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2284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种树郭橐驼传 教学设计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瘘”等18个文言实词,归纳“虽”、“因”、“且”、“焉”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读与教师导读相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本文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 重点与难点:本文寓意及关键字词。 课时: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作者及有关内容,学生初读课文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 激趣导入:ppt显示丑女林无敌的剧照。 导语:从古至今,有很多很多的奇人异事。比如古有无盐,相貌丑陋,却以极高的德行赢得齐宣王的尊重而立为王后。 真可谓奇人自有异相,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郭橐驼这个人。 二、课题及作者

2、 三、简介作者及有关内容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 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我国散文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创建的作品所达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是超过韩愈的。 柳宗元的诗文具佳,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传记、寓言、山水游记都很出色。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 四、题解:1体裁 2针对性 讽喻性极强 五、教师范读全文, 六、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课文,个别答疑。 七、布置作业:熟读

3、全文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提导诵读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指导诵读第一段 1学生质疑 2教师强调应掌握的字词:瘘、信、类、固当、名 3指名学生口译第一段 4提问: 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介绍身世侧重介绍名字,“驼”并不雅,为何驼要自称? 1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质疑 2教师提问重点字词:业 3学生口译,师生共同订正 4提问:驼种树本领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本段写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 三、指导学生诵读第三段 1指名学生阅读 2学生质疑 3教师就字词句提问并强调: 蕃、植、本、舒、顾、抑、耗、思、离、怜、卒、不抑耗其实而已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句式:A故

4、不我若也 B吾又何能为哉 4提问: 郭橐驼总结的种树方法是什么?他认为种过错后应采取什么态度?他对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如何评价的? 其他种树的人往往怎样做?结果如何? 两个问题通过ppt展示表格让学生填写 板书 对象 郭橐驼 他植者 内容 道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无 移本欲舒、培欲平 根拳、土易 术 植 土欲故、筑欲密 培不当 管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暮抚已去复顾理 不害其长 不耗其实 爪其皮肤摇其根本 结果 其天者全而其性得 木之性日以离、害之仇之、不我若 角度 正 反 本段用了什么方法传驼?对比、映衬 (对对比、映衬的解释) 总括 分述 1木之性 2 2种植方法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5、 3顺其自然 对比映衬 4他植者违返 5种树之术,并不高深 四、布置作业:完成文后练习三、四题 第 三 课 时 要点:学习第四、五段并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检查练习三、四题,完成第五题。 二、学习第四段,指导朗读。 1字词:勖尔植早缫而绪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2学生翻译,师生订正 3提问讨论: “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 “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 投影: 做法 结果 实质 手法 种树误区种树 根拳 土易 培不当 培育 旦视暮抚已去复顾爪其皮肤摇其根本 木性日以离勤虑害树其言 其行 病无且以促尔耕、勖尔鸣鼓而聚 怠蕃

6、类植、督尔获、击木而召 理繁生比早缫而绪、 民政安说误扰早织而缕、 性理区民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提问:作者怎么会从“养树”联想到“养人”? 回顾历史背景:背景:“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繁政扰民如勤忧害树。 四、总结全文 1指明学生归纳主题:本文讲。 真正意图: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3 由此及彼让他们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 2教师小结: 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治道,但文章却不是进行理论上的辨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 郭橐驼立传,通过驼介绍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

7、把“养树”与“养民”联系起来,形象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 五、课外拓展:阅读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六、结合实际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七、文言知识梳理 通假字 1、既然已,勿动勿虑。 “已”通“矣”,了。 2、早缫而绪,早织而缕。 “而”通“尔”,你们。 词类活用 1、 名作动: 不知始何名。 叫,“何”作宾语,前置 病偻,隆然伏行。 患病 名我固当。 起名 早实以蕃。 结果实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活得长久 其莳也若子。 对待子女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zho用爪抓 其筑欲密。 捣土 移之官理可乎? 做官 而卒以祸。 祸,造成祸害 字而幼孩。

8、 养育 2、名作状: 旦视而暮抚。 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日,一天天 3、使动用法: 非有能硕茂之也。 使硕大茂盛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使早 使多 鸣鼓而聚之。 聚集,使聚集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衍 安,使安乐 4、为动用法: 其培之也。 为培土 忧之太勤。 为担忧 虽日忧之。 为担忧 传其事以为官戒。 为作传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理,非吾业也。 “也”表判断 2、倒装句 宾语前置 不知始何名。 名何叫什么 故不我若也。 若我如我 4 吾又何能为哉! 能为何能够做什么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以何用什么 3、省略句 移之官理可乎? 移之官理可乎? 然吾居乡。 然吾居乡。 而卒以祸。 而卒以祸。 传其事以为官戒。传其事以为官戒。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