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公开课《蜜蜂引路》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4607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公开课《蜜蜂引路》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6公开课《蜜蜂引路》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6公开课《蜜蜂引路》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6公开课《蜜蜂引路》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公开课《蜜蜂引路》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6公开课蜜蜂引路教学设计26、蜜蜂引路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故事,说明列宁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教育我们遇到疑难的事情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想办法解决问题。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阅读文章有一定的感悟能力,但他们的思想认识往往还太片面性、太肤浅。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领着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外,还要把感悟故事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教学目标: 1、会认“莫、斯”等6个生字,会写“讶、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2、。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吃蜂蜜吗?大家知道是谁生产蜂蜜的吗? 2、勤劳的小蜜蜂本领可大了,除了传花粉,采花蜜,还会引路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蜜蜂是怎么引路的。 3、学生齐读课题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书时不要忘记正确的读书姿势,还要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词。 3、指导书写“派”

3、。 “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人呢? 3、列宁怎么找养蜂人呢? 4、理解“常常”一词。 5、列宁遇到了什么问题? ( 往常 )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6、出示课后读读想想: a.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b.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去找。 分别为这两个词语找近义词。这两个词语能交换吗?为什么? 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 a.列宁发现了什么?(板书:花丛园子小房子) b.用“”画出表示花丛.园子.

4、小房子位置的词。 c.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列宁善于观察?用“_”画出. 2、想一想,说一说。 列宁边走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_。 列宁想:蜜蜂采了蜜就要飞回_。 而 往往就住在蜂房附近。 所以,列宁只要朝蜜蜂飞行的方向走,就一定能找到 。 3、列宁想得对不对?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哪个词最能体现列宁的判断是正确的? 4、比较句子,理解“果然”一词。 5、展示列宁寻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并练习口头表述。 6、全班朗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第4自然段 1、在蜜蜂的带领下,列宁终于找到了养蜂人,养蜂人见到列宁有什么表情? 2、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感到惊讶? 2、列宁见到养蜂人有什么表情? 3、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4、理解向导,说说向导在本文中是指谁? 四、 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五、作业 画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 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花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