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原觉法师开示《原觉开示录》什么是佛.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3986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0原觉法师开示《原觉开示录》什么是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090原觉法师开示《原觉开示录》什么是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090原觉法师开示《原觉开示录》什么是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090原觉法师开示《原觉开示录》什么是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090原觉法师开示《原觉开示录》什么是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90原觉法师开示《原觉开示录》什么是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0原觉法师开示《原觉开示录》什么是佛.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90原觉法师开示原觉开示录什么是佛090原觉开示录-什么是佛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主题是“什么是佛”。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主题呢?因为一提起“佛”这个词,几乎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但是如果要细问起来到底什么是佛,恐怕就没有几个人能知道了。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只有佛才能明白什么是佛,如果我们凡夫明白什么是佛了,那我们就成佛了,而不是凡夫了。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什么是佛”。如果大家听明白了,就是成佛了;如果没成佛,那就是没听明白,或是我没讲明白。所以大家要认真听啊! 有很多人都信佛,但是如果连什么是佛都不明白,怎么才能保证自己信的就是佛呢?也许信的是魔自己还不知道呢!在自己不明白的情况下

2、就盲目地相信,这就是迷信。迷信的后果是很危险的,有很多人信佛之后,不但没得到什么好处,反而还给自己带来很多烦恼,就是因为那是在盲目地迷信。也有很多人想通过各种修炼方法修炼成佛,如果佛是人能修炼出来的,那等于佛是人制造出来的。如果人能够制造出佛来,等于人的本领比佛还大,那我们只要把人修好了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去成佛呢? 佛根本不是人能修炼出来的,除非我们本来就是佛,否则永远也不会成佛。就像石头是永远也榨不出油来的一样,因为石头里根本就没有油。很多学佛的人都知道“众生本来是佛”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出自佛经。这句话是没有错的。既然众生本来是佛,那为什么我们一点儿也感觉不到自己是佛呢?反而还清清

3、楚楚地知道自己是凡夫。经书讲众生本来是佛,是因为被迷惑了才成了凡夫。如果我们是因为佛被迷惑了才导致成为凡夫的,那我们辛辛苦苦地修炼成佛之后,再被迷惑了怎么办?因为当初能被迷惑,以后也完全有可能再被迷惑啊!照这样修下去,到什么时候才能不被迷惑呢?恐怕永远也不会有结果。 还有,是什么东西这么厉害居然能把佛给迷惑了?我们修这个东西不是更好吗?因为它的本领比佛还大呀!我们为什么不找最厉害的东西去学习呢?佛经讲迷惑佛的是妄想无明,所以很多人就去断妄想、断分别、断执著去了。如果妄想、分别、执著都没有了,那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什么也不知道了,那不是和石头、木头一样了吗?达到这种状态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

4、成佛了吗?有人说这是得到清净心了,得到清净心就是见到佛性了,佛性是一切具足的,这样一切功能就都可以恢复了。可是,佛性为什么就是一切具足的呢?为什么不是一切不具足呢?她是怎么具足的?佛性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问题就很少有人讲了。 成佛就是要明白宇宙实相、生命实相。如果连这些都没弄清楚,怎么能算是明白宇宙实相了呢?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究竟真理,这只是祖师们在应机方便说法而已,可是偏偏就有很多人把方便说当成了真理,甚至还有很多法师也把这种理论当成了真理,还四处去给别人开示。像这种说法只不过是告诉大家一个理论,大家只要无条件地接受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理论合不合理,就无须过问了。如果制造理论就这么简单,我们每

5、个人都可以很轻松地成为圣人了,只要随便说个理论就可以了,因为后人根本不去考虑这个理论是否合理。但事实上,只有那些不爱动脑子的,或脑子只有一根弦儿的人才会这样做。理论推出之后,是必须要经过验证的,可是偏偏就有很多人,不但不去验证理论,反而还直接把理论当作真理去使用。 理论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人类看到自然界里的各种现象,就想要弄清楚、弄明白。有些人为了迎合众生的这种心理就会根据现象制造出各种假说或推论,这就是理论。理论是为了解释现象才被人类制造出来的,是迎合着现象而产生的。所以如果拿这样的理论与当初曾经发生过的现象作参照对比时,怎么看都会觉得很合理,其实不一定就是真理。因为我们见到的现象,不一定就

6、是全部的真相,所以在没有发现与理论发生冲突的现象之前,是见不到理论有任何破绽的。 学佛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既不能轻易地肯定,也不能随便否定。我们在把理论当作标准去应用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去验证它、完善它,这样人类的科学才能进步。可是偏偏就有一些人,先无条件地把理论当作真理,然后为了弘扬这个所谓的真理,想尽一切办法去找一些与理论正好吻合的现象去证明理论是对的,站在这个视角是永远也看不到理论不合理的一面了。有很多人就是受了“清净心现前,一切功能就恢复了”这个理论的影响,才想尽一切办法断妄想、断分别、断执著。其实妄想、分别、执著根本就断不掉,即使断掉了,就真的一切功能都恢复了吗?妄想、分别、执著断净之后

