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优先发展经验和做法研究报告(精简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优先发展经验和做法研究报告(精简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才优先发展经验和做法研究报告人才优先发展经验和做法研究报告 当前,我国发展已经到了必须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人才优先发展对于转方式调结构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积极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具体化、政策化、项目化,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其中人才优先发展的具体化、政策化、项目化最关键,具体化是行动、政策化是保证、项目化是抓手,三者有机统一于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抓住人才优先发展的具体化、政策化、项目化,就是真正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到行动上,布局到经济社
2、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今年以来,XX市委组织部按照中组部的要求,对人才优先发展的具体化政策化项目化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课题组先后深入高新区、企业、大学城、研发中心、农村等单位进行调研,组织与海外学者、专家、技师、农村实用人才等各个层面人员进行座谈,形成研究报告初稿后,又向有关领导和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一、主要做法和经验近年来,XX市紧紧围绕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中心任务,坚持把人才优先发展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立足全市建设晚、人才基数小、发展速度快的实际情况,探索实施 牵手高端、营造高地、创设绿色通道 为主题的 双高一创 人才开发
3、模式,通过重点抓好项目开发带动、人才载体支撑、政策体系促进、社会环境保障等关键环节,全力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过程遇到的人才瓶颈,走出了一条中小城市加快人才规模扩张的新路子,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全市人才总量年增长率连续3年保持15%以上,高层次人才总量年增长率连续3年保持20%以上,万人人才拥有量达到901人;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3,45岁以下的占78,海洋、临港、涉海产业集聚人才数量占全市78.4%。(一)实施 双高一创 人才模式的动因在于经济发展倒逼推动。近年来,XX市经济快速发展态势,使人才制约进一步突显出来,经济发展形成的倒逼机制,使市委感到人才工作不能平推
4、平庸,要探索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各经济发展相同步。一是要办法解决好急需人才的引进问题;二是要迅速解决人才基数低的问题;三是要解决好高端特殊人才的引进问题。从着眼解决这三个问题出发,市委提出 牵手高端 ,积极开展市校合作,当务之急优先解决好XX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 营造高地 ,就是加快建设XX大学城、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大高地,迅速膨胀人才总量,加快解决XX人才基数低的问题; 创设绿色通道 ,就是对需要引进的高端人才、特殊人才,创设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实行特别的优惠政策,加快解决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二)实施 双高一创 人才模式的主要内容在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XX作为新兴的海洋特色城市,人才建
5、设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现有人才综合实力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烈需求。为此,市委市政府针对具体实际,确立了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总量、但求质量 的指导思想,创建了 牵手高端柔性引才、营造高地规模引才、创设绿色通道特殊引才 的人才开发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发展中的人才需求问题。一是 牵手高端 实现了柔性引才新突破。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制定出台鼓励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完善市校合作新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批次、多学科的 企业院校行 和 专家企业行 活动,鼓励和引导建立产学研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目前,XX市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
6、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集聚高校科研机构305家,构建产业联盟21个,研发投入超过75亿元,通过共建技术研发机构、委托培训人才、共同承担科技计划等方式,培养提升了一批技术人才,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鲁信金禾生化有限公司与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先后建成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级实验室,在破解企业技术难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学术交流、技术咨询、项目合作、技术攻关、辅导培训等,先后聘请国内外专家835人次,执行专家引进项目223项,帮助解决了大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同时,积极推动开展半岛城市群、鲁南经济带以及新亚欧
7、大陆桥沿桥城市之间的人才合作,进一步为人才柔性流动创造了条件。二是 营造高地 迅速提高全市人才总量。通过建设大学城人才高地、鲁南临港产业区人才高地,大规模吸纳我市转型发展所急需的各类人才,从根本上迅速做大人才总量,改善人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夯实 金字塔 底部人才。大学城建立以来已引进大学7所,集聚副高以上职称人才741人,其中硕士生导师77人,博士生导师5人,省级以上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94人,设立科技孵化器1个;鲁南临港产业区已经吸引钢铁、石化、机械制造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人才1300多人,其中每年由临港产业新上项目带来的人才就达437人;民生服务领域每年引进医疗卫生人才130人,社区服务人员
8、3000人,三大高地为XX人才总量扩张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 创设绿色通道 引进了急需高端人才。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创新型海外留学人才,突破事业单位编制限制,特殊情况设置特聘岗位予以引进;急需的关键人才和特殊人才,采取 一事一议 、 一企一策 、 特事特办 等灵活多样的办法解决。目前已引进创新创业人才10人、海外留学人员40余人、紧缺专业技术人才7827人。如重点引进的创业人才 XX纳米科研中心陈罘杲,拥有技术专利200多项,其研发的纳米催化材料制备、空气净化设备等20多个发展前景看好的项目,目前已进入产业孵化阶段。(四)实施 双高一创 人才模式的抓手在于开发精品人才项目。坚持把人才工作项目化作
9、为落实人才优先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考核、服务等各个环节,都精心设置了有助于人才发展的开发项目,并努力把项目做成精品,使之真正成为带动人才优先发展的工作平台。一是科学设置人才工作项目。积极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转方式调结构等重点工作,配套人才开发项目,先后设立了蓝色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开发计划、蓝色经济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等项目;市委确立构建现代产业、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 四大体系 后,及时跟进配套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等相应的人才开发项目,有力地推进了 四大体系 建设。二是突出重点项目带动。按照中央、省、市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部署要求,确定了新兴产业人才
