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走一步, 再走一步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要说课的课文是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 这篇课文是著名的美国作家莫顿 亨特写的。它主要是写了“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这个单元都是谈人生,写的都是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课文,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就本文而言,语言浅显易懂,生动细腻。“我”的心理描写很传神,值得揣摩学习,这都为不同角度的探究提供了生动的语言材料。 二、学情分
2、析: 七年级刚步入中学,与自然和社会有了较亲密的接触,基本具备了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对人生有了初步的理解,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愿意说出自己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却不能很好的透过文字来感悟具体情境。要从一件事或一个活动悟出它的哲理是有一定的难度。面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和学生同攻难关。为共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针对这些孩子的这些特点,我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能独立完成课文复述,达到语言流畅,故事主要情节完整。 2、把握人物的心理描 写,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感悟人生哲理。学
3、生能将书中得到的人生感悟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这堂课的目标,是因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整体感知”和“重点探究”。本课的整体感知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和复述故事情节来完成。重点探究可针对题目、文中的重点细节和最后一段的有关语句去探究其深刻含义。 指导他们梳理课文内容和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践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是将课文阅读和生活经验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尝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评价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悟出
4、“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感悟人生哲理。学生能将书中得到的人生感悟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五、教学方法: 本着在自读中感知,在合作中领悟,在探究中启迪,在实践中运用的原则,所以我决定使用以下教学方法:朗读法,复述法,合作讨论法,自主探究法,谈话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也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所以说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认识语言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严格而有高效的言语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
5、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感染。基于以上考虑,我将教学设计为一下几个环节: 、课前导入,创设情景,和学生共同感受长征这一人类的奇迹。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代史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吗?当时的红军战士面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硬是用一双脚板边打仗边走路,一步一步从江西瑞金走到了陕西延安。同学们,二万五千里啊,放在今天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红军战士们,却用坚持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课文,课文中的“我”也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么,他又是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 、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两种读法,学生先放开声音朗读一遍
6、课文,再默读看一遍课文。 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可以照原文复述,可以创造性的复述,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复述。这个环节既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训练,又是对课文的一次整体感知,可以同座进行,这样就能全员参加。派代表发言。 、悟读,合作讨论中研读文本,感悟主旨。 由于生活阅历和阅读能力因素的影响,学生自读课文的最大问题可能出现在对我恐惧心理的漠视,对我面临困难的小视,对克服困难过程的忽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复述完课文后,迅速整合关键问题,要求学生关注重点片段,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在阅读,想象,整合中让学生充分体悟。 讨论题目:1 、我是怎么遇险的?分为几个阶段?画出描写我不同阶段的心理、行为的词语
7、。 分析我当时的心情。 2 、我是怎么脱险的?分为几个阶段?画出描写我不同阶段的心理、行为的词语。 分析我当时的心情。 3 、父亲是如何引导我下山的,在文中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这个环节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是枯燥的说教,也是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的。第一二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说出在我爬上小山之后,对小山充满了恐惧,毫无信心可言,为下文中父亲引导我下山埋下伏笔,第三题的设计主要是学生说出父亲在帮助我下山是采用先走一小步,再走一小步的办法,使大的困难变小了,从而完成板书设计,也引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能化难为易了。 最后,集体朗读最后一段,勾勒出你觉得重
8、要的句子。并再一次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这其实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所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同样应该在读中体会,感悟出文章的主旨。 创造问题情境,链接生活,鼓励自由发言,直面困难,内化所得经验。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遇到过你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学习完课文后你有什么启示? 这个环节学生畅所欲言,至此,学生思维的火花,全部被激活,相信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定能直面困难,解决困难。于是本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设计原理:阅读教学既要读还要说,同时又能与生活链接,引导学生直面困难,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本文时的思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其中肯定有些不妥当的地方,在此恳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冒险 脱险 经验 毫无信心 有了信心 信心大增 分步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