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送小蚂蚁回家.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4517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送小蚂蚁回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送小蚂蚁回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送小蚂蚁回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送小蚂蚁回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送小蚂蚁回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送小蚂蚁回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送小蚂蚁回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送小蚂蚁回家23.送小蚂蚁回家 设计者: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 陈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蚂、蚁、静、莲、闭、感、激、萤、笼、坛”等10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和记忆“静、莲、闭、萤、坛”等5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小动物间对话中的感叹句和问句。 3懂得伙伴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伙伴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 2 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老师给大家念一首儿歌,好吗? 一二三,三二一

2、, 三只蚂蚁来背米。 嘿哟呵,嘿哟呵, 回到家里数米粒。 你一粒,我一粒, 还有一粒在哪里? 蚂蚁弟弟笑嘻嘻, 还有一粒在我的肚子里。 你们觉得这首儿歌中的小蚂蚁可爱吗? 2 学习生字:蚂 蚁 你还知道哪些虫字旁的字? 3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也是小蚂蚁的故事 1 揭示课题:送小蚂蚁回家 4 齐读课题。 说明: 开头用一首有趣的儿歌引入,立刻将学生带入了奇妙的童话世界中,并同时引出了本文的生字“蚂蚁”。虫字旁是学生熟悉的部首,而且“蚂蚁”两字又是形声字,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识记不是难点。可利用这两个字拓展其它虫字旁以及虫字底的字。但要注意,本环节的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左右。 5.读了课题,你有什

3、么问题吗? 交流,出示: 1)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 2)谁送小蚂蚁回家? 3)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 4)怎样送小蚂蚁回家? 说明: 采用对课题质疑的方法归纳出问题,既可培养质疑能力,又能增强学生解疑的积极性。 二、自学课文 带着问题读课文,找答案。学习生字新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 蚂蚁 睡莲 闭上 感激 灯笼 花坛 惊醒 静悄悄 萤火虫 亮晶晶 说明: 大多数学生对于睡莲不太了解。老师可在学到“睡莲”一词时出示睡莲或是图片以及介绍,让学生大致了解这种水生植物。 2) 分小节朗读课文。 四、交流问题答案。 1. 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 1) 夏夜是怎样的?交流 a.“夏夜,公园

4、里静悄悄的。” “静悄悄”就是很静很静的意思。学习“静”,注意后鼻音。 2 像“静悄悄”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吗? b. 睡莲说:“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呀!” c,“啊,多美的夏夜呀!” 2) 读出感叹句的语气。老师范读。个别读,齐读。 2. 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 学习“莲”,注意上下结构。 1) 我们来看看第27节中小蚂蚁和睡莲的对话。出示: 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快上来吧!” 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睡莲说:“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呀!” 小蚂蚁摇摇头,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

5、会着急的。” 2) 怎样才能读好他们的对话呢? 注意标点和一些关键的词语,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读,然后交流,评价。 学习生字“感 激”,感组词;激换部首 男女生分角色读。 说明: 老师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要送小蚂蚁回家的原因。因为课文中没有一句能完全说明理由的句子,可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补充。老师要抓住这个训练阅读与说话的契机,既要仔细阅读,寻找理由,又要做到回答时句式完整。在指导朗读时,由于学生已经对感叹号和问号所表达的语气比较熟悉。可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感悟如何读好对话。然后通过大组交流以及老师的指导,强调提示语的重要,读出感激、着急的语气。 3. 谁送小蚂蚁回家? 1)蜻蜓和萤火虫 3 2)

6、学习“萤”,注意后鼻音。 4怎样送小蚂蚁回家? 1) 随机出示: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弯弯的小桥,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美丽的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集体读句。 “飞机” 上为什么要用上引号。作者把蜻蜓比作飞机。 文中还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小灯笼就是作者把它比作了小灯笼。 2)如果没有萤火虫的照明,蜻蜓怎能在夜晚看清弯弯的,绿绿的和美丽的? 读第13、14小节。 3)三个学生扮演读睡莲、蜻蜓、萤火虫,其余学生读旁白,朗读第814节。 4. 既然是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那课文为什么要写到睡莲呢? 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整篇课文。

7、 交流 说明: 这个问题是个难点。课题是送小蚂蚁回家,然而尽管睡莲没有送小蚂蚁回家,但是她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可根据班上学生的理解程度自行安排。可由学生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读课文解疑;也可不提问,直接进入下面的说话训练,在说话中,强调睡莲的表现。 四.说话训练: 1. 那么课文中出现的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中,你最喜欢谁呢?说说理由。用上“我喜欢 ,因为 。”的句式。 说明: 说话训练不应框死学生。四个人物各有可爱之处,睡莲、蜻蜓和萤火虫自是不用说了,小蚂蚁急着回家,怕父母担心,就非常让人喜爱。但一定要用上规范的句式,让训练切实、有效。 4 2. 小结: 热心的睡

