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速记.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2835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速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药理学速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药理学速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药理学速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药理学速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理学速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速记.docx(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理学速记第一部分 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论 1、药物: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2、药理学:研究药物与集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 1)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2)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 3、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4、药理学的试验方法:实验药理学方法、实验治疗学方法、临床药理学方法 5、新药研究过程: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后的监测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1、 滤过:药物分子借助于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随液

2、体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由细胞膜的一侧到达另一侧的方式。 2、简单扩散:绝大多数药物通过这种方式通过细胞膜。 1)离子障:分子状态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状态的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层,这种现象称之为离子障。 当生物膜两侧PH值不等时,弱酸性药物易从酸侧进入碱侧; 跨膜扩散达到平衡时,弱酸性药物在碱侧浓度大于酸侧。 以上两种方式均为被动运输,特点:药物顺浓度差运输、不需要能力和载体、无饱和限速和竞争性抑制。 3、主动运输特点:逆浓度差、耗能、需要载体、饱和限速和竞争性抑制 4、易化扩散这种载体运输方式与主动运输不同的是不需要能量。 二、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 细胞膜两侧的

3、浓度差、膜面积、药物分子的通透系数、细胞膜的厚度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1、 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称称为吸收。 2、 给药途径:口服、吸入、局部用药、舌下含服、注射给药 3、 首过消除: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或肠粘膜上皮细胞时就会发生代谢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二、分布 影响药物分布的有关因素: 1、 血浆蛋白结合率 1) 游离型药物 2) 结合型药物:大多数药物可与血浆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结合。弱酸型药物主要与白蛋白结合,弱碱性药物除了可与白蛋白药物结合外,还可以与脂蛋白及-酸性糖蛋白结合。 3)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特异性低,因此,同时应用两个结合在同一位点的与血浆

4、蛋白结合率都很高的药物,会发生竞争性置换作用。一般认为,只有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分a如:华法林与保泰松同时应用时,华法林被置换出来,抗凝性升高,可造成严重的出血。 2、 器官血流量:再分布 3、 组织细胞结合 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是因为药物与某些组织细胞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使这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浆游离药物浓度,使药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4、 体液的PH值和药物的解离度 5、 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 三、代谢 1、肝脏是主要的代谢器官 2、肝药酶:存在于肝脏的能促进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统。 1)诱导酶:苯巴比妥、格鲁米特、苯妥英钠 2)抑制酶:华法林、丙磺舒、地西泮 四、排泄

5、 1、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过尿液排出体外,其次经过粪便排出体外。挥发性药物经肺随呼出气体外出体外。 2、肠肝循环:被分泌到胆汁中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以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小肠和胆汁的循环称为肠肝循环。 第三节 房室模型 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一、一级消除动力学 1、 概念: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 2、 特点:恒比消除;半衰期不变;浓度越高,消除越快; 经过五个半衰期可以将体内药物基本消除。 二、零级消除动力学 1、 概念: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的量不变。 2、 特点:恒量衰减;半衰期不恒定

6、;少数药物开始为零级,随后按一级消除。 第五节 体内药物的药量-时间关系 一、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药-时曲线下所覆盖的面积表示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总量。 二、多次给药的稳态血药浓度 1、稳态浓度:按照一级消除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渐增多,直至体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浓度,此时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注意:稳态浓度仅决定于药物消除的半衰期,提高给药频率或是增加给药剂量均不能使稳态浓度提前到达。 第六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 一、消除半衰期 1、 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2、 特点:一级消除

7、动力学的药物半衰期是一个常数 经过五个半衰期体内药物基本被消除 若固定剂量、固定时间间隔给药,经过45个半衰期达到血药稳态浓度 3、 意义:根据半衰期的长短,可以确定给药时间。半衰期长,给药时间间隔长;半衰期段给 药时间间隔短。 二、清除率 1、 清除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药物被机体清除。 2、 单位:单位时间的容积 三、表观分布容积 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为表观分布容积 四、生物利用度 1、 生物利用度:经任何一种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内的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包括相对量和速度。 2、