7、,这功能是怎么恢复的呢?很多人到此就不再深究了。修行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行,如果用错误的理论作指导,无论怎么修也是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的。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我还是把这个问题放在后面与“什么是清净心”一起讲吧。 我们继续讲“什么是佛”。 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大多数的回答就是“佛者,觉也”。什么是觉呢?就是大彻大悟。什么是大彻大悟呢?就是明白宇宙实相、生命实相。什么是宇宙实相、生命实相呢?就是心。什么是心呢?就是佛。什么是佛呢?佛者,觉也。什么是觉呢?就是觉悟宇宙实相,就是大彻大悟。就这样像车轱辘一样,翻来覆去地倒腾这几个名词儿,这只是用名词解释名词,是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只回答“佛就是明白宇

8、宙实相、生命实相”,有谁只要听到“宇宙实相、生命实相”这几个字,就能明白宇宙实相、生命实相了呢?宇宙实相与生命实相是必须要详细讲的,只有讲明白了,学的人才能明白。 记的有一次,有一位师父给很多人讲课,我也参加听课了,讲课的内容就是向大家介绍“什么是佛”“怎样修行才能成佛”。讲完之后,他到底下调查一下,看看大家的接受情况怎么样,最后问到了我。 他说:你看我讲的怎么样啊? 我说:你讲的是什么呀? 他回答:是佛法呀! 我问他:你是佛吗? 他回答:不是。 我说:佛法只有佛能明白,你不是佛,怎么能明白佛法呢?如果连自己都不明白,又怎么能给别人讲明白呢? 他说:那你给我讲讲什么是佛法吧! 我还问他:你是佛

9、吗? 他还回答:不是。 我说:佛法只有佛祖能听明白,你不是佛,怎么能听明白佛法呢? 他说:照你这么说,佛法没法讲了,也没有必要讲了。 我说:为什么呀? 他说:因为能听明白佛法的人就已经成佛了,根本就没必要再学习了;不明白的人讲了也听不明白,讲了也是白讲呀! 说完,他转头就要走了。 我说:你再等一会儿可以吗?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他说:你说吧! 我说:你刚才是不是说自己不是佛呀? 他说:是。 我说:只有智慧在佛祖之上的人,才有能力评判什么是佛,什么不是佛!你居然能判断佛的真假,你比佛祖的智慧还要高呀!可是你判断的结果却是自己不是佛!不是佛的人却能做出智慧超过佛祖的事儿,这太神奇了!是你的本领太不可

10、思议了,还是你的语言逻辑自相矛盾啊? 我这么一说他没话了,可对我的话题有了兴趣了,他就开始耐心地听我说了。大家也要耐心地听我说啊! 有很多人都认为佛法深奥难懂,我们普通凡夫是根本理解不了的,我们什么也不要过问只管做事就可以了,事做到了,开了智慧自然就一切都明白了。从表面上看好像很合理,其实这是根本说不通的。比如:有人告诉你一道菜,你只知道这道菜的名字,既不知道做菜用的原材料是什么,也不知道做这道菜的整个加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你在厨房里胡乱操作一通就能做出这道菜来吗?要想做出这道菜,必须要提前知道做菜都需要用什么原材料,还有具体的制作过程,否则是永远也不可能做出来的。所以,像刚才那种说法是本末

11、倒置,根本行不通的。 学佛第一件事就是要知道什么是佛。比如:我们要去北京,首先要知道北京的方向,北京具体的地貌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才可以去。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即使我们走到北京了也不知道,也许还会离开北京继续去找北京,这样只能越走越远,恐怕永远也不会找到。 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我还是先讲生命实相吧! 什么是生命呢?生命这个概念是我们人类制造出来的,严格地说,是我们人类自己给自己的感觉下的定义。生命只是自我的感觉而已,只有生命自身能感觉到自己是生命。生命这个概念是我们人类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制造出来的,是以自我感觉为中心的主观行为,并不是客观的真实评论。所以,我们赋予生命这个概念的含义,也只能存在于自

12、我的主观感觉里。我们是见不到自己感觉之外别的感觉的,也可以说我们是见不到生命的,我们所认为的见到自己之外的生命,只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判断、推论出来的,与自己特点一样的东西,我们就把它划分为是有生命的。比如:我们看到有些东西会活动,会自我保护,我们就会把这些东西称为是有生命的。反之,如果看到像石头、木头这类东西,不能活动也不能自我保护,我们就把这些东西划分为是没有生命的。其实万事万物自身都有可能产生出“自我”的感觉来,只不过它们的“自我”感觉与我们不是同一种模式。我所说的不同模式指的不是思想与情感的不同,而是根本就没有我们这样的思想与情感,我只是用我们人类所制造的“感觉”、“思想”、“情感”这些词

