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花瓣飘香》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4986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花瓣飘香》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6《花瓣飘香》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6《花瓣飘香》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6《花瓣飘香》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6《花瓣飘香》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花瓣飘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花瓣飘香》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6花瓣飘香教案花瓣飘香 “花瓣飘香”字面意思是花瓣散发出香味。以此为题,暗指美好的心灵、美好的人格也会像花瓣一样散发芳香,让人感动。 教材分析 花瓣飘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的事情,赞美了小女孩爱惜花草、孝顺母亲的美好心灵。课文以“花瓣飘香”为题,表面是写花瓣飘着沁人心脾的香味,其实是隐喻文中送花瓣给妈妈的小女孩,她那纯真善良的心,像含露的花瓣一样,清香四溢,让人迷恋、珍惜。 全文共十一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经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续写,引人入胜。 本文善于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的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小心地摘”表现了小

2、女孩摘花瓣时的认真和细心,“双手捧着”的动作则反映了小女孩对自己精心挑选的这片花瓣的虔诚,她要将寄托着自己爱心的最美的花瓣完好无损地捧到妈妈的病床前。“眼眶里闪动着泪花”的细节既显示出小女孩的话语是发自肺腑的,又反映了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时的难过心情,而文中小女孩的答话充分表现了小女孩善良的品质,美好的心情,那纯朴稚气的话语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ppt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同学们准备什么礼物送给妈妈呢? 许多同学都想到了送妈妈一束鲜花。是啊,花儿象征着美丽,

3、寄托着祝福,是我们表达情意的良好方式。有一个小姑娘也想送花给妈妈,可她送的仅仅是一片月季花的花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微小的花瓣却散发浓郁的芳香,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她吧! 二、初读课文 1、过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三四个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 谁愿意给我们读读这篇课文? “可能有点紧张,希望你下次准备得充分点,先请坐。” “读得真好,可看出来你预习时一定很认真,把课文读得很熟练” “你读得不仅很流利,还很有感情,相信你已经走进了小女孩的内心。” 三、学习生字词 过渡:为了同学们能把课文读得正确又流利,更好地理解课文让我们先扫清课文中的拦路虎。 这些

4、词语你们都会读了吗? 课件出示:俯身 摘花 捧着 拿着 惶恐 舍不得 惹事 懂事 不知所措 眼眶 1、请学生逐个读,相机正音 2、齐读 3、解释不懂的词语 惶恐:惊慌害怕。课文中指小女孩害怕大人责怪而表现出的神情。 什么情况下人会惶恐呢?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惹事与惹是生非不要弄混 不知所措 措:安排,处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课文中指小女孩摘了花瓣被人发现后那种受窘的神态。 想想在什么情况下人会不知所措,谁能用“不知所措”说句话? 例:看到孩子被坏人绑架了,那位母亲急得不知所措。 在学校闯祸了被妈妈知道后,他不知所措。 舍舍弃 舍不得;房舍 退避三舍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5、、默读课文,谁能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懂事的孩子。 2、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3、课件出示:一天清晨、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第二天早晨。按时间顺序把课文划分为四段。 4、读课文。 五、走进月季花,学习第1小节 1、出示课件:一组月季花图。同学们请看,这一丛月季花怎么样?让学生从花的形状、颜色清新等感受月季花的美丽。 句式练习:看到这些娇艳的月季花,我仿佛闻到了。 看到这些娇艳的月季花,我真想。 2、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月季花的美丽?齐读一自然段。 六、走进小女孩,学习第2小节 1、过渡:有个小

6、女孩跟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这美丽的月季花,瞧!她在干什么? 学习感悟2自然段。 指名读2自然段。 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 指名回答。 学生全体学小女孩摘花,师读2自然段。你就是这位小女孩,通过刚才的摘花体会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表示动作的词呢? 为什么用双手捧着,还跑的那么快呢? 摘花很小心 心里急 过渡:小女孩爱花,舍不得摘花老师也感受到了。 让我们一起读2自然段,夸夸这个爱花的小女孩吧! 2、提出疑问。 小女孩偷摘了作者“我”的月季花,课文的第10小节作者又夸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解开这个谜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 复习

7、生词。 3.过渡: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我”家门前的开了很多红艳艳的月季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精读、感悟课文。 过渡:小女孩摘的花是她家的吗?要是被发现了可怎么办,被发现了吗?小女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1.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3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不知所措、惶恐”。 教师引读:小女孩知道摘花不对,因此被人发现时不知所措,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 2.学习课文的第自然段。 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自由读这句话,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指名说。 你能把小女孩没说完的话说完吗?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4、5自然段。 能把“

8、轻轻”一词去掉吗?从这一词中你感受到“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难怪小女孩摘了花瓣“我”不但没责备她,还夸她是个懂事的孩子。 请孩子们默读课文的10自然段,用“”勾画出表现小女孩懂事的有关句子。【设计理念: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让孩子自主研读思考,自由表达交流,力求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按要求默读课文。 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选择学习相关的课文内容) 重点学习课文7、自然段。 课件出示: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读这一句的时候,心情怎样?指导朗读。 说话

