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712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练习题三 第三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名词 1、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组织或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儿童参加的专项数学活动。 2、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指除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以外的,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和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活动。 3、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儿童,通过儿童自身的参与活动,掌握初步数概念并发展儿童思维的一种专项数学活动。 4、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是指由教师为儿童创设一个较为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数学活动设备和丰富多样的学具、玩具,引发儿童自发、自主、自由地进行的数学活动。 5、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

2、途径:即指实施数学教育所采取的活动组织形式。 6、操作法:是指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 7、游戏法:是根据儿童好动的天性,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儿童感兴趣的游戏中,让儿童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各种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 8、比较法: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被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 9、对应比较:是把两个物体一一对应加以比较。 13、发现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数学的初步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儿童讲解,而引导儿童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14、讲解

3、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和运用直观教具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加以说明和解释,具体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15、寻找法:是让儿童从周围生活环境和事物中寻找数、量、形及其关系或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按数、行要求寻找相应数量的实物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 、 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 。 2、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分为: 正式的数学活动 、 非正式的数学活动 。 3、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分为: 日常生活的数学教育渗透 、 主题及其他各科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 、 游戏活动的数学教育渗透 。 4、操作法有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 示范性操作 、 验证性操作

4、、 探索性操作 、 发散性操作 。 按其组织形式又可分为: 集体操作 、 个人操作 。 5、按比较的性质来分,可以将比较法分为: 简单的比较 、 复杂的比较 。按比较的排列形式来分,也可以分为: 对应比较 、 非对立比较 。 6、非对应比较也可以分三种形式,具体如下: 单排比较 、 双排比较 、 不同排列形式比较 。 7、对应比较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重叠式 、 连线式 、 并放式 。 8、双排比较有三种常见的形式是: 异数等长 、 异数异长 、 同数异长 。 9、从讨论的时机来分,可以把讨论法分为: 随机性讨论 、 有计划的讨论 ; 从讨论的功能来分,可以分为: 辨别性讨论 、 修正性讨论

5、、 交流性讨论 、 归纳性讨论 。 10、寻找法的三种形式是: 在自然环境中寻找 、 在已准备好的环境中寻找 、 运用记忆表象来寻找 。 三、选择 1、“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这一观点是提出的。 A、克鲁普斯卡娅;B、皮亚杰;C、陈鹤琴;D、杜威 2、对两个物体的数或量的比较属于。 A、简单的比较;B、复杂的比较;C、对应比较;D、非对应比较。 3、对两个以上物体的数或量的比较属于。 A、简单的比较;B、复杂的比较;C、对应比较;D、非对应比较。 4、把一个物体并放在另一个物体的下面,形成两个物体元素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进行量和数的比较,这种比较形式属于。 A、重

6、叠式比较;B、并放式比较;C、连线式比较;D、双排比较 5、下列关于教学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A、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所使用的工作方法 B、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动作体系 C、教学方法是教师如何讲授知识的方法 D、教学方法是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6、儿童数学教学方法中的操作法是指。 A、教师操作学具,所有儿童观察结果 B、所有儿童操作学具,教师观察指导 C、一位操作学具,其他儿童观察结果 D、师生都不操作学具 7、是儿童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A、讲解演示法;B、游戏法;C、比较法;D、操作法 8、讲解演示法的教学过程是。 A、教师边讲解边演示;B幼儿边讲解边演示; C、幼儿演示,教

7、师讲解;D、幼儿讲解,教师演示 9、游戏法中幼儿是通过获取数学经验。 A、多种感官;B、平时经验;C、教师指导;D、其他 10、能使幼儿对物体在数、量、形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清楚的感知,同时可促进幼儿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A、操作法;B、演示法;C、比较法;D、游戏法 四、简答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操作法;游戏法;比较法;讨论法;发现法;讲解演示法;寻找法。 2、运用操作法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答:、明确操作目的 、创设操作条件 、交待操作规则 、评价操作结果 、体现年龄差异 、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 3、学前儿童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法一般有怎样的运用顺序? 答:

8、、尝试操作 、表述、交流操作 、总结操作 4、学前儿童数学活动中的游戏法的种类有哪些? 答:、操作性数学游戏 、情节性数学游戏 、竞赛性数学游戏 、运动性数学游戏 、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 、数学智力游戏 5、简述运用发现法组织教学所应经历的五个阶段。 答:、准备阶段正式进入发现过程首先让儿童明确探索的目标、意义、途径、方法,并做好物质和精神的准备 、初探阶段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儿童通过操作或观察,主动概括出原理、概念的定义,探求问题的答案 、交流与再探阶段引导儿童通过讨论,再次操作讨论 、总结阶段把探索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 运用阶段通过一系列的口头或书面练习,使儿童初步获得知识迁移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