13、汇方便表达而已,因为它们的“自我”感觉与我们的感觉不是同一种模式,我们这种生命是没有它们的感觉的,所以我们也没有用来表达它们感觉的词汇。所以不同模式的生命之间是无法交流的,就因为无法交流,我们就这样武断地根据自己的感觉,把这些跟自己不同的东西,划分为没有生命的了。 我们这种模式的生命,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我先从胚胎说起,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了胚胎。当大脑没有发育成熟之前,胚胎是没有我们所认为的自我意识的,这个时期只能算是另外一种模式的生命;当大脑发育完成之后,就成为与我们一样的生命了。我所说的一样主要指的是有了自我的感觉,因为肉体组织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如果没有了自我的感觉,也就不

14、符合我们所认为的生命了。 我们这种模式的生命都能感觉到什么呢?由于我们的肉体是由五根组成的,即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对应的分别是色、声、香、味、触,所以我们就只能感觉到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内容。感觉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呢?我们这个世界,事物之间只要一接触,就会发生感应。比如:敲钟,就会发出震动;凉与热一接触,就会发生热传递,这都属于感应的范围。但是这种感应是属于物理世界的感应,是发生在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而我们的感觉是发生在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之间的。比如:只要物理世界的物体出现在眼前,物体的影像就会显现在视网膜上,视网膜又会把这个影像转化成神经信号,神经信号又会转化成脑电波,这个过程都属于物

15、理世界物质与物质之间的感应。当意识与脑电波发生感应时,意识又会把脑电波破译成有颜色的图像,其实这个所谓的图像只是我的主观感觉而已,是我们把这种感觉命名为图像的。如果站在物理世界的角度看,这个感觉的本质就是脑电波,如果站在心理世界的角度看就成了有颜色的图像了,所以这个有颜色的图像只存在于心理世界,物理世界是不存在的。我们感觉到图像的过程,就是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发生感应的过程。这样,物理世界的物体都会通过眼睛在心理世界留下有颜色的映像,这个映像就像是一张地图,意识又会把这张地图展现在自己的眼前,又正好与现实物理世界的物体重叠,这样我们就可以依照这张心理世界的地图在物理世界里活动了。这就是物理世界与

16、精神世界之间的感应。 为什么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会产生感应呢?这只不过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现象而已,根本没有道理。我们人类所总结出来的自然界里的道理,归根结底就是这个世界的现象规律而已,根本就没有找到现象背后的道理。即使找到规律背后的原理,这个原理也还是一个现象而已。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讲道理,只不过就是用现象解释现象而已。 我前边说的只是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通过眼睛发生的感应,通过耳、鼻、舌、身也都可以发生感应,所不同的就是我们所感觉到的是声、香、味、触,所以才会产生出声音、味道、气味和各种感触。这几种感触只存在于心理世界,现实的物理世界里是不存在的。 我们是怎么意识到这些的呢?这就必须要了解什么

17、是意根了。我们是有六根的,前边我只说到眼、耳、鼻、舌、身五根,没有说第六根。我们的前五根都长在肉体上,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的意根在哪里呢?既没有睡觉也没有任何念头的那个状态,就是意根,也就是很多修行人一直想追求的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愣神状态,愣神状态自己是察觉不到的,因为愣神状态里是没有任何感觉的,也没有任何念头,也没有自我的感觉,所以愣神这种状态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因为处于愣神状态时连能感觉的自我都是没有的,我们只有从愣神状态里出来,再用理性的推理功能通过时间向后推,发现愣神那段时间是空白的,才知道刚过去的那段时间愣神了,所以愣神状态是用理性推论总结出来的,而不是感觉到的。有很多

18、人都想得到清净心,得到清净心的时候自己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了就已经不清净了。 清净心就是意根,也就是意识。意识既是名词也是动词,作名词时指的就是意根;作动词时指的就是它有意识的功能。 意识所意识的范围分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前五根能意识到现实的物理世界,它能意识到脑电波,又能把脑电波毫无理由地加工成色、声、香、味、触等内容。为什么说毫无理由呢?因为意根是可以任意加工的,而我们却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意根把这些信号加工成什么,我们就感觉到什么,而且意识是在没有任何标准作参照的前提下加工的,我们平时所用的参照标准都是意识在没有任何标准的前提下加工出来的。所以意识所加工出来的色、声、香、味、触等内容,都是在