8、 生物等效: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若他们所含的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无显著差异,则称为生物等效。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 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2、 药理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二、治疗效果 1、 对因治疗:消除原发治病因子,如抗生素杀灭体内致病细菌; 2、 对症治疗:改善症状,对某些危重急症如休克、惊厥、心力衰竭、心跳和呼吸暂停等,对症治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 三、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 药源性疾病:少数叫严重的不良反应较难恢复,称为药源性疾病。 1

9、、 副反应:药物在治疗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2、 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者在体内积聚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3、 后遗反应 4、 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突然加剧或复发。 5、 变态反应 6、 特异质反应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1、 剂量效应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理效应与剂量成比例。 2、 量效关系包括量反应和质反应。 3、 量效曲线:最小有效量,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即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而其效应不再增加,这一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成效能; 半最大效应浓度,能引起5

10、0%的最大效应浓度。 4、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5、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成为半数致死量。 6、 表示药物安全性的系数: 治疗指数= LD50/ ED50 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可靠安全系数=LD1/ED99 安全范围:LD5ED95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 1、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完全激动药:较强亲和力+较强内在活性 部分激动药:较强亲和力+较弱内在活性 2、 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竞争性拮抗药:可逆结合;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11、但最大效能不变; 拮抗参数: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若2倍浓度激动药产生的效应与恰好不适用拮抗药时产生的效应相同,则用加入的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表示。 非竞争性拮抗药:不可逆结合;量效曲线右移且压低;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一节 药物因素 一、药物给药途径 1、 同一药物由于剂型不同、采用的给药途径不同,所引起的药物效应也不同。 二、药物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应用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干扰,可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及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从而使药物的药理效应或毒性发生变化。 第二节 机体因素 1、 年龄 2、 性别 3、 遗传因素 4、 特异质反应:一种性质异常的

12、药物反应,通常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常与剂量有关,即使很小剂量也会发生,通常与遗传变异有关。 5、 治病状态 6、 心理因素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一般指由本身没有特殊药理效应的中性物质如乳酸、淀粉等制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 安慰剂效应:由安慰剂引起的效应。 7、 长期用药引起的机体反应性变化 1) 耐受性: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增加剂量可恢复反应。 2) 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3) 依赖性: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机体对这种药物产生了生理的或是精神的依赖和需求,包括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4) 停药症状 第二部分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 第五章 传出

13、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一节 概述 1、 解剖学分类:传出神经系统包括自主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主要支配心脏、血管和平滑肌,运动神经系统支配骨骼肌。 2、 生理学分类:胆碱能神经;去甲肾上腺素神经。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1、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1) 乙酰胆碱:副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合成:胆碱乙酰化酶;分解:胆碱酯酶; 2) 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交感神经;合成:络氨酸羟化酶;分解:神经末梢再摄取。 2、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1) 胆碱能受体:M型受体:主要分布在眼睛、消化道和泌尿道平滑肌、腺体; N型受体:N1型主要分布在神经节处;N2型分布在骨骼肌神经接头

14、处; 2) 肾上腺素受体:受体:1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粘膜和内脏小血管处; 2受体主要分布在突触前膜反馈抑制NA的释放; 受体:1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 2受体主要分布在大的管道上; 3、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一节 M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胆碱酯类 乙酰胆碱 1、 心血管系统:血管扩张;减慢心率;减慢房室结和蒲肯野纤维传导;减弱心肌收缩力; 2、 胃肠道:兴奋胃肠道平滑肌 3、 泌尿道:泌尿道平滑肌蠕动增加,膀胱逼尿肌收缩; 4、 支气管: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5、 腺体:腺体分泌增加; 6、 眼睛: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二、生物碱类 毛果芸香碱 能直接作用于副交

15、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官的M型受体,尤其对眼睛和腺体作用明显。 1、 眼:1)缩瞳:兴奋瞳孔括约肌; 2)降低眼内压:毛果芸香碱通过缩瞳作用使虹膜向中心拉动,虹膜根部变薄,从而使处于虹膜根部的前房角间隙扩大,房水易进入巩膜静脉窦,降低眼内压。 3)调节痉挛:动眼神经兴奋或毛果芸香碱作用后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于视近物。 2、 腺体:明显使汗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 1、 青光眼:低浓度的毛果芸香碱可用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2、 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使用,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3、 解毒:用于抗胆碱酯酶类药物中毒阿托品中毒的解救

