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7389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项练习 实验题专项练习 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了以下实验。 先打开K1,关闭K2和K3,从长颈漏斗向A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此时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打开K1的目的是 。 然后关闭K1和 K3,打开K2,将胶头滴管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锥形瓶中。稍后打开K3,此时装置C和D中的现象分别是 、 ,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关闭K1,其它操作相同,则装置B的现象不同点是 _ 。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产生了兴趣。同学们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该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二

2、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 a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c氢气、一氧化碳均能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 _ 。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装置C和D中的药品分别为 _ 。 同学们通过观察装置E、F中的现象后,证明了混合气中含有氢气。为了证明第四种气体的存在,装置G中的药品、现象和结论是 _ 。 猜想正确。 经过讨论,同学们将上图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改进后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

3、用为 。 同学们为了验证通过干燥管后气体的成分,继续进行的实验为: 实验操作 在尖嘴处点燃气体, 。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1 3已知木炭粉和氧化铁粉末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展开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将CO通入氯化钯溶液中,会出现黑色沉淀。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探究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成分 称取9.0 g氧化铁和1.2 g木炭粉,混合均匀后进行实验。打开止水夹a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关闭a。再对木炭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 木炭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一定生成了 气体;E处酒

4、精灯的作用是 _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加热前通一段时间氮气的原因是 _ 。 探究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猜想1:只含有铁; 猜想2:含有铁和木炭; 猜想3:含有 ; 猜想4:含有铁、木炭和氧化铁。 小组同学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6 g,将剩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猜想不成立的是 ,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及质量分别为 _ 。 4原煤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的混合气体。同学们在实验室欲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检验生成的气体,准备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A B C D E 澄清 氢氧化 氯化钯 石灰水 钠溶液 溶液 装置A的作用是_。 装

5、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 上述装置组合后还有明显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之处是_。 为达到实验目的,将上述装置组合后进行实验,其接口顺序为:混合气体_。 来XK 5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5包白色固体物质,分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能共存。 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 CaCl2 = Ca CO3+ 2NaCl 实验探究:同学们从5包白色固体物质中任取3包混合后,按以下步骤进

6、行实验。 实验步骤 取混合后的白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取混合后的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 取步骤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剂。 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 老师指出:步骤的上层氢液中只含有一种碳酸盐。为进一步确定步骤中的成分,你的实验方案是_。 实验反思:通过上面实验,混合后的白色粉末是_ 。 6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某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利用右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过程。 3 实验现象 有气体产生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底部有难溶物出现,试管外壁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成红色 结 论 混合

7、后的白色粉末中可能有: _ 混合后的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_ 一定没有:_ 混合后的白色粉末中_ 第一小组同学的实验: 位置 药品 操作 现象,并写出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操作 现象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二小组同学的实验: 位置 药品 操作 现象 操作 现象 写出A中X溶液的溶质 7.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后,小名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他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 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

8、中还含有铁。 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4 A 澄清石灰水 B 碳酸钠溶液 C 澄清石灰水 分液漏斗 稀盐酸 关闭K1,打开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缓慢滴加稀盐酸 关闭K2,打开K1 B中液体沿导管流入A中,A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A X溶液 B 稀盐酸 C 水 分液漏斗 碳酸钠溶液 关闭K1,打开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缓慢滴加碳酸钠溶液 关闭K2,打开K1 B中液体沿导管流入A中, A中有无色气体产生 分解温度/ 熔点/ Fe3O4 1538 Fe2O3 1400 铁 1535 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

9、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_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_。 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 有些食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下列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A. FeO B. Fe2O3 C. Fe3O4 8下图所示是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后,A、B、C、D、E中均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B中的现象是 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E中的现象是 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用

10、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_ _ 。 9亚硝酸钠是一种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因此,这种工业盐常被冒充食盐掺假或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某校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试剂瓶,盛放的药品可能是氯化钠固体,也可能是亚硝酸钠固体,该校化学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手段确定该瓶盛放的药品的成分。其主要探究过程如下: 该药品的成分是NaCl。 亚硝酸钠 15时溶解度为81.5g 271 氯化钠 15时溶解度为35.8g 801 1413 溶解性 熔点 沸点 320时发生分解有氧气等气体产生 5 化学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验证。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小华同学设计的实

