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317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子专列》教学设计(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燕子专列教学设计课名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 赵秀珍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进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是领会人们为保护燕子所表现出来的博大的爱心。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

2、鸟类的意识。难点是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初步了解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大概理解了生字新词,能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无私地救助燕子的爱心,并在品味词句、指导朗读中感受天气恶劣以及瑞士人民保护燕子的博大爱心。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骤降”“呼吁”“濒临”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 感受到当时环境的恶劣和人们对燕子的令人感动的救助行为,激发学生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在品词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在相关句式的训练中提升情感,

3、深刻体会瑞士人民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关爱,从而激发对弱小生命的同情。 在朗读中体会气候与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无私奉献爱心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有风声与下雪的画面及音乐。 一、导入板块。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讲了什么故事?随着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 * 人类 人们 救护 燕子 贝蒂 同学们概括故事比较完整,读懂了文字内容,这节课我们要走进课文,一同品味词句,品味文字背后的情感。 二、初读板块,探究疑惑。 燕子遇到了什么大“麻烦”? 1. 请学生认真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把能说明问题的相关句子用“_”画下来,再读一读,然后把你读懂的告诉大家,好吗? 2. 学生自读课文,独立研究文本。 3.

4、 交流点拨。 重点抓住“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进行阅读发现,相机理解“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等词语。 冷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觉得大概降了多少度才称得上是“骤降”? 师:谁愿意读读这句话?指两名学生读,再齐读。 累 师:你还从哪感受到了什么? 生: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 师:想象一下,燕子曾经飞过哪儿? 生:飞过辽阔的大海;飞过宽阔的草原;飞过城市;飞过农村;飞过高山 师:这种时间的远距离飞就是长途跋涉,它想在春天里飞回温暖的北方,飞得真累呀。谁再读读这句话。 饿 师:

5、从哪儿读懂的? 再读文章,想象画面。 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当时的场面好吗? 天寒地冻,小燕子濒临死亡,从“濒临”发现燕子面临的情况怎样? 师: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同用朗读来再现天气的恶劣,表达对小燕子的同情。 四、精读板块,感悟“爱心”。 1. 瑞士人民是怎样救助燕子的呢?一边读一边把人们救燕子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想一想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人们的救助行动快? 2. 生自读课文,研究文本。 3. 交流,重点落实以下句子。 决定快:瑞士*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呼吁快:*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

6、送到火车站。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内容,学当播音员,在表演实践中体会“呼吁”。 师: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想一想,我们要呼吁些什么? 师:真正呼吁时,还应注意些什么呢?出示播音提示,同桌之间练习“呼吁”。 师:指名“呼吁”,师生互评。 寻找快 A.师:要是你听到广播电台的呼吁,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快到文中去寻找,用三角号画出人们的动作,将你感受深刻的词语用圆点画出来,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引导学生汇报,并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B.学习“贝蒂救助燕子”一段 在这匆匆忙忙的人群中,有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

7、小姑娘也来救助燕子。快到文中读读,哪句话打动着你的心? 如果是你,你愿意克服困难寻找燕子吗?勇敢善良的孩子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课件展示,集体诵读。 一个人救助十几只燕子,成百上千的人能救助多少燕子呢?这真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学生补充回答“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五、拓展板块,表达谢意。 1. 孩子们,人们找到燕子,把它们送到了火车站,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又能从哪里感受到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呢? 2. 出示句子,齐读最后一段。 师:假如你就是车上一只小燕子,你要怎样表达谢意呢?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让我们大家用爱心保护好身边的小动物,保护一切生灵,保护美好的家园。 6燕子专列 * 人类 人

8、们 救护 燕子 贝蒂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教学反思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多种形式地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生学会找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思路,以读促理解;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义的能力。例如:创设情境体会燕子的“长途跋涉”。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烦:冷、饿、累,简单了解冒号的用法,并随文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观看图片,听狂风怒号让学生谈

9、此时的心情,再次朗读。 2、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赛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例如:如果是你,你愿意克服困难寻找燕子吗?勇敢善良的孩子们让我们也和贝蒂一样亲自求助燕子吧。课件展示,集体诵读。把朗读、想象、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创造性朗读,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3、创设情境,创造性地表达实践。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这群疲劳的、饥饿的、寒冷的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却得到了*的关心保护,用专列运送到温暖的地方去。能做出这样的决定真是假如你就是车上一只小燕子,你要怎样表达谢意呢? 又如: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内容,学当播音员,在表演实践中体会“呼吁”。语文能力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我们教师就要灵活多样地创造机会,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