16、。 毒菌碱 没有药理作用,中毒可用阿托品解救。 第二节 N型胆碱受体激动药 烟碱兴奋自主神经系统N1型受体,无临床价值,只有毒理学意义。 第八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M型受体阻断药 基本作用原理:本类药物与胆碱受体结合但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拟胆碱作用,却能妨碍乙酰胆碱或者胆碱受体激动药与平滑肌、心肌、腺体细胞、外周神经节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胆碱受体结合,从而拮抗其拟胆碱作用。 第二节 阿托品和阿托品类生物碱 阿托品 1、 腺体:抑制腺体分泌,对唾液腺和汗腺的作用最强,故对胃酸浓度影响较小。 2、 眼:1)扩瞳:松弛瞳孔括约肌; 2)升高眼内压:虹膜退向四周外缘,前房角间隙变窄,阻碍房水回流入巩膜静脉窦; 3

17、)调节麻痹: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平,折光度减低,适合视远物。 3、平滑肌:内脏平滑肌松弛,可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痉挛,降低蠕动的幅度和频率,缓解胃肠绞痛。阿托品对胆管的解痉作用较弱。 4、心脏:1)心率:加快心率; 2)房室传导:拮抗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导致的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 5、血管和血压:治疗量的阿托品对血管和血压无显著影响; 大剂量的阿托品可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出现潮红、温热等症状。有明显的解痉作用,改善微循环。 7、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中枢。 1、 解除平滑肌痉挛:适合于各种内脏绞痛,对胆绞痛和肾绞痛效果较差。 2、 制止腺体分泌:用于全身麻醉前给药,减少呼吸道腺

18、体和唾液腺分泌,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和吸入性肺炎。 3、 眼科:虹膜睫状体炎、验光眼底检查。 4、 缓慢型心律失常:治疗迷走神经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和方式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 5、 抗休克:主要用于感染性休克。 6、 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常见不良反应有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瞳孔扩大和皮肤潮红,甚至出现中毒症状。 解救:阿托品、毒扁豆碱 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后者因为阿托品可能加重排尿困难。 山莨菪碱 中枢兴奋作用很弱,对血管痉挛作用选择性较高,主要用于感染性休克。 东莨菪碱 1、治疗量时即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表现为困倦、遗忘、疲乏、快动眼睡眠缩短。 2、麻醉前给药,严重疼痛时

19、,偶可发生与阿托品相似的兴奋症状。 3、用于晕动病、妊娠呕吐和放射呕吐、帕金森病治疗 第三节 颠茄生物碱的合成、半合成代用品 1、合成扩瞳药 2、合成解痉药 3、选择性M受体阻断药 第九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N型受体阻断药 第四节 神经节阻断药 能与神经节的N1受体结合,竞争性的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不能引起神经节细胞除极化,从而阻断了神经冲动在神经节中的传递。 美卡拉明 第五节 骨骼肌松弛药 基本作用原理:阻断骨骼肌神经接头处的N2受体,产生神经肌肉阻断作用,为全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除极化肌松药 基本作用原理:与神经肌接头处的胆碱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且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易被胆

20、碱酯酶所分解,因而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但作用更持久的除极化作用,使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胆碱受体不能对乙酰胆碱起反应。 特点:1)最初可出现短时肌束颤动;2)抗胆碱酯酶类药物不能解救反而能够加重,因此过量使用不能用新斯的明解救。 主要药物:琥珀胆碱 二、非除极化肌松药 基本作用原理:能与乙酰胆碱竞争肌肉接头处的N2受体,但不激动受体,能竞争性阻断乙酰胆碱除极化作用,使骨骼肌松弛,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可以拮抗其肌松作用。 特点:1)肌松前五肌肉震颤作用;2)肌松作用可用抗胆碱酯酶类药物拮抗。 主要药物:筒箭毒碱 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和胆碱酯酶复活剂 第一节 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过程 第二节 抗胆碱

