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脑死亡:是指全脑机能永久性丧失,即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因此,脑死亡成了近年来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称高渗性脱水,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又称低渗性脱水,其特征是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于280mmol/L,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 水中毒:血清钠浓度低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低于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故称水中毒。 水肿:是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一种常见病理过程。 心房利钠多肽:由
2、心房组织释放,可增加回心血量、提高心房内压。其作用为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使尿钠与尿量增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而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 阴离子间隙:是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量与未测定的阳离子量的差值。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是指同一病人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 肾小管性酸中毒:是一种肾小管排酸或重吸收碱性物质障碍而产生酸中毒的疾病,有RTA-型和RTA-型等多种类型。 缺氧:凡因氧供应不足或用氧障碍,导致组织代谢、功能及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低张性缺氧:由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及静脉血分流入动脉等原因引起动脉血养分压降低,使动脉血
3、氧含量减少的组织供氧不足,称为低张性缺氧。 等张性低氧血症: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氧容量降低而致动脉血氧含量减少,但动脉血氧分压正常,故称为等张性低氧血症。 肠源性紫绀: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后者吸收后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如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至20%50%,患者出现头痛、无力、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以及皮肤黏膜呈青紫色。 循环性缺氧:由休克、心力衰竭、血管病变、栓塞等原因引起全身或局部循环障碍,组织血流减少导致组织供氧减少,称为循环性缺氧。其血氧变化特点是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而其他血氧指标正常。 发热:是指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
4、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移超过正常值的0.5时,称为发热。 热惊厥:发热时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小儿易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称为热惊厥。 内生致热源: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源。 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为应激。 热休克蛋白:在热应激原或其他应激时细胞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或应激蛋白。 全身适应综合征:是指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可分为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休克:休克系各
5、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其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致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 低血容量性休克:由于血量减少引起的休克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见于失血、失液或烧伤等情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大量生成,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同时引起多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并有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使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脏器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缺血再灌注损伤:部分患者或动物缺血后恢复血液再灌注,不仅没使组织和器官功
6、能恢复,反而使缺血引起的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这种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反常:用缺氧溶液灌注组织器官或培养细胞一定时间后,再恢复正常氧供应,组织及细胞的损伤不仅未能恢复,反而更趋严重,这种现象称为氧反常。 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 心肌顿抑:是指心肌短时间缺血后不发生坏死,但引起的结构、代谢和功能改变在再灌注后延迟恢复的现象,其特征为收缩功能障碍。 细胞凋亡: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称为细胞凋亡。 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时,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浆,形成泡状小体称为凋亡小
7、体。是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 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通过位于胞膜或胞内的受体感受胞外信息分子的刺激,经复杂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转换来影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这一过程称为细胞信号转导。 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即心泵功能减弱,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称为心力衰竭。 心肌重构:心力衰竭时为适应心脏负荷的增加,心肌及心肌间质在细胞结构、功能、数量及遗传表型方面所出现的适应性、增生性变化称为心肌重构。 心肌向心性肥大:如果长期后负荷增大,如高血压病,可引起心肌向心性肥大,此时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肌纤维变粗,心室壁
8、增厚,心腔无明显扩大,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的比值小于正常。 心肌离心性肥大:如果长期前负荷增加,如主动脉闭锁不全,可引起心肌离心性肥大,此时心肌纤维长度增加,心腔明显扩大,室壁直径与室壁厚度的比值等于或大于正常。 呼吸衰竭:由于外呼吸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成年人静息时在海平面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的病理过程称为呼吸衰竭。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由于化学性因素如毒气等、物理因素如放射性损伤、生物因素及全身性病理过程等所引起的急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肺泡膜通透性增加,常出现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 静脉血掺杂:是指那些病变肺泡通气量明显减少而血流未相应减少甚至