11、验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 _ ,松开手后,导管口有液面上升。 加入药品,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生成。 收集气体。 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 _ ,目的是 _ 。 小明同学根据小华的实验判断该药品的成分是 _ 。他又结合两物质的溶解性知识,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其实验方案是 _ 。 10某化学实验小组在进行有关CO2的实验时用到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用A装置检验CO2,试剂X为 _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若用该装置吸收CO2时,试剂X最好选用 _ 。 如图B所示,挤压胶

12、头滴管,将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_ ,其原因是 _ 。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发现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导管中液体为何升高?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Fe、Fe2O3、FeCl3、C四种物质。 猜想分析 影响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_ 。 不可能含有氯化铁,理由是 _ 。 一定含有碳,理由是 _ 。 实验验证 验证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所选用的试剂是 _ 。 检验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的实验方法是 _ 。 结论:铁钉在食盐水中

13、比在纯水中生锈快。 6 12甲、乙两小组同学分别用下图所示装置做兴趣实验。 甲组实验: 在A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连接A、B装置,打开a、c,关闭b,向B中集气瓶内充入气体, 检验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 。 关闭a、c,打开b,用冷毛巾捂住B中集气瓶,一段时间后,观察 到B装置中的现象是_ _ ,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乙组实验: A B NaOH溶液 氯化氢气体和氨气均极易溶于水,且两者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 在c右端的导管口套一个气球,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浓盐酸,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浓硫酸,有HCl气体产生,待A中的空

14、气被排净后,连接A、B装置,打开a、c,关闭b,气球微微鼓起。产生HCl气体的原因是_ 。 关闭a,将A中的药品替换为NaOH固体和浓氨水,待A中的空气被排净后,连接A、B装置,打开a,一段时间后关闭a,B中集气瓶内有白烟产生。冷却至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关闭c打开b,B中导管内的液面无任何变化。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 _ 。 13某同学对“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与豆腐同食会引起结石”的说法产生了兴趣。 探究一 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可溶的草酸盐、碳酸盐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碳酸钙。 醋酸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加入足量 白

15、色 菠菜样品在 少量开水中煮 沸23min 溶液A 白色 加入足量 沉淀B 醋酸溶液 沉淀C 无色 气体D 操作 CaCl2溶液 残渣 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操作是_ _ 。 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 _ 。 已知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_ 。 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探究二 人体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草酸钙高温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7 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 和一种固态氧化物。 12.8 g的草酸钙分解过程中温度与剩余固体 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 。 通过上图数据分析,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_

16、。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来源:学科网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4学了炼铁原理后,小明想用此原理测定某一生锈铁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于是他取m1 g生锈的铁粉样品,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某同学欲通过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B中的最佳试剂是_,实验时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浓溶液 稀盐酸 水 上述实验过程中,CO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 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停止加热后,防止A中生成物被氧化,B中的溶液

17、倒吸入A中;_。 完全反应后,甲同学称得铁粉的质量为m2 g,同时测得装置B增重m3 g,则铁粉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 15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同学们为 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8 友情提示:带孔玻璃球泡可以使液体和气体充分接触 取样, 滴加稀盐酸 少量样品 加足量水 使物质充 分溶解 无色气体 滤渣B 过滤 混合物A 滤液C 后续实验 查阅资料:1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2CaCl2+Na2CO3=2NaCl+CaCO3。 3CaCl2溶液呈中性。 滤渣B中一定含有_,产生该物质的化学

18、方程式可能是_。 滤液C成分的探究。 滤液C中的溶质可能为NaOH;Na2CO3;NaOH和Ca(OH)2;_。 甲、乙、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无色酚酞,液体变成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丙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 丁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三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

