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手册,目录,一、有限空间作业概念及分类二、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及风险辨识三、有限空间有害物质危险性分析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五、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六、事故应急救援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八、有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一、有限空间作业概念及分类,1.有限空间的定义: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2.有限空间作业定义: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3.有限空间的分类:有限空间分为三类:(1)封闭或半封闭设备:如船舱、储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

2、箱、烘房、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2)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管道阀门井等;(3)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浆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等。,二、有限空间作业危险特性及风险辨识,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作业环境情况复杂,危险性大,发生事故后果严重。,容易因盲目施救造成伤亡扩大。,2.有限空间风险分析(1)中毒: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引起中毒。有害物质可能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能是在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形成的。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或因生化反应(蛋白

3、质腐烂)呼吸作用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一段时间后会形成较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H2S)、一氧化碳(CO)。(2)窒息:空气中氧气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窒息。有限空间氧气被细菌消耗导致缺氧;在有限空间中进行焊接、加热、切割作业会消耗氧气,导致缺氧;氧气被惰性气体置换,导致缺氧。,(3)火灾、爆炸:有限空间内积聚了易燃易爆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会引起火灾、爆炸。有机物分解会产生甲烷(CH4)、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等可燃气体,导致爆炸和火灾。(4)其他危害:有限空间除了以上三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外还存在:淹溺、坍塌、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灼伤、高温等危

4、险有害因素。,三、有害物质危险性分析,1.硫化氢(H2S):由含氮化合物如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咸菜腌制过程中也会产生硫化氢。(1)无色、有特殊的臭鸡蛋味;(2)易溶于水、酒精、汽油;(3)比重比空气大,易积聚在通风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化粪池、污水池、纸浆池以及其他各类发酵池和蔬菜腌制池等低洼处。(4)易燃,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为4.0%46.0%;(5)H2S属窒息性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6)在作业环境中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2.一氧化碳(CO):有机物分解会产生一氧化碳。(1)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2)比重比空气小;(3)难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

5、机溶剂;(4)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为12.5%74.2%;(5)有毒,属窒息性气体。进入体内后主要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失去携氧能力,而造成组织缺氧。,3.甲烷(CH4):是天然气、沼气、煤气的主要成分。(1)在标准状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比重比空气小;(3)难溶于水,溶于醇、乙醚;(4)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为5.0%15.0%;(5)有机物在缺氧的情况下分解会产生甲烷。,4.缺氧窒息:人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氧气浓度为:19.5%23.5%。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此范围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长期浓度

6、过低,引起人体组织处于缺氧状态,造成窒息死亡。,四、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1.建立作业台账 企业要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长期存在风险的有限空间,要设置醒目的标志,标示。2.建立管理制度 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建立六项安全生产制度和规程:,3.严格作业审批 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格式如图:,4.编制应急预案(1)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2)应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呼吸器、防毒面

7、罩、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应急装备和器材。(3)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5.强化安全培训 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必须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应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培训内容包括:(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6.作业发包管理(一)企业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

8、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二)企业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三)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企业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四)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五)企业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承包方对其承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直接责任。,五、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1.作业前(一)辨识:(1)是否存在可燃气体、液体或可燃固体的粉尘,而造成火灾爆炸;(2)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而造成

9、人员中毒;(3)是否存在缺氧,而造成人员窒息;(4)是否存在液体水平位置的升高,而造成人员淹溺;(5)是否存在固体坍塌,而引起人员的掩埋或窒息危险;(6)是否存在触电、机械伤害等危险。,(二)通风(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首先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2)采用机械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应按管道内平均风速不小于0.8m/s选择通风设备;自然通风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3)在确定有限空间范围后,首先打开有限空间的门、窗、通风口、出入口、人孔、盖板等进行自然通风。处于低洼处或密闭环境的有限空间,仅靠自然通风很难置换掉有毒有害气体,还必须进行强制通风以迅速排除限定范围

10、有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4)在使用风机强制通风时,必须确认有限空间是否处于易燃易爆环境中,若检测结果显示处于易燃爆环境中,必须使用防爆型排风机,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5)通风时通风量应足够,保证能置换稀释作业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有害物质,必须能够满足人员安全呼吸的要求。(6)对有限的空间通风时不宜置换的死角,应采取有效措施。如:有限空间只有一个出入口,风机放在洞口往里吹,效果不好,可接一段通风软管,直接放在有限空间底部进行通风换气。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的有限空间进行通风换气时,气流很容易在出入口之间循环,形成一些空气不流通的死角。此时应设置挡板或改变吹风方向,使空气充分得到置换。对于不

