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1815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湘教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湘教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湘教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湘教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湘教七年级地理上册22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导入: 方案:人们很早就发明了较为快速的马车,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没有利用马车做环球旅行证明地球是球状的呢?这是因为陆地被海洋分隔成不相连的几块。全球的陆地和海洋是怎样分布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一情况。 方案:苏联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叹说人类把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水球”,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被广阔的海洋所覆盖。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实际情况。 方案: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希望人们学会忍让,有海洋和天空一样宽阔的胸怀,可你知道天空有多大?海洋有多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地球上海洋和陆地

2、的分布情况。 教学过程: 教师主要指导学生从统计图、世界地图、地球仪上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归纳特征,发表看法。 1观察海洋与陆地的大致分布状况: 方案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后回答:“地球上陆地和海洋,哪一个面积更大?” 方案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旋转的地球仪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回答:“地球上陆地和海洋,哪一个面积更大?” 方案3: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的卫星图片,让学生观察其主要颜色,然后回答:“地球上陆地和海洋,哪一个面积更大?” 归纳: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大得多。 过渡:地球上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各占多少比例呢? 2了解海洋与陆地的比例 引导学生读“图2-25 世界

3、海陆面积比较”,了解海洋和陆地面积大致比重。 教师强调:本节教材中首次出现了“饼状统计图”,这类图以饼块的大小表示数量,饼状结构体现了有关地理事物数量的比例,既形象又直观。除饼状统计图外,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接触到柱状统计图、曲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 归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课堂活动: 教材P.28活动第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从语言上进行适当引导和鼓励。 过渡: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有何特点呢? 3海陆分布的特点不均衡性 课堂活动: 方案1:利用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南半球和北半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海陆分布,并进行对比:哪一个半球陆地面积较大,海洋和陆地是否彼此相连?。 方案2:引导学

4、生读教材图2-26、2-27,思考回答教材“活动”第题。 归纳: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东半球的陆地面积比西半球大。 思考:读图回答,北半球和东半球是以陆地为主吗?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引导。 结论:海洋彼此相连,面积在各半球均占优势。 如果可能,老师可考虑展示介绍陆半球和水半球。内容可在参考资料中选择。 教学导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地球上以海洋为主,陆地面积小,分布不均衡。我们又把陆地分成七个部分,称为七大洲,我们一起来学习七大洲相关的知识。 教学过程: 1大陆、岛屿和大洲的概念 过渡:为了更好理解七大洲的划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P.29第一

5、自然段正文,请几位学生回答“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然后强调: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为了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开展以下活动。 课堂活动: 利用地图册,找出地球上有哪些大陆,有哪些大洲,找出几个比较大的岛屿,并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哪一个大洲。可以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找得又快又准。 最后,学生通过阅读正文和读图填写下表: 大陆 岛屿 大洲 概念 面积广大的陆地 面积较小的陆地 世界之最 亚欧大陆 格陵兰岛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 活动设计意图:使概念的理解通过感知观察、概括描述、比较分析,进而独立说明,摆脱背诵定义文字的记忆概念的学法。通过读图培养

6、学生的想象与迁移能力。有条件的学生还可让他们创造一幅多种海陆分布形式的平面图,以激发其创新思维。 2七大洲的位置和特征 过渡:从前面找图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地球上有七个大洲,它们有何特征,是如何分布的? 课堂活动: 活动1:读教材图2-28,了解七大洲的名称和大小顺序,让学生少许时间进行简单记忆,然后鼓励学生上台展示效果。 活动2:把图2-28中七大洲的轮廓简化成相对规则的图形。,学生完成后,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向同学们展示和说明。 活动3:读世界地图,了解七大洲的分布位置。引导学生观察七大洲的分布特点:如各大洲几乎都是一南一北成对称分布,像北美洲与南美洲、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大洋洲,南极洲在

7、顶端。学生基本熟悉七大洲的位置后,教师展示没有标明名称的世界地图课件,选五组代表,分别演示将课件中的大洲名字,用鼠标拖动到相应的位置上。演示过程中,教师适当加以鼓励和引导。 活动4:完成教材P.29“活动”第1题读图2-26、图2-27,说一说,北美注和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欧洲和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的大陆? 3洲际分界线 过渡: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大洲与大洲之间是相临或相连的,它们如何分界呢? 老师利用教材P30的图片、地图资料或录像资料,让学生查找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课堂活动: 活动1:完成教材P.30“活动”第题。 读图2-3

8、1,说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想一想,不同的大洲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对照世界地形图,想想,你的回答对大洲、南极洲也同样适用吗? 完成下表。 项目 界线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土耳其海峡 两侧的大洲 沟通的海洋 老师可启发学生对国界线的划分进行合理猜想,例如:以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特定的经度、纬度等划界。设置悬念,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验证。 活动2:老师出示世界政区图,并分发几幅世界政区图到各组,讨论沿亚欧、亚非、南北美洲之间的洲界线,附近有哪些国家是地跨两大洲的。 教学导入: 陆地被海洋分割成七大洲,同样,彼此相连的海洋也被大陆分割成几大部分,我们称它们为四大洋。四大洋是哪四大洋?

9、它们分布在什么位置?它们大小如何?下面让我们来简要了解四大洋。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参照“七大洲”内容的学习方法,了解世界的四大洋。 1海、大洋、海峡的概念 过渡:为了更好地理解四大洋的概念,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海、洋、海峡的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P.31正文第三自然段,请几位学生回答“什么是洋?什么是海?什么是海峡”的概念,然后强调:洋是海洋的主要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深;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面积较小,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离开来。教师补充半岛的含义。不要求学生背这些概念,为了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开展以下活动。 课堂活动: 利用地图册,找出地球上有哪些大洋,找出几个比较

10、大的海,找出几个海峡,找出几个半岛。也可以教师列出几个,要求学生迅速找到,看哪个找得又快又准,要求先找到的学生帮助没有找到的学生。通过此活动让学生理解了这几个概念,同时让学生养成看图的习惯,并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提高。 2四大洋的位置和特征 过渡:四大洋分布在什么地方?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课堂活动: 活动1:阅读教材图2-35,将教材P.31的四大洋面积比较图转换为扇形统计图结构,请学生在扇形图不同部位分别填写四大洋的名称。并估算一下太平洋面积在世界大洋总面积中占多大比例,引导学生比较一下太平洋和亚洲的面积,感受海洋的广阔。 活动2:利用世界地形图或东西半球图分别找出四大洋及四大洋与周围大洲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学会描述四大洋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了解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 总结:四大洋的四个特点位置不同,面积不同,轮廓不同,深度不同。 课堂活动: 活动1:完成七大洲、四大洋的学习后,老师利用前一节教材学过的经纬网,让学生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回答问题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哪一个? 活动2:学会绘制北美洲大陆海陆轮廓略图。 小结活动:教材P.32活动。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课前按“活动”提示做好全球海陆分布拼图板,组织学生进行七大洲、四大洋的拼图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