19、没有任何参照物做对比的前提下加工出来的,也可以说就是毫无规则的胡乱加工,这就是佛经中所说的“无明妄动”。无论意识胡乱加工出什么内容,这个内容都会被意识所胡乱加工出来的“我”所感觉到,这个“我”就会记住所加工出的内容。因为意识有记忆的功能,所以这个“我”的一切记忆内容都是储存在意识里的,以后意识再加工的时候就会以意识里所记录的内容作为参照标准了,日久天长习惯了,就成了固定的模式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感觉到的色、声、香、味、触这些内容。第二种是意识还可以“意识”到意识本身。意识还会自动分析、处理所意识到的内容,同时并记录下来,也就是我们的记忆功能。所记录的全部内容就是法尘,也就是我们所学到的一切知识

20、经验。 自我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呢?意识与所意识之物之间发生感应时会引起意识自身的一种“触动”,这种“触动”就相当于是物体与物体碰撞时,物体自身会因碰撞而引起震荡。意识与所意识之物发生感应时,意识自身会因感应而引起震荡,这种震荡意识也意识到了,而且与所意识之物是同时意识到的。自我的感觉就来源于意识“意识”到了自身的震荡,意识到这种震荡就产生了“我”,这个“我”又把意识所意识到的一切内容,都当成是我所意识到的了。自我的感觉与所意识到的内容是同时出现的,所以没有我就什么也意识不到,只要意识能意识到东西,自我的感觉就会伴随而出现。意识是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心理世界的制造者。 意识是怎

21、么产生出来的呢?我们人类这种生命的意识就是借助大脑这种组织结构产生出来的。意识可以借助各种结构的物体产生出来,也可以什么也不借助凭空而生,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识有无数种产生的方式,也有无数种存在方式,所以也会有无数种形式的生命存在,这样也会有无数种模式的心理世界。意识没产生之前的那个状态,就是佛经里常说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我”没出生时的状态。例如睡着了也没做梦的状态,或者连自己的肉体也没有产生之前的那个状态,这都是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见不到的,因为它是没有形象的,可是为什么很多修行人都认为有一个本来面目可见呢?要想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必须要明白“什么是五眼”。 什么是五

22、眼呢?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很多人都认为这五眼是从低到高,层层递进的关系,需要先修肉眼,肉眼修到一定程度,再提升到天眼;天眼修到一定程度,再提升到慧眼;然后是法眼、佛眼。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人有六根,但是由于接收来自外界信息量最多的就是眼根,所以佛祖为了说法方便,同时也为了方便后人理解,就用“眼”去代表了。其实五眼中的任何一“眼”都把六根的功能包括其中了。 我们先说肉眼,什么是肉眼呢?我们这个肉体,眼可以看见东西,耳朵可以听到声音,鼻子可以闻到气味,舌头可以尝到味道,身体可以感觉到各种触觉,意识可以意识到各种念头、情感,其实前五根的一切内容也都是意识所意识到的,只不过是通过五根作为

23、媒介而已,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种功能就是我们的肉眼,也就是看、听、嗅、尝、触觉与感觉。所以肉眼并不是单指的眼睛能看到色相的功能,而是把我们六根的六种功能全部都包括了,只不过是用“眼”作为代表而已,就因为只用了一个“眼”做代表,后人就误认为五眼指的都是眼睛的功能了,这是一个误区。 什么是天眼呢?天眼指的也是六根的六种功能,天眼与肉眼的区别就是应用范围从有限扩展到了无限。比如:眼睛有前见后不见,明见暗不见,近见远不见,隔物不能见等缺点,天眼是突破了肉眼功能的一切障碍,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切都可以见,所以祖师们才方便说天眼是无碍的,其他耳、鼻、舌、身、意的功能也都是没有任何障碍的,这就是天眼。天

24、眼与肉眼指的都是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感应,只有意根例外,因为意根有意识的功能,是属于心理层面的,它不但可以通过前五根与物理世界发生感应,还可以与心理世界发生感应,也就是心理世界内部自身的感应。这种感应分理性与感性两种,例如思考、判断、推理等是属于理性的感应,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是属于感性之间的感应。感性与理性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例如我们随便见到一个现象,其实现象只是一个现象而已,而我们的理性有好奇的特点,对现象会产生疑问,这样感性上就会产生疑惑的感觉,为了打消疑惑的感觉理性就会主动的去寻找答案,找到答案后感性上的疑惑感觉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明白的感觉。由于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很喜欢明白