11、同比重的气体应采取不同的通风方式。有毒有害气体比重比空气重的(如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通风时应选择中下部;有毒有害气体比重比空气轻的(如甲烷、一氧化碳)通风时应选择中上部。,(三)检测(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不得超过30分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先检测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未经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2)氧气含量应在19.5%23.5%;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方可作业。(3)检测时要做好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气体浓度等。(4)检查人员应在危险环境以外进行检测,可通过采样泵和导管将危险气体

12、样品引到检测仪器。(5)初次进入危险环境进行检测时,需配备隔离式呼吸防护设备。(6)在作业环境可能发生变化,应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2.作业中(1)所有人员应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的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装备和个人防护用品。(2)作业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时应保持必要的检测次数或连续检测。(3)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照明和手持电动工具应使用安全电压。(4)存在可燃气体的有限空间内,严禁使用明火和非防爆设备。,(5)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封闭或半封闭设备内作业时,应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设置“

13、禁止启动”等警告标志。(6)作业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人员作业。当作业人员意识到身体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向监护者报告或自行撤离,不得强行作业。(7)作业现场必须设置监护人员,配备应急装备。(8)企业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危险告知牌。3.作业后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应清点人数,清理现场。,危害告知警示 企业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危险告知牌,一方面告知作业人员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另一方面提醒周围无关人员远离危险作业点。,注:告知牌仅供参考,各单位可结合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实际情况和行业规范有关要求,自行设置警示内容。,1.在危险

14、辨识、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订严密的、有针对性应急救援预案。2.现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等都要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和救护设施使用方法。3.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作业人员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能力。4.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人员及现场其他作业人员应立即报警,必须在具备救援能力的情况下才能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救援工作,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急救基本原则(三先三后):窒息或心跳骤停的伤员,必须先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复苏后再搬运;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伤员,先固定,后搬运。,六、事故应急救援,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

15、施作业。安全防护装备包括:通风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1)呼吸防护用品:防毒面具、长管呼吸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紧急逃生呼吸器等。,(2)防坠落用具:安全带、安全绳、自锁器、缓冲器、三脚架等。(3)安全器具:通风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安全梯等。(4)其他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八、典型事故案列分析,沧州市某临时污水提升泵站作业中毒窒息事故(一)事故经过:2014年9月1日上午,沧州市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经理孙某安排工人破开污水管道,使污水管道与新建的污水临时提升泵贯通。下午14时分左右,技术员赖某看见工长吴某一人进入泵站,

16、几分钟后听见吴某喊救命,看见吴某站在泵房西北角的井梯上露出头,赖某急忙跑到井边还没拉到人,吴某就掉进井中。赖某见状急忙喊救人,并去放置工具的拖拉机上拿绳索。安全员辛某、工人李某、张某等4人先后顺着井梯下井救人,下井后,李某、辛某两人均晕倒在井内,张某腿卡在井梯、头朝下倒挂,最后一个下井人员将赖某下到井里的绳索放到腋下,半爬半拽被拉出井,出井后昏迷。采购员胡某正在这时来到施工现场,见状自告奋勇系着绳子下去救倒挂在井梯上的张某,下去后,发现自己发晕没劲救不了人,于是示意井外的人将他拉出井外。由于发现井内情况危险,工人们没有继续下井救援,有人拨打110、119、120等救援电话。,14时45分左右,

17、公安、消防、医院等救援单位的工作人员相继赶到现场,沧州高新区主要领导及安监、建设等单位的负责人也赶到现场参与指挥、组织救援。截止15时37分,4名被困井下的人员吴某、辛某、李某、张某相继被救出送往医院救治,辛某、张某、李某医治无效相继死亡。此次施工造成3人死亡。(二)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吴某在未进行检测、未佩戴任何劳动防护用品、无人员监护的情况下违章进入有毒气的受限空间,导致其中毒窒息死亡。李某、辛某、张某等五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在未进行检测、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入有毒气的受限空间冒险施救,造成李某、辛某、张某三人中毒窒息死亡是造成事故扩大的原因。,间接原因:一是沧州某建

18、筑安装有限公司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能落实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没有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护,未能督促工人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未能严格督促工人工作中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二是公司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未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未建立安全培训档案;三是大多工人属于临时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四是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停留在纸面,未进行演练,未对工人进行过应急救援专门培训。,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Study Constantly,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The More You Know,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写在最后,谢谢你的到来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Learning Is Not Over.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