10、支撑计划、创业人才推进计划、优秀企业家培养计划、高技能人才发展计划、 青年英才 成长计划等个重点人才项目,进一步带动了全市人才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有关单位又分别根据自己承担的人才工作,在相应领域设置了不同的人才管理项目,努力形成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强大推力。三是加强项目的推进实施。通过对已确立人才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分工,督促有关职能部门科学设计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增强人才工程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着力打造人才工作品牌,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四)实施 双高一创 人才模式的支撑在于搭建智力创新平台。人才开发的关键要体现在创新型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上。近年来,我们
11、积极推动研发中心、产业联盟等智力创新平台建设,集聚核心要素,引进和留住发展需要的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不断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近年来全市已有110多个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576项科技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涌现出一大批研发能力强、成果水平高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一是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加强五征院士工作站和山大 五征机械研究院、山东晨曦化工研究院、XX金马化工研究院、XX有机硅化工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2016年新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处,建立企业重点实验室7处,为一批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有效提
12、升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二是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我们重点支持清大华创(XX)科技孵化器、XX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思科骋创、蓝晶易碳新能源等40余个科技企业孵化项目进行了资助,把引进的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列入重点支持对象,进一步加快了高新技术项目转化进程,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项目正有序进驻孵化、转化。三是积极推进教育培训平台建设。一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良好的育才环境。坚持人人都可成才、人人都是人才,分类分层,搭建不同层次的人才教育培养平台。以党政人才为重点,实施了 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
13、程 ;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组织实施了 百名企业家培养计划 和 千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计划 ;以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实施了农村 双带头人 培养工程和阳光培训工程;以企业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组织实施了 金蓝领 培训项目,其中立足XX职业技术学院、XX技师学院,采用校内设企、企校合作等先进的办学模式,每年培养高技能人才6000多人;以社会管理人才为重点,组织实施 阳光使者工程 ,重点为各类人才提供就业、择业、转岗、创业培训和提升职业能力的培训,近3年来由各级财政先后投入150多万元,培训各类人才5300多人次。(五)实施 双高一创 人才开发模式的关键在于完善公共政策体系。坚持把政策创新放在突出
14、位置,充分发挥政策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导向作用。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XX市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人才暂行办法、XX市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暂行办法、XX市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计划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确立起 3+6 人才政策框架,初步构建起具有时代特征和XX特色的人才政策体系。 3 是指建设3个服务平台,即以行政审批、区域合作和资源配置为重点的行政服务平台;以人才市场为重点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平台;以各类人才创业园为重点的公共创业平台。随着公共服务平台的不断完善,到目前已有11万人纳入到公共服务平台管理,3.7万人通过人才服务平台实现了就业,每年有超过2001件次的人才审批事项通过
15、服务平台得到了高效合理的解决。 6 是指构建6项政策机制,即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有利于人才素质提升的开发培养机制、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有利于人才自由流动的资源配置机制、有利于人才劳动和创造的激励分配机制。每项机制都有详细的政策配套,共涉及具体化的人才政策80多个小项,如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对财政投入列支、人才专项、税收优惠、投资政策、企业配套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明确,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六)实施 双高一创 人才模式的保障在于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需要
16、营造人才辈出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近年来,XX市把实施 双高一创 人才模式作为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领导力量向人才方面优先倾斜、组织创新向人才方面优先探索,进一步促进了人才优先发展。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整合力量,完善机制,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述职考评制度,每年对成员单位所承担的人才工作进行述职考评,实行末位通报批评,有效增强了成员单位抓人才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二是积极对人才开展关爱服务。不断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每位领导联系1-2名专家,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定期举办专家座谈
17、会,征求专家意见,帮助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建立机关干部联系优秀实用人才制度,如某县00名机关干部与3000多名优秀实用人才结成 对子 ,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扶持他们创新创业。探索实行重点人才 保姆式 服务,进一步细化了加快高层次人才发展的30条优惠政策,具体涉及资金资助、住房及配偶安置、子女教育、休假查体等方面。积极培育企业文化,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如XX银行通过积极培育企业文化,不仅吸引了大量股份制银行的高级人才,还确保了开行十年以来无一人才流失,本行也迅速成长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商业银行。三是注重保障人才合法权益。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和