9、还可因炎性充血等使血流增多,以致于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不能充分的动脉化便掺入动脉血内,又称功能性分流。 肺性脑病:由呼吸衰竭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称肺性脑病。其发生机制是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中毒对脑血管和脑细胞的损伤作用,它们使脑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脑血流增多,脑细胞水肿及电活动障碍而引起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组织的损伤。 限制性通气不足: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称为限制性通气不足。 真性分流:解剖分流的血液完全未经气体交换过程,故称为真性分流。 肝功能不全:各种致肝损伤因素使肝细胞发生严重损害,使其代谢、分泌、合成、解毒与免疫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机体往往出现黄疸、出血、继发性感染
10、、肾功能障碍、脑病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之为肝功能不全。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神经精神综合征。肝性昏迷是肝性脑病的最后阶段。 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的化学结构和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为相似,但是其生物学作用极低,故称之为假性神经递质。 氮质血症: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含氮的代谢终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在体内蓄积,因而血中非蛋白氮的含量增加,称为氮质血症。 尿毒症: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最严重的阶段时,代谢终产物和内源性毒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肾的某些内分泌功能失调,从而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称为尿毒症。 少尿:每24小时尿量
11、少于400ml称为少尿。 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指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见于幼儿的肾性佝偻病、成人的骨软化、骨质疏松和骨硬化。 多器官功能衰竭:主要是指患者在严重创伤、感染、休克、或复苏后,短时间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器官的衰竭。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是指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综合征。 细菌移位:肠道细菌透过肠黏膜屏障入血,经血液循环抵达远隔器官的过程称细菌移位。 1、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理过程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3、病因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
12、并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因素。 4、疾病发生的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5、诱发因素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6、死亡是指机体生命的终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永久性的停止,而整体的死亡而并不意味着各器官组织同时都发生死亡。 7、脑死亡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全脑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地功能丧失,使得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 8、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 9低渗性脱水是指机体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5mmol/L,血浆渗透压145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
13、L1。 10、等渗性脱水是指机体的水和钠以等渗比例丢失,或失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血浆渗透压为 280310 mmol/L。 11、水中毒指当水的摄入过多,超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和肾脏的排水能力时,使大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导致细胞内、外液容量扩大,并出现包括稀释性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被称为水中毒。 12、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低于135mmol/L。 13、高钠血症 是指血清钠浓度高于145mmol/L或血清钠度150mmol/L。 14、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15、高钾血症是指血清K+ 浓度大于5.
14、5mmol/L。 16、酸碱平衡紊乱指由于各种原因使细胞外液酸碱度的相对稳定性遭到破坏,称为酸碱平衡紊乱。 17、固定酸是指体内除碳酸外所有酸性物质的总称,因不能由肺呼出,而只能通过肾脏由尿液排出故又称非挥发酸,也称之酸碱的肾性调节。 1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19、标准碳酸氢盐是指血液标本在标准条件下,即在38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用PCO2为5.32kPa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20、阴离子间隙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量减去未测定的阳离子量的差值,即AG=UAUC。 21、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由于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肾脏排酸
15、减少,以及HCO3-大量丢失,导致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降低。 22、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经过肺的调节后,若HCO3-/H2CO3的比值接近于20:1,则pH进入正常范围,AB和SB在原发性降低的基础上呈现AB=SB,称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23、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若HCO3-/H2CO3的比值仍明显低于20:1,则pH仍低于正常。 24、呼吸性酸中毒是指因CO2呼出减少或CO2吸入过多,导致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 25、代谢性碱中毒指由于H+丢失过多,H+转入细胞内过多,以及碱性物质输入过多等原因,导致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 26、呼吸性碱中毒 指因通气过度使CO2呼
16、出过多,导致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降低。 27、水肿是指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 28、脑水肿是指脑组织液体含量增加导致脑容积扩大和重量增加。 29、缺氧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30、低氧血症由于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组织供氧不足。 31、氧分压为物理溶解于血液的氧所产生的张力。 32、氧容量指PaO2为19.95kPa (150mmHg)、PaCO2为5.32kPa(40mmHg)和38条件下,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CO2max高低取决于Hb质和量的影响,反映血液携氧的能力。 33、氧含量
