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古诗二首第六单元 第 1 课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古诗二首 课型 精读 课时 两课时 1、 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 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课件 第一课时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2、会读、会背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 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包含的哲理。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情况,创设古诗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资料的交流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 学一、激趣1、激趣导入: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每一过导入,激首诗都是一幅优美的画,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画,猜一猜是哪程 发诗兴 首诗? 这些诗的作者是谁呀? 2、关于李白,你了解多少? 3、课件展示李白的资料: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 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以磅 礴雄伟的气势、炽热奔放的情感、丰富奇丽的想象、大胆惊人 的夸张、清新自然的语言,创造出了瑰丽多彩的艺术形象,达 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果,因此被称为诗仙 李白,
3、在中国人的眼里,不再是一个简单、普通的名字,它和 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连在了一起,许多外国人都知道,在 中国的唐朝有一个伟大的诗人叫李白。李白的诗奔放炽热、豪 气回荡,深受百姓的喜爱,千年传唱不绝,许多书法大家都把 他的诗作为自己的作品的主要内容,请大家先来欣赏一幅书法 作品,看看是李白的哪一首诗。 会看吗?怎么看?这是李白的哪一首诗? 大家读一读 觉得这幅书法作品好不好? 这幅书法作品好不好,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从小就要开始培 养自己欣赏美的品位和能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望天门山 板书题目。 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把“门”写得特别高,特别大吗? 出示课文注释 两山高大雄伟,隔江对峙,好像天上的大
4、门,所以叫天门山 二、自主1、学法指导。回顾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习,探究下面请同学们依然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在学习和交流诗意 三、朗读古诗,品味诗境,体会诗情 中去领略诗中的景,感悟诗中的情。 2、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交流讨论: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这首诗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等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楚江:是指流经古代楚国的这一段长江,流经楚国这一段叫楚江、终点在天门山,天门山以东是吴国,流经吴国的长江段,叫吴江。 4、集体交流,整体感知诗的大意。 、回归整体,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进一步感受诗意
5、从天门山这个名字,你感受到天门山什么样的气势? 指名读 多美的诗啊!此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你呢?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朗诵,并用心地描绘着诗中的意境。 老师哪些地方表现了这种磅礴、奔放的气势呢? 读诗要有感情,关键在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处理。望天门山这首诗哪些地方表现了这种气势? 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 对呀,天门中断楚江开,特别是这个“开“字,让我们想象到这江水排山倒海的气势 指导读出磅礴的感觉。 出示:碧水东流至此回 出示:两岸青山相对出, 这首诗意境雄奇壮阔,孕大含深;气势汹涌奔腾,吞吐山河;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古诗的大意,在讨论交流中展示学习成果、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朗读是
6、语文教学最根本的手段,运用示范朗读、激励性语言、多媒体课件的渲染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朗读情景,让学生读懂诗意,读出诗情,读出诗的韵味。 四、积累古诗,课外拓展 五、书写生字 色调热烈醒目,催人奋发;构图粗野苍劲,风格豪迈超俗,狂放不已。这首诗就好像一幅气势磅礴的画,有主有次,有近有远,有浓有淡,显得画面协调,境界极为开阔。 评价里说,这首诗好像一幅气势磅礴的画,有主有次,有近有远,有浓有淡,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主是“天门中断楚江开”,次是“两岸青山相对出” 远是“天门中断楚江开,孤帆一片日边来”,近是“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我们品味了诗境,感悟了诗情,这么美的诗,你们能背一背吗? 同学们
7、,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搜集,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积累自己喜欢的古诗,我们在下次的语文兴趣活动课上举行一次古诗擂台赛,看谁在相同的时间里背诵的古诗最多。 1、 出示生字,认读 2、 想想怎么记住这些字 3、 重点指导:楚 孤 4、 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古诗。 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活动方式 将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相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8、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活动内容 一、观景激趣赏西湖 二、 品言设境绘西湖 设计意图 用风景优美的西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吗?看够了吗?西湖风景百看不厌,写西湖美景的诗句数不胜数,而宋朝大诗人苏轼写得才叫绝呢! 齐读课题。从这个课题中,你能读懂点什么?谁能连起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认识这位诗人吗?说说对他的了解,师补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又可以称他为苏东坡,现在的四川眉州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虽不是杭州人,但却跟杭州很有缘,他曾二度在杭州任职。在杭州任职期间,他组织百姓疏通了西湖,把从湖底挖出的淤泥,堆成了一道堤,后人就把它叫作“苏堤”。现在苏堤春
