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705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角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乌市第71小学 朱 东 武 复习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复习认识角,进一步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并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能用正确的方法画角。 2、在复习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锐角、直角和钝角。 教学准备:三角板、活动角、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角的有关知识,好吗? 二、小组互动,回忆再现,整理复习 师:请同学们先看复习提示

2、。 1、这一单元你学会了角的哪些知识? 2、你认为哪些知识比较难? 师将两个问题读一遍。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打开课本23-27页,先自己看一 看,学了哪些知识。看完的同学,把你学会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咱们看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 三、 课堂交流,归纳整理,建构知识网络。 师:大家看第一个问题,这一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交流情况。 学生汇报。 学生回答: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板书:角的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 学生回答:我知道有锐角、直角和钝角 教师板书:角的分类 师: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锐角、直角、钝角 也就是说锐角要比直角小,钝角要比直

3、角 看来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有关系? 演示:活动角大小,剪掉一块儿,角大小不变。 汇报板书: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你还学会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说还学会了画角 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 角的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分类:锐角 直角 钝角 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 与边的长短无关 画角:示范角的画法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咱们学习的角的知识进行了整理,如果将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看作一棵大树的话,你们看,咱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填充到这棵大树中,咱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这棵大树,好不好? 四、 专项练习,突破重点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角的这么多的

4、知识,其实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同学们看屏幕 师:红领巾上有几个角?三角板上有几个角? 这是什么角? 这是什么角? 师:你是怎样知道这个角是锐角,这个角是直角的? 生:我看着这个角比直角小,是锐角,这个角比直角大,是钝角。 师:也就是说,你是用眼睛看出来的,是吗?那下面的这三个角你也能看出来是什么角吗? 学生的说法不一,有说锐角,有说钝角的。 师:怎样来验证一下谁说得正确? 生:用三角尺量一量。 引导学生说出判断锐角和钝角的方法。 师:咱们来看小电脑是怎样来验证的,好吗?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怎样判断角的种类了,那下面的这几个角你能看出是什么角吗? 学生说四个角的名称。 师:同学们真棒,

5、能正确的说出每个角的名称,那这些角各部分的名称你也知道吗? 点课件,学生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复习了角的这么多知识,你能画一个角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教师巡视。找一名学生投影展示,说说自己画角方法。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画的角对不对。 学生展示画的角。 五、解决疑难,提炼升华 师:刚才咱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角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现在你认为本单元哪些知识比较难? 师: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根据学生提问,随机解决。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积极。同学们,角的王国里有许多关于角的问题等着你们来解决,想不想试一试? 六、 综合练习 1、填空 一个角有个顶点

6、,条边。 一个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课桌面上有个角,这些角都是角。 锐角比直角,钝角比直角。 我们的红领巾上有个角,其中有个锐角,有个钝角。 七、 小结 角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反思 一、 引导学生自主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在课的开始,我开门见山,直接出示了本节课的复习导读,让学生根据复习导读自主梳理本单元学习的知识,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通过看书,唤起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小组交流这个环节,让学生对角的知识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而在全班交流汇报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所有有关角的知识都进行了整理,形成了一棵知识树,至此,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下,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

7、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脉络把握得清清楚楚。 二、 知识树的运用在本节课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知识树从宏观上把握教材,能让一部分不能把握住知识重点的学生很快的将知识体系构建起来。在这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本节课的知识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学生在头脑中就对本单元的知识脉络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知识树在本节课知识网络的建构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 逐步形成了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上完课后,我进行了整理和反思,初步形成了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小组互动,回忆再现旧知识课堂交流,整理建构知识网络专项练习,突破教学重难点解决疑难,提炼升华,虽然教学模式只是雏形,有点幼稚,但这毕竟是自己努力的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