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404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7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册参考答案第 1 单元 直流电路 模块 1 安全用电 任务一 安全操作用电及电气灭火常识 一、填空题 1漏电 短路 负载过热 2马上断开本组电源 排除故障后 指导老师 3关闭 二、选择题 1C 2 B 3B 4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题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一般有以下两个特点: 着火后电气设备可能还带电,处理过程中若不注意可能会引起触电。 有的电气设备工作时含有大量的油,不注意可能会发生喷油或爆炸,造成更大事故。 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发现电子装置、电气设备、电缆等冒烟起火,要尽快切断电源, 使用砂土、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1211、二氟二溴甲烷不

2、导 电灭火介质或干粉灭火器。忌用泡沫和水进行灭火。 灭火时不可将身体或灭火工具触及导线和电气设备,要留心地上的电线,以防触电。 火过大无法扑灭时,应及时拨打 119 。 任务二 触电及触电急救技术 一、填空题 142 V、36 V、24 V、12 V、6 V 28 3 35cm,80 4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二、选择题 1C 2B 3C 4A 三、判断题 1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 不要随意将三眼插头改为两眼插头;不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的灯头;严禁私设电网不要乱拉乱接电线;发现断落电力线,不要靠近,不能捡;下雨天不可躲在树下。 2(a) 不能直接拉触

3、电者,用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b)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c) 施行急救(d) 尽快送医院,途中也应继续急救。 模块 2 电路基础知识 任务一 认识电路 一、填空题 1.电流流通的路径 2.电源 负载 导线 开关 3.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把电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给负载 4.各种用电设备 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5.连接电源与负载 6.接通和断开电路 7.直流电路 交流电路 内电路 外电路 8.电源内部的电路 从电源一端由导线经过开关,负载回到电源另一端的电路 二、画图题 V A 三、简答题 1. 2 电位器 电容器 铁芯线圈 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流源 交叉连接导线 2. 答:手电筒

4、由灯泡、开关、导线及电源四部分组成。 电源为灯泡提供电能。 灯泡是负载,它将电能转换为光能。 导线连接电池与灯泡,使手电筒内部电路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输送和分配电能。 开关用来接通和断开电路。 S E L 手电筒电路图 任务二 学习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一、填空题 1.电荷的定向移动 2.正电荷 3.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 安培 A 4.直流电流 交流电流 大小 方向 直流 交变电流 交流 5.电路中某点电流强弱的 6.电流表 万用表 7.安培表 毫安表 微安表 8.50 5104 9.电压 伏特 V 10.电压 11.零 零电位点 正电位 负电位 12.电位差 13.电动势 14

5、.电阻 R 15.客观存在的 无关 3 16.变动值 原阻值 1/ 17.具有一定阻值的实体元件 固定电阻器 可变电阻器 18.电位器 一定范围内变化 19.标称阻值 允许偏差 额定功率 最高工作电压 稳定性 温度特性 标称阻值 允许偏差 额定功率 20.在电阻器上标注不同颜色的圆环来表示阻值和误差的方法 21.接近应用电路中计算值的一个标称值 标准系列的电阻器 22.电导 G 23.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 超导体 二、选择题 1. C 2. C 3. B 4. A 5. 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题 1.答:带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电场,电场力对处在其中

6、的电荷有力的作用,若电场力使电荷沿电场的方向产生了位移,电场力就对电荷做了功,衡量电场力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就是电压。 如果在电路中任选一点作为参考点,那么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之间的电压,也就是说某点的电位等于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该点移动到参考点所做的功。 区别与联系:电压的大小取决于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之差,而电位的大小取决于所选定的参考点。 2.答: 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 电动势与电压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电动势表示非电场力做功的大小,而电压则表示电场力做功的大小。 电动势与电压的方向不同。电动势的方向是由低电位指向高电位,即电位升高的方向,而电压则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即电位降低的

