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举例说明如何借鉴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 价格弹性主要包括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此外还有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该 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价格成反向变 化关系称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是进行价格决策时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衡量商品需求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 需求价格弹性 Ed ,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 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
2、比,其计算公式为:Ed 一般情况下, 商品的 Ed1 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为高档消费品;Ed1 表明需求量对价格变化反应缓和,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参见教材 P33 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也是供求理论中的重大问题。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价格提高,对 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供给量减少。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同向变化的关系 称为供给规律或供给定律,也是进行价格决策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 衡量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这种关系用供给价格弹性 E s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 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
3、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E s一般情况下,商品的 E s1 表明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这类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或易保管商 品;E s1 表明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慢,这类商多为资金或技术密集型和不易保管商品。参见教材 P40 因此,当我们以商品的价值,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制定商品价格,或者说按生产商品的成本来制定 商品价格时,还应考察商品价格对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影响问题,分析出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Ed 及供给的价 格弹性 E s ,确定其属于何类型商品,有针对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价格,作出较正确的价格决策。否则,虽然是 以生产商品的成本定出的价格,但由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
4、给弹性不同,都会对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产生不 同影响,造成不同状况和程度的损失。 另外,商品的需求量还受消费者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衡量商品需求量受消费者收入影响程度用需求收入 弹性 EM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 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EM 一般来讲,商品的 EM1 表明需求量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大,这类商品称为奢侈品;EM1 表明需求量 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较小,这类商品称为生活必需品;EM0 表明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这类商品 称为劣等品。参见教材 P37 衡量商品需求量受相关商品价格影响状况
5、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AB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 对另一种商品价格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 A 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 B 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 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EAB 商品的 EAB0 表明 B 商品需求量和 A 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称为互相代替品;EAB0 表明 B 商品需求量和 A 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称为互为补充品; EAB0 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商品需求量和 A 商品价格变化无关。 B 参见教材 P38 1 所以,在进行价格决策时,还应考察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要分析消费者现实收入和预期收入、 相关商品价格变化对商品需求量的
6、影响,制定出较合理的价格,或及时进行价格调整,从而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和获得尽可能大的利润。 注:回答本题时,举例说明应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将一至二个商品举出,分析其几种弹性的状况,明确属何类型商 回答本题时,举例说明应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将一至二个商品举出,分析其几种弹性的状况, 品,应如何制定或调整价格,此部分较灵活无统一标准,只要结合基本理论阐述清楚即可。另外,参考答案中的 应如何制定或调整价格,此部分较灵活无统一标准,只要结合基本理论阐述清楚即可。另外, ”和 在完成作业时,千万不要照抄出来,以后作业一样处理,不再特别说明。 “参见教材 P”和“注”等,在完成作业时,千万不要照抄出来,以后作业
7、一样处理,不再特别说明。 题目: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 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均衡的比较答案 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一是市场上有无数个购买者和生产者,每个人和每个厂商所面对的都是一个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二是市场上的产品都是无差异的,任何一个厂商都不能通过生产有差别性的产品来控制市场价格;三是厂商和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使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四是购买者和生产者对市场信息完全了解,可以确定最佳购买量和销售量,以一个确定的价格来出售产品,不致于造成多个价格并存现象。 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
8、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d ,并且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边际收益曲线MR和需求曲线d 是重叠的,即PARMRd,都是水平形的。 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RSMC;厂商达到短期均衡时的盈亏状况取决于均衡时价格P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之间的关系:若PSAC则可获超额利润,若PSAC则亏损,若PSAC则有正常利润;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价格大于或等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即PSAVC 。 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就是其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即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上大于或等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部分。 当一个行业
9、中的所有厂商的供给量之和等于市场的需求量时,这一行业便达到短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中,行业需求曲线即为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行业供给曲线是行业中所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之和,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有一个调整过程,至短期均衡的超额利润或亏损为零,才实现长期均衡,故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LACSMCSAC。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大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最低点的那一段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不是将行业内各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简单相加,而是根据厂商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时,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