21、酯酶类药物 基本作用原理:看胆碱酯酶类药物与乙酰胆碱一样可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但结合教牢固,水解较慢,使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导致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堆积,产生你胆碱作用。 一、易逆行抗胆碱酯酶药 1、眼:收缩瞳孔括约机和睫状肌,缩瞳; 2、胃肠道: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和胃酸分泌; 3、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具有一定的直接兴奋作用; 4、腺体:促进腺体分泌; 1、重症肌无力; 2、腹气胀和尿潴留; 3、青光眼; 4、解毒:竞争性肌松药中毒时主要用此类药物解毒; 5、阿尔茨海默病; 1、新斯的明 1)药理作用: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发挥完全拟胆碱作用,兴奋M、 N型受体,对骨骼肌和胃肠道平

22、滑肌作用最强; 2)体内过程: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有一定的危险性; 3)临床应用:手术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气胀和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抗竞争性肌松药用量过度时引起的毒性反应; 4)不良反应与禁忌证:不良反应主要与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有关;禁用于机械性肠梗阻和泌尿道梗阻的病人。 2、毒扁豆碱 1)药理作用:作用类似毛果芸香碱,作用持久但较弱,表现为M、N型受体激动作用;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 3)注意事项:滴眼时应压迫内眦,以免液体流入鼻腔后吸收中毒。 二、难逆行抗胆碱酯酶药 有机磷酸酯类中的磷原子与乙酰胆碱酯酶酯解部位结合形成磷脂酰化乙酰胆碱酯酶,该种酶不能自行水解

23、,从而使胆碱酯酶丧失活性,造成乙酰胆碱大量堆积,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1、急性中毒 1)胆碱能神经:缩瞳、视物模糊、眼痛、唾液腺分泌增加导致流涎或口吐白沫、呼吸困难、胃肠道绞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 2)中枢神经系统:首先兴奋、不安,继而惊厥,后转为抑制,出现意识模糊,昏迷。 2、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血中胆碱酯酶活性呈持续下降,临床体征为神经衰弱、腹胀、多汗、肌肉震颤和缩瞳。 1、消除毒物 2、解毒药物:阿托品、胆碱酯酶复活药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基本特点:药物作用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机体存在反射性调节;组织器官优势受体效应; 1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粘膜和内

24、脏小血管; 1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 2受体:主要分布在大管道管壁平滑肌。 第一节 构效关系和分类 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 激动肾上腺素受体,对1或2受体无选择性。 1、血管:激动1受体,使血管收缩。主要是皮肤和粘膜的小血管收缩,其次是肾脏血管。 1)动脉收缩使血流量减少,静脉的显著收缩使总外周阻力增加; 2)冠脉血管扩张,主要由于心脏兴奋,心脏的代谢产物增加所致。 2、心脏:心率由于血压升高而反射性减慢;心输出量不变或者下降; 3、血压:小剂量时,收缩压升高明显,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增大; 大剂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脉压减少。 1、休克治疗:神经源性和心源性;

25、2、药物中毒时引起的低血压; 3、稀释后口服,食管和胃内的血管收缩产生局部止血作用。 1、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原因是静脉滴注时间过长、浓度过高和药物漏出血管; 治疗方法:停止注射或更换注射部位,进行热敷,并普鲁卡因或酚妥拉明局部注射,以扩张血管; 2、急性肾功衰 禁忌证:高血压、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少尿、无尿、严重循环障碍及孕妇 间羟胺: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肾脏的血管收缩作用较弱,临床上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替代品。 去氧肾上腺素和甲氧明:1受体激动药; 羟甲唑啉和阿可乐定:2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主要激动、受体 1、心脏: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不利的

26、一面是提高心肌代谢,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梗和心绞痛不能使用。 2、血管:激动受体,血管收缩;激动受体,血管扩张; 对皮肤、粘膜和内脏小血管收缩为主,对骨骼肌和肝脏血管以血管舒张为主。 3、血压:小剂量时,收缩压升高明显,舒张压升高不明显,脉压增大; 大剂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脉压减少。 肾上腺素典型的血压改变为双向变化:即给药后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 4、平滑肌: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2受体,发挥强大的支气管舒张作用;并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激动支气管粘膜血管的受体,使其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 5、代谢:提高机体代谢,升高血糖,

