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分析报告 归档资料(可编辑)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8693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分析报告 归档资料(可编辑)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分析报告 归档资料(可编辑)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分析报告 归档资料(可编辑)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分析报告 归档资料(可编辑)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分析报告 归档资料(可编辑)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分析报告 归档资料(可编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分析报告 归档资料(可编辑) .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分析报告 归档资料 计划类别: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设地点: 江苏省常州市 申报单位: XXXXXXXXXXXX 共建单位:XXXXXXXXXXXX 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申报单位地址: XXXXXXXXXXXX 邮编:213163 项目负责人: XXXXXX 电 话: XXXXXX项目联系人: XXXXXX 电 话: XXXXXX: 常州市科学技术局 申报日期:2011年6月26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二?一一年制1. 项目组建的意义与必要性 轴承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基础产业

2、,“十一五”期间国内轴承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滚动轴承产量达150亿套,销售收入达1260亿元,产销量已位居世界第三,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轴承生产大国。但关键轴承还大量依赖进口,自给率不足,主要原因是轴承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轴承产品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等达不到主机配套要求。国内轴承高端市场仍由SKF、Scheaffler、NSK、Timken、NTN、JTEKT、Nachi、NMB八大跨国公司垄断。尽快实现由轴承大国向轴承生产强国的转变,扩大高端轴承在行业产品结构中的比例,成为整个行业的当务之急。 “十二五”期间我国轴承行业将延续稳步增长的态势。目前,轴承

3、行业发展趋势是: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产品向轻量化、组件化、单元化、智能化发展;产品高速度、高精密、高可靠性、低摩擦、低振动、低噪音;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检测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的应用;现代仿真技术、润滑技术、密封技术、降噪技术的应用。 本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大中型精密轴承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拥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三年拥有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与河南科技大学、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开发生产的精密圆柱滚子轴承最大外径已达到1200mm,精度最高达到P5级,使用寿命

4、达到标准的2倍到5倍。公司拥有生产设备321台套,各类检测仪器402台套。当前公司在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与生产制造等方面还存在着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不迅速,产品智能化程度低,产品合格率不稳定,高精度、低噪音产品的合格率低,加工质量不稳定,检测条件尚显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予以解决。 公司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后,将以持续提高大中型精密轴承产品性能为己任,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新工艺、新材料,对生产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和质量问题进行攻关,提高企业与整个行业的大中型精密轴承加工检测能力,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通过组建省级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利于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聚集各相关领域科技人

5、才队伍,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加速我省轴承制造行业在大中型精密轴承及特大型轴承制造方面的发展,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2.项目实施基础2.1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企业规模 1、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XXXXXXXXXXXX创建于1992年,是专业生产冶金轧机轴承、发动机配用轴承、减速机轴承、纺织和矿山机械轴承等产品的骨干企业。被列为中国冶金行业设备配件服务中心成员单位。公司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1.1 亿元,公司设职能部门12个,现有员工786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2名,中级以上职称人员43名。 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有单列、双列和四列

6、圆柱滚子轴承;单列、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列、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双列推力圆锥和圆柱滚子轴承;加强型深沟球轴承和深沟球轴承。产品广泛使用在冶金、矿山、交通、纺织、建筑等机械设备上。重点配套单位有200余家大中型企业。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俄罗斯、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已开展2MW及以上风电增速箱主轴承的研发及产业化,样品已通过国家轴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与河南科技大学和洛阳轴承研究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先进、检测手段齐全、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已通过

7、ISO/TS16949:2009审核和注册,是中国冶金行业设备配件服务中心成员单位,轧机轴承FC系列产品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07年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三鑫”商标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2010年1月“三鑫”商标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公司“低成本高效率可轴向定位轴承”、“ 低噪音高精度圆柱滚子轴承”、“ 高承载长寿命加强型深沟球轴承”、“ 高承载耐冲击双列非游动轴承”四个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公司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质量方针:依靠科技创新、强化质量管理、争创产品名牌、满足客户需求。 2、企业规模 公司现有各类

8、先进的生产设备321台套,各类检测设备402台套。年生产能力1000万套轴承,其中:中大型深沟球轴承300万套,圆柱滚子轴承600万套,轧机轴承10万套,大型圆锥滚子轴承50万套。也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开发特种和非标轴承。企业出口产品产量已占总产量的70%以上。 3、公司取得的部分资质与荣誉 2002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2年“FC”系列大型轴承产品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4年通过计量保证确认; 2007年“三鑫”商标被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 2007年被认定为常州市级技术中心; 2008年通过ISO14001