25、的感觉,所以很多人为了寻找到明白的感觉,在理性上就四处去寻找一些所谓的真理,其实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找什么真理,而是通过真理得到明白的感觉,这种明白的感觉都是瞬间感觉到的,所以人们才习惯称其为恍然大悟,也就是经书中常说的顿悟。顿悟并不是圆满成佛了,迷惑与觉悟都是意识制造出来的感觉而已,全面了解意识的功能,同时还可以随心所欲的驾驭这些功能才是圆满的成佛。 什么是慧眼呢?慧眼就是我们的智慧,也就是我们的理性功能。理性的功能主要包括思考、判断、推理与形成各种概念、定义的这种能力,这就是慧眼。慧眼所思考的内容都是意识通过前五根所收集到的。现在我们再转回来讲,为什么祖师们要说有一个本来面目可见呢?其实

26、这个本来面目根本不是用眼睛见到的,而是用智慧推测到的。天眼与肉眼只是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的感应而已,这些感应只是一种现象,而慧眼可以用思考推测,透过现象“见”到现象背后的原因与本质,所以这个“见”指的是思考、判断与逻辑推理而不是看。 什么是法眼呢?我们的意识通过前五根所收集到的一切信息都会储存在意识里,慧眼又会分析处理所收集到的信息,经过分析处理之后在“我”的作用下就会加工出各种欲望,这种欲望虽然是意识加工出来的,但是由于“我”一直都会在里面纠缠,所以意识所加工出来的欲望就成了“我”的欲望了,这样我们为了实现欲望就要主动活动起来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欲望而忙碌着,其实所有的欲望都不是

27、“我”的,这都是我们的错觉而已,虽然是错觉,但感觉却是真实的,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的感觉还要去忙碌。如果忙得疲惫不堪了,就站在理性的角度上休息一下,如果站在理性的角度观察,一切都是错觉,就没有必要再忙碌了。意识最初通过五根与物理世界发生感应都是属于被动的,也可以说是无为的,因为当时意识里还没有生出自我的感觉来,一旦意识里生出了自我的感觉,这个“我”就会主动的用六根的这六种功能了,这样最初的无为就转成了有为,最初的被动就成了主动。能主动操纵六根功能的能力就是法眼,法眼不但可以主动操纵六根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六根操纵物理世界。由于我们这个世界是有空间与物质的,有空间物质就能够在空间里移动,所以能使物体在

28、空间里发生位移的能力也属于法眼功能。物质还可以产生量变或质变,能使物体产生量变或质变的能力也属于法眼的功能。所以,我们身体的活动与通过身体对物理世界的做功都属于法眼功能,这就是法眼。 什么是佛眼呢?佛眼指的就是意识的一切功能,意识就是心,所以祖师们才方便说佛就是心。佛眼不但能了解心的一切功能,而且还可以随心所欲的驾驭这些功能,但是能随心所欲驾驭意识这些功能的心恰好又是意识所制造出来的,意识的一切功能都是自给自足的,而且还是全自动的。虽然意识还可以产生出一个自我的感觉出来,但是这个自我无论产生什么主动行为也都是意识功能的体现,也不会超出意识功能的范围,也没有离开意识这个自给自足的全自动功能。佛不

29、但要知道这些,还要知道意识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消失的,同时还具备制造意识与消失意识的能力,这就是圆满的佛。 五眼的功能并不是从低到高层层递进的过程,而是五种不同的功能,我们每个人都是具足五眼的,平时这五种功能都是交织在一起综合运用的,这五种功能是不能放在一起相互对比的,因为根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只有功能相同才可以相互对比。例如,天眼可以比观测的范围,范围越大功能就越大;慧眼可以比智慧;法眼可以比操纵六根的功能,或改变物理世界的功能。 前面所说的一切,合在一起就是生命实相。本来面目与意根,就是修行界常说的那个真我。可是真我却是无我的,只有意识起了感应时,并引起自身震荡,才会有了我的感觉,这个时候

30、才能算有了“我”,也就是修行人常说的假我。本来面目与意识有什么区别呢?意识有意识的功能,而本来面目没有这个功能,自我的感觉是由意识所生的,意识是由本来面目所生的,而本来面目的“面目”就是本来没有面目,本来面目就是什么也没有。现在大家是不是有些疑惑了?什么也没有怎么能生出意根来呢?大家之所以会有这个疑惑,就是因为有识障。 什么是识障呢?就是被知识、经验所障。我们所学到的一切,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知识经验,都是从这个世界的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然后就把这些经验当作真理去使用,由于这些经验是从我们这个世界的现象中总结出来的,所以用在这个世界就会很实用。我们这个世界有这样一个特点,任何现象的产生都会有一个原