7、方向。 电动势仅存在于电源的内部,而电压不仅存在于电源两端,而且存在于外电路当中。 电动势与电压的联系: 电源两端的电位差就是电源的端电压,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3.答: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转; 被测电流不得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否则会损坏电流表;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否则会造成电源短路。 4.答: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接线柱接被测元器件的高电位端,“”接线柱接被测元器件的低电4 位端。若接线错误,则电压表的指针会向反方向偏转,易使指针打弯,甚至损坏电压表;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在不能预

8、先估计被测电压值的情况下,可以用“试触法”来判断被测电压是否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电压表可以直接并联在电源的两极上,测出的是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5.答: 线绕电阻器:用康铜或镍铬合金电阻丝在陶瓷骨架上绕制而成。这种电阻器工作性能稳定,耐热性能好,误差范围小,适用于大功率的场合。 金属膜电阻器:通过刻槽和改变金属膜厚度可以控制金属膜电阻器的阻值。这种电阻器和碳膜电阻器相比,体积小、噪声低、稳定性好,但成本较高。 碳膜电阻器:通过改变碳膜厚度或用刻槽的方法改变碳膜的长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阻值。其功率小、价格便宜,常用于电子产品电路上。 实心电阻器:在电阻器外表上用色环表示其阻值。这种电阻器成本低,阻值范

9、围宽,但性能差,很少采用。 6.答: 电位器有 A、B、C 三个引出极。在 A、B 极之间连接着一段电阻体,该段电阻A C B 引出极 转电阻体 导体滑动片 体的阻值为 RAB,RAB 的阻值是固定不变的。C 极连接一个导体滑动片,该滑动片与电阻体接触,A 极与 C 极之间电阻体的阻值为 RAC,B 极与 C 极之间电阻体的阻值为 RBC,RACRBCRAB。 当转轴逆时针旋转时,滑动片往 B 极滑动,RBC 减小,RAC 增大;当转轴顺时针旋转时,导体滑动片往 A 极滑动,RBC 增大,RAC 减小,当滑动片移到 A 极时,RAC = 0 ,而 RBC=RAB。 7.答:对于标注了功率的电阻

10、器,可根据标注的功率值来识别功率大小。 对于没有标注功率的电阻器,可根据长度和直径来判别其功率大小。 根据电阻器上的功率标志。 8.答:AAA型号的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5V,根据电池的质量不同,各种品牌的AAA型号电池的实际电压大约在1.451.55V之间。 9.答:方法一:在温度约为摄氏 20 的环境中测量其阻值R,横截面接S及长度l。根据R=rl可测得其电阻率,通过查表即可得知其材质。 S 方法二:在一定温度下测得其阻值,将其温度升高或降低一些5 R2R1,再次测得其阻值,根据=测得其温度系数,通过查表R1(t2t1)即可得知其材质。 五、计算题 1. 解:由题可知:S= 4 mm2、t=

11、3600s、Q=900C 电流I=Q900=0.25A t3600I0.25=0.0625A/mm2 电流密度J=S42. 解:由题可知:I=18A、J=6 A/mm2,根据电流密度公式J=I可得: SS=I18=3mm2 J62因为S=pr ,所以r=Sp=3pmm,d=2r=23p1.95mm 3.解:以o点为参考点,则jo=0V Uab=ja-jb=10-5=5V Ubc=jb-jc=5-(-5)=10V Uac=ja-jc=10-(-5)=15V Uoa=jo-ja=0-10=-10V Uob=jo-jb=0-5=-5V Uoc=jo-jc=0-(-5)=5V 以b点为参考点,则jb=

12、0V 因为Uab=ja-jb=5V 所以ja=Uab+jb=5+0=5V 因为Ubc=jb-jc=10V 所以jc=jb-Ubc=0-10=-10V 因为Uob=jo-jb=-5V 所以jo=Uob+jb=-5V+0=-5V 4.解:由题可知S=0.21 mm2=0.2110-6m2、R=3,锰铜的电阻率为=4410-8锰铜m。 根据电阻定律R=rl可得: Sl=RSr锰铜30.2110-6=1.43m -84410因此大约需要1.43米锰铜丝 5.解:由题可知铜=0.004、t1=20C、R1=0.64 、R2=0.72 。 6 R2R1根据温度系数=可得 R1(t2t1)t2=R2R10.

