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认识》说课稿获奖说课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198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梯形的认识》说课稿获奖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梯形的认识》说课稿获奖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梯形的认识》说课稿获奖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梯形的认识》说课稿获奖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梯形的认识》说课稿获奖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梯形的认识》说课稿获奖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梯形的认识说课稿获奖说课稿梯形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梯形的面积是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3中的内容,位于课本的73页。 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之上学习梯形的认识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属于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与前面已学的各种图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为进一步探究梯形的面积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平行及平行线间的距离等有关内容,为本课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梯形虽然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图形,但在生活实际中,学生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只是很难准确的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另外对于梯形高的概念的理

2、解和作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及其属性。 数学思想目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问题解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探究梯形的本质属性的过程,以及做梯形的高。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了如下

3、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采取“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五、教具学具:我准备了课件和各种梯形卡片,直尺,量角器,这样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六、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分类比较,初步认识梯形 1.组织教学,复习引入:“老师这有一些图形,摆放的有些混乱,谁能帮老师整理一下。”学生上台分类。“你是怎样划分的,你能说一说它们的本质特征吗?”“谁来说一说这组图形的几何名称,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3.揭示课题:梯形的特征。出示学习目标。 4.生活感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有一个面类似于梯形的物体? 二、操作体验,了解特

4、征 1.学生活动:拿出学具袋中的1号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再借助手中的工具通过对比来发现梯形的特征并做好记录。 2、学生分层次汇报,集体总结概念。课件出示概念。学生齐读,圈出关键词,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后学生再读。 3、教师板画一梯形,引导学生说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4、画一画,量一量:画出一个梯形,指出各部分名称并作高。 三、操作探究,深化新知 活动一:利用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任选其一,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板书:直角梯形 活动二:利用三角形,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活动三:利用一条类似于长方形纸条,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说明: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是梯形的两种特殊形式。

5、引导主体参与,预设活动进程,强化发现能力 本环节,以小组合作、操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转换,进一步加深了对梯形本质属性的理解,同时又认识了“直角梯形”及“等腰梯形”的独特属性。主要优点有: 1.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符合新课程要求。 2.由共性到异性,由表象感知到创造新知,体现阶段渐进性原则,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3.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开放性动态学习进程,没有刻意区分梯形与各种图形的特征差异,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体现比较、归纳的数学思想。四、游戏活动,拓展新知 1.找一找 出示七巧板图,设疑:图中你能找出几个梯形?这个梯子最多能达到多

6、高的高度? 2.拼一拼: 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出一种你熟悉的图形。 利用多种梯形图片,摆出一种最喜欢的图案。 创设问题情境,深化思维层次,构建知识体系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2.教会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新知、拓展思维、加深认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3.在拼摆中渗透转化思想,为梯形的面积推导作铺垫,构建新知学习的立体框架。 五、交流评价,总结升华 1.小结全课: 谈谈你的收获及感想。 2.集体评价: 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 完善知识结构,训练思维品质,升华发现能力 通过人性化语言,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引入互动评价方法,交流活动感受,形成自我反馈机制。 六、课堂评价 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较为主线,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动态结构模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