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131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光启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月光启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月光启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月光启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光启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启蒙》.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月光启蒙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是*号。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单元第*篇课文 月光启蒙 。 对本课的教材体系我是这样理解的: 本文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全文情节感人,是学生品味语言、感悟朗读的好例文。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品读和自学能力。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能做到有感情朗读课文。但还是需要老师对他们提出品与读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学习。 新课标第三学段指出: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根据教材内

2、容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准确读写本课笆、澡、筛、生字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沉浸、启迪、音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品读赏析,体会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写作特点,学会语言表达。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让语文课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本节课我打算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创设情境朗读法,多媒体演示法;诵读体验等学习方法,主动学习。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再立足教材本身特点,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3、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激发学生兴趣,我给学生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接着问:听后你有什么感受?我由此小结,导入新课。为下文理解,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做好了预设和铺垫。 第二环节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出示词语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的过程中知道了启,开导;蒙,蒙昧无知。 其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母亲都用了哪些方式对我进行启蒙教育?并在旁边作批注。这样学生初步了解了母亲用了唱民谣 讲神话 唱童谣 说谜语对我进行启蒙教育。这样我以学生的阅读感受为切入点,在充分交流的基础

4、上,学生既掌握了字词又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脉络,达到了从整体入手的目的。 第三环节是,品词赏句,体会感情,感悟写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该以繁琐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环节我想分两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一步:教师引领,习得学法;第二步:关注表达,运用写法。 第一步教师引领,习得学法。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作者回忆起童年的夏夜会是那样的“美妙”呢?有的认为家乡小院的景色优美,有的认为母亲唱的歌谣美,也有的认为是母亲的形象美。为了突破教学重点,我相机出示文中的童谣和歌谣,让学生朗读,并根据歌谣的内容初步体会它们的音韵美,以及童谣的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学生此时的理解

5、可能是肤浅的,所以读起来也是很平淡的,没有什么感情。我打算结合重点词句与学生合作朗读,通过对“甜甜的”、“轻轻的”、“芳香的”;“像”、“像”,的品味,深刻体会“芳香的1 音韵”运用想象、音乐渲染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母亲声音的美。由此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感悟,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 其次为了加深对 母亲对我进行启蒙教育理解,我想创设情境“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假如你是作者,若干年后,再回忆童年的月夜,你想对着玉石的雕像说些什么?此时,学生感情的闸门在悄悄打开,此时,我想让学生带着感受再读最后一段。此时学生的情感渐趋高潮,课文学到此,我想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

6、的感激、怀念之情在学生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此时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在读时自然会更加地声情并茂。在读中品,在品中读,本课的教学重点便迎刃而解了。 第二步关注表达,运用写法。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指出,我们的教学要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接下来我抛出了:作者是有怎样写出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这个问题来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此时学生不仅仅理解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更让学生学会了怎样运用-。紧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练笔,从而学会运用-这一写作方法。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在本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娓娓道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抓住主题来谈),你还知道那些与文章中相同的人或事,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最后我想以学生谈收获的形式,来作为本堂课的小结。 我留给学生的作业是:找孙友田所写的散文母爱似水,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荷叶 母亲 等文章读读,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唱民谣 讲故事 19月光启蒙 唱童谣 母爱 猜谜语 这个板书直观简洁、清楚明了,既概括了本文的中心,又理清课全文的脉络,学生也易于接受,对于理解课文,把握主题有很大帮助。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