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微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微课教学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微课教学设计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导入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二、检查预习 1、交流作者及作品资料。小组代表介绍。 2、课件出示,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论述的课题是什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围绕这个论点,作者阐述了哪三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的写作思路: a、什么是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提出问题 b、为什么要
2、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分析问题 c、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 解决问题 四、合作交流 自由朗读课文,生自由思考,有疑难的地方小组交流,完成下面问题: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究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原因有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展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你能再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联系实际,体验反思: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