18、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保护办法,建立人才安全管理制度。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法律服务,不断加大对人才在知识产权、科技研发、项目承包等活动中的法律保护力度。四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内宣与外宣并举,积极组织各类市内外人才招聘活动;建设XX人才网站,在新闻媒体开设专版专栏,全面活跃人才工作,大力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宽松和谐、信任理解的良好氛围。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随着人才强市战略的推进实施,XX市人才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市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XX市经济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城市总体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产业布局不够合理,人才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人才总量少,结构不
19、够合理,人才行业、区域分布不均,全市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人才比重仅为20左右,蓝色经济区建设急需的研发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比较缺乏。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人才优先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一)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环境氛围还不够浓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树立还不够牢固,人才优先发展的地位有待进一步确立。突出表现为:一是对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缺乏过硬的具体措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缺乏应有力度,还没有把人才、科技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应有位置,没有把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人才优先发展的部署在科学发展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还未能得到较好体现和落实。二是部分领导
20、干部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宽,工作还停留在就经济抓经济就产业抓产业上,在处理人才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中,认为只有靠引进项目来被动地集聚人才,而忽视了以主动吸引人才为先导来带动产业发展。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理念还不牢固,科技、人才工作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和部门 重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重自然资源开发轻人才资源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重招商引资轻招才引智 的倾向还普遍存在。三是一些部门和企业对产业人才缺乏 识才 、 育才 、 聚才 和 用才 眼光,仅注重人才的现时效用,讲求 立竿见影 ,重引进轻培养、重使用轻发展、重产出轻投入、重 外才 轻 内才 的现象相当突出。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
21、造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和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有待进一步形成。(二)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近年来,XX市人才工作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完善、逐步成型,在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调研发现,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政策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党对人才工作的新要求。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才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其规律,因而在政策和法规体系建设上相对滞后,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长期以来比较注重用行政手段对人才进行直接管理
22、,忽视用经济、法律等手段进行间接管理,出台的政策大多是约束性的,以管理为主,而在如何激励人才、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方面做得不够,即使出台了一些政策,落实情况也不够理想。同时党对人才的管理必须符合法律要求,人才管理的政策、方式、方法等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应努力避免随意性。二是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人才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对人才资源开发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人才流动、人才要素参与分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技术移民、国家重要人才安全等,有关政策法规都还尚未覆盖。在已有政策中,系统性不够,体系性不强,多是针对某一方面、某一问题, 头
23、痛医头、脚痛医脚 现象明显,政策之间缺乏配套,完整的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尚未形成。三是政策的透明度不强,落实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调查发现,虽然各地出台了许多人才引进、培养、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许多企业和人才对这些政策不够了解。主要原因有:对人才政策的宣传还不够到位;申请程序繁琐、缺乏指导和配套措施,可操作性差,甚至有些政策无法得到落实;一些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许多原有政策法规不能适应人才人事工作发展的需要,面临着终结或者修改的问题,如现有人才队伍的社会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前绝大多数人才集中在国有、集体组织,而现在私营、外资、合资企业以及中介机构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吸引了
24、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为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政策法规建设方面的 废、改、立 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三)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这些年,我们虽然在人才市场化管理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相对于经济领域的改革依然显得滞后,一些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打破,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上一些不适应人才发展需要的深层次问题亟需研究解决。一是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有待改进。一把手抓 第一资源 的目标责任制有待进一步强化,尚未把人才工作绩效放在与 第一资源 相适应的位置来考核。对各级各部门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实施等情况,尚未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25、,致使一些部门和单位没有把人才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来考虑、规划和实施,造成了有时 雷声大、雨点小 , 上面紧、下面松 , 有部署、无结果 的现象。二是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各类人才难以合理流动、配置和使用。主要表现在:人才部门所有制的壁垒难以打破,阻碍人才成长和流动的条条框框较多,用人机制上统得过死,管得过严,需要的人进不来,不需要的人出不去,影响了用人单位的选才用才。如有些单位借用了多年的业务骨干不能正式调进,工资待遇难以落实,而一些不具备专业才能的人却挤占着编制。落后的人才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不利于党对人才的管理,目前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陈旧观念和做