31、因,我们就把这个规律也当成了经验。但是这个规律只发生在我们这个世界当中,如果把它用在这个世界之外的领域就行不通了,用错地方所带来的不方便就是识障。什么也没有凭空就能生出意根,这个理论本身就是真理,但是它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理,而是我们这个世界之外的真理。假如我们是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里的现象就是什么也没有就能凭空生出万事万物,如果听到有谁说生出万事万物还需要有一个来源,我们一样很难接受,这也是识障。 什么是宇宙实相呢?刚才我说的是生命实相。可是在生命产生之前,好像已经有了一个物理世界存在了,这个物理世界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佛经里所说的“一念无明妄动”。什么是一念无明妄动呢?如果按字面意思

32、理解,就等于在世界没有产生之前,已经有一个能妄动的一念存在了。这一念是怎么来的呢?按常规理解,必须要提前有一个能动妄念的生命体存在才可以。这个能动念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呢?按这种模式去理解,无论如何也说不通。 什么是无明呢?“无”就是没有,“明”就是明白,“无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白到什么程度呢?连自己不明白都不知道,就像一个人迷路了,迷路迷到什么程度?连自己已经迷路了自己还不知道呢!可是不明白到这种程度正好就是本来面目,因为本来面目就是什么都没有。前面我说的本来面目,是产生意识的那个本来面目;现在我要说的本来面目,是产生宇宙万物的那个本来面目。其实产生意识与产生宇宙万事万物的都是同一个本来面目,这

33、也是方便说的,因为本来面目就是什么也没有,既然什么也没有就无法用数量或异与同去衡量了。本来面目先产生出意识,然后是意识妄动产生了各种感觉,生命与万物就是这样同时产生出来的,都是由意识产生出来的。本来面目可以凭空生出无数种模式的意识,意根也可以产生出无数种模式的妄动,这样就可以产生出无数种模式的生命与宇宙了。这个地方必须逻辑能力很强才能理解,而且最好是当面对话才容易理解,如果谁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与我当面探讨。 我们所认为的生命与物质,只不过是我们这种模式的宇宙中才有的现象,生命与物质本来就是同时产生的,这个世界是妄动出来的作品,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规则与合理性了。为什么我们会感觉这个世界很有规则也

34、很合理呢?其实我们这个生命也是无规则的,是因为我们这个无规则的生命,正好能适应这个无规则的世界,所以一切的不合理就相对的成为合理了,一切的无规则也相对的成为有规则的了。我们要寻找的宇宙实相与生命实相,其本质就是什么也没有。至于我们这个世界与生命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凭空生出来的,就是这样凭空生出一个完整的世界,然后在此基础上,每种生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繁衍自己的下一代,第二代就有了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等方式了,然后在此基础上就展开了进化,但是第一代却是凭空化生出来的,是幻化的。 我们要修的就是这种凭空幻化的能力。把无规则的幻化变成有规则的幻化,就是证得法身;把被动的幻化变成主动的幻化,就是证得般若

35、智慧。但是有规则又如何?无规则又如何?主动了又如何?被动了又如何?其实,有也正好,无也正好,只要心与境能够和谐统一一切都正好。说到这里,就是“成也风云,败也风云”,这就是宇宙实相。如果大家明白了,同时也做到这些了,就是成佛了。我以后会告诉大家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其实我们都做得到。 下面我再跟大家讲一讲“什么是法身、化身、报身、应身”。因为有很多人在这方面有误区。 很多人都被身体的这个“身”字给误导了。这四身指的并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宇宙中所存在的四种功能或是特点。这四种特点都是以隐性形式存在的,是不可见的,必须通过有形象的事物才能体现出来,由于我们这种生命是有身体的,祖师们为了让后人容易理解就把

36、这四种特性给拟人化、形象化了。 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我先讲“什么是报身”。报身指的并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宇宙万事万物之间所存在的因缘果报特性,也可以说就是因果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只有通过有形象的事物才能体现出来。 什么是化身?化身指的是宇宙万事万物所存在的变化的特性,这个特性也只有通过有形象的事物才能体现出来。 什么是应身?应身指的是宇宙万事万物之间所存在的感应的特性。 这四身只有用慧眼才可以见到,肉眼与天眼是见不到的,而且必须要肉眼、天眼与慧眼结合。例如我们见到一个物体,透过这个物体我们可以推测到它是由什么原因而产生的,所以透过这个物体我们可以见到因果规律。同样还是这个物体,透过这个物体我们可以

37、见到变化的特性,因为万事万物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我们所见到的任何事物都是通过前一个事物变化而得到的。同样透过这个物体我们也可以见到感应的特性,因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由前一个事物与其它事物发生感应才出现的,例如砖是土与火发生感应才形成的。 什么是法身?法身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法身指的就是法则、规则。前面所说的报身、化身、应身的特性都可以说是法身,三身指的就是观察事物的三个角度,其实这三个角度都是有共同之处的,所以祖师们才方便说“三身本是一体”。因为透过任何事物都可以见到法身、报身、与化身,所以祖师们才方便说“三身本自具足”。我们还可以主动制造法身,例如:你来到一片荒郊野外,四处

