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182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视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视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视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视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视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视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视图》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视图教学设计三视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投影法的概念正投影法特性 理解三视图形成的原理 掌握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构建三投影面体系,理解三视图形成的原理,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技术交流语言三视图的作用; 养成全面观察事物的习惯,形成科学的空间三维思维方式,养成细致、严谨的态度。 重点 三视图成图过程及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难点 俯、左视图宽相等和前、后方位的区分 教材分析及本节讲授内容 整个的第三节讲的是设计的表达与交流,而作为技术交流语言课本上介绍了两种:一种是透视图,一种是三视图,三视图是工程中普遍采用

2、一种技术语言。学生是否会画三视图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后面能否准确做出多功能学习用品盒的模型,同时技术交流能力高低也是一个人技术素养高低的重要表现。因此本节课是整个第三节的核心内容。 三视图这一节主要讲了正投影法及三视图的形成和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三视图的识读。在课时安排上安排了两节课,第一节课讲授正投影方法,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及要求学生能识读及绘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第二节课介绍稍复杂的构件的三视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并引导学生能画 出自已所设计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的三视图,在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 总体教学流程为:“情境导入知识建构合作探究总结提升能力拓展”。 1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实施

3、过程 找学生背诵古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给出问题:作者苏轼看没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这里先不作讨论,等我们上完本节课之后,你将找到到答案。本节课来学习第三节的第四个问题“三视图” 三视图是工程界普遍采用一种技术语言,它是我们进行技术设计和技术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就象我们想和世界交流而必须学习外语一样,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它。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问题形成悬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 意图 由古诗背诵引入课题。为新知识寻找固着点 强调三视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利用课件演示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建构投影的方法、原

4、理、概念和基本特性, 让学生了解三投影面体系的构成 引 入 一、知识储备: 投影法 学生观看符号中国表演,引出投影法概念 教 学 过 程 认真观察老师演示过程,理解并记忆投用课件演示不同光源、不同角度下物体投影形状、大小的变影法的概化,引出投影线、投影面、斜投影、正投影等概念。 念。 二、三视图 1、视图概念: 将物体放在人与投影面之间进行观看,把视线看作投射 线,利用正投影法,将物体投影到某一投影面上得到的图形 称为视图。 思考: 、单一投影能不能完整的反应物体的结构形状? 、怎样做才能完全反应出空间物体结构? 2、三视图的形成原理 探究活动一: 小组协作,依据学案问题导学阅读教材,熟悉三投

5、影面体系的组成 建构并制 作三投影课件展示: 面体系: 三投影面体系: 小组代表 展示自制三投影面体系并总结: 三投影面体系是由2 正立投影面(正面, VZ v O w X 侧立投影面(侧面, W水平投影面(水平面, HH Y 三视图的形成: 所需条件: 一物体置于三投影面体系中时其主要平面应平行或垂直于投景面体系; 二采用正投影法。 给出问题: 大家想象一下,实物模型在正面、水平面和侧面上的投影分别是什么样子?并试着把其三个面上的投影用手中的笔画下来。 展示1-2名学生想象的投影。 利用课件展示三个视图在同一投影面体系中形的过程 要求根据课件展示,学生思考三视图的展开过程? 老师总结: 正面

6、不动,水平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度,侧面绕OZ轴向后绕90度。 3 三个相互 垂直相交 的的平面 构成: 正 面:正 立投影面, 用V表示; 水平面:水 平投影面, 用H表示; 侧 面:侧 立投影面, 用W表示。 OX、OY、OZ 称为投影 轴,O称为 原点。 学生在老通过学生师的引导自己想象下,积极想物体在正象物体在面上投影正面、水平的形状,面和侧面来培养学上的投影生的空间的形状,并相象能力 试着在纸 上画下来 让学生通 过动画,学生整体知道三视理解三个图的形成视图的形过程 成过程 学生根据培养学生三视图展空间想象开前的对能力及推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探究活动二:探究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完

7、成任务3、4 老师利用幻灯片把学生的回答落实在图上,并投出相应的文字。 位置关系 : 方位关系:主俯分左右 主左看上下 俯左辨前后 三等关系: 主、左之间:高平齐 主、俯之间:长对正 俯、左之间:宽相等 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进行理解,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展开图进行记忆。 实践: 检查学生记忆的情况,并作以量化。 三、识图练习 学生做识图题目的要求:每个学生先独立做,然后组内互批,共同讨论不一致的地方。最终确定 一个本小组认为最正确的答案上交。 给出答案,展示各小组的答案,并作点评。 老师总结:“最快的做法就是直接根据左视图来判断” 4 照关系想象三视图的展开过程 学生根据学案,通过独立思考

8、 和小组讨论来分析解决该问题。 学生理解记忆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学生做识图题目 断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从所给的材料中分析出规律的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图进行记忆的记忆方法。 培养学生的识读三视图的能力 培养学生给出问题:“本题虽然是老版课本上的一个识图题目,但学生小组尊生实事是有一个俯视图中有错误,大家讨论一下把其找出来” 误 信自己, 找学生指出错误所在。 批判的科 学精神 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投影法概念、三视图的形成过总结这课程,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以及简单三视图的识读。 的主要内 2、三视图绘制及尺寸的标注我们放在下一节课来学习。 容,引出 通过要本节课的学习,

9、大家是否找到了“怎样才能看清庐下一节课山的真面目呢?”的答案呢? 要讲的通过本节课的学内,回应习,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这们的一个生活哲理“观察任何事物,开始所提都要全面的去观察它,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一个对事物的正确出的问的认识。” 题,升华总结哪几个小组表现的更好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高本节课的一些,引导学生对他们的出色的表现抱以热烈的掌声。 主题培养 学生养成 全面观察 事物的习 惯。 课下作业 我们学习三视图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设计的技术的交流,培养学生课下画出你们前面所构思、设计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的三视利用三视图,并在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 图进行技附假想图 术交流的 教后札记: 能力 1.、如何分好小组是课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在课堂上怎样做好小组评价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5 教 学 过 程 6 教 学 过 程 教 7 学 过 程 8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