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评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7763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评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评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评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评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评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评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评课稿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华攸盛 思想引领 精雕细琢 方成名器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浅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国内很多名师上过,本校也很多老师上过。现在选这一课题,上得不好,容易雷同,上得好,就是雷人。怎样定位教学目标,怎样突出教学的实效性,创新性。让扎实、丰实、充实、平实、真实这五个金灿灿的果实挂上教学枝头,朱老师的这节课无疑给了我们诸多的启示。 抓住数学灵魂,转化思想贯穿始终 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在这节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当然是这节课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核心,转化思想才是它的本质所在。而转化作为一种思想仅仅靠老师教是不行的。如何能传授给学生?它

2、应是在教师有意识的设计中,让学生充分感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运用。朱老师分别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渗透转化思想: 1、数方格,感知转化。在学生数完方格汇报时,不仅说了数的结果,而且说了数的方法,老师重点评价了平移的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长方形。 2、剪、拼操作,运用转化。在这一环节,老师设计了议一议 ,怎样转化,剪剪拼拼,运用转化,教师小结,概括转化。让学生体会到了转化就是化未知为已知,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 3、 公式推导,还原转化。如果学生的探究操作到此为止,学生的认知就仅停留在直观层面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不变,而公式的推导还意味着要把长方形还原成平行四边形

3、,找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从而沟通长方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这一还原转化,让公式推导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三个环节,教师并没有刻意教太多转化,但学生的每个活动都浸润着转化思想的光辉,真如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关注学生认知,教学环节层层递进 新课标指出:教学内容的呈现应该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需要。教学要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因此,教学时,不仅要关注课前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应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时认知水平的发展变化,教学时才能层层递进,流畅自然。记得有人评王崧舟老师的课如曲院风荷,迂回深致,意思

4、是严谨细腻,摇曳多姿。朱老师这一课也已略见这种风貌。 1,、情境导入,激发需求。新课标指出: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从比较两个花坛的面积的抽象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需要数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数方格,初步感知。数学学习应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通过数方格,学生体会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之间有密切联系,也意识到数方格这一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实用。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华攸盛 3、剪拼操作,直观演示。学生学会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再用长乘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不

5、是每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剪开,例如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从而产生了必须有平行四边形自己的面积公式的欲望。 4、公式推导,抽象概括。学生通过探究拼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顺利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5、公式应用,回归生活。学生运用公式顺利解决了课堂伊始的问题,真是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犹如自行车的链子,它不仅拉动着课堂目标不断前行,也拉动着学生的思维不断前行。 分散教学难点,细节处理独具匠心 一节好课,不仅要追求教学流程的行云流水,更需要在细节处精雕细琢,才能显得珠圆玉润,曲正腔圆。在这节课中,朱老师有三个细节处理得耐人寻味:1、

6、数方格的目标定位,根据教材,数方格这一环节应让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朱老师则定位为: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探究,渗透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为长方形。我个人认为,这样定位,有助于学生下一步的操作活动,使前后环节的联系更加紧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2、剪拼学具中的小方格。以往的教学中,教具、学具都是空白平行四边形,在剪拼时,学生由于要画出高,效率低。在推导公式时,由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还较弱,学生很难凭空想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相等的,而如果让学生测量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测量

7、有误差。朱老师给它加上小方格后,图形更加直观,。它有利于学生操作,节省教学时间,有助于学生探究底与长,宽与高的关系。 3、公式推导三级跳。公式推导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如果跨度太大,往往导致直观图形与抽象推理脱节,使面积公式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朱老师为此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在操作完后问,你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让学生建立推导的前提:面积不变。第二层次:发现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关系。第三层次:推导公式。正是这个环节的逐层递进,才有了学生踏着铺就的三个台阶,轻松摘取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这个果实。 晶莹白玉的几个斑点 当我们戴上思维的放大镜,回眸这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依稀可以

8、回想起教学乐章中几个不和谐的音符,发现这晶莹白玉中的几个细微的斑点: 师生间有效的互动和教师正确的引导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师生互动不仅体现在师生间的对话,还体现在活动中的师生定位,体现在教师针对学生当前认知状态设计问题正确引导,体现在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如: 江西省于都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华攸盛 1、剪拼操作环节学生汇报时,由于学生重复操作耗时较多。如果改为学生演示,教师剪贴,应该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更加充实。 2、数方格方法探究不需要得出长乘宽等于面积,因为这一环节只是初步感知,教不能越位。 3、公式的推导面积不变的前提已在操作环节突破,但由于教师没有及时板书,导致推导过程重复次数过多。另外推导可以辅以课件演示,因为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 4、教师有时语速显得太快,有时重复学生答案,有时打断学生发言。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为践行这一理念,我们是否可以多一些耐心倾听,学会延迟评价,学会把学生产生的问题抛回给学生自己解决,从而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也许就多了一些思维碰撞的火花,多了一些意料之外的精彩。 一节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我们“欲识教学真面目,惟有深入此山中。”一节课,只有钻研教材,分析学情,挖掘数学思想,精雕细琢,方成名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