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504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五首》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诗歌五首》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代诗歌五首》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代诗歌五首》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代诗歌五首》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五首》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五首》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五首教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 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时数: 4课时。10月2527,星期二四。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观沧海 一、集体朗读、正音 沧海cng 碣石ji 澹澹dn 竦峙sng zh 萧瑟xio s 哉zi 二、文学常识 1、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2、乐府诗的特点:没有规定多少句,每句多少字,而

2、唐诗中的绝句是4句,律诗是8句,还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规定了每句5个字或者7个字;原著一般没有题目,观沧海是后人加上去的。 三、写作背景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四、共同探究 1

3、、带问题自主学习。 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至

4、“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具体分析 观诗的线索,统领全篇: 句:交代观海地点居高临海,眼前开阔 句:海水荡漾 动静相互映衬 实景 句:山岛耸立 显示大海的辽阔、威严 句:草木生机勃勃 句:洪波显示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景象 虚景 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 全诗高潮,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情怀 句: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总结:通过描写大海壮阔的景象来表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作者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基调:

5、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 写法: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自然景物描写之中。 第2课时 次北固山下 一、导入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15课有两篇作品都是抒发作者的思乡愁绪的,你们预习后知道是哪两篇吗? 对了,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那我们就先来学习唐诗次北固山下。 二、集体朗读,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节奏 板书: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自由朗读,思考探究 1、诗的四联各写

6、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研读与赏析 1、自主探究想象“潮

7、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2、如何理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诗人在岁暮连夜行舟,看到残夜未尽,东方海日已升,旧年未完,江上已是春天时序的交替诗那么匆匆不可待,时光流逝

8、得如此之快,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 “日”、“春”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则将其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整体板书: 次北固山下 次:泊 首联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旅途奔波 主题: 颔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船上所见 乡愁 颈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时序交替,光阴飞逝 尾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唐诗。你们知道唐代诗人之中,创作最多的一个是谁吗? 不是李白,不是杜甫,是白居易。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白居易眼中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 二、共同探究 1、诗人的游踪是从哪里走到了哪里? 2、诗人一路上看到哪些景物? 游踪: 孤山寺、贾亭 远眺:春水初平,水天相接 写景: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 莺燕新来:几处、谁家 近看 花草初长:渐欲、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