9、: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08年取得“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 2009年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9年通过ISO/TS 16949:2009审核和注册; 2010年“三鑫”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0年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通过ISO/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10年“低成本高效率可轴向定位轴承”、“ 低噪音高精度圆柱滚子轴承”、“ 高承载长寿命加强型深沟球轴承”、“ 高承载耐冲击双列非游动轴承”四个产品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产品。 2011年认定为常州市大中型精密圆柱滚子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

10、现有的研究开发基础条件、研发投入、人才团队情况 1、现有的研究开发基础条件 公司建有自己的工程技术中心,并与河南科技大学、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拟建的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即在常州市大中型精密圆柱滚子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设的。目前工程技术中心由市场调研部、科技信息部、技术开发研究部、试验与检测部组成,试验与检测部下设轴承检测室、精密检测室、理化分析室、金相分析室、标准件室、仪器仪表调整室、轴承试验室。技术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是公司高层科学技术发展和技术进步决策的参谋,负责公司重大科技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研究论证、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评审和

11、科技人员晋升、推荐等工作。 公司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高成长特性,历来重视科研开发的投入。近两年累计投入科技研究开发和科研建设经费在2000万元以上;两年内,公司新增科研和试验设备固定资产额1200万元以上。引进了二维、三维的CAD系统,实施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与辅助分析系统,搭建了完善的计算机辅助开发设计与产品结构分析平台。 2、研发投入 公司重视技术开发,近三年的R&D经费占公司销售收入的3.5%以上。2009年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7.35%,2010年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72%。表1:近年研发经费及占总销售比例年度研发经费数研发经费占总销售比例2007年4703.732008年47

12、03.742009年5707.352010年6205.72 3、人才团队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员工32人,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的总策划与组织协调;技术研发人员15名,负责项目中的产品研发及技术分析等;检测试验人员10名,负责轴承各道环节的检测检验;市场调研人员4名,负责对产品的销售市场优劣势进行分析调查;科技信息人员2名,负责收集相关信息。整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5名、中级职称17名、初级职称10名,形成了很好的技术梯队。技术中心现有博士2名,硕士3名,本科12名,形成了很好的学历结构。2.3 近3年来承担的主要科技项目,取得的知识产权情况 近三年来,公司

13、大力发展大中型精密轴承产能。其中轧机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在原有“FC”结构的基础上结合顾客不同使用要求,技术研发部开发了“ FCD”、“FCDP”变型结构的产品,延长了轴承使用寿命,同时方便了顾客装配使用,产品配套天津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钢铁集团、天津市轧一制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经使用完全满足使用要求,各项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国外著名品牌同类轴承产品质量,可以替代国外品牌轴承,为顾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8年根据国外市场需求,开发了 “NNC”、“NNF”、 “NJG” 等系列大中型和特大型精密轴承产品,

14、2010年又根据国外高端市场需求开发了“ NCF”、“NNCL”、“NNCF”等系列大中型和特大型精密轴承,产品主要销往德国、奥地利、比利时等国,主要用于港口机械、矿山机械等。产品质量经顾客检测及使用,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顾客连续返单订货。 1、近三年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2MW及以上风电增速箱主轴承的研发 项目编号:CE20100052 计划类别:常州市工业科技攻关计划(新能源科技专项) 立项年度:2010年 项目实施时间:2010.01-2011.12 项目名称:常州市大中型精密圆柱滚子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项目编号:CM20109020 计划类别:常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

15、设 立项年度:2010年 项目实施时间:2010.01-2011.6 完成效果:验收合格 2、近三年取得的知识产权情况 截止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申请国家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表2:近三年获得专利序号专利名称专利类别专利号1可轴向定位轴承实用新型ZL20082021765882深沟球轴承实用新型ZL 20082021766393低噪音组合保持架实用新型ZL 20082021766244磨床支撑实用新型ZL 200820217661X5双列非游动轴承实用新型ZL 20082021766056圆锥平面推力轴承实用新型ZL 20082021765927一种兆

