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0941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重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学基础操作考试重点无菌技术 1、 理解概念:无菌技术、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无菌区域、非无菌区域 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无菌物品:经过物理或化学灭菌处理的物品。 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物品: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物品。 2、 阐述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 环境要清洁 1、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停止卫生清扫工作,减少走动。 2、治疗室、处置室、病室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 3、操作区域要清洁、宽敞、干燥。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操作前必须:洗手, 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必要时戴手套。

2、 无菌物品的保管 1、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2、无菌物品应置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中。 3、无菌物品一旦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 4、无菌物品必须注明名称灭菌日期。效期为1周。过期或受潮的无菌物品应重新灭菌。 正确实施无菌技术操作 1、身体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 2、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 3、手臂、无菌物品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4、未经消毒的用物、手、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 5、不可跨越无菌区。 6、污染或疑有污染的物品不可使用。 7、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 3、 正确实施无菌技术操作并牢记操作注意事项 取放持物钳“五不”注意事项: 1、不得从孔中取放 2、不得碰

3、及容器口缘及液面以上容器内壁 3、手持钳时钳端向下,不得倒转 4、手不得触及钳的浸泡部分 5、放回容器后不得闭合钳轴 夹取无菌物品“五不”注意事项 1、不可夹取非无菌物品 2、不可夹取无菌油纱布 3、不得用于皮肤消毒及换药 4、不得到远处取物 5、污染后不得放回 无菌容器使用注意 1、容器应有标记 2、打开容器(开盖)盖不可在容器上方翻转,手臂不可跨越 3、手不可触及容器边缘及内面 4、用钳、镊取物时不可触及容器边缘 无菌包使用注意: 1、无菌包打开后,包内剩余的物品应在24小时内使用 2、如果包内物品有污染或潮湿,应重新灭菌 无菌盘使用注意: 1、手不可触及内面 2、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 3、

4、无菌盘不可打湿 4、4小时内使用,有效 检查溶液内容: 1、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 2、瓶盖是否松动;瓶身是否有裂纹 3、溶液质量如变色、澄清度等 取用无菌溶液注意 1、手不可触及瓶口及瓶盖内面; 2、已倒出的无菌溶液不可再倒回瓶中; 3、打开后保存24小时。 戴无菌手套注意 1、戴时或脱时动作要轻。 2、戴手套时不可触及任何非无菌物品。 3、未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手套的外面。 4、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手套的内面。 5、如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 注射法 注射原则 1、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中、后查 七对:指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2、注射部位的皮肤需要消毒 3、选择合适的注

5、射部位 1) 避开神经、血管、骨隆突处。 2) 避开炎症、损伤、硬结、瘢痕处。 3) 长期注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4、进针前排气 5、进针后检查有无回血 6、掌握合适的进针深度和角度 7、运用无痛技术 1)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 2)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3)指导并协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与姿势,以利于肌肉放松,减轻不适 4)绷紧注射部位的皮肤 5)做到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 6)需要同时注射几种药物时,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然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8、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应妥善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绝不可再次使用。注射后不要将针帽套回。针头

6、应统一弃置于利器盒内,以防刺伤。 皮内注射法 ID 药物过敏试验 皮下注射法 H 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前外侧 肌肉注射 IM 臀大肌臀中、小肌 臀大肌注射区域定位方法: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外侧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注射区。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臀中、小肌注射区域定位方法:构角法,以食指尖、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髂嵴、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此区域即为注射部位。三指法,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静脉注射法 IV 选择浅表的、粗直的静脉。为保护血管,要有计划地自远心端向近心端选

7、择。 静脉输液VD 目的: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补充营养供给热能、输入药物治疗疾病、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常用溶液: 1、晶体溶液Crystalloid Solution:葡萄糖等渗电解质碱性溶液高渗溶液 2、胶体溶液 3、静脉高营养液 常用部位:1、周围浅静脉 2、头皮静脉 3、颈外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以触摸和查看方式选择患者的静脉:1、应选择表浅,直,易于触摸的静脉 2、应避开有硬结、血肿和疼痛的部位 3、应根据静脉输液的种类来选择静脉。黏稠度高的液体或血液制品应选择大的血管。 4、先选择静脉的远心端输液,后选择近心端。 5、尽量避开在活动关节处输液,选择非优势手。 根据患者年

8、龄、病情及所需输入的药液调整滴速:1、成年人:40-60 滴/分;儿童:20-40 滴/分 2、对于婴幼儿、年老体弱、心肺肾疾病的患者,输液速度应慢 3、对于脱水、失血患者,如果心肺功能好,则输液速度应适当加快 4、特殊药物如高渗溶液、含钾溶液,输液速度应慢 输液故障: 1、液体不滴或速度慢 输液反应:1)针头滑出血管外,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直到点滴通畅为止。 3)针头阻塞,用一手捏住滴管下端输液管,另一手轻轻挤压靠近针头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松手后又无回血,则表示针头阻塞,应更换针头另选静脉穿刺。 4)压力过低:适当抬高输液瓶的位置

9、 5)静脉痉挛:肢体暴露在冷环境中时间过长,或输入液体温度过低所致,局部热敷可缓解痉挛。 2、滴管内液面过低:夹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迫使液体下流至滴管内,当液面升至1/ 3-1/2时,停止挤压,松开滴管下端输液管即可。 3、滴管内液面过高:将输液瓶取下,倾斜输液瓶,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滴管内液体缓缓下流直到露出液面,再将输液瓶挂回输液架上继续点滴。 4、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输液过程中,如果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则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是否松动、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 1、发热反应 因: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输液器消毒不严格或被污染,输液过程未能严格执行

10、无菌 处理:A 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B一旦发生,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C 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的 D 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时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2、静脉炎 因:输液对血管内壁刺激引起,如输入液体对血管壁的化学性刺激,针头或留置针引起的机械刺激或局部过敏反应,输液过程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处理: A 预防静脉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员。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点滴速度宜慢。针头固定好,防止药物漏出血管外。有计划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B一旦发生,停止输液,并

11、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 C 局部可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D 中药治疗 E 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3、急性肺水肿 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时输入过多液体,心脏负荷过重引起。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更易发生。 处理: A预防应注意:输液过程中,控制滴速,密切观察病情,对老年人、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患者尤需注意控制滴速和输液量。 B 出现症状,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使患者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 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的止血带,症

12、状缓解后,逐渐解除。 C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D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E 安慰患者,解除其紧张情绪。 4、空气栓塞 因:输液前未排尽输液管中的空气。输液装置不严密,有漏气。加压输液、输血时,疏于监测,液体输尽未及时更换或拔针。 处理:A 预防应注意: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更换液体后,检查输液器滴管以下的管道中是否有空气。加压输液时应有专人在旁守护。 B 出现症状,立即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同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可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