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容》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711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宽容》教学设计(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会宽容教学设计 宜良县中小学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教学设计表 学 校 课题 李 毛 营 年 小 学 班 班 辅导 肖红艳 教师 级 五 级 学会宽容 快乐成长 在学生的心理素质中,宽容是相当重要的品质。心理 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宽容,只有很少一部分受遗传影响,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对学生宽容心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自然而然的成为所在家庭的中心,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主义的倾向,缺乏宽容之心、同情之心、尊重之心,为小事斤斤计较,如果我们能以宽容、谦和的态度与别人相处,学会理解、体谅他人,同学们之间就能更和睦地相处,也才能够快乐健康

2、地成长。 理 论 分 析 1使学生明白宽容是人与人交往中一个好的道德品质、也是城市价值取向之一。 2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需要相互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善于与他人特别是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辅 导 目 标 重点:让学生感受宽容的重要性,知道与人宽容相处的方法。 重 难 难点:让学生掌握与人宽容相处的方法,使其能在学习生点 活中宽以待人、健康成长。 课时 辅导 阶段 1课时 辅导过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故事宽容的奖赏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个情景的创设,为整个活动的开展在气氛和情感上做好准备。 情景:看故事宽容的奖赏 1、

3、看了故事后你觉得你最喜欢三兄弟中的谁?为什么? 创设 情景 2、学生交流。 镜中 3、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不去计较别人的误看“我” 会和伤害,快乐就会多一点,只要宽容待人,你的明天就充满阳光。 4、谈话引入:宽容是一门做人的艺术,宽容待人,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孩子们,有了这彼此的宽容,家庭、班级乃至社会才会赢得和谐。那我们的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怎样才能时时保持一颗宽容之心,与人和睦相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从他人的经验中得到启发,了解宽容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实现智慧共享。 让学生看名人语录,了解宽容是什么? 让学生反省自己:谈谈学习、生活中

4、宽容与不宽容的故事及体验。 互动活动:宽容故事大收索。 1、师谈话:古往今来宽容的故事比比皆是,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这些故事,请同学们边听故事边思考:怎样才能让我们更宽容? 2、说活动规则。 协作 会话 现实 看“我 ” 活动规则: 、每组以小组为单位听讲故事,体会故事中的人物给你什么样的启迪? 、把受到的启示记录下来。 、每组派代表交流汇报。 合作总结:怎样宽以待人? 全班交流。 总结整理方法。 设计意图:认知改变不等于行为一定能够改变,本环节设计了两个实践活动,通过教师适时的反馈、释义、探讨、面质等,帮助学生巩固强化已有认知,达到辩证看“我”的目的。 师:老师很高兴,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找到

5、了宽容待人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检测一下大家会不会把这些方法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联系生活,了解并运用“宽容”。 你的宽容心如何?是的在里 打 ,不是的在里 打的打。 1.你能原谅对你态度很坏的人吗? ( ) 2.你认为有必要对伤害你的人进行报复吗? ( ) 3.你觉得和目中无人的人一起相处是一种痛苦吗? ( ) 4.是不是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你过不去呢?( ) 实践 训练 辨证 看“我” 5.你觉得和事事争强好胜的人呆在一起会很紧张吗?( ) 6.你会因为一点无关紧要的疼痛就痛苦吗? ( ) 7.你喜欢对别人百般挑剔不顾他人情绪的人吗? ( ) 8.当你辛辛苦苦做完一件事情却得不到认可和赏识时, 你是否会大发雷霆? ( ) 体验活动:亲身体验体验生活中的宽容。 活动要求: 1、鼓起勇气,亲口跟她说对不起,请求她原谅你。 2、也可以把你认为应该对她说而以前没有说的话写在纸条上,然后把纸条对折,在正面写上他的姓名,再直接走到他面前郑重交给他,通过纸条在你们之间搭起一座宽容的桥梁。 活动完后让生谈谈活动体验。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的认知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时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整理本节课所悟所得,为把今天的收获应用于以后的学习、生活、交往,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意志训练奠定基础。 启发 反思 发展 看“我”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2、教师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