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课第二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课第二课时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9课第二课时教案中山街中心小学“一线四步“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实验: 课 时 教 案 第 _单元 设计人:_ 第 19 课第2 课时 课题 放飞蜻蜓 课型 新授 目标 预设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2、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初步感受写作方法。 教材分析 放飞蜻蜓讲述了一群孩子在陶行知先生的带领下了解蜻蜓的相关知识,后来放飞蜻蜓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保护益虫,爱护动物的道理。 资源开发 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 重点 难点 激发学生探求有关动物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 法 讲授法 学 法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 师 学 生 课件 工具书 板
2、 书 设 计 19 放飞蜻蜓 教 学 过 程 搜集有关保护动物的标语 研讨调整 研讨调整 个人完善 个人完善 个人完善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研讨调整 一、自读积累 一、板书课题,书写蜻蜓两个字。 二、检查生字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抽读,教师略作评价。 2、齐读生词。 3、说说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板书:陶行知。指导书写“陶”字。 课文先写然后写最后写 板书:捉 讲放 过渡:陶行知给孩子们讲了关于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三、细读课文。 同学读2-10自然段,思考:陶行知给孩子们讲了关于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二、导读达标 抽生回答。板书:吃食 尾巴 眼睛 陶行
3、知怎样给孩子们讲蜻蜓吃食这个问题的呢? 学习第26自然段。 1、学生自学2-6自然段。 :学习提示: 1、默读26自然段,用小圆圈画出陶行知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词语,用 画出陶行知说的话。 2、轻声读第2和第6自然段,从陶行知的神态、动作、语言中,你体会到陶行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检查自学情况,朗读体会情感。 检查勾画和体会的情况。理解慈爱、抚摸,出示“抚摸”,都是提手旁,学习生字“抚”。 读悟第二、六自然段。 抽读、范读:体会到陶行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和蔼可亲 指导朗读:读出和蔼可亲的样子和疑问的语气。 研讨调整 研讨调整 个人完善 个人完善 个人完善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4、(第三学年) 研讨调整 教 学 过 程 小结: 3、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想象陶行知与孩子们对话的场面,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理解“七嘴八舌抢着说”,然后再请几个孩子表演第五自然段。板书:七嘴八舌。 师:孩子们已经知道了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如果这时陶行知让孩子们把蜻蜓放了,会放吗?可是陶行知却继续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眼睛学习10自然段 学习要求: 迅速默读10自然段,用 画出陶行知介绍蜻蜓尾巴和眼睛的句子。 与同桌讨论:陶行知为什么还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2、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回答第一个问题,用“陶行知给孩子们介绍了还介绍了”的句式。“只介绍了这些吗?” 陶行知在给孩子们介绍蜻蜓
5、的大眼睛时哪些词用得好,用你喜欢的符号在书上把这些词勾画出来,体会“成千上万”、“四面八方”的意思。板书“成千上万”、“四面八方”。你能说出几个类似带数字的四字词语吗? 欣赏蜻蜓图片,教师引读。 陶行知为什么还要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呢?抽生回答。 学习第11自然段。 1、这时候陶行知如果让孩子们把蜻蜓放了,孩子们会放吗?可是,陶行知却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板书:放 比较句子: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他放了,好不好?”陶行知说:“把它放了。” 指导朗读,结合上下文体会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尊重孩子 2、孩子们把蜻蜓放飞时是怎样的心情呢?齐读课文最后两句。看书上的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 教 学 过 程 你们瞧,蜻蜓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陶行知会说些什么呢?小蜻蜓又会说什么呢?(自由交流 研讨调整 研讨调整 个人完善 个人完善 个人完善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研讨调整 三、读写训练 教 学 过 程 研讨调整 研讨调整 个人完善 个人完善 个人完善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研讨调整 四、阅读推介 基础题 把你对蜻蜓的作业设计 了解介绍给周围的人。 提高题 创新题 办一份关于蜻蜓知识的手抄报 教后记实 教案审阅情况: 组长签字: 领导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