13、720.64+t1=+20=51.25C aR10.0040.646. 510 10% 3.3k 5% 7. 金色 黄色 黑色 黑色 红色 2M5% 1.3k10% 银色 棕色 黑色 橙色 棕色 任务三 学习欧姆定律 一、填空题 1.正比 反比 I=U R2.线性电阻 线性电路 3.含有电源的闭合电路 4.正比 反比 全电路欧姆定律 5.大负载 小负载 6.1 1 0 二、选择题 1.C C 2. A 3. A 4. C 三、判断题 1. 2. 3. 四、简答题 答:下图仅供参考 I/A 0.008 0.006 0.004 0.002 O 7 2 4 6 8 U/V 五、计算题 1.解:由题可

14、知,人体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为I50mA的电流,而人体最小电阻为R=800,因此依据本题所给条件通过计算可得人体的安全工作电压为小于使人引起呼吸器官麻痹的电压,即 U人体承受50mA R800因此此时会发生危险。 当身体接触U=1.5V电压时流过人体的电流I为 I=U1.5=1.875mA50mA R800E220=2A R+r100+10因此,此时人体处于安全正常状态。 2.解:I=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公式可得 端电压U=EUr=EIr=220210=200V 负载上的电压降等于电源的端电压U 10=20V 电源内阻 r 上的电压降Ur=Ir=23.解:当开关扳至位置2时电压表所测为电源电动势,

15、即E=6.6V 当开关S扳至位置1时电流表所测为全电路中电流,即I=3A 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U=E-Ur IR=E-Ir 32=6.6-3r r=0.2W 任务四 学习电功与电功率 一、填空题 1.电源力 电场力 2.电流所做的功 电功 W 3.电流的热效应 4.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P 瓦特 5.60 60 1 6.0.1 100 7.1210 0.18 8 8.电源内阻 负载 9.负载的电阻等于电源的内阻 二、选择题 1. B 2. A 3. B 4. B 5. A 6. B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思考题 答:家庭用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都为22

16、0V,根据P=UI,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越大的其额定工作电流越大。 如图所示,突然接入一个功率较大的用电设备会导致电路中电流I瞬间增大。由于导线本身具有一定阻值,因此导线上分得的电压就会增大,从而导致照明灯及大功率用电设备所在并联电路上所分得的电压瞬间降低,因此照明灯亮度会降低。 五、计算题 I 220V R导线R导线EL R大功率用电设备 U21. 解:根据电功率计算公式P= ,“220 V 40 W”的灯泡的阻值为 RU22202R=1210W P40接在110 V 的线路中,灯泡工作 3 小时消耗电能为 W110U21102=t=(36060)=1080J0 0R1210将其接在 220

17、V 的线路中,其在相同时间内其消耗的电能为 W220=Pt=40(36060)=4320J0 02.解:由题可知R=0.5 、U额=220 V、I额=4A、t=0.5h=0.53600=1800s W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额=U额I额=2204=880电动机发热消耗的能量 Q=I2Rt=420.51800=14400J 电流通过电动机做的有用功 W有=W总-Q=U额I额t-Q=22041800-14400=1569600J 3.解:由题可知这个加热棒一个月使用总时间为t=2303600=216000s U22202t=216000=2.16108J 此加热棒消耗电能为W=R48.49 P1001

18、03=250A 4.解:如果采用U=400V的电压输电,则电路中的电流为I=U4002此时输电线上发热损耗的功率为P发热=I2R=2501=62500W P100103=10A 如果采用U= 10 kV高压输电,则电路中的电流为I=3U1010=I2R=1021=100此时输电线上发热损耗的功率降至P发热W 任务五 认识电阻的连接关系 一、填空题 1.在电路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电阻按顺序首尾依次相连,使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连接方式 2.分压公式 分压 3.分压作用 4.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并列的连接在两点之间,使每一个电阻两端都承受同一个电压的连接方式 相等 5.各电阻的倒数之和 6.并联后总电

