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97747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 人们老是觉得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不好把握,其实,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提出了很明确的文艺批评标准。 孔子编订了诗经,并且对诗经里的诗歌作了一系列评论。据统计,论语里谈到诗经的言论共有19条,其中对诗经305首诗作出总体评价的主要有两条。一是为政篇:“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无邪。” 其次是阳货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这样一来,孔子实际上是通过编订诗经和评论,提出了明确的文学批评标准。他的标准主要讲的是思想性问题。孔子明确地说,“诗经中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也就是说,像这样的诗,这样的文艺作

2、品,都“无邪”,都属于“正能量”。 孔子提出的文学标准应该说是既高屋建瓴又很具体明确的,如果你觉得“无邪”这抽象的概括不好把握,那么305首诗都明明白白摆在那儿,可以作为范例参照执行。而且从总体上来看,孔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标准也是很开明进步的,直到今天都还很有参考价值。这应该说是孔子的一个巨大理论贡献,是中国文艺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但是中国的事情也实在很奇怪,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确实太复杂。几千年来,专家学者们却对此争论不已,以致有“世儒解释终不了”之说。 那么,为什么“世儒解释终不了”呢?表面上看来云里雾里,其实只不过是因为诗经里编选了大量的爱情诗和政治讽刺诗。其中的爱情诗就有:郑风里的溱洧、

3、褰裳、野有蔓草、将仲子、子衿、风雨,邶风里有静女、击鼓,卫风里有木瓜,周南里有关雎、汝坟,召南里有摽有梅,卫风里有 淇奥,鄘风里有 柏舟,秦风里有 蒹葭卫风里有 伯兮。最恼火的是关雎居然摆在诗经之首,而这些诗歌在正统者看来都是很淫荡的。 其中政治讽刺诗,大雅里就有板、荡、瞻及召南等“怨怼”之作。而邶风式微王风扬之水召南小星邶风北门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鄘风相鼠曹风候人曹风鸤鸠鄘风墙有茨等等,都是揭露讽刺贵族统治的诗篇,有许多涉及宫廷淫乱和贵族“通奸”的丑事,这些诗在正统者看来都是很敌对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诗是不是也属于孔子所说的“无邪”呢,“世儒”们的看法就很难一致了,因为这涉及意识形态问题。许

4、多人想反对,但是又不能跟祖师爷唱反调,于是就采取两个办法。一是对诗经里这类诗按他们的正统观念加以曲解注释,注家们费了很多功夫,但是效果不佳。因为那些诗的文字都是明摆着的,在当时都是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你无论如何“解释”和造谣都难于令人信服。怎么办呢,于是有些“世儒”就对孔子评论“思无邪”的原意加以歪曲。因为“思无邪”只有三个字,让他们有很大的臆想发挥空间,所以就吵吵闹闹,争论不休。 首先是有“世儒”跳出来说,“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駉中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思”在此篇本是无意的语音词,孔子借用,作为“思想”解是篡改。杨伯峻译注中也说,“思”是无意的语音词,本来没有意义,是孔子独创性的将

5、其借作“思想”解。清人俞樾在曲园杂撰说项中也这样说。这话也许有些道理,但是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即便“思”有问题,可“无邪”二字的意思却是很明确的。 于是又有人说“邪”通“余”。“无邪”就是“无余”,就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这意思是说,诗经所收的诗是很宽泛的,诗中什么话都有的说,所以才有那么多爱情和讽刺,这实际上变相否定了这些诗“无邪。”但是这样咬文嚼字钻牛角尖,显然站不住脚。甚至有人把“无邪”解释为无关思想的“音乐纯正”,那就更站不住脚了。 有的人不得不承认“思无邪”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却说孔子所说“思无邪”只限于颂和大雅。这明显不符合孔子言论,孔子明明说的是“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怎么只限于

6、颂和大雅呢?这只能说是故意狡辩。其实恰恰相反,孔子的“思无邪”正是针对那些爱情诗和讽刺诗说的,颂和大雅的歌功颂德还用得着说“无邪”吗? 最狡猾的还是朱熹,他说孔子讲“思无邪”不是对诗经里诗的内容的评价,而是告诫人们读诗经的时候要“思无邪”。他的根据是,孔子的这段话是在为政里说的,这不就是教育领导干部读诗经的时候不要胡思乱想吗?朱熹这样解释是很巧妙地把诗经里的爱情诗和讽刺诗给否定了。他在朱子语类里说:“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思无邪,则桑中、溱诸之诗,果无邪也?”你看,这就暴露了朱熹的解释是别有用心。 这些曲解和狡辩都无法否定孔子提出的文艺批评思想标准,他对诗经包括爱情和讽刺

7、在内的所有诗歌,都是肯定的。 当然,历史上也有不少人是持正确态度的。有人主张要把“思无邪”和孔子的整体思想挂钩。比如刘宝楠就认为,孔子“思无邪”这句话指的就是诗要使人归于正,那么,什么是“正”呢?孔子在这里并没具体说明,但根据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可以看出,“无邪”或“正”,就是符合儒家推崇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即符合“仁”和“礼”的要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也说,正的标准,实质也是“仁”。但是这似乎太高大上了,如果用这种解释来看待诗经里的那些爱情和讽刺诗,那就涉及到对“仁”、对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认识问题,那样就把问题搞得更复杂了。 其实,还是司马迁比较实事求是,他说“国风好

8、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倒是对“思无邪”比较客观的理解。他的讲法是划清了“通俗”与“低俗”的界限,也划清了正当的讽刺批评与“乱”的政治界限,应该说比较符合孔子的本意。 也有人从纯艺术思维来解释“思无邪”,比如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这些爱情和讽刺诗表现的都是真性情,强调的是人格情志的真实,顺其自然,性情之正。乃至于当代学者李泽厚也赞同近代学者郑浩的解释:“夫子盖言于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因此,李泽厚的翻译便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虚假。”这样解释也不无道理。而且这种解释也可以从新近发现的战国楚竹书孔

9、子诗论里得到印证,那里面就有“吾以葛覃得氏之志,民性固然”和“木瓜得布帛之不可去也,民性固然”云云,可以深味于诗经所展示的民性民情。 综合上述对“思无邪”正反两方面的解释和争论,“世儒解释终不了”的根源就可以明白了,那实际上对孔子提出的文艺批评思想标准,历来就存在落后与进步、保守与开放的意识形态斗争,这种斗争实际上也是同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状况相关联的。正因此,孔子以诗经为范本、本来很明确的文艺批评标准,才被人故意搞得复杂而模糊不清。这样就正好给历代统治者采取各取所需的文艺政策提供了方便。 当然,文艺批评的思想标准也确实属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长期困扰着我们,有时候好像搞清楚了,过一段又犯糊涂,至今还觉得不好把握。不过我觉得在理论上没有完全厘清、具体标准不好确定之前,被时人大力推崇的孔子提出文艺批评标准的办法倒是很值得借鉴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诗经也确实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范本。我们的影视审查、书刊审查及至网络小编如果遇到难处,不妨就拿诗经里305首诗作对照,这样就可以很明确、很可靠地确定作品是否触犯“低俗”和“底线”,确定哪些作品可以放行,哪些帖子可以不删。这样可不可以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