9、晓就成了西湖上的一景。师补充:苏轼在杭州为官时,除了造福百姓,也为西湖的美景,深深地陶醉,时常留恋于西湖的山山水水之间,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其中的一首。 到底是怎么样的美景吸引了苏轼呢?自己读读这首诗,多读几遍。检查预习。指名读,自由练读,齐读。要求读准、读通、读出节奏。 1、感受“西湖雨亦奇” 找字读句。 西湖的美离不开西湖的水,写西湖美景的诗当然离不开写西湖的水了。你看到诗中带水的字了吗? 水,使得这几个字格外有灵气。咱们读读它们,好吗? 如果你把这些字送到诗句中,那诗句会更加鲜活,我们来试试。 其实,还有一个带水的字隐藏在诗中,你再大声读读,它肯定会跳出来。把它送到句
10、子里读读) 感受“雨奇”。 这个给西湖带来另一番景象的精灵“雨”是多么重要啊!怎样读好这诗句呢? 请你们用心感受:此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这雨轻轻的,细细的,柔柔的,山色 这时雨下大了一点 雨越下越大 看图体会。 从你们的朗读里,老师听到雨声了!我还听出了雨下得越大,你们读得越欢快,为什么呀?雨下得这么大,苏轼,你不觉得扫兴吗? 课件出示雨中的西湖。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 让学生看图想象,这雨还会让西湖的哪些景物更生动,更奇妙,尽量用优美的语言告诉大家。 雨天的西湖,虽没有了晴天的明丽,却平添了一份迷蒙、神奇的美,让诗人驻足留恋,暗暗称奇呀!齐读第二句。 激情咏读。 苏轼喜欢观赏大自然美景,更喜
11、欢变化中的景色。所以诗人说雨中的西湖是奇妙的山色空蒙雨亦奇 雨中的西湖也是空蒙神秘的山色空蒙雨亦奇 她又是水灵灵、生动、鲜活的山色空蒙雨亦奇 2、感受“西湖晴方好” 读诗想画。 雨中的西湖在世人的眼里美得出奇,简直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下雨之前的西湖是怎么样的呢?能用诗中的一句话告诉我们吗? 换词感悟。 重点体会“潋滟”。你喜欢诗句中的哪个词?说说这个词的意思 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一读。同学们,这就是水光潋滟啊!你能用其他的词或句子来表现水光潋滟吗? 想象生情。 夏日,阳光洒在荡漾的湖面上,波光粼粼的,你觉得就好像 多美的湖面啊!让我们跟着苏轼的游船来到湖面上,你还会看见哪让学生从诗中找寻字眼
12、,引导学生学会读诗。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深入感受雨中西湖空蒙、神奇的美景 抓住关键的词语,通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是诗歌教学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拓诗入情赞西湖 些美景呢?在诗人的眼里,原来晴天的西湖如此多姿多彩,怪不得诗人情不自禁地说水光潋滟晴方好。 这么多的美景诗人用一个字就概括了,哪个字? 一个“好”字就道出了西湖如诗如画的迷人景致。真是一字千金啊!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1、抒发感受 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若隐若现,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西湖有如此奇妙的景色,身临其境的诗人自然是满心喜悦,如
13、果你就在这样的美景中畅游着,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纵使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我们的赞美之情, 但是诗人却将他的感 受浓缩在两句诗里。( 出示: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 体味名句。细细地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诗人把西湖比作了西子) 谁知道西子? 师简要描述: 西子就是西施,她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天生丽质,美若天仙,微微一笑,哪怕是皱皱眉头,都是娴娜多姿、楚楚动人,不管是淡雅的妆容,还是浓重华丽的打扮,甚至是件朴素的粗布衣衫,都掩饰不了西子的美。 自从有了这首诗,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因为有了这首诗,有更多的人了解了西施,吸引了更多的人来西施的故乡旅游参观。让我们
14、怀着赞美之情读一读这两句。 学到这里,老师一直有个疑问,到底西施的淡妆浓抹,哪个是西湖的晴天,哪个是雨天呢? 晴天的西湖,波光荡漾,闪烁耀眼,就好比是化着淡妆的西施,而雨中的西湖云雾朦胧,若隐若现,就好比是画着浓妆的西施。这里还是西施个故乡,所以苏轼要把西湖比作西子。 多么奇妙的比喻!多么精彩的比喻! 有人还说这是一个天才般的比喻! 一起来读这两句。 当苏轼挥笔写下这两句诗时, 心里是 ( 快乐的,惬意的, 陶醉的。) 同学们,读诗就是和诗人一块儿体验 ,一块儿创作。让我们和苏轼一样带着一丝醉意 , 读这首诗吧。 苏轼的这首描写西湖的诗,没有具体写到是西湖的哪一处景点,也看不出是那一季之景,其
15、实,西湖的山、水很美,西湖一年四季都是看不完的美景。诗人用诗句抒发了对西湖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让我们也随着诗人一起再来赞一赞吧!齐读整首诗。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让我们也跟随诗人一起走进西湖,边欣赏西湖的美景,边来背一背这首诗吧! 3. 拓展升华。 是呀,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西湖美景倾倒了不少的游客。凡是到过西湖的游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西湖晴天的美丽景色,进一步理解“好”的意思 老师提出疑问,激发学生为老师解答疑难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练习诗文,想象画面来进行解答,这比老师直接给出答案要有效得多 倾倒。古往今来,无数的诗人为西湖作诗题词,写下心中
16、的赞叹。( 大屏幕出示,师生一起读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苏 轼 宋 杨万里 黑云翻墨未遮山, 毕竟西湖六月中, 白雨跳珠乱入船。 风光不与四时同。 卷地风来忽吹散, 接天莲叶无穷碧, 望湖楼下水如天。 映日荷花别样红。 花满苏堤柳满烟。 未能抛得杭州去 , 一半勾留是此湖。 宋陆游 唐白居易 赞美西湖的诗句举不胜举,但是苏轼对西湖的赞美是哪个诗人也不能相比的。同学们,就让我们把这无与伦比的千古名句永远记在心里。( 齐背第三、四句诗 ) 作业设计 1、 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2、 用你的语言写一写诗中所描写的景色。 碧 水 望天门山 美 青 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西湖山水 晴 方好 淡妆浓抹 雨 亦奇 美:比西子 拓展课外的古诗,进一步说明西湖景色的美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