38、都是荒草没有路,就是因为没有路,所以你东西南北可以任意地走,走的次数多了,就走出路来了。其实所走出来的路再多,也没有离开荒地这片范围。路就是道,在没路的地方开出路来,就算是“得道”了,证得法身了,也就算是得道了。 我们要修的就是把没有规则的无明妄动改变成有规则的,所以证得法身了也就相当于破无明了。证得法身的过程,就是练般若智慧的过程。比如说有一个图书馆,图书馆里有很多书,这些书都是杂乱无章地摆着的,我们可以给它归类,新书放一起,旧书放一起;或者按照书的种类,语文书放一起,数学书放一起,这样我们找起来就会很方便。但是,无论我们怎样摆放,这些书也还是这些书,这些书所移动的空间也还是这片空间。法身就

39、是把无规则的妄动变成有规则的,但是,这个规则也没离开无规则的活动范围。 下面我再说一下“什么是明心见性”。 明心就是明白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属于什么状态?自己的情绪属于什么状态?或者自己有什么心结?自己正在受什么识障的影响?这都属于明心的范围。 见性就是见到自己的习气、性格、爱好等。例如,发现自己原来是属于悲观的性格还是属于乐观的性格等等,这都属于见性的范围。每发现一部分,自己都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比如说发现自己原来是属于悲观性格的人,这种“发现”就会产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开悟就是感性上的一种感悟。比如忽然间明白一个道理,那个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是开悟。所以我们是经常开悟的,如果所开悟的内容是

40、明白了宇宙实相或者生命实相,这种开悟那就是大彻大悟了,但是大多数人所明白的都是一些个家庭锁事。 下面我再和大家探讨一下“三世因果”这个话题。 生命有前世吗?我想大多数人尤其是学佛的,一定认为生命是有前世的。如果有前世,我们这个世界里的第一个生命是怎么产生的呢?第一个生命有没有前世呢?如果有前世,他就不是第一个;如果是第一个,他就应该没有前世。这是自相矛盾的,这种现象正好符合二律反背原理。二律反背原理就是有两条定律,如果单独拿出任何一条都会觉得很合理,但是如果要把两条定律放在一起就会自相矛盾。 比如:基督教里常说“神是万能的”,既然神是万能的,能不能让神造出一块儿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呢?如果他举不

41、起来,他就不是万能的;如果他举得起来,他也不是万能的,因为他没制造出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呀!如果能允许第一个生命是没有前世的,那也应该允许后来的生命没有前世,既然没有前世也就没有投胎转世了,如果没有投胎转世那三世因果的理论就不能成立了。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一下。如果前生后世这个理论能成立,必须要有能够投胎的灵魂才可以。宇宙中的第一个灵魂是从肉体里产生出来的,还是从肉体之外产生出来的呢?如果是从肉体里产生出来的,那就等于每一个肉体都可以产生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如果是这样,当一个肉体死亡以后就剩下一个灵魂,这个灵魂到哪里去投胎呢?因为每个肉体都提前已经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了,多出的这个灵魂就

42、没有地方去投胎了,如果不能投胎,前生后世的理论还是不能成立。 刚才我假设的是灵魂是从肉体产生出来的,下面咱们再假设灵魂是从肉体之外产生出来的。假如说灵魂是从肉体之外产生出来,既然能在肉体之外产生,就等于不借助肉体灵魂也能独立生存,因为这个灵魂从出生后到投生到肉体里之前这段时间是独立存在的。既然可以独立存在,那他为什么还要投生到肉体里呢?虽然这个没有肉体的灵魂可以独立生存,但是没有灵魂的肉体怎么生存呢?没有灵魂的肉体由什么去指挥呢?没有灵魂去指挥怎么活动呢?就像植物人,植物人是必须要有人照看的,否则是不能生存的。肉体出生后,必须及时有一个灵魂投入进去来照看指挥这个肉体,否则肉体就会死亡。可是灵魂

43、没有肉体也可以独立存活,他没有必要这么着急就投入肉体里去呀!在这种情况,只有不断的出生肉体才能保证肉体资源不会短缺,否则灵魂的投胎就无法得到保障,因为还要有一大部分的肉体在没有灵魂及时投胎的情况死亡了。可是宇宙中的第一个肉体是由谁制造出来的呢?如果是由父母所生,那等于不是第一个,生第一个肉体的地方是怎么保证这么数量庞大的产量的呢?如果真有如此巨大的产量,那根本就用不上我们人类自己再繁衍后代了,所以无论如何投胎转世的理论也是说不通的。 为什么有的小孩儿可以记住自己的前世呢?经过验证也都能对上号。因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包括生命,都像一个信息发射源在不断地向宇宙空间发射自身的信息,这些信息也会在宇宙中