8、莲、蜻蜓和萤火虫,增添了夏夜的美,闪烁的星星点缀了夏夜的美,细心的作者描写了夏夜的美,可爱的小朋友体会到了夏夜的美,夏夜多美啊! 五. 写字指导: 1. 重点指导描写“静”“莲” 2. 教师范写。 3. 学生描摹,老师巡视。 说明: 本课书写的字中可重点指导“静”字。这个字虽然是左右结构,但左右应写得一样大小,而且“静”的第4笔横应稍稍倾斜。写“莲”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上下结构。学生在书写时,老师要时时提醒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说课要点 一说教材 第23课送小蚂蚁回家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讲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救他上来,蜻蜓、萤火虫帮助他回到了家。表现了

9、动物们相互帮助的心灵美。课文通过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展示故事,生动,吸引人。而且动物们的心灵美和夏夜的景色美交织融合在一起,给孩子一种美的享受。 二说学情 经过一年级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一套掌握生字的方法,比如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想一想以及编儿歌,记形声字等等的方法。学生能用这些方法识记很多生字,但在细微之处,关键之处还需要老师的指点。在朗读方面,学生基本上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也能在初读课文时读通课文,而且对于问句、感叹句的朗读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写字方面,基本上能照样子在田字格中正确描摹。 三说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除识字写字以及正确朗读课文等常规目标外,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是

10、读好小动物对话中的感叹句和问句。这个目标的制定面向全体,集中而适切。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则让5 学生通过读课文,懂得伙伴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伙伴的道理,培养学生互助的意识。 四说教法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点阅读和朗读的经验,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老师基本采用自由阅读解决问题,自由朗读读出语气的方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老师则起到适当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朗读中,评价中得到收获。 五说学法 本课教学先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学生字新词,并正确朗读课文,意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之后通过读词语等练习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进行及时指导。课文内容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抓住课题,解

11、决与课题有关的问题,大致掌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再朗读课文,达到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在读通的基础上,讨论喜欢哪种小动物,加深感悟,训练了说话能力,学生也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六说实施 根据教学设计,本节课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揭示课题: 这一个环节通过一首儿歌的引入,立刻将学生带入了童话世界,也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蚂蚁”时,拓展了虫字旁的字,既学了新字,又复习巩固了熟字,这样便于学生将字归类,而有效地记住很多字。 2 自学生字新词。 这一个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培养其良好的自学能力。 3 学习课文。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课题是送小蚂蚁

12、回家,那么课文中,谁,什么时候,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又是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抓住标点以及提示语,读好动物间的对话。在朗读的过程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时指导,以各种形式组织朗读好这段对话。通过朗读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体会了感情。 6 4 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让学生用“我喜欢 ,因为 。”的句式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小动物。这在理解了课文内容后进行是适时的,既能反馈对课文的掌握,也能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规定句式规范了学生的说话,也让学生更大胆,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5 指导描摹 本课写字

13、指导重点书写“静”和“莲”2个字。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先示范,再让学生描摹,重在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汉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教学实录片段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可爱吗? 生:可爱。 师:那么他们四个中,你最喜欢谁呢? 师:你们都有各自喜欢的人物。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他,然后请你用“我喜欢 ,因为 。”的句式来说说吧。 生1:我最喜欢蜻蜓,因为他送小蚂蚁回家。 师:说的不错。蜻蜓有什么特别值得你喜欢的地方吗?再读读课文,你会有所发现。 生2:我来说。我最喜欢蜻蜓,因为他放弃休息送小蚂蚁回家。 师:你读得真仔细,说的也很好,用上了“放弃“这个词语。可是萤火虫也送小蚂蚁回

14、家了。 生3:我最喜欢萤火虫,因为他用自己的亮光为蜻蜓照明,送小蚂蚁回家。 师:你说得很完整,是个优秀的萤火虫拥护者。 生4:我最喜欢睡莲,因为他把小蚂蚁从池塘里救了上来。 师:对啊,如果没有他伸出双手去帮助小蚂蚁,小蚂蚁还在水草上趴着呢。更不用说回家呢。睡莲功不可没,你也说得很有道理。 7 师:你们都很喜欢救小蚂蚁的睡莲,送小蚂蚁回家的蜻蜓和萤火虫,那么小蚂蚁呢?读读课文,再想一想。 生5:我喜欢小蚂蚁,因为他很有礼貌。 师:哦,你从哪里有这样的发现? 生5:睡莲把他救上来,他连声说谢谢,还叫睡莲姑姑。 师:你读得比老师还仔细呢! 生6:我喜欢小蚂蚁,因为他怕爸爸妈妈担心而急着要回家。 师:

15、我很同意你的意见。小蚂蚁心里想着爸爸妈妈,是个懂事的孩子。 我们课文中的四个人物都有他们可爱的地方,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多种识字教学方法,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本课的生字有10个,如果面面俱到,全部教学,那么将占去许多阅读课文的时间。因此在课堂上,我只选择重点生字进行教学,如“蚂蚁”虫字旁字的积累;“莲”结构和书写;“笼”读音;“静”书写。其余的生字则采用自学和带词语识记,读课文积累的方式进行。这样做既有效,又不花费很多时间。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 授以于鱼,不如授以于渔。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就能有很好的阅读的效果。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读睡莲和小

16、蝌蚪的话,想想应该怎么读,同桌扮演对读。交流时说说自己的理由,而老师适时指点。学生所说的理由是自己感悟,在交流时,对别的没有悟出的学生是一个促进的过程,而老师的指点,也能弥补不足的地方。 不足之处: 问题过多。 8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理解并欣赏的过程,过多的问题会让课文变得支离破碎。如果能在教学时减少问题,使得环节更清晰,更流畅,则效果更佳。课后,有这样的设想:是否能把学习课文和说话训练的顺序颠倒一下。在初读课文,知道谁送小蚂蚁回家后,就直接说说你喜欢谁。然后深入读课文,从文章中找答案,说说为什么喜欢他。在找答案的过程中也融入朗读的指导。这样的设计减少了问题,环节清晰。 教学案例 让每个孩子都乐

17、于表达 表达,是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一条最佳途径。所有听过报告或是讲座的人都会体会到,一个会表达的说者会牢牢吸引住自己的注意,哪怕听上一、二个小时也不觉乏味。在生活中,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往往是谈话的组织者和团体的中心,是受人注目的。可见表达是十分重要的,而要善于表达的第一步是乐于表达,只有肯表达,多锻炼,才能形成善于表达的技能。 我们班级的许多孩子都很乐于表达,整堂课都把手举得高高的,巴不得所有的问题都由他来回答,随时都能让他来说上两句。而小越则可以整节课不回答任何问题,尤其是在需要发表自己看法时,更是把自己的头埋得低低的,生怕老师叫到他,生怕自己当众说错。时间一长,小越明显没有别的孩子会表达。 教

18、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本课的说话训练上特别注意了小越。课前,我在下课时,很随意地和小越谈起这篇课文中的小动物们。在和我独处的时候,小越比较放松,让她“作弊”一下,有何不可?我问她:“你觉得他们好吗?”她轻轻地说:“他们真好,送小蚂蚁回家。”我追问道:“是吗?那你最喜欢谁?” “睡莲。因为她长得好看。” “可她没送小蚂蚁回家呀。” “她不能送,如果可以,她一定会送小蚂蚁回家的。” “呀,你说得对。其他小朋友肯定没想到。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如果小朋友说不到,我看看你,你来告诉大家,好吗?” 小越看了看我,一下子红了脸。我不放心,马上和她拉勾。 上课了,当进行到那个说话训练时,果然,

19、大家纷纷举起了手,而她却看9 了看我,深深地埋下了头。学生们有的说到了蜻蜓,有的说到了萤火虫,眼看小越的答案将被其他同学说出。我马上看了看小越,她紧张极了,脸又涨得通红,不敢举手。我话里有话地说:“蜻蜓答应送小蚂蚁回家,结果他做到了。我们小朋友也要像他学习,做个受信用的人。”小越一听,抬头看了看我,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成功了!“小越,你来谈谈。你一定想法独特吧!”当她轻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我带领全班给了她潮水般的掌声。她又脸红了,不过这次的脸不仅有红色,还有喜色。课后,我安排了几个小朋友去称赞她,夸她了不起。看得出,她很为自己的发言骄傲。 我想能让小越当众开口,这是一个成功的开始。但以后如何让

20、它继续下去,有第二次、第三次,如何让小越乐于表达,这还值得我深入思考。 有关训练材料 基础题: 1 加部首,组词: 马 咸 云 龙 2 加标点: 1)小蚂蚁 你怎么啦 2)星星看见了 高兴地眨着眼 3)啊 多美的夏夜呀 3 照样子写词语: 例:亮晶晶 10 4 读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 1)夏夜,花坛里静悄悄的。 2)睡莲弯了弯腰,让小蚂蚁爬了上来。 )小蚂蚁爬回了家,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小蚂蚁和睡莲说话时,蜻蜓正在睡莲叶上休息。 写字 静 莲 萤 坛 拓展题: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帮助别人的故事。你知道吗?有一本著名的童话书讲述的也是兄妹俩帮助别人的故事,这本童话书就是青鸟。你可以在图书馆、书店或网上阅读它,并且一定会被它深深打动。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