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原文及赏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808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岂曰无衣》原文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岂曰无衣》原文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岂曰无衣》原文及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岂曰无衣》原文及赏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岂曰无衣原文及赏析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译文 谁说你没有军装?我与你同穿一件长袍。国王发兵要打仗,修整好我们的戈与矛,与你敌对同一目标。 谁说你没有军装?我与你同穿那件衬衫。国王发兵要打仗,修理好矛和戟,与你同把敌人歼灭。 谁说你没有军装?我与你同穿那套罩衣。国王发兵要打仗,修理好铠甲与兵器,与你一道去杀敌。 编辑本段鉴赏 诗经秦风无衣是诗经中的精品,秦风是秦地的民歌。 产生秦风的秦地,即现在的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秦人在商周时代与戎狄杂处,以

2、养马闻名,以尚武著称。当时的秦人部落实行的是兵制,有点儿像是民兵制,平民成年男子平时耕种放牧,战时上战场就是战士,武器与军装由自己准备。这种兵制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中一直在延续着,木兰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在自己置备装备。在当时,成年的秦人男子,是自己有战袍、戈矛的,只要发生战事,拿起来就可以上战场了。 诗经秦风无衣共有三节,后两节实际只是第一节的同义复唱。直译过来就是: “谁说我们贫穷,我们跟您一样也有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们已经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们与您同仇敌忾,共同抗敌!” 这些话,只是平常的答话,可是写在纸上,便是一份言辞慷慨、情绪激昂的请战书,于是被秦人记录了下来,改写成了鼓舞斗志的歌。这份“请战书”表现的渴望战斗的热情,正好与当时秦人尚武的精神一致,用现在的话说是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是它得以流传的原因之一。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但情绪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度,这是其流传千古的另一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