16、瓦级风电增速箱轴承的加工工艺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53567.4(公开号:?CN101817141A)3. 项目主要目标和任务3.1 总体目标 1、根据生产需要,购置一批国内先进的轴承加工装备,提高轴承零件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稳定性。三年内使大中型精密轴承高精度等级的产品平均合格率达98%以上。 2、建立轴承检测中心,并购置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三年内达到大中型精密轴承所有检测项目完全可以在本轴承检测中心完成检测。 3、培养、引进一批轴承专业研发设计技术人员和工艺技术人员,积极贯彻国际标准,大胆创新,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加工方法并应用于产品制造中,在保证轴承零件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尽

17、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不良率。 4、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在轴承结构、轴承模拟试验设备等方面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根据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容量,以轴承研究为核心产业,不断开发科技含量、竞争能力强的新产品,做到同类产品研发水平在国内轴承制造业领先。在综合试验和检测技术的应用方面,以优良的服务质量向国内同类企业辐射,总体目标是大中型精密轴承研发水平达到国内轴承制造业的先进水平,同时,按国际标准组织设计研究和制造、生产、测试为一体的综合型中心。3.2 主要研究开发和工程化的方向 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国外技术及高校研究成果,进行新技术、新工艺

18、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工程化研究开发,建立一个国内领先并接近国际同类产品研究开发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一支集科研、设计和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及产业化开发的技术复合型人才队伍,推进我省轴承制造行业在大中型精密轴承制造方面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缩短与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成为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新产品的研发、测试与生产基地。具体内容包括: 1、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大中型精密轴承制造的研发平台。 2、进一步建设轴承检测中心,负责公司各种规格轴承全面质量检测任务。 3、完成大中型精密轴承制造技术研究,接近并逐步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 4、完成大中型精密轴承零件热处理加工

19、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3.3 项目的组织功能构架(框图) 根据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方向、原有基础条件、依托单位支撑环境等,在原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进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整体组织构架的再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结构框架 1.中心组建领导小组 中心组建领导小组是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决策机构,负责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研究方面重大问题决策,重大技术引进及转移决定,董事会对中心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规划、监督和审查财务预决算。 2.专家技术委员会 是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咨询机构,由国内科技界同行、相关企业和科研所知名专家、学者及依托单位技术骨干组成,负责审议中心

20、研究开发工作计划,评价工程设计试验方案,提供技术、经济咨询和市场信息。 3.中心主任 是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日常管理和组织者。中心建设初期由依托单位委派。中心建成后采用招聘形式聘任。中心主任负责执行中心董事会决议并对中心进行日常管理。 4.技术开发部 根据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任务及发展规划形成前沿技术研究,开发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的高新技术产品,提供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同时开展产品标准制定。 5.检测中心 负责技术研发部的产品研究过程中的检测和分析试验。该检测中心下设材料分析室、金相分析室、精密检测室、标准件检测室、仪表调整室及疲劳试验室等。在负责公司各种规格轴承全面质量检测任务的同时,承担德国INT

21、ERPRECISE公司在中国境内采购的所有轴承的检测重任。 6.市场调研部 负责中心新产品的市场开发及应用服务,收集和了解同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动向。 7.科技信息部 负责中心内部科技管理,对外技术交流、情报、信息的分析、研究和技术培训与开放服务。3.4 主要任务及考核指标 1、设施建设任务(基础建设、工程化开发平台建设、实验室及中试基地建设等) (1)研究开发设施 建设独立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办公楼,并配备好相关的配套设施。办公楼建设面积不少于2500平方米,布局及设施满足工程技术研究的需要。同时重新规划布局轴承检测中心。通过调整配置,增加产品设计和开发等各种软硬件设施,引进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和专

22、家,建成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监测分析设施 目前公司在大中型精密轴承质量检测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条件,计划在原有检测设施的基础上,再增加直读光谱仪、轴承疲劳试验机和三坐标测量仪等部分检测设备和仪器,填补公司检测空白。建成工程技术中心可独立对外的较为完善的轴承检测中心,专门用于产品检测与试验,以进一步提升轴承产品质量检测水平,加强品管部门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完善检测项目,提高产品送检率。该轴承检测中心要达到省级轴承检测中心的水平。 (3)信息及培训中心建设 利用现有条件,进一步扩充及改造,建成科技信息部,负责新产品技术信息情报收集、学术交流及对外合作,同时开展技术培训,包括聘