10、产生的影响,分三种情况: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曲线,表明行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其产量供给,但市场价格保持在原来LAC曲线最低点水平;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斜率为正的曲线,表明行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其产量水平时,市场价格会随之同方向变动;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的曲线,表明行业根据市场供求调整其产量时,市场价格会随之成反方向变动。参见教材P119P127 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形成的主要条件:一是厂商即行业,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提供全行业所需要的全部产品;二是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没有任何替代品,不受任何竞争者的威胁;三是
11、其他厂商几乎不可能进入该行业。在这些条件下,市场中完全没有竞争的因素存在,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价格。这与完全竞争的含义和形成条件是不同的。 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AR与其面临的需求曲线D重叠,即PARD;边际收益曲线MR在平均收益曲线AR的下方,即MRAR。平均收益曲线AR和需求曲线D重叠,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需求曲线D的形状,完全垄断是向右下方倾斜线,完全竞争是水平线。边际收益曲线MR和平均收益曲线AR的关系也不同,完全垄断MRAR,完全竞争MRAR。 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为边际收益等于短期
12、边际成本,即MRSMC,这与完全竞争短期均衡条件相同。在实现均衡时,厂商大多数情况下能获得超额利润,但也可能遭受亏损或不盈不亏,这取决于平均收益曲线AR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SAVD的关系,如ARSAVC,则厂商有超额利润或不盈不亏,如ARSAVC,则有亏损。这与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后的状况比较是不同的,完全竞争是用价格P和平均成本SAC来比较判断的。 完全垄断条件下,由于厂商即行业,它提供了整个行业所需要的全部产品,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所以不存在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也无行业需求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这些与完全竞争条件下是不相同的。 完全垄断行业的长期均衡是以拥有超额利润为特征的,这与完全竞
13、争行业以超额利润或亏损为零是不同的。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这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条件相比,没有MRLACSAC。 与完全竞争相比,完全垄断也不存在有规律性的长期供给曲线,这是完全垄断形成的条件所决定的。这是因为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相互分离的,均衡产量由MC和MR的交点决定,而价格却决定于与之相分离的需求曲线。随着需求的变动,一个价格水平可能对应几个不同的产量水平,也有可能一个产量水平对应几个不同的价格水平。也就是说,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与产量之间不存在一一的对应关系,因而不可能存在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国家调节
14、手段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必要条件和措施,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对外贸易与国际收支政策这几个构成政策系统主体的经济政策。而财政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其政策目标与国家经济目标是一致的。 、 财政政策目标的基本构成及其手段 财政政策目标: 一是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增长通常是用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和增长速度指标来反映的。财政政策就是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两大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二是经济稳定目标。经济稳定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经济能够实现持续、协调地发展,而不是出现发展速度过大的起伏波动。
15、其二是指能够实现经济关系的正常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的稳定。通过通货膨胀率和社会失业率两个指标来体现的。三是公平分配目标。财政作为国家直接参与的分配活动,实现公平分配是理所当然的政策目标之一。 四是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财政政策手段:财政主要通过财政的收支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充分就业和国民收入。财政财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购买、转移支付和*投资。它们对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起着调节作用,财政支出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而财政收入可以使社会总需求减少,并且它们引
16、起的不仅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减,它们还会通过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 、 货币政策与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指要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一般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率等。通过改变货币政策工具的变量达到政策目标的。当经济过热时,通过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从而调节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衰退时,通过松的货币政策来增加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它们的调节也不是简单的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而是通过货币乘数来
17、成倍增减的。 、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单独使用时,都存在着局限性,并且它们在作用强度和政策执行的阻力及作用对象上有各自的特点,国家在调控时,单独使用其中之一,都不能有效实现预期政策目标,因此,必须将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搭配使用。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中的协调模式和内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不只是体现在不同政策手段的搭配上,而且还表现在对两种政策相衔接问题的处理上。为了减少调控中可能产生的矛盾,达到预期目标,必须采取不同的政策配合和搭配模式。主要有三种模式: 双扩张政策:主要是当经济萧条时,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财政税收的同时在市场上增加货币的供给量,这种政策在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可以
18、有效刺激经济增长。要有更好的政策效应,双扩张政策必须满足企业设备闲置;劳动力没有实现充分就业;大量资源有待开发;市场疲软等条件。 双紧缩政策:主要指当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会对经济起到紧缩作用,不过长期使用会导致经济衰退,增加失业;应谨慎使用,在使用时必须满足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涨;瓶颈产业对经济起着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等条件。 一紧一松的搭配政策:第一种形式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搭配。其主要作用是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抑制通货膨胀。第二种形式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其主要作用是在财力不足和储蓄率高且市场疲软时,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减少财政赤字。 总之,不同的政策搭配方式各有利弊,应当针对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进行相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