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7853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庐山的云雾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在新课程的“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实效”的理念下,教学庐山的云雾中,我发现只要关注学生,引导得法,敢于创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案例介绍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紧紧抓住庐山云雾的神秘、变幻无常,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总分的写作方法,用优美的语句,传神的文字,描绘了庐山的景色秀丽、云遮雾罩。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课文第一自然段总写“庐山的的景色十分秀丽”,第2、3自然段分别从“庐

2、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两方面进行叙述,第4自然段时全文的总结,写庐山给游览者总的印象及游览者的心情。 一、复习旧知,质疑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那些内容,了解了什么呢? 生1: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认识了庐山的与庐山的云雾。 生2: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变幻无常。 生3:“庐山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神秘色彩”。 师:庐山的云雾为什么这么神奇呢?今天,我们就来细细的学习课文2、3自然段,好好的欣赏一下庐山那变化无常的云雾,请赶紧打开课文来看看吧! 评析: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进课文,既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以画感悟,

3、展开想象 1、读中思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用“”画出来。 2、说中明 师:谁来说出句子? 生:这段话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句话来写的。 师:这一句也叫这一段的 师:读一读吧! 师:“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啊? 生1:“千姿百态”就是说有很多种姿态。 生2:“千姿百态”形容姿态万千,各种各样。 师:哦,那文中共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哪些姿态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想像课文所描写的景象。 师:找到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画中悟 师:谁能把庐山云雾的姿态画下来? 师:你都画了什么呢? 生1:我画的是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

4、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所以画成了帽子的形状。 生2:我画的是半山的云雾,就像是一条条玉带,系在了山腰上。 生3:我画的也是山顶上的云雾。 生4:我画的是遮挡山峰的云雾,就像一块巨大的幕布。 师:画得怎么样?掌声感谢他们。 师:确实这两种姿态画得比较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就是云海,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它像 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就像 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 (师:宽广 壮观) 师:好看吗? 生:好看。 4、想中续 师:这四种姿态的云雾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师:那庐山的云雾是不是只有这四种姿态呢? 生:不是,后面还有省略号呢。 师:让我们来想像一下庐山的云雾还会有哪些姿态? 生:山上的云雾像给庐山披

5、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 师:你们的想像力太丰富,说得好。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把这一段读得很漂亮。 评析: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描述,把文字还原成画面,并加以感受或表达,来唤起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把画引入语文课堂,使学生在读中悟,在画中理解,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感悟课文的过程。学生在这一遍一遍的读书中,理解了总分的构段方式,体会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受了庐山云雾之千姿百态,学生学得有滋味,有收获。使读、说、画、想,集动口、动手、动脑为一体,逐渐深入课文。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三、总结学法,授之以渔。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好像真的看到了千姿百态的庐山云雾。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么学

6、习第2自然段的? 生1:先读课文,并找出中心句画下来。 生2:有感情朗读。 师:这就是我们刚才的学法,一起来看看。 评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先引导学生学习第2自然段,及时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明确、掌握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以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一学法在小组内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互相交流。 师:好,谁来说说? 生1: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生2:还有“瞬息万变”指的是变化非常快,而且多。 师:文中具体介绍了庐山云雾的几种变化?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生3:“眼前的云

7、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这两句生动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变化很快。 师:你从哪些词看出云雾的变化快? 生3:从“转眼间,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可以看出来。 师: a.变化之快: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 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 b.形态之美: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2、以读促悟,想像续编 师:一眨眼间就变了,谁来读出这种赞叹之情 师:读得怎么样?让我们像这样一齐来读一读吧! 师:读得太好了,那庐山的云雾

8、仅有这两种变化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课文中第3自然段末的省略号就是表示云雾变化极多,没有一一介绍出来。 师:你们能像课文那样说一说吗? 师出示练习:说一说 刚刚还是_,转眼间就变成了_。 明明_,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_。 师:谁自告奋勇的说一说? 生1: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再转头一看,它又变成了一头凶猛的狮子。 师:太棒了! 生2:刚刚还是翩翩起舞的蝴蝶,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只活蹦乱跳的白兔。 生3:刚刚还是晴天,转眼间就变成了下雨天。 评析: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者合一方能取得实效。在学生掌握学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

9、自主学习第3自然段,并引导他们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既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口头表达的能力。学生在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中,表现得特别的精彩,他们侃侃而谈,收获颇多。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以阅读为手段,以培养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目的,取法于课文,运用于写作,才能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习写作知识,在作文实践中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 五、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1、欣赏美 师:这么美的云雾想去看看吗? 生:想。 2、仿写云雾 师:认读文后第3小题的提示,明确要求。 3、表达美 师:看到这么美的云雾,你想说什么呢? 生:庐山的景色真迷人! 师:是

10、呀!庐山的景色真迷人!庐山被云雾笼罩着,这么秀丽多姿,真让人舍不得离去啊!难怪游客们会 师:让我们在音乐中,读出庐山云雾的美吧! 评析:通过多媒体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一下子使他们从“未知”到“已知”,在欣赏中激发了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加深了对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这两个特点的理解。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2.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附板书设计: 千姿百态 14.庐山的云雾 变化无常 瞬息万变 总评:这是情趣盎然的语文,实实在在、以读为本的语文课。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11、教育科学的启迪。首先,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的表现。设疑、激趣,使学生没有感到是在上课,好像是在和老师一起交谈、活动。特别是在读第三段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做了一回学习的主人。读书声、讨论声、笑声,洋溢在教室中。其次,练的方式灵活,科学有效。,在读中悟,在画中解,在动作中体现。 三年级是中年段的起始阶段,习作也是从三年级刚开始起步的,必须历经一个从句到段到短篇这样循序渐进的习作实践过程,对于这样的过度,学生难免不适应,有些学生甚至产生畏难害怕情绪。从课文的片段开始仿写训练,有助于消除学生作文的恐惧感,拉近读与写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逐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只有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以阅读为手段,以培养理解能力、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目的,取法于课文,运用于写作,才能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习写作知识,在作文实践中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不仅读的量多,而且形式多样,既有自读,又有指名读学生在读中想,读中思,读中悟,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还内化了课文内容,一层一层地深入,激发美好情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实实在在,写得也生动活泼,而且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