23、请国内轴承方面的专家和高校著名教授来讲课,根据需要也可派员赴轴承专业学校进行培训,学习专项技术,或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开发手段进行技术培训。 2、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攻关;新产品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等) (1)研究大中型精密轴承的生产工艺及制造技术。大中型精密轴承由于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生产效率不高,成品合格率难保证,增加了制造成本。因此“中心”将把大中型精密轴承的生产工艺及制造技术作为首要研究攻克任务。 (2)进行大中型轴承零件原材料的工艺研究,重点是大中型精密轴承零件的热处理方面的技术,解决大中型轴承零件热处理工序中变形量大、存在软点、组织应力大等难题。 (3)研究开发风力

24、发电机轴承。随着国内外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风力发电项目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十六个重大技术专项之一,中心将把兆瓦级风力发电机轴承的研发列为重点研发项目,从原材料、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到检测试验、防腐处理等方面深入研究。 (4)研究开发高载负荷、耐冲击的振动式压路机四轮主轴轴承、水泥机械立磨轴承、风电发电机绝缘轴承和液压流体动力轴承等。 (5)研究开发铁路车辆轴承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轴箱轴承。国内目前生产的铁路客车轴承设计时速大多为120公里,最高时速为160公里。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近两年开发生产的新结构高速铁路客车轴承具有高速度、高寿命的性能要求,设计时速250公里,最高时速320公里,设计

25、寿命为安全运行80万公里,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但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配套和维修需要,高速铁路客车轴承需大量依靠进口。随着铁道车辆的技术进步,对铁道车辆用轴承性能的要求变得更加苛刻。为了满足这种严格的性能要求,铁路车辆轴承向着高速化、轻量化、免维修、长寿命和安全性好的目标迈进,中心将围绕这个目标,将铁路车辆轴承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轴箱轴承作为最近几年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 (6)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特种、非标轴承。 3、领军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任务 (1)中心实行开放、流动的机制;其人员由固定人员和外聘人员构成,固定人员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体。着力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和专业对口的工程技术

26、研究开发和管理人员队伍。同时,中心配备一定数量的外聘人员包括院校科研单位人员和高、中级技术工人。 为加强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及工程化开发实力,中心拟通过人才引进、外出培训及对外科技合作开发,锻炼和培养一支科研、设计、工程化开发及生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高级技术研发人才将达到10人以上,并在相关领域形成带头人5人以上。 (2)借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个平台培养轴承制造相关领域的各类人才,并为省市内轴承制造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才培训。 (3)借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国际技术合作网络,积极开展国内、国际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轴承制造业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 4、管理运行体制(内部考核、分配、奖惩机制,对

27、外开放服务任务) (1)内部考核、分配、奖惩机制 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与合作单位将在省、市科技主管部门支持下,联合投资组建的科研开发型实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建立科学的责任制体系,重点对领导体制、机构设置、用人用工制度、劳动报酬及奖罚制度进行改革,鼓励技术创新,加快人才培养,实行开放管理和人员流动机制,始终保持高效、精干的队伍,中心全员实行聘任制,对产品开发、科技研究有重大贡献者实行重奖,并可按利润分成、技术入股等形式进行激励,充分调动开发人员积极性。同时,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

28、术研究中心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并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班子,设立专家技术委员会,负责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方案评议,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和指导。 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后,将在科研、生产水平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研究中心将始终跟踪世界上轴承发展的最新动向,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完善检测手段,保持研究中心在国内的先进性。 与此同时,从科研到开发设计、检测及应用开发和产业化生产逐步形成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一流的人才队伍。通过招聘及引进国内外科技人员、高级专业人员对新材料科学、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等研究,培养和造就多名研究带头人。 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9、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利用科研开发优势,面向相关企业承担产品研究和工程化开发任务,通过技术成果有偿转移、技术服务和中试产品销售,逐步实现?开发?市场的良性循环,促进中心发展。 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初期,由依托单位负责筹建及后勤保障,中心建成后,通过以下经济来源用于自身发展: 依托单位投入 在研究中心建设初期,公司将从年销售收入中提取58%用于科研开发经费,支持研究中心建设。 技术开发与转让收入 A.通过产品开发研究所获得的成果进行技术转让,获得转让费; B.通过发明创造所获得专利技术进行技术贸易; C.通过承担客户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获得工程技术费。 对外服务(包括人才培训、技术

30、咨询、产品测试等)收入 中试产品销售收入 支撑条件和后勤保障 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XXXXXXXXXXXX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生产、质检、后勤有很强实力,支撑条件优越。 利用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条件和运行机制,实行开放服务,承担相关企业的产品研究和工程化任务,吸收和培养青年科技人员到中心参加研究开发工作,吸收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来中心进行客座研究和讲学,从而提高中心的知名度和学术研究水平,同时接受相关企业委托进行产品开发和人员培训。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建成为江苏省同行服务的开放式研发基地,起到行业技术示范作用。 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