44、存留一段时间,所发射出来的信息里储存着这些物体的一切内容。有些人可以捕捉到这些信息,同时还能破译出来,破译之后就嫁接到自己的记忆里了,这样就给自己造成了好像是曾经亲身经历的一种错觉,其实并不是自己的前生。这些人如果经过开发,是可以随意捕捉别人的信息的。 我下边再说一下“癔病”。 一提到癔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冤亲债主附体前来讨债。真的是这样吗?癔病的“癔”字,是一个“疒”字旁,底下是一个意念的“意”字。意念就是思想,癔病指的就是思想病。癔病就是:有些人可以捕捉到宇宙中别的生命所发出来的信息并破译出来,破译出来之后,所接收到的那个生命的一切习性、特点就都显现出来了。而接收到的这个人,如果主动自

45、控的能力不够强大,所破译出的习气就会占主导地位,这样,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就会变成与所接收到的生命的习性一样了,给人的直观感觉就像是被附体了。 如果这个人再接受过“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或者“冤亲债主前来讨债”的这种文化的熏陶,在破译的时候就会把这些文化也掺进去,这个人所说的话就会很像是冤亲债主前来讨债。如果此人的性格骄傲自大,与所接收到的信息结合在一起,所说出的话就会很高大。比如接收到一条蛇的信息,如果与自大的性格结合在一起,这个人就会说:我是一条修行几千年的蛇,而且神通广大。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这只不过是一条很普通的蛇。 这种病人就相当于是在梦游,只要把他从睡梦中唤醒,主观意识重新站主导地位就可

46、以了。方法很简单,只要你会把正在睡觉的人唤醒,就能把这种病治好,根本不会遭受什么果报。癔病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我就先说这么多吧! 在民间有很多修净土的,净土主要讲的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民间有很多自发的念佛组织,有的经常会帮助临终的人去助念,目的是为了帮助临终之人顺利往生。可是有很多人在助念的时候,不但没把病人助念走,反而把重病的病人助念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人的“意念”是有力量的,也就是意念力。据说日本有一位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人在生气的时候对着水分子施加意念,水分子的排列就会很混乱;高兴的时候对着水分子施加意念,水分子的排列结构就会很整齐。有人说了,这是水分子有感情跟人引起了

47、互动。其实这只是方便说法,这是人的意念力可以搬运水分子,生气的时候搬运的就比较混乱一些,高兴的时候搬运的就很规则。 既然意念有这种作用,为什么不用这种力量为人类造福呢?所以我建议我们不但要帮助临终之人顺利往生,还要帮助病人祛病,同时也锻炼自己的意念力。但是由于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忙,又不能都凑在一起,所以我要告诉大家一些能够在家就可以帮助别人助念的方法。要想在家就能用意念帮人祛病,必须要突破时空障碍,也就是时空这个识障。 时间有什么障碍呢?第一是时间点障碍。比如:当处于现在的时侯就不能同时处于过去,也不能同时处于未来,这就是时间点的障碍。如果突破这个障碍,现在就等于是过去,同时也等于未来。比如说我

48、让大家给一个人助念,你可以想过去我曾经发过这个念,过去这个念就等于现在这个念,那就等于你已经给这个病人发过意念力了。 时间的第二个障碍是时间的跨度,因为时间有一个长度。例如:我们的观念是一年就要比一个月长,突破时间跨度障碍后,时间跨度可以任意延长或缩短,其实并不是时间延长或缩短了,而是时间长短可以通用。例如我要给一个病人去治病,我说咱们每个人发一个月的意念力吧!你就可以想:我发一个念头,一秒钟就可以当一个月使用。我要让大家发一年的意念力,你就想自己刚才所发的意念力就是一年的就可以了。这就突破时间障碍了。 空间障碍是什么呢?因为空间有方向性,有距离性,所以空间的障碍一个是方向障碍,一个是距离障碍。比如空间的方向性,在南方就不能同时在北方。如果突破空间的方向障碍,南方等于就是北方,北方也是南方。比如我要给一个人助念,这个人在南方,就是冲着北方去治,一样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对着北方去发意念力,一样可以达到南方的效果。 距离的障碍是什么呢?比如这个人离你家一公里远,离一公里与一两米的距离是一样的,距离的长短是可以任意地取代的。无论病人距离自己有多远,都可以想成这个人就在你的家,或者你就在那个病人的家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千里诊病、千里治病了,我以后会教大家如何千里诊病、千里治病,每一种病有每一种病的治疗方法。如果谁想参加这个助念组织,可以找我报名。 好了,今天我就讲到这儿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