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4800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0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40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0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0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40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 根据创伤和外科手术中污染的可能性将切口分三类 手术切口分为三类:类为无菌切口,类为可能污染切口,类为污染切口。愈合等级分为三级:甲级为愈合优良,乙级为愈合欠佳,丙级为切口化脓。对于个别分类确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者以“”计,不能确定为“”者以“”计。 1、清洁切口,用“”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即缝合的是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

2、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 3、污染切口,用“”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 手术切口分类、类切口分类的标准 类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类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类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者 类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愈合的分级有三级 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 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