27、加速脂肪分解。 6、中枢神经系统:大剂量时出现中枢兴奋作用。 1、心脏骤停 2、过敏性疾病: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血清病; 3、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4、治疗青光眼; 主要由高血压引起症状和引起心律失常 禁用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和甲亢 多巴胺:低浓度可以使血管舒张;高浓度使使血管收缩 用于各种休克,主要是感染性休克。 麻黄碱:可以产生快速耐药性,主要用于鼻粘膜充血引起的鼻塞。 第四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 1、心脏:激动心脏的1受体,表现为正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 2、血管和血压:激动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舒张,引起舒张压明显下降; 3、支气管平

28、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性物质,但对支气管粘膜的血管无收缩作用,所以不能消除粘膜水肿。 1、支气管哮喘; 2、房室传导阻滞; 3、心脏骤停; 4、感染性休克。 常见不良反应:心悸、头晕 多巴酚丁胺:1受体激动药;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2受体激动药。 第十一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能将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 一、非选择性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酚妥拉明和妥拉唑林 1、血管:直接扩张皮肤、粘膜和内脏小血管,降低血压; 2、心脏:兴奋心脏,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1)血管舒张,血压

29、下降,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 2)阻断了神经末梢突触前膜2受体,从而引起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激动心脏。 1、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 2、去甲肾上腺素滴注外漏; 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4、抗休克; 5、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6、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常见不良反应:低血压、消化道反应等。 二、选择性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2、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育亨宾。 第二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作用 1)心血管系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引起肝脏、肾脏和骨骼肌等血流量减少; 2)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支气管平滑肌使呼吸道阻力增加; 3)代谢

30、:减慢脂质代谢、减慢糖代谢; 4)肾素:抑制肾素的释放; 2、内在拟交感活性 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与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受体亦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为内在拟交感活性。 3、膜稳定作用:降低了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所致。 4、普萘洛尔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治疗心梗作用。 1、心律失常; 2、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3、高血压; 4、充血性心力衰竭; 5、其他:甲亢、肥厚性心肌病、偏头痛。 1、心血管反应:心功能抑制,特别是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 2、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 3、反跳现象:突然停药,可引起原来病情加重,如血压上升、严重心律失常或者心

31、绞痛发作次数增加、甚至产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严重左室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和支气管哮喘。 一、非选择性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萨马洛尔:已知作用最强的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常用其滴眼剂治疗青光眼; 吲哚洛尔:具有较强的内在拟交感活性; 二、选择性受体阻断药 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增加呼吸道阻力作用较轻。 第五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拉贝洛尔 多用于中度和重度的高血压、心绞痛,静注可用于高血压危象。 第三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 一、神经元 1、神经元构成:树突、轴突、胞体; 2、功能:传递信息,包括生物电

32、和化学信息; 3、突触是神经元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间信息传递的中心部位。 二、神经胶质细胞 1、分类: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 2、功能:支持和绝缘作用,维持神经组织内环境的稳定,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具有引导神经元走向的作用。 三、神经环路 1、神经环路:神经元参与神经调节活动是通过不同的神经元组成的各种神经环路进行的,通 过这些神经环路对大量的信号进行处理和整合。 基本部位:突触; 2、聚合:多信息影响同一个神经元; 辐散:一个神经元与多个神经元建立联系,是信息放大。 四、突触与信息传递 1、神经元之间和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突触; 2、突出组成:突触

33、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乙酰胆碱、-氨基丁酸、兴奋性氨基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组胺、神经肽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特点 1、兴奋:欣快、失眠、不安、幻觉、妄想、躁狂和惊厥; 2、抑制:镇静、抑郁、睡眠和昏迷; 中枢系统药物的作用:影响突触化学传递的某一环节;影响神经细胞能量代谢和膜稳定。 第十三章* 全身麻醉药 第一节 吸入性麻醉药 化学结构各异的全麻药均有较高的脂溶性,且脂溶性越高,全麻作用越强。脂溶性较高的全麻药容易进入神经细胞的脂质层,引起细胞膜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使膜蛋白和钠钾离子通道构象和功能发生改变,抑制神经细胞除极化或影响递质释

