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解 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7776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问三解 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问三解 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问三解 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问三解 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问三解 调研报告.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问三解 调研报告根据“三问三解”活动安排要求,今年到*村进行了“三问三解”调研。通过活动,对该村近几年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方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村310国道,有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134人,耕地面积1234亩。目前与村相连的霸王河工业区已初具规模。依托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该村多渠道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全方位发展工业区配套服务,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道路。*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5512元。一、发展现状(一)工业经济发展,助推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由于村庄紧邻工业区,招工信息及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近几年,到工业区就近打工和在工业区及至本村开设餐饮、网吧、旅馆、超市等相关配套设施已

2、经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粗略统计,2011年*村有40%的劳动力到工业区打工,40%的劳动力以提供娱乐休闲场所或住房出租等相关服务业取得收入,20%的劳动力在家从事农业劳作。(二)工业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逐渐加大,*村也适时抓住了发展机遇。该村将村级建设规划与工业区发展规划相衔接,以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后勤服务为目标,大力实施村庄绿化、亮化、硬化等新农村建设工程,鼓励通过参与园区村配套服务供给,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三)工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于*村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该村农民就近从事非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村结合我们正

3、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每年拔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购买工业技术类书籍,提高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工作的职业技能。二、存在问题(一)干部思想观念有待提高当前,村级组织集体经济薄弱,少数干部缺少改革发展的眼光,“等、靠、要”思想严重。村自主筹资能力弱,一些基础性配套工程缺少资金启动,只能暂时搁置。(二)新农村建设有待完善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的村庄规划还不够完善,园区村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格局。各种配套服务仍以小户经营为主,整体档次低、经营水平不高,部分涉及群众生活质量的产品监管不严等。(三)农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宽由于工业开发,*土地已面临紧缺的问题,有个生产队人均土地面积已降至0

4、.3亩。村民大多数依靠外出务工、出租房产、农业劳作取得收入,收入渠道相对单一。通过外出务工获得知识、技术和资金,进而发展壮大的案例少,没有形成产业带动效应。三、解决思路(一)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完善新农村建设长远规划一个地方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以一时的得失来考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村庄建设等各项事务中,抛弃各种守旧的思想和成见,以一种做大事、成大局的博大胸怀,投放到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去。要制定完善新农村建设长远规划,提升园区村配套服务能力,使之更符合园区村的发展实际。(二)进一步拓宽发展方式,壮大村级组织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要彻底改变原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拓宽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提高村留地及其他村级实体经济效益。以国家补助、集体自筹、村民集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大力提高村自主发展的能力。要增强村集体组织向园区企业提供优质配套服务的水平,大力推行规范化管理、长效化建设,促使企业和园区村实现双赢。(三)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增加农民自主创业的热情要彻底改变农民外出就业量上的增长,逐步提高就业农民的自身素质,促使低层次劳动力向高素质技术工人发展;鼓励农民利用先期获得的信息、资金、技术,有方向、有目标地为园区企业提供配套产品。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为农民创业提供首期帮助,力争实现园区村农民外出打工到创业就业的根本性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