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风险管理底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94566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守风险管理底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坚守风险管理底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坚守风险管理底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坚守风险管理底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坚守风险管理底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坚守风险管理底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守风险管理底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坚守风险管理底线一、坚守风险管理底线,切实加强重点领域信用风险防范 深入推进平台贷款风险防控不动摇 第一,对于新增贷款,在坚持审慎信贷前提下,对融资平台贷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优先保证已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续建资金需求,既要避免重点项目出现“半拉子”工程,又要防范平台贷款假借“保续建”之名违规增长。 第二,对于存量贷款,继续落实动态台账管理,补足抵质押担保、合同补正、分类处置、风险资本和拨备计提等风险管理和抵补措施。对于退出平台公司的贷款不放松风险管控标准,不得向退出类平台公司发放由*变相提供担保、承诺的贷款。对于已存在持续亏损、偿债困难等问题的平台主体,加强资产的处置和转让,落实担保和债务主体

2、责任,杜绝逃废悬空债务行为。 严密盯防贷款风险 进一步加强对土地、房产等押品的管理。要结合市场波动情况,及时对押品进行价值重估,对于难以覆盖贷款风险的,应要求借款人尽快增加足值抵质押物。对于在前期自查中发现的存在土地违规抵押或抵押存在瑕疵的贷款,要抓紧补正完善相关手续。 持续深入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等贷款新规。 第一,科学确定授信额度。加强对客户实际运营情况的了解,不仅要全面掌握企业真实的负债、担保等情况,还要重点了解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实际控制人以及关联企业的对外投融资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授信额度,避免过度授信。 第二、强化贷款资金流向的跟踪检查和风险排查,要密切关注授信客户资金游离主

3、业,或利用下属关联公司高息放贷、违规发放委托的现象。对于贷款被挪用于民间借贷或借款人参与违法金融活动的,要及时采取收回贷款等风险防范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问责。 6、加强个人经营贷款管理。要严把个人经营贷款的客户准入关、贷款用途关、抵押担保关、审查核准关,个人经营贷款应主要投向第三产业的流通服务行业,不得与小企业贷款交叉发放,不得向同一经营实体同时发放个人经营贷款和小企业贷款,严禁法人客户以个人名义批量套取个人经营贷款,个人经营贷款应比照小企业进行贷后管理。要坚持“以抵押为主、担保为辅”原则,抵押房产必须符合总行相关规定;自然人、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个人经营贷款,担保人必须具有担保资格和能力

4、;自然人担保贷款不得互保或形成“担保圈”。要重点落实个人经营贷款中商品交易市场项目贷款、商用车贷款、网吧贷款、船舶贷款等业务品种的风险防控措施,严防虚假贷款和资金挪用现象。专业市场内个人经营贷款应以市场为单位,控制融资总量和同业占比。 7、加强中介合作机构管理。要严格融资性担保机构准入管理,严格筛选融资性担保机构,审慎开展由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融资业务。要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保证金来源及管理情况、对外投资、短期融资等情况的动态监测,对收取借款人资金作为保证金的,要停止合作新业务;对参与民间借贷的,要及时督促其采取相应措施。要增加对质押监管机构的贷后检查频率,严控监管风险。 三)做好信贷基础管

5、理工作,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1、做好信贷监督执行工作。要按照“全流程、全口径、精细化和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认真履行放款核准和作业监督职责,严把贷款发放关,对于未落实担保和前提条件、贷款资金支付方式违规、违反信贷政策制度、档案资料存在问题的信贷业务一律不得核准放款。要完善信贷业务非现场监督监测机制,加强对法人和个人信贷业务合规性的监督监测,加强对合规性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支行重点督导,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加大对重复发生问题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必要时采取暂停办理相关信贷业务、调离信贷岗位等措施。要严格执行银监会“三法一指引”,切实加强贷款资金受托支付管理,进一步提高按贷款新规走款比重,确保走款比