34、放,进而抑制神经冲动的广泛传递,从而引起全身麻醉。 麻醉乙醚、氟烷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 1、硫喷妥钠:超短时作用的麻醉药。麻醉作用迅速,无兴奋期,此药在体内重新分布,从脑组织转入到肌肉和脂肪组织,因而维持时间短。对呼吸和中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氯胺酮:中枢兴奋性氨基酸递质NMDA受体的特异性阻断药,能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和新皮层的传导,同时又能兴奋脑干边缘系统。 第三节 符合麻药 符合麻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麻醉药或其他辅助药物,已达到完善的手术中和术后镇痛及满意的外科手术条件。 1、麻醉前给药; 2、基础麻醉; 3、诱导麻醉; 4、合用肌松药; 5、低温麻醉; 6、控制性降压;

35、 7、神经安定镇痛术。 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 1、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应用于局部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的药物。 2、特点:暂时、完全或可逆性的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可使局部痛觉暂时消失; 局麻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可完全恢复,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 3、 局部作用:局麻药作用于神经,提高产生神经冲动所需的阈电位,抑制动作电位除极化 上升的速度,延长动作电位的不应期,甚至使神经细胞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 1)神经纤维末梢、神经节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部位对局麻药最为敏感 2)细神经纤维比粗神经纤维更易被阻断; 3)无髓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在低浓度

36、时可显效; 4)有髓的感觉神经末梢需高浓度才能产生作用; 5)对混合神经产生作用时,首先消失的是持续性钝痛,其次是短暂性锐痛; 6)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时,首先阻断自主神经,继而按上述顺序麻醉。 4、作用机制:神经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神经受刺激时引起膜通透性改变,产生Na+内流和K+外流。局麻药的作用是阻止这种通透性的改变,使Na+在其作用期间不能进入细胞。局麻药阻断神经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使传导阻滞,产生局麻作用。 5、常用局麻药:普鲁卡因:常用局麻药之一,也可应用于损伤部位的局部封闭,可引起过敏; 利多卡因:应用最多的局麻药,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穿透力强,应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

37、 丁卡因 6、临床应用: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区域震动。 第十五章 镇痛催眠药 睡眠生理:1)非快动眼睡眠:易发生惊厥、梦游;2)快动眼睡眠:多梦,不用药物缩短。 第一节 苯二氮卓类 1、抗焦虑作用; 2、镇静催眠作用:能明显缩短入睡时间,对快动眼睡眠影响小; 3、抗惊厥、抗癫痫; 4、中枢性肌松作用; 5、其他:较大剂量可致暂时性记忆缺失,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 主要与药物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功能有关,增加了Cl-开放频率。 1、副作用:常见服药次日出现嗜睡、乏力、头晕等宿醉反应; 2、耐药性、依赖性:反跳现象; 3、急性中毒:抑制呼吸,昏

38、迷。 第二节 巴比妥类 1、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镇静、催眠、抗惊厥和抗癫痫、麻醉; 2、作用机制:巴比妥类主要延长Cl-通道开放时间。 3、特点:麻醉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二节 常用抗癫痫药物 癫痫: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发作时出现脑局部病灶神经元阵发性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扩散,导致大脑功能短暂失灵。分为局限性发作和全身性发作。 苯妥英钠 1、治疗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2、治疗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等中枢性疼痛综合症。 1、阻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 2、阻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3、对钙调激素系统的影响。 1、与剂量有关的毒性反应; 2、慢性毒性反应; 3、过敏反应;

39、4、致畸反应。 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二氮卓类、氟桂利嗪等 第三节 抗惊厥药 惊厥: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全身骨骼肌不自主强烈收缩,多见于小儿高热、子痫、破伤风、癫痫发作和中枢兴奋药中毒。 硫酸镁 1、药理作用:缓解子痫、破伤风等惊厥; 2、作用机制:Mg2+和Ca2+化学性质相似,可以特异性的竞争Ca2+受点,拮抗Ca2+作用。 第十七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物 1、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一组由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组织退行性变性而产生的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等。 2、抗帕金森病药物:左旋多巴、溴隐亭、金刚烷胺、苯海索等 第十八章 抗精神

