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9432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 示范引领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段存伟 内容提要: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良好素养。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语文教学 国民教育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多年从事语文教学,我认为中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融入国民教育,对进一步促进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学生热爱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意义重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中,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几个要求与我们

2、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在语文教学中抓好践行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教学水平。结合实际教学,我有四点体会。 1、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 爱国是一个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这是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语文作为认知汉字和传递、表达、理解汉语、汉文化的一门学科,对国人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对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大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身一定要具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

3、自己肩负的一项神圣使命,在平时的教学中,践行新课改理念,紧扣学科特点,多角度、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讲授汉语知识,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到汉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让学生了解当下汉语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汉语热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使学生感受到汉语的重要地位和祖国语言的优秀,激发爱国情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对祖国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文化遗产等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帮助他们树立报国之志,引导他们将爱国热忱转化为具体行动,让自己成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履职尽责敬业躬耕,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4、敬业是人们在集体的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对爱岗和敬业作了明确规定,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差生。不得敷衍塞责。”这既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千百年来教师职业精神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根、立教之本。如果没有这种敬业精神就无法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 要做到敬业,一要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这一职业。要把教育兴国视为己任,将国家教育事业与自己的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淡泊名利,对工作兢兢业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二要潜心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

5、平。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主观学习意识,真正做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三要关爱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多褒扬、多鼓励,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深化养成教育,严格执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对学生的感恩教育,通过开展“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个人素养。

6、另外,通过教师举手投足的示范,让敬业精神在学生思想中深深扎根,使他们认识到敬业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成就事业,而且会感染和引领团队和社会风气。 3、语文教学中要做好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看重诚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顾炎武说:“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一言百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俗语也都说明了“诚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诚信是立身之本,一个不守信的人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反感,失去别人的信任。相反,守信的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会

7、使人产生敬意。 当前一些不良社会环境与道德氛围对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产生了冲击,致使部分学生诚信缺失,出现了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的行为。这种教育现状强烈呼唤诚信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诚信教育在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诚信教育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始终将诚信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管理中,担起诚信教育的重任。在诚信教育工作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不断丰富诚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通过收集诚信格言,遴选诚信誓词,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级研讨会、辩论会和演讲、歌咏比赛、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设立无人监督“诚信考场”、“诚

8、信阅览室”等诚信场所,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每年x月x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每年9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相关的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4在语文教学中要融入对友善意识的培养。 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友好和善是拉近距离、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很多圣贤之士都非常重视友善教育。在中小学开展友善教育,是一件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件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尽力营建一个富有

9、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通过设置标语牌,张贴宣传画,开展“爱心天使”和“善心大使”评选活动,开设“校园德育新闻”或“友善教育新闻”专栏等活动,使学生耳濡目染置身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二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师生互相尊重,学会换位思考,使教与学达到有机统一;捕捉闪光点,抓住学生向上向善的心理,多为学生创设成功体验的机会。三是要多开展一些有益的互动教育。积极开展优秀生结对帮扶后进生、“建设友善校园”、“友善在我身边”等活动,关心困难学生及家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校园爱心捐助慈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精诚合作、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良好品德。 语文作为一门集传承文化与工具性于一身的学科,在传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传承教育和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塑造结合起来,从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自己的人生航标,以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接受历史的使命和重托。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是当前教育环境下提升全民素质最科学最合理最现实的决策和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