19、判断。他认为滤液C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NaOH。为进一步确认滤液C中是否含NaOH,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正确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向样品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综合对滤液和滤渣成分的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_。 样品中一定含NaOH 样品中一定含Na2CO3 样品中含NaOH、CaO中的一种或两种 16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设计了如右图装置来验证某气体的化学性质。请你协助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仪器名称 分液漏斗 广口瓶中 装置内的药品 可观察到的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相关性质 同学们又设计以下实验研究某混合气体的组

20、成。 第一组:取三支试管,在其容积的二分之一处做标记。分别充满气体后倒扣在NaOH溶液中。最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 据此推测:气体A的化学性质有 _ 。 分液漏斗 止水夹 第二组:同学们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关闭止水夹,向充满丙的集气瓶中注入10 ml NaOH溶液, 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00 mL_ 。 17化学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碱的性质。将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A中,先打开止水夹,过一会儿,再打开止水夹,观察到A中溶液澄清,小试管中饱和石灰水变浑浊。 若B中有气泡产生,则小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C中的

21、液体可能是 ,验证你的猜想正确的方法是 _ 。 若B中无气泡产生,则C中的液体为 _ 。饱和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_ 。 该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18生活中用到各种漂白剂。化学课上,老师带来一种常用作氧系漂白剂的物质,可能是双氧水、过碳酸钠和过氧化钙中的一种。同学们观察发现,该漂白剂为白色粉末。 该漂白剂肯定不是 _ 。 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结晶颗粒,溶于水时,分解生成碳酸钠 和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常温下不稳定,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过氧化钙,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与水反应缓慢释放氧气,同时生成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22、进行验证,请将方案的空格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步骤1 取2g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5ml水,充分振荡。 向步骤1的试管中继续滴加无色酚酞。 。 实验现象 结论 250 mL 液体浑浊, 有持续的细小气泡冒出。 来源:学科网 无色酚酞变红。 。 该消毒剂的成分不是过碳酸钠。 步骤2 步骤3 小刚认为根据步骤1可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不需要后两步实验,理由是 _ 。小强认为不行,小强反对的理由是 _ 。 19化学兴趣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10 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变化是 _ , 小明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此他认

23、为以上实验现象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次是 。 小刚认为此装置还可以验证以下实验结论,请将实验操作填入下表: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实验操作 小红用此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来验证分子的运动。 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用无色酚酞试液润湿的试纸缠绕在小试管外壁,带孔的小试管中放入氢氧化钠固体,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试纸很快变红色,请用初中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 _ 。 20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因其低毒、含氮量高,俗称“蛋白精”。不法分子为了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而加入三聚氰胺,导致发生婴幼儿泌尿结石病例。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三聚氰

24、胺的制取原理: 化工企业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学式CO(NH2)2为反应物,硅胶为催化剂,在380至400的温度下,沸腾反应、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时产生两种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NO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为棕色NO2气体。 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什么? 根据资料及反应物判断,生成的两种气体可能是: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二氧化碳和氨气 二氧化碳和氮气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模拟制取三聚氰胺,并验证猜想。 A装置的作用是 。 实验时观察到B中棉花变红,证

25、明生成了 ,同时看到D中 现象,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 21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以下三组装置探究燃烧条件。 图1 图2 图3 如图1所示,能燃烧的物质是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水中的白磷 B.铜片上的白磷 C.铜片上的红磷 如图2所示,将液体a滴入瓶中并与固体b接触,能观察到白磷燃烧,则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图3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

26、析,写出产生现象的原因 。 完成三组实验之后,同学成功探究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22生活中离不开水。若水的硬度过大,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需要进行软化处理。 小文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某硬水水样进行软化,其原理示意如右图所示。树脂的作用是除去硬水中的 。 生活中通过煮沸能够降低水的硬度。小文取此水样煮沸后,发现有水垢生成。为探究水垢的成分,他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水垢变白、变疏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部分溶解, 放出热量, 滤液的pH约为12 实验现象是 。 12 由实验可知,水垢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 。 实验小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实验探究,推测此水