9、练习:小女孩送花瓣给妈妈,妈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欣赏歌曲妈妈的吻。 过渡: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提起爸爸,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爸爸在哪儿呢? 学习课文9自然段。 课件出示: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a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b指导朗读。 此时,你最想对小女孩说什么?(再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过渡:其实小女孩送的不只是花瓣更是一份孝心,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打动了文中的“我”。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9学习11自然段。 指名读。 齐读11自然段,读出我们心中的感动吧。 口语训练: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会对

10、小女孩说些什么?送花给母亲时又会对母亲说些什么? 你打算怎么孝敬你的父母呢? 三、总结全文 1过渡:小女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课文用对话的方式写出了她不仅爱花,更爱父母。她摘的花瓣的芳香飘到了她妈妈那里,她妈妈高兴;飘到了作者那里,作者也学着送花给自己的妈妈。孩子们,相信你们也闻到了花香,你们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虽然我们的手中没有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孩子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芳香。 2现在让我们一起朗读全文,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心读出小女孩的可爱和懂事吧。也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吧! 四、作业: 1.抄写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 2.

11、朗读课文。 3.小练笔。 板书设计: 6 花瓣飘香 小女孩 摘花瓣 送妈妈 “我”买花 教学反思: 1. 反复诵读,注重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善。” 本文情节简单,语言生动,情真意切,有很美的意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再读课文理清脉络,逐层研读品味语言,通读全文升华情感,在反复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着眼开放,给予空间。 新课标的实施策略,更注重设计的开放性,体现其弹性、空间和发展。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课堂

12、是瞬息万变的,学习个体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同,教师只能依据学生的现状作出多种假设,拟定一个大致的框架、轮廓,或者学习的最佳路径,供学生自主选择,并在运用中随时调整。所以,本课的设计,没有环环相扣的问题,没有精雕细琢的分析,甚至也没有统一的答案,而是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让孩子自主研读思考,自由表达交流,力求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比如在教学中我抓住“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这句话展开教学,要求学生按照自读要求读课文,找找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女孩懂事。孩子认真再读课文后纷纷作答,我则根据他们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关语句。让他们说说原因,或者从中读出的点滴。在读到第二自然段中的“

13、小女孩捧着花瓣飞快的跑远了。”这句时,有的孩子说:“我感觉到小女孩很紧张,因为是人家的花瓣,她怕被人家发现,所以飞快的跑。”有的孩子说:“我感觉是小女孩想让妈妈早点看到这美丽的花瓣,所以飞快的跑。” 再有,在孩子说到课文第九自然段中“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时,有的孩子说:“小女孩想爸爸了。”有的说:“因为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所以小女孩难过的哭了。”等孩子的分析稚嫩、有趣,充满童真。不是用对错可以判断的。 在教学第七自然段时,在孩子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拓展了一个说话练习:“花瓣送给妈妈后,妈妈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又会怎做呢?”有的孩子说:“妈妈会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你长大了”。有的孩子说

14、:“妈妈会高兴的笑了。”有的孩子说:“妈妈会亲亲小女孩说花瓣真香,摸着真舒服。”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小女孩对妈妈的爱,以及妈妈对小女孩的爱已经牵动了孩子们的心,这种温馨的场景离他们是如此的近,又是如此的熟悉。学生的内心世界受到了撞击,那种对父母的爱从心底升起。此时,我抓住这一挈机,趁热打铁,问孩子:“你们爱妈妈吗?你们是怎么爱的呢?以后还打算怎么孝顺你的父母呢?”课文的主题、思想从中得以升华。 分角色朗读、表演: “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的,谁来演一演?”许多学生兴致高涨,想一演为快。“不急,要演好,得先把这段内容读好。请大家找找重点词语,好好体会小女孩的内心。”学生圈画重点词语并自读自悟自演,都很

15、投入。 指名一女生表演。且看以下镜头: 她蹑手蹑脚地来到花前,俯下身子,看看这朵,闻闻那朵,而后慢慢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摘下一片花瓣,双于捧着,一溜烟地跑了。教室里顿时掌声四起。表演者又折回来,欲将花瓣放回花朵中。 师抚摸着她的头说:“你让我们亲眼见到了那可爱的小女孩,这片花瓣送给你!”掌声再次响起。 接着,教师引导这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词语对表演进行评价,揣摩小女孩很想摘花可又不敢摘的矛盾心理,而后进行有感情朗读。 “同学们,让我们看着这束娇艳的月季,听着深情的朗诵,想像那可爱的小女孩的身影,再次品味这关于花瓣的感人故事。”伴着优美的音乐,四位女同学深情吟诵花瓣飘香 师:如果小小花瓣能为我们寄托一份感情,或者实现一个愿望,那么,我想将这束花献给我们全班同学!想一想,你想将花瓣送给谁呢,师指名三位学生上台摘取花瓣并作交流。 生1:“我想把这片小小的花瓣送给生病住院的外公,祝愿他早日康复!听大人说,外公的病可能很难治好了!”说着黯然神伤,眼中还噙着泪珠。其余学生也为之难过起来。师:“多么懂事孝顺孩子!你外公会很欣慰的!”(其他学生纷纷举手表示。) 师:“同学们,下课后每人都来摘取一片花瓣,去表白一份感情,寄托一个心愿。然后把这过程写在日记中,让老师一起分享,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