26、法还没有彻底改变, 官本位 的落后观念依然存在。管理者缺乏 人性化 的管理理念,注重控制性管理忽视服务性管理的倾向客观存在,影响了党管人才方针的落实。现有制度安排缺乏各类人才在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和乡村之间进行有序流动的政策保障,形成了经济越落后、发展环境越差,人才流入越困难,人才流失问题越严重的局面。如我市县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山区县,每年考入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达2001余人,但大部分人毕业后都不能回家乡就业。三是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人才评价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过分看重学历、资历、职称等表征性条件,忽视人才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的现象。在具体评价工作中还存在着重数量不重质量,重名望不重实绩,重
27、论文不重工作水平,重短期成果不重长远积累等问题。在山东五征集团调研发现,企业引进的3名留美博士,工作能力和对企业贡献都有目共睹,但由于受企业核心技术保密规定,不能随意发表论文,因而在评价方面受到影响。另外,评价人才的手段滞后,以职称和职业资格为主体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渠道和认定标准相对单一,难以适应新兴职业和新专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在选人用人中普遍使用的笔试、面试、情景模拟等*型评价手段暴露出来的 一试定成败 、 会考不会做 等弊端已经影响了人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四是现有的分配激励机制制约了人才作用的发挥。当前的利益分配制度改革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薪酬体系仍然存在缺陷,没有把按劳分
28、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另外,单位内部利益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与干坏一个样的倾向客观存在,同工不同酬等问题没有解决。保障制度不健全,住房补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没有完全落实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类人才的工作热情,也制约了人才作用的发挥。(四)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一是人才开发投入还缺乏有效的引导和保障。纵向比较,近年来我市人才开发投入工作取得了不斐成绩,但与国内发达地区横向比较,在人才开发投入总量、投入结构等方面,尤其是在投入规范管理、投入效益以及建立健全人才开发投入机制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亟待加强完善。在人才开发投入的渠道
29、和管理方面,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缺乏有效保障;在投入的手段上面,还未能结合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创新;对人才开发投入的主体,也缺乏一定的政策引导,尚未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机制。二是人才开发的资源整合不够。人才资源是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重要保障,哪里的资源开发利用得好,哪里的人才工作就进展快。调研发现,当前人才工作中仍然有些环节存在资源闲置、资源重复浪费、资源利用过于分散等问题,制约了人才工作发展。以农村人才开发为例,有农业局、人社局、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涉及,职能有所交叉,劳动人事部门开展了阳光培训工程,农业部门又开
30、展了乡土人才培训工程,不同的部门交织在一起,出现了同一人才多次培训的问题。由于人才工作涉及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各个环节,不可能靠哪一个部门单独完成,必须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三是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项目落实缺乏保障。项目是人才优先发展的抓手和着力点,有时抓好一个项目就能取得人才工作突破性进展。但现实中,仍存在重项目安排轻项目落实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使人才工作流于形式,使人才优先发展成为一句空话。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在人才工程实施过程中,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分工,缺少动态调度管理,对出现的问题缺少跟踪服务,无法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经验、问题和建议等信息。同时,对项目的
31、实施验收,一些地方也流于形式,缺乏严格的项目评估验收机制。三、对策与建议面对新的形势,推进人才优先发展,要对人才战略布局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进行统筹考虑,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人才方面的体制障碍,以世界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打造新的人才比较优势。从XX市实际看,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认为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充分发挥规划在人才优先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从中央到地方人才开发的专项规划,在人才发展战略思想、战略目标、重要政策、重大举措和重大工程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人才优先发展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领域的重要体现。促进人才优先发
32、展,当前最首要的就是要把相关的人才规划落实好、利用好。一是要充分认识人才规划在人才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要加强对规划中有明确任务部门的领导,把规划实施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应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人才工作规划的统筹协调,考虑到XX市作为国家布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两极 中鲁南临港产业区一极的重要区域,以及作为山东精品钢基地,担负全国钢铁产业调整振兴的重要责任,我们建议在XX市探索设立人才开发实验区,以更有利于为促进国家开发战略布局提供人才支持。二是加强规划任务的分解落实。要按照国家、省、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各级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规定中提出的人才政策创新
33、方向,进一步加大人才政策机制的创新力度,制定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拿出一些聚才引才的真招实招,从政策机制层面将人才强国、人才强省、人才强市、人才强区、人才强企、人才强校等人才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创造实效。三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人才开发的整体合力。要加强人才规划实施中的统筹协调,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搞好部门间的联系沟通和密切配合,形成人才规划实施的整体合力,不断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扎扎实实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二)加快项目实施,努力实现人才优先发展重大突破。人才项目对人才工作起着示范、引领作用,如国家 百千万 工程、 千人计划 和省 万人计划 等为培养和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发挥了重