27、垢的成分中可能含有 。 小文另取该水样,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其反应为: A + Ca(OH)2 = 2CaCO3 + 2H2O,则A的化学式为 。 实验题专项练习 1CO2 + 2NaOH Na2CO3 + H2O 防止B中气压过大,将瓶塞顶起 C中的液体流入D中,B中的液体流入C中,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中的液体流入D中形成喷泉,D中溶液变浑浊 Na2CO3 + Ca(OH)2CaCO3+2NaOH 关闭K1,装置B中左侧导管末端能看到气泡;打开K1,则看不到该现象 2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CO2 + Ca(OH)2 CaCO3 + H2O 浓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装置

28、G中装有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混合气体中有CO 除去混合气体中剩余的CO2和水蒸气 3 CO和CO2 处理尾气 Ca(OH)2 + CO2 CaCO3 + H2O 排净装置内空气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或CO2而干扰实验结果 铁和氧化铁 2和4 Fe为5.6 g ,Fe2O3 为1 g 4 除水蒸气 。 Ca(OH)2 + CO2 = CaCO3 + H2O ; Fe2O3+3CO=2Fe+3CO2 。 _没有进行尾气处理_。 efcdefbaghef 。 5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一定有碳酸钙,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可能有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取步骤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29、加入氯化钙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有 碳酸钠,反之则含有碳酸氢钠 。 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钠或碳酸钙、碳酸氢钠、氯化钠。 6. 现象,并写出 B中有气泡产生,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 CaCO3+ H2O C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上述现象产生的B中不断产生 CO2,压强增大,将B中碳酸钠溶液压入A中,和A中 原因 的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现象 紫色石蕊变红 写出A中X溶液 Na2CO3、 NaHCO3 (K2CO3) 的溶质 7. 稀盐酸、硫酸铜等;冒气泡、出现红色固体等 l535l538 Fe2O3 Fe3O4 (1) 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

30、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 (2) 由黑色变成红棕色 (3) ACB 8 13 MnO2 2H2O2 = 2H2O + O2 点燃 白磷燃烧 4P + 5O2 = 2P2O5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O2 + H2O = H2CO3 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9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亚硝酸钠 15时,在100g水中加入50g该药品,充分溶解后,无固体剩余,证明该药品为亚硝酸钠。 10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 + CO2CaCO3+ H2O ;氢氧化钠溶液(2)气球鼓起;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消耗了瓶中的二氧化碳,使瓶内的压强小于气球内

31、的压强 11猜想分析 氧气 氯化铁溶于水 铁钉是铁合金,含有碳; 实验验证 稀盐酸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如有气体产生,则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铁,否则,不含有铁。 1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c右端的导管口处,若熄灭则气体已集满。 烧杯中的无色液体沿导管进入到集气瓶中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使浓盐酸中的HCl气体溶解度减小,导致HCl气体逸出。 NH3和HCl恰好完全反应,集气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13探究一:过滤 将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

32、沉淀出来 CaCO3 + 2HAc = Ca(Ac)2 + H2O + CO2 高温 探究二:CaC2O4 CaO + CO+ CO2 CaCO3和CaO = 实验操作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壁;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取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 试管壁发烫, 溶液变红 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该固体中含有CaO。 该固体中含有CaCO3。 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O和CaCO3 143CO + Fe2O3 2Fe + 3CO2 CO2+2NaOH= Na2CO3 + H2O 将装置中的CO2送入Na

33、OH溶液中。 10(m1m2) / 3m1 或 40 m3/33 m1 15CaCO3 Ca(OH)2+Na2CO3= CaCO3+2NaOH或Ca(OH)2+CO2= CaCO3+H2O。 NaOH和Na2CO3 Na2CO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加入足量CaCl2溶液; 过滤,在滤液中滴加无色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酚酞试液 16. 仪器名称 高温 猜想正确 分液漏斗 14 广口瓶中 装置内的药品 可观察到的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相关性质 H2O/NaOH溶液/石灰水 与上述药品相对应 与上述药品相对应 CO2 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有115ml的水倒吸进集气瓶中 17. 稀盐酸或稀硫酸 , 有气泡冒出 。 15351538 高温 在瓶底留少量水或细沙 。 6F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