19、阻减小 7.11 21 21 8.电路中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连接方式 二、选择题 1.A 2.A 3.A 4.C 5.B 6.A 7.B 8.B 9.C 三、简答题 1.答:越小越好。导线连接漏电设备与大地,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后,若人体接触带电设备,则漏电设备与大地之间产生的电流由两条流经路径,一条是导线,另一条是人体,这两条路径为并联方式。因此根据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分析可得:并联电路中某一电路阻值越小,该电路从总电流中分得的电流就越大,因此导线的阻值越小,流经导线的电流就越大,流经人体的电流相应的就越小,对人的伤害就会越小。 2.答:开关闭合前,a、b两点间的阻值为R;开关闭合后a、b两

20、点间为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并联,此时总电阻为0.5R,因此两点间的阻值变小了。 开关闭合前 I闭合前=U=I 2RL+RU2RL+0.5R10 开关闭合后 I闭合后=I=11UU I闭合后=222RL+0.5R4RL+R通过比较可知I将变大、I将变小。 开关闭合前 U闭合前=RU 2RL+R开关闭合后 U闭合后=0.5RRU=U 2RL+0.5R4RL+R通过比较可知电压表的读数将会变小 忽略RL,则开关闭合前电路总电阻为R;开关闭合后电阻总电阻为0.5R。因为闭合后电路总电阻减小,所以电路中电流I会增大;电压表测量的为外加电压U,因此电压表读数保持不变。 四、计算题 1.解:三只电阻电路串联,

21、设电路中电流值为I,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 U=I(R1+R2+R3) IR2=10 R1=2R2 R2=3R3 解方程组得U=100/3 V 2.解:开关 S 在断开时,等效电阻 R=R1+R2+R3=25+55+30=110W 电路中电流I=E220=2A R110根据串联分压公式 U1=U2=U3=R125E=220=50V R110R255E=220=110V R110R330E=220=60V R110开关 S 闭合后,因为R2被短路,电源电动势E仅加在R1、R3两电阻上,因此两电阻上电压必然会增大。 验证如下,等效电阻R=R1+R3=25+30=55W 电路中电流I=E220=4

22、A R55根据串联分压公式 11 U1=U3=R125E=220=100V R55R330E=220=120V R553.解:由题可知表头的量程为I=100 A,内阻 r=1 ,因此表头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为U表头=Ir=10010-61=110-4V 当量程为 3 V,流过R1的电流为I,R1上的电压 U1=3-U表头=3-110-4=2.9999V 因此R1的阻值为R1=U12.9999=29999W I110-4当量程为 30 V,流过R2的电流为I,R2上的电压 U2=30-U表头-U1=30-110-4-2.9999=27V 因此R2的阻值为R2=U227=2.7105W -4I110

23、当量程为 300 V,流过R3的电流为I,R3上的电压 U3=300-U表头-U1-U2=300-110-4-2.9999-27=270V 因此R3的阻值为R3=4.解: U3270=2.7106W -4I1105. 解:由题可知总电流I=9 A,流过R1的电流I1 =3 A V R1两端电压U1=R1I1=43=12因为R1、R2、R3三个电阻并联,故U1=U2=U3=12V 流过R2的电流I2=U212=2A R26流过R3的电流为I3=I-I1-I2=9-3-2=4A R3的阻值为R3=U312=3W I34此电路的等效电阻R为 12 1111=+RR1R2R31111=+R4634R=

24、W36.解:图中等效电阻R=(2+4)/(2+4)=3 图中等效电阻R=(2/2)+(4/4)=3 图中等效电阻R=(6/6)+7/10=5 7.解:已知I2=2A I2=R4I R1+R2+R3+R4则I=6 A 流过R4的电流I4=II=4A a、b两端电压Uab4=I4V 4=12R4 消耗的功率P4=U4I4=124=48W 8.解:开关S置于位置1时:R1被短接,此时电压表无读数。 开关S置于位置0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电压U1 U1=R120E=10=2.5V R1+R220+60R120E=10=5V R1+(R2/R3)20+(60/30)开关S置于位置2时:R