31、中心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利用依托单位的技术实力进行研发合作外,还将与国内外一些科研院校进行一些与本行业发展边缘学科应用技术有关的合作研究。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邀请国外专家、研究人员到工程中心进行技术交流和从事开发,并以此作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层次的流动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人才队伍的良性循环。最终将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一个行业内乃至国内外工程研究与社会服务的领域开发的科研中心。 (2)对外开放服务任务 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先进技术及在国内同行业中科研条件的优势,广泛服务于该领域其他企业。 A.技术服务 在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基础之上,根

32、据江苏省、常州市经济建设和市场需要,不断对轴承制造的重大技术问题组织技术攻关,为省内、地区内相关企业提供成熟的、配套的技术、工艺。 实行开放性服务,接受省市内有关部门、企业委托的相关工程技术研究,产品的测试。参与国家轴承制造行业相关企业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 B.检测服务 充分利用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善的检测试验设备,为省市内相关企业,同类型企业的产品提供良好的检测试验服务,并为其产品的推广,进入市场提供便利条件。 C.人才服务 借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个平台培养轴承制造相关领域的各类人才,并为省市及国内其他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才培训。同时,借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国际技术合作

33、网络,积极开展国内、国际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轴承制造业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 5、主要任务与具体考核指标(简述,限500字内) 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目的是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轴承设计、开发及实验基地,并重点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尝试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研究与推广大中型精密轴承制造技术,提供开放式服务,提高整个产业的大中型精密轴承的研发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轴承专业技术研发设计人员队伍。 本工程技术中心在建设方面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筹措建设资金1700万元,完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 2.培养和聚集一批高素质的大中型

34、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的科研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3.大中型精密轴承设计与制造、检测技术的推广;形成区域化的产业技术特色,形成行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4.形成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的渠道和纽带,在广泛产学研合作和国际技术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或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先进产业技术的创新。 5.承担1项以上国家、省级重要科技项目,针对产业技术的共性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 6.申请专利3-5项,获得专利授权3项。4.项目实施计划4.1 项目投资规模及建设资金来源与构成比例 本工程中心总投资1700万元(不含转移资产),资金来源与构成比例情况如下。 表3 项目投资规模及建设资金来源与构成比例

35、资金来源预算金额(万元)占总额的比例(%)科技拨款1508.8依托单位自筹155091.2其它(国际、社会)00合 计1700100 4.2 项目建设经费的支出预算及仪器设备添置清单 1、项目建设经费的支出预算 “中心”原有:1.组建大楼2000?,造价100万元;2.已购置设备500万元,以及试制设备费、改造费共50万元;3.研制材料费、测试费等其它费用共35万元;4.其它费用共计65万元。合计750万元。(已购主要设备清单详见表4) 表4 已购主要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设备能力数量投入资金(万元)1数控轴承套圈内径磨床最大内孔 500mm2732数控轴承内滚道磨床最大内孔 160mm1323

36、数控圆柱滚子外圈挡边磨床最大外径 200mm1334数控外圈滚道超精机最大加工能力 250mm1345数控内圈滚道超精机最大加工能力 160mm1306数控外圆磨床最大加工能力 800mm1857数控轴承外圆磨最大加工能力 500mm1658粗糙度轮廓仪X轴方向150mm,Z轴方向500mm1109金相显微镜100011710直读光谱仪32通道168种元素15511圆度?波纹度仪最大测量直径400mm11112坐标测量机坐标测量行程:X坐标700mm,Y坐标500mm , Z坐标500mm155合 计13500 “中心”预算新增:1.改建大楼 30 万元;2.新购置设备650万元,设备改造、试

37、制设备费90万元;3.研制材料费、测试费等其它费用共60万元;4。其它费用共计120万元。合计950万元(详见表5) 表5 投资概算 单位:万元序号科目名称新增总预算已投入1设备费740550(1)购置设备费650500(2)试制设备费3525(3)设备改造费55252材料费30203中心大楼301004测试化验费30155燃料动力费20156差旅费1057会议费1058劳务费25109管理费251510其它3015预算总计950750 表6 投资来源 单位:万元年份国拨贷款自筹其它已投入2010年010065007502011年10015033005802012年50502500350 2、