40、失常药 第一节 抗精神失常 精神分裂:一组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的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得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病。 阳性症状:幻觉和妄想;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 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 2、阻断中脑皮层通路; 3、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 4、阻断下丘脑-垂体通路。 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抗精神病作用:服用后能出现明显的抗精神病作用,大剂量连续应用能消除患者的幻觉和妄想症状,长期服药,无耐受性。 机制: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和阻断中脑皮层通路; 2)镇吐作用:小剂量的氯丙嗪阻断了延髓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 大剂量的氯丙嗪直接抑制了呕吐中

41、枢; 抑制呃逆机制是抑制了延髓与催吐化学感受区旁的呃逆中枢调节部位; 3)对体温调节作用:可以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调节作用失灵; 2、对自主神经作用:能阻断M型受体和受体; 3、对内分泌系统:阻断结节-漏斗系统中的D2亚型受体。 1、精神分裂:能够缓解阳性症状,但是不能根除;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冬眠合剂一号。 1、常见不良反应:中枢抑制症状、M型受体阻断症状、受体阻断症状; 2、锥体外系反应:帕金森综合症、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型运动障碍; 3、精神异常; 4、惊厥和癫痫; 5、过敏反应; 6、心血管和内分泌反应:直立性低血压; 7、急性中毒。 惊厥

42、和癫痫、青光眼、乳腺增生和乳腺癌。 二、硫杂蒽类 三、丁酰苯类 四、其他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的一线用药。 第二节 抗躁狂药物 碳酸锂:抑制神经细胞去极化和Ca2+ 依赖的NA和DA从神经末梢释放,而不影响或促进5-HT释放。 主要经过肾脏排泄,约80%由肾小球滤过的锂在近曲小管与Na+ 竞争重吸收,故增加钠摄入可以促进排泄,解毒。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丙咪嗪:阻断NA、5-HT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触间隙浓度增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 第四节 抗焦虑症药 地西泮 第十九章 镇痛药 第一节 概述 1、疼痛:一种因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痛觉,常伴有不

43、愉快的情绪和心血管及呼吸方面的变化。既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也是临床许多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 2、疼痛分类:驱体痛、内脏痛和神经痛。 3、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和非麻醉性镇痛药。 第三节 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 吗啡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作用:强大、选择性高、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 2)镇静、致欣快作用; 3)抑制呼吸: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机制是降低脑干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张力的敏感性,抑制脑桥呼吸调节中枢; 4)镇咳; 5)缩瞳:针尖样瞳孔; 2、平滑肌:抑制各部位平滑肌的正常活动; 3、心血管系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引起脑血管扩张,导致颅内压增高; 4、免疫系统:抑制免疫

44、系统。 1、镇痛作用:通过激动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的灰质等部位的阿片受体,主要是受体,模拟内源性的阿片肽对痛觉的调节功能产生镇痛作用; 2、致欣快作用:激动中脑边缘系统和蓝斑核的阿片受体而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功能。 1、镇痛:1)各种剧痛; 2)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 2、心源性哮喘:1)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有利于肺水肿的消除; 2)镇静作用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3)降低呼吸中枢对CO2张力的敏感性,减弱过度的表浅呼吸; 4)伴有休克、昏迷和严重肺部疾患或痰液过多的患者禁用; 3、止泻:减轻急性、慢性消耗性腹泻症状。 1、治疗量下即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等症状; 2、耐受性和依赖性:耐受性是指长期用药后中枢神经系统对其敏感性降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够达到原来的效果。依赖性主要表现为身体依赖性,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3、急性中毒:表现为昏迷、深度呼吸受到抑制,呼吸麻痹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 诊断未明的急腹症、分娩期和哺乳期的妇女、支气管哮喘、肺心病、颅脑损伤和颅内压增高、肝肾功能不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