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胡杨》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686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风胡杨》教学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风胡杨教学反思“问题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西风胡杨教学反思 陆良县中枢镇盘新小学 谭四海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看了很多对“问题教学”定义的阐述,比较认同这种表述。 西风胡杨是一篇借物言志的散文,作者

2、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的可贵品质,抒发了对胡杨的热爱、同情和赞美之情。在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时,对于“能力目标”我这样定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质疑能力。这里重点强调“质疑能力”,质疑能力是不仅是本课学习的“指南针”也是基于中心学校提出的研究专题: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提法虽早,但对于我,本课也只是初探,所以我侧重问题意识的培养,即能“提出问题”。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

3、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尝试如下途径: 一是充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深入对话,关注胡杨”的环节中,借助第一节课的铺垫,我说“是啊,胡杨,是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树。可是:胡杨也有哭的时候面对这一幅图片,听到胡杨的哭泣,又会引发你怎样的疑问呢?请你对胡杨发问。”针对此情景,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谁在祈盼?祈盼什么?胡杨怎么会流泪呢?胡杨怎么会流泪,为谁流泪? 二是反复朗读,抓住关键词提问,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深情朗读,唤醒良知”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最后两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充分朗读后,

4、抓住关键词“祈求”提问:作者连用三个“祈求”到底在祈求什么? 三是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走出文本,追根溯源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读完课文,总结过后,我说:“对,书要靠自己读懂,才有长进!读完了课文,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学生提出:胡杨生活在沙漠,为什么作者用“西风胡杨”作为题目?作者写胡杨,有人的特征,他有什么目的吗?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