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害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9165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7.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树病害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果树病害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果树病害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果树病害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果树病害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果树病害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树病害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植物病理学-果树病害,第二部分苹果、梨果实病害,苹果梨果实病害,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褐腐病、锈果病、蝇粪病、煤污病、黑点病苦痘病、痘斑病、虎皮病、日烧病疫腐病、黑星病、锈病,一、分布与危害,1.轮纹烂果病,又称果腐病、白腐病、轮纹褐腐;各苹果产区都有发生,其中黄河、中下游,黄河故道,胶东地区发生重;富士品种发生重;烂果率在田间可达50%以上,在贮藏期可继续发病。,2.炭疽病 苦腐病、晚腐病;苹果产区均有分布,60-80年在一些品种(红玉、国光)重,达70%;富士轻,3.霉心病 霉腐病、心腐病、果腐病、红腐病,各产区均有发生,北斗苹果、黄金梨重,田间40%,贮藏期65%,二、症状,1.轮纹

2、烂果病 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近圆形褐色斑点,周缘有红褐色晕圈,深入果肉;扩展后,成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状病斑,病斑不凹陷,果肉软腐,溢出褐色黏液,有酸臭气味。后期,一些病斑中部散生稀疏的黑色小粒点,不突破表皮,2.炭疽病 初期为淡褐色小圆斑,边缘清晰,扩大后成深褐色圆斑,表面略凹陷,果肉褐腐,具苦味。病果肉剖面呈漏斗状,可烂至果心;后期出现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遇雨、潮湿下溢出绯红色黏液,3.霉心病 病果较轻,外观正常。病果心室坏死变褐,逐渐向外扩展腐烂。果心充满粉红、青灰、黑褐或白色霉状物。向外扩展到一定程度,果实外表出现湿腐状褐色斑块,最后全果腐烂。可分为霉心和心腐2种症状,三、病原,

3、1.轮纹烂果病 有性:干腐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占轮纹烂的70%)和 轮纹病菌 B.berengeriana f.sp.piricola(占轮纹烂的30%),无性:产生大茎点(Macrophoma)型和小穴壳(Dothiorella)型 2 种分生孢子,单胞,长椭圆形,2.炭疽病 有性:子囊菌,围小丛壳 Glomerella cingulata;有性态很少见 无性: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分生孢子盘埋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分生孢子梗圆柱形,平行排列一层;分生孢子单孢,无色,长圆柱形或

4、长卵圆形,两端各含一个油球或中间含一个油球,大小为1035um3.77.0um,孢子集结成团,呈绯红色 生物学:孢子萌发温度12-40,最适28-32,3.霉心病 20多个属的弱寄生真菌,常见的有3种:,(1)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分生孢子梗直立不分枝;分生梨形或倒卵形透明或浅粉红色,双胞,上胞比下胞大,下胞基端明显收缩变细,是造成心腐症状的主要病菌,(2)链格孢 Alternaria alternata:分生孢子梗一般不分枝,淡褐色;分生孢子单生或短链生,倒棍棒形卵形、倒梨形或近椭圆形,淡褐色至深褐色,一般具3-8个横隔和1-4个纵或斜隔膜,短喙柱状或锥状,(3

5、)串珠镰孢 Fusariummoniliforme:菌丝鲜黄色或浅粉红色;小分生孢子一般为单胞,菱形至卵形,多个可聚集成伪头状体;大分生孢子细长,披针形或微弯,具3-5个隔膜,聚集时呈淡红色,四、发病规律,1.轮纹烂果病(1)侵染循环 越冬:在苹果、杨、柳等病枝干上越冬,可在枝干病斑上存活4-5年 传播与侵染:风雨传播(10-30m);从果实的伤口和皮孔侵入;从落花后到采收均可侵染,7月上旬前的侵染发病率高,以后的侵染发病率低 潜伏侵染:具潜伏侵染特性,病菌侵入后可在果实皮 孔内的死细胞中长期潜伏,果实近成熟时至采收后大量发病,潜伏期可达80-150天 再侵染:无,生长季节的侵染均为初次侵染,

6、(2)发病条件 果实的个体发育:病菌在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的侵染发病率最高;皮孔木栓层形成的时间和程度与抗病性密切相关;果实含酚量低(6%)时,潜伏病菌扩展致病 气候条件:多雨、高湿是该病流行的主导因素 菌源量:树势衰弱、衰老,枝干上的干腐病和轮纹病重,病死树和病死枝及枯枝残桩多的果园,果实轮纹病发生重(包括杨、柳、刺槐、山楂、枣合欢等其他树木)品种抗病性:果实皮孔密度大,细胞结构疏松的品种感病,富士、金冠、元帅感病,国光、祝光新红星等较抗病,2.炭疽病 病害规律 越冬: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病果、僵果、果台等处越冬 传播与侵入:雨水、昆虫等传播,经伤口、皮孔或直接侵入;自幼果期至成熟期均可侵染

7、 潜育和再侵染:潜育期一般3-13天,幼果潜育期长,最长可达114天,出现潜伏侵染特性。有多次再侵染。有发病中心 周年动态:5月底-6月初开始发病;7、8、9月高温、多雨季节为侵染发病高峰;温度降低后,发病率下降,(2)发病条件 气象条件:高温、多雨是流行主导因素;高温潜育期短,多雨造成大量传播 栽培条件:果园湿度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树冠郁闭,都加大果园湿度 品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果皮松,果点大、果实迅速膨大期正遇高温、多雨的感病,倭锦、国光、红玉、秦冠等感病,富士、金冠、元帅、红星等发病轻,祝光很少发病 刺槐等其他病原寄主:果园内及周围(50m以内)老刺槐、核桃等多,发

8、病重,3.霉心病病害循环 越冬:病菌在树体上及土壤等处的僵果、其他坏死组织、花芽鳞片等上越冬 传播与侵入:风雨传播。先侵染花器,再由花柱通过萼室间组织陆续侵入心室。花期至落花后20d的幼果期为重要侵染时期 潜育和发病:具潜伏侵染特性,花期开始侵染多在果实发育中后期发病,近采收期出现发病高峰,贮藏期进一步加剧 再侵染:无,30,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Study Constantly,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The More You Know,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写在最后,31,感谢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结束语,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