6、例90%以上。要扩大贷款资金用途跟踪监测范围,防范借款人挪用贷款资金,严防贷款资金流入股市、期市、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对于贷款资金用途违规问题,要及时督促借款人进行整改,必要时要根据合同约定停止贷款发放或提前收回贷款。要针对授信审批集中后作业监督工作部分职能的调整,探索适应审批集中模式下的作业监督工作方式。 2、做好信贷检查工作。要制定年度信贷检查工作计划,明确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时间安排、检查项目责任人,并按计划要求精心组织和实施各项信贷检查项目,改进检查方法,加大实地检查和调查频率,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问题,对管理薄弱、问题多发、问题频发的重点支行,要通过加大系统控制和责任追究

7、力度,狠抓问题整改,严防屡查屡犯。各支行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重点加强对*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贸易融资、个人住房和汽车按揭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的自查,前瞻性地发现、上报和管控信贷风险。今后,信贷人员前往客户现场检查,必须进行视频拍摄并将视频资料载入贷后管理系统。 3、做好信贷监测分析工作。要通过设定客户风险、债项风险、担保风险、财务风险等多维度指标和系统查询、统计分析、专题调查等方法,重点加强对房地产、*融资平台、亿元大户、潜在风险贷款、个人经营和个人消费贷款等的监测分析,及时形成各自的监测分析报告、调查报告和通报等。各支行要按月开展信贷风险排查,加强突发性信贷风险预防和

8、处置工作,发现重大异常风险,及时按照突发性信贷风险处置规定应急处置;要通过系统查询、上门核查等方法,加强对各类贷款的风险监测分析和全面信贷风险监测。 4、做好潜在风险贷款压降和担保贷款转化工作。要将潜在风险贷款压降和担保圈贷款转化计划细分到每家支行并将其纳入支行行长绩效考核计划,确保压降和转化计划落到实处。要根据总行法人客户潜在风险贷款管理办法,筛选、识别、确定潜在风险贷款,强化潜在风险贷款名单制管理和监测、考核、系统控制工作,积极、主动地清收和处置潜在风险贷款,确保完成全年潜在风险贷款压降计划。要完善担保圈风险化解管理工作机制,加强保证人准入管理,防止担保圈风险“前清后溢”,积极采取压降退出

9、、改善担保、产品置换、简化分解等措施化解风险。 5、做好信贷业务“实管”工作。要建立和落实信贷业务“实管”工作责任制,明确各支行行长和分管行长对信贷业务“实管”工作所应承担的管理责任,具体落实信贷业务前中后台相关人员“实管”工作的职责分工。要建立信贷业务人员履职情况档案,将行内外审计检查、信贷监督执行、非现场监督监测发现的问题情况作为评价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定期对信贷业务人员履职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并将结果纳入信贷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对已完成核准和监督的信贷业务,经内外部审计检查仍发现合规性问题的,要严肃追究信贷监督执行人员责任。要严格落实不良贷款责任评议、不良贷款损失责任认定及不良贷款管理责

10、任认定工作,根据违规行为性质按照总行相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以警示和教育各级信贷业务人员,牢固树立依法合规经营意识,避免同类问题屡查屡犯。 6、做好信贷队伍建设工作。要正确处理业务拓展与合规经营的关系,坚持“合规经营、稳健经营”原则,不断提高信贷从业人员政策制度的执行力。要围绕信贷业务岗位任职要求,分层分类开展信贷业务人员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信贷队伍的业务素质,提高信贷队伍的履职能力。要改进信贷人员业绩考核体系,努力通过信贷考核导向将信贷人员的时间和精力逐步吸引和集中到信贷业务投放和贷后管理的信贷主营业务中去。要严格实行信贷人员上岗资格管理制度,严禁未取得总省行上岗资格的人员直接经办信贷业务。要将扎实做好内控案防工作,坚持“零案件”工作目标,切实将防范信贷业务政策性和操作性风险作为信贷管理专业的案防重点,重点加强对物流监管企业等中介机构的风险防控,定期组织召开专业内控案防分析会,加大监测检查力度,努力防范监管机构商品货物监管风险和信贷从业人员业务的“寻租”风险。要继续加强和改进廉政建设教育,严禁信贷从业人员以银行和个人名义参与民间借贷或为民间借贷提供担保,参与高利贷活动参与洗钱、非法集资、地下钱庄活动,充当资金交易中介,切实防范信贷案件和信贷人员道德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