17、是指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包括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和与Hb化学结合的氧。当PO2为13.3kPa时,100ml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氧约为0.3ml,化学结合氧约为19ml。 34、氧饱和度是指Hb结合氧的百分数。 35、动静脉氧差为CaO2减去CvO2的差值,差值的变化主要反映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内摄取氧的多少和组织对氧利用的能力。 36、低张性缺氧指由PaO2明显降低并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当PaO2低于8kPa时,可直接导致+CaO2和SaO2明显降低,因此低张性缺氧也可以称为低张性低氧血症。 37、紫绀(cyanosis)是指当毛细血管中脱氧Hb平均浓度增加至50g/L(5g/dl)以上
18、可使皮肤粘膜出现青紫色,称为紫绀。 38、血液性缺氧指Hb量或质的改变,使CaO2减少或同时伴有氧合Hb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39、等张性缺氧指由于Hb数量减少引起的血液性缺氧,因其PaO2正常而CaO2减低,又称等张性缺氧。 40、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is) 是指在食用大量新腌咸菜或腐败的蔬菜,由于它们含有大量硝酸盐,经胃肠道细菌作用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经肠道粘膜吸收后,引起高铁Hb血症,患者皮肤、粘膜呈现青灰色,也称为肠源性紫绀。 41、循环性缺氧指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氧供应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低动力性缺氧。 42、缺血性缺氧 是指由于动脉
19、供血不足所致;淤血性缺氧是由于静脉回流受阻所致。 43、组织性缺氧是指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44、发热是指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时,称为发热。 45、过热是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散热障碍或产热器官功能异常,使体温调控不能与调定点相适应,体温被动性升高,体温升高的程度可超过调定点水平,但此时调定点并未移动,这类体温升高称为过热。 46、发热激活物 指通过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而引起发热的物质。 47、内生致热原是由激活的产致热原细胞合成、分泌和释放某些小分子的致热性细胞因子,并作用于体温中枢
20、引起发热,这些小分子的致热性细胞因子称为内生致热原。 48、热限指发热在一定的范围内呈剂量-效应依赖关系,但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增加致热原剂量,体温不会进一步升高,体温被限定在一定的高度,这种现象称为热限。 49、应激或应激反应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所出现的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激或应激反应。 50、应激原是指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则统称为应激原。 51、“全身适应综合征”指如果劣性应激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52、热休克蛋白是指细胞在应激原特别是环境高温诱导下所生成的一组蛋白质。 53、热休克蛋白的“分子伴
21、娘”指热休克蛋白中大多数是细胞的结构蛋白,其主要功能是帮助蛋白质进行正确的折叠、移位、维持以及降解,因此被称为“分子伴娘”。 54、应激性溃疡 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及大手术、重病或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粘膜的糜烂、浅表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发生穿孔。 55、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组织有效循环血液流量急剧降低为特征,并导致细胞功能、结构损伤和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的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56、微循环 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它的基本功能是向全身各个脏器、组织运送氧气及营养物质,排泄代谢产物
22、,并且调节组织间液与血管内液。 57、低排高阻型休克又称低动力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心脏排血量低,而总外周血管阻力高。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降低,所以又称为“冷性休克” 58、高排低阻型休克又称高动力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总外周阻力低,心脏排血量高。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脉充实有力,皮肤温度升高,所以又称“温性休克”,部分感染性休克属于此类型。 59、“自身输血”是指由于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的大量释放使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可迅速而短暂地减少血管床容量和增加回心血量,以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60、“自身输液”是指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微静脉对
23、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比后阻力增加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起到“自身输液”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代偿意义。 6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以不同原因所致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增加以及广泛微血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 62、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指在DIC发展过程中,在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带刺的收缩红细胞,可见新月体、盔甲形等形态各异的红细胞碎片,由于裂体细胞脆性高,很容易发生溶血,所以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63、缺血再灌注损伤指在一定条件下恢复血液再灌注后,部分动物或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不但未减轻反而加重,因而将这种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64、心力衰竭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即心脏泵血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充分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或综合征。 65、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大多数心力衰竭中,尤其是呈慢性经过时,由于CO心输出量和静脉回流量不相适应,导致钠、水瀦留和血容量增多,使静脉淤血及组织间液增多,出现明显组织水肿,心腔通常也扩大 66、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指心力衰竭发生时CO较发生前有所下降,但其值仍属于正常,或高于正常,故称为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