25、2与R3并联后再与R1串联,此时电压表读数为 U1=任务六 认识电源的连接关系 一、填空题 1. 将两节或两节以上电池正、负极依次相接,使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连接方式 2. 各节电池的内阻之和 各节电池的电动势之和 相等 3. 将两节或两节以上具有相同电动势和内阻的电池,正极与正极接在一起、负极与负极接在一起的连接方式 4. 各节电池的电动势 二、简答题 答:不合适。两电池的电动势E1与E2不等,则电动势高的电池将向电动势低的电池供电,即使没有接通外电路,也会在电池组内部形成一个环流,从而造成额外的13 1 各电池的额定电流之和 n损耗;两电池的内阻r1与 r2不等,内阻小的电池供电电流将很大。

26、 三、计算题 1.解:由题可知EU=4V。 因为电路串联,因此根据串联分压公式可得 总=4.2V;三个电池的内阻相等,即r=r1=r2=r3;负载上的端电压U=RE R+3r4= r=204.2 20+3r1W 32.解: 由题可知E=1.5V,I=0.5A 电池组并联则电池组等效内阻为r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r 3I= 0.5=ER+r等1.52.8+r等 r等=0.2W r=3r等=0.6W 模块 3 分析直流电路 任务一 计算电压与电位 一、填空题 1.改变 固定不变的 2.参考点 金属机壳 电路的公共接点 3.四边形 桥臂 4.相对桥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合上检流计支路上的开关,检流计的示

27、数为零 二、选择题 B 三、计算题 14 1.解:以b点为参考点时jb=0V a点到b点的路径为aE1b 因此ja=E1=1.5V c点到b点的路径为cE2b 因此jc=E2=1.5V Uab=ja-jb=1.5-0=1.5V Uac=ja-jc=1.5-1.5=0V 以c点为参考点时jc=0V b点到c点的路径为bE2c 因此jb=-E2=-1.5V a点到c点的路径为aE1E2c 因此ja=E1-E2=1.5-1.5=0V Uab=ja-jb=0-(-1.5)=1.5V Uac=ja-jc=0-0=0V 2. 解:如图所示,设电阻R左右两端电位分别为l和r 设a点为参考点,则 jl=0V

28、jr=E1-E2-Uab=3-4.5-(-10)=8.5V 因此R上电压为Ulrl R r E1 E2 =jl-jr=0-8.5=-8.5V a Uab b U-8.5=-0.85A 流过R的电流为I=lr=R10电流的方向为从高电位端至低电位端,即从右向左。 3.解:电路中电流为 I=E1+E23+12=1A R1+R2+R35+5+5R1 E1 a E2 R3 R2 I b 电流方向已在图中画出。 以a点为参考点,则ja=0V b点到a点的路径为bR2E1a 因此jb=-R2I+E1=-5+3=-2V Uab=ja-jb=0-(-2)=2V 4. 解:当电桥平衡时对臂电阻乘积相等,即R1R

29、4=R2R3,因此 R3=R1R46040=40W R260(60+60)(40+40)=48W (60+60)+(40+40)电桥电路等效电阻为R桥= 电路中电流I=E3=0.06A R桥+r48+215 根据并联分流公式,流过R3的电流I3为 I3=R1+R2I=0.036A R1+R2+R3+R4任务二 学习基尔霍夫定律 一.填空题 1.具有两个端点且通过同一电流的无分支电路 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 电路中任一闭合的路径 2.在任何时刻,流入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3.在任何时刻,沿电路中的任一回路绕行一周,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4.2A 二、选择题