34、要作用,XX也围绕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的新兴城市,确立了 蓝色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开发计划 、 蓝色经济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等一系列人才项目。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项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把加快人才项目实施作为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对此,我们建议应结合今年年初国务院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在蓝色经济区人才建设方面给予更多支持,争取设立面向蓝色经济区人才开发的专门项目。二是要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由于重大人才工程涉及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各个环节,不可能靠哪一个部门单独完成,必须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这就要求必须既要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
35、筹协调作用,又要注重发挥人才工作部门的职能作用,更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形成密切配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推动重大人才工作的实施。三是要建立完善的项目评估验收机制。项目验收阶段,应组织专家和实施单位共同组成项目检查组,采取互评交流、实地验收、评估评议、集中汇报等方式,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形成评估验收报告。对优秀项目应认真总结各类项目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特别是将一些成熟有效的做法及时转化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重点项目的示范作用和一般项目的辐射作用,营造积极推进人才工作创新的良好氛围。(三)坚持政策创新,进一步完善人才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多年的人才工作
36、实践证明,没有实质性的政策创新,很难突破体制机制的弊端带来的阻力。只有持续不断的推进政策创新,才能促进有利于人才优先发展各项体制机制的构建。就XX市来看,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和项目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智力和人才。支持企业在高层次人才比较集中的国内外大中城市建立研发机构或技术中心,吸引外地科研人才。积极推进重点区域人才协作网络建设,建立人才合作政策和机制,进一步为人才柔性流动创造机会和空间。二是创新人才投入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开发投入上的导向作用,确保市财政在教育、科技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37、幅度。市县两级设立人才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专门用于人才培养引进、人才奖励、特殊津贴及人才发展重大项目。设立海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重点加强对海洋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税收、贴息等相关激励政策。建立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创新人才创业扶持政策。市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设立创业扶持奖励资金,支持初创型、中小型、微利型、科技型、就业型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领办、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积极吸引和鼓励境内外资本来XX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及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支持商业银行试办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等信贷新业务,努力解决人才创
38、业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依托各类园区,进一步抓好创业孵化器建设,落实土地、工商管理、配套资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通过提供种子资金、股权投入、科技风险金投入、贷款贴息等形式,为人才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援助。大力发展科技投融资、技术产权交易、科技信息服务、专利代理、科技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建立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加强创业服务工作,建立创业导师制度,健全创业服务网络,对创业初期人才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四)完善管理服务,进一步营造人才优先发展的良好环境。古人云: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求鸟者,先树木。 良好的环境对内产生凝聚力、鼓舞
39、力和驱动力,对外产生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要着力优化管理服务,不断打造优良的公共服务环境,形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有效聚集人才的 洼地 效应。一是切实提高人才管理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工作窗口建设,积极围绕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和特色化服务建章立制,强化服务窗口的规范管理。加快人才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人才需求信息采集和定期发布制度。建立人才服务热线,及时为各类人才排忧解难。建立健全人才信息库,加强人才统计与需求预测,增强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和层次。二是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人才市场建设,形成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形市场与虚
40、拟市场相结合的人才市场网络。积极促进人才创业平台建设,加大政府扶持人才创业的力度,通过提供场地或租金减免、给予启动资金、注入资本金、税收优惠等,解决人才创业的资金和风险问题。加强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建设若干个面向社会开放的重点实验室,建立科研设备共享平台,为人才开展科研提供便利。三是着力形成关心人才的良好氛围。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工作,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要继续细化人才管理服务,建立健全领导联系专家、联系人才制度,增强党对人才的凝聚力。(五)突出党管人才,不断加强对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组织领导。一是切实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发挥党委
41、职能,统筹人才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把人才工作纳入党委 一把手 述职、考核范围,探索责任追究办法,形成党委 一把手 抓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各级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二是提高党管人才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巡视、督查、通报等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执行力建设。三是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意义,广泛宣传人才工作政策法规、各地人才工作先进经验以及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