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课 短文两篇》习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4622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课 短文两篇》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7课 短文两篇》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7课 短文两篇》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7课 短文两篇》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课 短文两篇》习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7课 短文两篇习题第27课 短文两篇 一、基础部分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作者_,字_,号_。北宋_家,_家。和父亲_、弟弟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 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 B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C月夜入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 3翻译句子。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8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

2、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1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1 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二、试一试人们常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请写出它们所比喻的高贵品质。 27 答案 一 1 东坡志林_,作者_苏轼_,字_子瞻_,号_东坡居士_。北宋_文学_家,_书画_家。和父亲_苏洵_、弟弟_苏辙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三苏_”。 2 C 3 1 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4“_信_,“_给谢中书的信_。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6 对偶 对偶,借代 7本文分_三_层,。 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 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欣赏到。 8 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9 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 拟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反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10 点明夜游的起因、时间、同游的人及游览的地点。 运用比喻描绘庭院月色 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感。 11 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12何夜无月?两人者耳。略 二、。 (只要能写出松的坚韧不拔,竹的高风亮节,梅的凌寒傲骨等意思即可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