30、 1. C 2.C 三、判断题 1. 2. 3. 4. 四、计算题 1.解: R1 E1 I 1R4 R5 I5 I2 R2 E2 I 3I4 E4 R6 I6 R3 E3 节点数为4个,支路数为6个,回路数为7个,网孔数为3个 I4R4+I5R5+I6R6-E4=0 I1R1+I5R5-I2R2+E2-E1=0 I6R6-I3R3+E3-E2+I2R2=0 2.解:根据电路图列出回路电压方程 I(R1+R2+R3+R4)-E1+E2=0 代入参数,解得E2=6V 任务三 应用基尔霍夫定律 一、填空题 1.节点 各支路电流 基尔霍夫定律 16 2.n1 b 3.相反 4.网孔内假设的网孔电流

31、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5.节点电压 节点电压 一段支路的欧姆定律 二、判断题 1. 2. 3. 三、计算题 1.解:将并联电阻R3R4等效为R3=2 列出节点电流方程I1+I3=I2 列出回路电压方程 I1 R1 I2 E1 I3 R2 E2 R3 R1I1+R2I2-E2-E1=0 I3=0 E2-R2I2-R3联立方程组,求解得I1=6A、I2=21A、I3=15A 由于I3为R3R4的总电流,两个电阻值相等,则两个电阻上的电流分别为7.5A。 2.解:采用支路电流法 R4 I5 R5 E1 I4 I1 R1 I3 R3 R2 I2 E2 在图中假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及各网孔的绕行方向 列出

32、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 I5+I2-I1-I3=0 I1-I5-I4=0 I3+I4-I2=0 列出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 I5R5+I1R1+E1=0 -E1-I1R1+I3R3-I4R4=0 -I3R3+E2-I2R2=0 联立方程组,将已知数据代入求解得I4=-1A 采用网孔电流法 R4 17 Im1 R5 E1 R1 Im2 R3 Im3 E2 R2 假设三个复杂网孔中的电流分别为Im1、Im2、Im3 Im1(R5+R1)-Im2R1+E1=0 Im2(R1+R3+R4)-Im1R1-Im3R3-E1=0 Im3(R2+R3)-Im2R3+E2=0 联立方程组,将已知数据代入求解得I4=-1

33、A 采用节点电压法采用节点电压法 R5 E1 I4 a R 4 b R1 R3 R2 c E2 将c点接地,设a、b两节点的电压分别为Ua、Ub,则: UaUa+E1Ua-Ub+=0 R5R1R4Ub-UaUbUb+E2+=0 R4R3R2解得:Ua=-8.4V Ub=-14.4V 由此可得:Uab=Ua-Ub=6V I4= 任务四 一、填空题 1.每个电源 代数和 2.视为不起作用 保留在原支路中不变 二、计算题 1. 解: Uab=1A R4 学习叠加原理 I1 R11 R22 I2 E1 U3 R3 I3 E2 假定待求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待求电压的参考方向,并在图中标出 18 当电源

34、 E1 单独作用时,电源 E2视为短路,简单电路如下图 根据欧姆定律与分流公式可得 I1 E1 R11 R22 I2 U3 R3 I3 I1=E136=10A R2R3282+R1+2+8R2+R3I2=R38I1=10=8A R2+R32+8I3=I1I2=108=2A =I3U3R3=28=16V 当电源 E2 单独作用时,电源 E1 视为短路,简单电路如下图 同理可以求出: I1 U3 R3 I3 R11 R22 I2 E2 I2=E218=5AR1R328R2+2+R1+R32+8I1=R38I2=5=4AR1+R32+8 I3=I2I1=54=1AU3=I3R3=18=8V将各分量电

35、流或电压进行叠加可得 I1=I1I1=104=6A 19 I2=I2I2=58=-3A I3=I3+I3=2+1=3AU3=U3+U3=16+8=24V2. 解:当开关S断开时,R4所在支路处于断路状态,因此 U=0,I=0 I1 R4 I3 R3 I2 E1 R1 E2 R2 假定待求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待求电压的参考方向,并在图中标出 当电源 E1 单独作用时,电源 E2视为短路,简单电路如下图 根据欧姆定律与分流公式可得 R1 E1 I1 R4 I3 R3 R2 I2 I1=E112=1.36A R2R314+7R1+R41+1+4R2+R3当电源 E2 单独作用时,电源 E1 视为短

