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与教师礼仪》教师礼仪案例及分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838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与教师礼仪》教师礼仪案例及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师德与教师礼仪》教师礼仪案例及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师德与教师礼仪》教师礼仪案例及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德与教师礼仪》教师礼仪案例及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与教师礼仪》教师礼仪案例及分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师德与教师礼仪教师礼仪案例及分析师德与教师礼仪-教师礼仪案例及分析 坚守岗位 循循善诱 案例描述 案例一: 五年级某天数学课上,老师让我同桌上去做题。我同桌学习不好,上课也没认真听讲,好长时间都没做出来。“你怎么这么笨啊” ,“还不如回家睡觉去” ,老师在一旁不耐烦地说着。为了不影响教学计划,上前拉拉他的袖子,示意让他快下去。 案例二: 生物习题讲解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把需要老师讲解的题目报出来。但后来发现同学们问的题目太多,为了能完成教学计划,老师不顾下面还有学生在提问,开始讲解其他内容。 案例三: 高中语文老师上课提问,常会碰到有同学不会回答,或者由于开小差,压根就不知道什么问题。老师就会以

2、引导的方式,一步步分析刚提出的问题。如果被叫到的同学还是不知道,老师就会跟班里的其他同学以类似互动讨论的方式,最终得出结论。然后微笑着说“很好”,并对被叫到的同学说“请坐” 。 分析 案例一、二中的两位老师的做法均是不符合教师礼仪的规范的。案例一中的老师讲话尖酸刻薄、出口伤人,以及之后不耐烦地拉学生的动作,均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师生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以上这些行为对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学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可能学生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对这门课失去兴趣,不利于接下来的发展。案例二中,当与学生交流、互动时,不耐烦、厌恶、拒绝回答等都是失职的表现,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印象恶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下降

3、,不利于之后教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传道授业解惑” ,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 案例三中的老师能及时帮学生“解围” ,通过引导学生的这么种方式,即把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同时又灌输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此外,还保护了回No.1 师德与教师礼仪-教师礼仪案例及分析 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的自尊心。 处理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耐心,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生,都要认真对待。对于学生做不出题,或者有很多疑问,不能怪学生不努力,更不能恶语伤人,而应耐心讲解,并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使学生学得又快又好。 作为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对自己有信心。平时批改后发下来的作业本,应该自己先尝试订正,或问问同学

4、。实在不清楚的,等到习题讲解课问老师。不要错题看都不看就问老师,有时做错原因只是你的一个小小失误。 作为校长,要加强对本校教师的行为礼仪的培训,也可以将行为礼仪纳入教师考核的范畴。 反思和领悟 教师在教书育人和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谦虚礼貌、不能粗野无礼、蛮横放任。如果教师对待学生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就容易融洽师生关系,便于沟通,同时还能让学生从教师的礼貌行为中受到良好熏陶,有利于学生礼貌习惯的培养。相反,如果教师对待学生不讲文明礼貌,粗暴无礼,气势汹汹,恃强凌弱,不尊重学生,不仅会直接造成师生间的感情对立,还会使学生从教师粗野蛮横的举止中受到不良影响,养成坏的习惯。此外,得体的举止也是教师良好修养的体现,有失稳重的身体动作,无疑会使教师的形象大打折扣,最终影响教师自己的地位,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总之,教师在课堂中的一句亲切的话语,一张洋溢的笑脸,对学生都是一种的鼓励。维护和体现人的尊严是礼仪的价值所在,教师礼仪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要重视礼仪知识的学习,从仪表、言谈、表情、举止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自身礼仪修养,塑造教师的应有形象。 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