38、仪器设备添置与经费预算 表7 设备添置和经费预算设备名称型号用途添置方式经费概算(万元)RMBUS$国外订购国内订购自己研制数控车床630产品加工115数控车床800产品加工135数控磨床200产品加工155数控磨床600产品加工200检测仪器100600产品检测135总 计 7404.3 项目组建的计划进度与阶段性考核指标 本工程中心的组建按两年组建期限来组织实施。实施期限从2011年7月到2013年6月。具体的计划进度与考核指标(按半年跨度)如下。 1、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计划进度 (1)2011年7月2011年12月:完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进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楼改建,新增设备仪器选

39、购。 (2)2012年1月2012年6月:研究实验及检测设备安装调试,技术引进,完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中试设计开发与检测中心建设;完成对大中型精密轴承生产工艺及制造技术的研究,提高生产率和成品平均合格率。 (3)2012年6月2012年12月:开始全面进入大中型精密轴承及相关材料的研究开发阶段。 (4)2013年1月2013年6月:项目总结,迎接省科技厅组织验收。 2、阶段性考核指标 (1)2012年7月,进行第一阶段验收,考核指标为: A. 完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中心大楼改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毕;新增生产设备和检测试验仪器选购到位且已安装调试结束,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B. 完成中大型精密轴

40、承生产工艺及制造技术的研究成果35项,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成品平均合格率提高至98%以上; C. 完成中大型精密轴承零件原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研究成果13项,主要解决中大型精密轴承零件热处理工序中变形量大、存在软点、组织应力大等技术问题。热处理工序产品合格率达到99.5%以上。 (2)2013年1月,进行第二阶段验收,考核指标为: A.完成风力发电机轴承零件原材料性能研究; B.完成风力发电机轴承生产工艺及制造技术的研究; C.开发风力发电机轴承13个型号,并试制样品。 (3)2013年7月,进行第三阶段验收,考核指标为: A.风力发电机增速箱轴承样品通过行业或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认可,并形成小批量

41、生产。 B.完成振动式压路机四轮主轴轴承开发; C.完成水泥机械立磨轴承开发; D.完成风电发电机绝缘轴承开发; E.完成开发铁路铁路车辆轴承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轴箱轴承13个型号,试制样品并通过行业或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认可。 F.开展液压流体动力泵轴承研发。4.4 项目负责人及项目主要技术人员 1、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领导小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学历职称专业职务项目中的分工组长XXXX男XXXXXXXX大专副高工商管理总经理总策划组员XXXX男XXXXXXXX博士正高材料科学技术顾问信息调研XXXX男XXXXXXXX硕士副高轴承技术研发顾问技术分析XXXX男XXXX

42、XXXX大专中级机械中心主任技术分析与总体设计XXXX男XXXXXXXX大专中级机械副总经理市场调研XXXX男XXXXXXXX大专初级轴承品质部长检测试验 2.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及主要技术人员 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特长职务XXX男39大专中级轴承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中心主任XXXX男33大专初级轴承设计开发技术研发部长XXXX女37大专初级轴承设计开发工艺保障室主任XXXX男33大专初级轴承设计开发新品研发室主任XXXX男40中专初级车加工工艺工装夹具室主任XXXX男37中专初级热处理工艺新品研发室科员XXXX男41中专初级磨加工工艺新品研发室科员XXXX女40中专

43、初级轴承装配工艺工艺保障室科员XXXX男36大专初级轴承检测试验检测试验部长XXXX男30大专初级理化检验金相分析室主任XXXX女43中专中级轴承失效分析轴承检测部主任XXXX男33大专初级计量检测精密检测部主任XXXX男45大专中级市场营销市场调研部长XXXX男42大专中级市场营销市场调研科员XXXXXX男40大专中级档案管理科技信息部部长5. 申报单位及合作单位意见(盖章)(一)申报单位 XXXXXXXXXXXX完全同意组建江苏省大中型精密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提供相关支持,确保中心顺利组建、运行及发展。 负责人: XXXXXXXXXXXX(盖章) 2011年6月26日 (二)合作单位 我单位完全同意组建常州市大中型精密圆柱滚子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力提供相关支持,确保中心顺利组建、运行及发展。 负责人:XXXXXXXXXXXX(盖章) 负责人: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盖章) 2011年6月26日6. 主管部门审查推荐及匹配经费意见(盖章)附件: 1、企业上年度财务报表 2、产学研合作协议 3、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批文复印件 4、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复印件 5、上年度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证书复印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