36、路,简单电路如下图 I1 R4 I3 R3 I2 E2 R2 R1 20 同理可以求出: I2=E24=1.09A (R1+R4)R3841+R2+12R1+R4+R3R34I2=1.090.36A R1+R4+R31+4+7I1=将电流进行叠加可得 I1=I1I1=1.36-0.36=1A 任务五 学习戴维南定理 一、填空题 1.任何具有两个出线端的部分电路 有源二端网络 无源二端网络 2.含源二端网络 电动势 E 内阻 r 3.开路电压Uo 所有电动势都短路、电流源都开路时两端口间的等效输入电阻 4.3V 二、选择题 A 三、计算题 1.解: I1 R1 R2 R3 E1 R5 Uo R2

37、 R3 E1 R5 R4 R2 R3 R4 I1 Uo R1 Ri R4 R5 21 把电路分为两部分,虚线框内为含源二端网络,如图。 断开待求支路,计算开路电压 Uo,即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E,如图: E=U0=E1-IR5=E1-E1R5+R4+R2R3R2+R3R5=18-183=12V 3+3+3将有源二端网络中各电源置零,成为无源二端网络,计算输入电阻 Ri,即为等效电源的内阻 r,如图: r=Ri=R3/R2+R4/R5=2W 画出含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源并接上待求支路 R1,如图所示,则 R1 支路电流 I1 为 I1=U0E12=1.5A r+R1Ri+R12+62.解:把电路分

38、为两部分,虚线框内为含源二端网络,如图。 断开待求支路,计算开路电压 Uo,即为等效电源的电动势 E,如图: R1 E R4 A I R2 E R3 R1 a R4 b R2 R3 c R1 a R4 b R2 A U0 Ri R3 以c点为参考点,则 ja=R4E=18V R1+R4R3E=24V R2+R3jb=E=U0=ja-jb=18-24=-6V 将有源二端网络中各电源置零,成为无源二端网络,计算输入电阻 Ri,即为等效电源的内阻 r,如图: r=Ri=R1/R4+R2/R3=25W 22 画出含源二端网络的等效电源并接上待求支路 R1,如图所示,则 R1 支路电流 I 为 I1=

39、EU0-6=-0.24A rRi25任务六 认识电压源与电流源 一、填空题 1.电压源 2.小 恒定值 3.短路 4.恒定电流 Is 电源内阻 rs 5.满足等效条件的电压源和电流源之间的互换 二、选择题 C 三、判断题 1. 2. 四、计算题 解:将题图中电压源等效变换为电流源,如下图 b IS1 I R1 R2 IS a Is1=E120=12A R110将两个并联的电流源IS1与IS等效为一个电流源IS IS I R1 R2 =Is1+Is=12+6=18A Is根据分流公式,流过R1的电流I为 I=R250=Is18=15A R1+R210+5023 第2单元 磁场与电容 模块4 磁场

40、 任务一 认识磁场 一、填空题 1.铁、钴、镍等 磁体 2.天然磁铁 人造磁铁 条形磁铁 U形磁铁 小磁针 3.南极 北极 4.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N极 6.磁效应 7.磁场越强 越强 8.安培定则 9.磁通量 磁通 韦伯 10. 磁感应强度 相同 11.导磁性能 12. 410-7H/m 13.相对磁导率 mr 14.磁感应强度 介质磁导率 H 15. 安/米 相同 16. 顺磁性物质 反磁性物质 铁磁性物质 17.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减小 二、选择题 1.A 2.B 3.B 4.C 5.B 6.A 7.AB 8.A 9.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四、问答题 1.答:不正确。在磁体外部,磁力线由N极指向S极,在磁体内部,磁力线由S极指向N极。 2.答:磁通和磁感应强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磁通是定量地描述磁场在某一面积上分布情况的物理量,是一个标量;磁感应强度是定量地描述磁场各点大小和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