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0121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9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docx(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第一单元 温暖的家 1. 我长大了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4.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课题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

2、;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

3、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实施过程 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 1.教师播放录音。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

4、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 2.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可以选择那些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温。 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 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什么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 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 2. 通过对照片的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美好的家庭生活是父母长辈付出了努力和心血换来的,体会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之恩。 我为温暖的家做些什么 1.教

5、师提出问题。 师:在这样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同学们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但是你们在享受温暖生活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应该为这个温暖的家做些什么,对家庭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呢? 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后,每组选派几名代表陈述本组同学的观点,并要说明理由。 3.教师在对每个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之后,将学生写的卡片贴在“温馨宝典”红心卡上。 4.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质疑、解释、补充等活动,逐渐地转变了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开始形成了主人翁责任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我的心里话 1.教师引导学生对父母说说心里话。 师:你们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说得多好啊

6、,老师都感动了,要是你的爸爸、妈妈能听到,一定会很高兴的。你愿意说给他们听吗? 2.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尽情地说出来,使学生与旁听的家长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 2. 爸爸、妈妈抚育我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准备 1.搜集、整理自己与家长的合影和家长抚育自己成长的小故事。 2.观察爸爸或妈妈一天的作息,体会爸爸、妈妈的辛劳。 教师准备 1.搜集动物和人类抚育子女的图片和录像片断。 2.邀请几位热心的家长参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请他们做精心的准备,列举生活中鲜活的小事例,讲述抚育孩子的切身体会。 1 / 27 本课题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是父母给了自己生命,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养

7、育恩情,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体验能力及收集资料的能力,进而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重和孝敬之情,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和情感。 教学结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回顾成长历程,勾起生活的回忆,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揭示主题:爸爸妈妈抚育我 1、师生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了自己是怎么长大的。有这么一位同学,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特别关心、照顾她的人,她是谁呢? 2、播放录像,生谈感受。 师: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

8、?想到了什么?谁来说说? 3、师小结揭题:是啊,郭殷子心小小年纪就能获得这么多荣誉,离不开她妈妈全身心的关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爸爸妈妈抚育我,好吗? 二:联系实际,合作探究 通过交流、辨析和观察,了解并理解自己父母亲养育呵护自己的由衷,体会父母为了家庭生活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1、生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讲述父母关心他们令他们难忘的事。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是怎么关心你们的呢? 小组活动。 在班上交流 2、师小结过渡:是啊,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可我们还常常习以为常,还不知道他们为我们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和负担。

9、老师建议,让我们走进他们,看他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真正了解你们的爸爸妈妈,好吗?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真情触动,实话实说 1、观看录像谈感受。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2、汇报交流课前搜集“父母的一天”的作息时间,引导体会他们抚育子女的辛苦。 师:世麟妈妈的一天是这么得辛苦和忙碌,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呢?把你们搜集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介绍吧! 3、针对“父母为什么要这样做”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在你们成长过程中,倾注了爸爸妈妈全部的爱,那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4、生实话实说自己对待父母这种做法的态度。 师:大家都认为,父母长辈这样做,是对我们

10、的关心,是为了让我们健康成长。平常他们这样做,你们觉得满意吗?我们来个实话实说。 5、师小结:是啊,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抚育我们成长,无私地奉献与付出着,可我们有许多人还是不能理解他们。大家想想,这样对吗?那你们就想想看,今后该怎么做呢? 6、师小结并过渡:老师明白了,你们也爱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你们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那好,借此机会,老师建议大家动起手来,亲手做一份礼物,献给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 四:敬献礼物,以表心意。 通过向父母长辈赠送礼物,表达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1、生制作礼物。 2、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展示。 师:同学们,请你们先停下来。做好的先上来展示,还没完成的我们课

11、后继续完成。 3、师生共舞让爱住我家轻松结课。 师总结:爱心之家收到这么多礼物,老师会转交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收到礼物后一定会很开心。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学会互相关爱,让爱永远驻我们的家!同学们,站起来吧,让我们随着让爱住我家的音乐,一起唱吧,跳吧!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这份爱带回你们的家吧,再见! 3. 我懂事了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准备 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照片,了解自己长大的变化;并对爸爸、妈妈的工作进行调查访问,准备照片、汇报卡等材料。 教师准备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主题的教学活动。 本课题教学目标 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家庭的责

12、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结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用“猜一猜”的游戏导入,引导学生理解长大后的变化。接着,通过乐乐的感想来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引导他们对爸爸、妈妈说一说心里话,并说一说自己想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最后,通过教师、家长、听课教师的评价来揭示课题,以达到情感的互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完成教学目标。 实施过程 2 / 27 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玩“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照片,猜一猜他们分别是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呢? 引导对比 1.师:瞧,这些

13、同学小时候多可爱呀!相信你小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可爱吧!现在同学们都长大了,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结合搜集的照片进行汇报交流。 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家长参与,倾听学生的发言。 全班交流,请家长进行补充,发表意见。 3.教师小结。 师:你们不仅身体上发生了变化,变高了,变壮了,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比以前懂事了。 交流感悟 1.师:听到你们有了这样大的变化,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知道有一位叫乐乐的小朋友,利用假期的一天,去了爸爸的工作单位。回来后,写了一篇感想,你们想听听吗? 2.乐乐的感想是什么呢? 3.师:你们不是也和乐乐一样,对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你想说说吗? 4

14、.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5.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展示爸爸、妈妈工作时的照片,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 交流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后的感想。 展示自己制作的报道“爸爸、妈妈的一天”,介绍父母的工作情况。 播放自己拍摄的采访录像。 6.邀请部分学生家长补充和介绍自己工作的辛劳。 7. 师:听了大家的汇报,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吗?你想为他们做点儿什么来表达你的心意呢? 8.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全班交流。 采访父母 1.师:听到同学们都这样为爸爸、妈妈着想,懂得要为爸爸、妈妈分忧,老师都被深深地感动了。看来你们不仅长大了,而且懂事了,懂得体

15、贴爸爸、妈妈了,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老师想对你们说:你们真棒!今天还有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不知他们看到你们今天的表现,有什么想法?你们想去采访一下他们吗? 2.教师请一位学生采访自己的家长。 3.该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 4.师:你听了爸爸的这番话,有什么想对爸爸或是老师和同学说吗? 5.师:你们也想去采访一下你的爸爸、妈妈,听听他们对你的评价吗?如果今天爸爸、妈妈没来,你也可以去采访一下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和听课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 6.全班学生去采访家长和听课的教师。 全课总结 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2.选派代

16、表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总结。 师:今天,大家通过学习和交流,体会到自己发生了变化,知识、能力比以前提高了、进步了。我和你们的家长都觉得你们长大了、懂事了。再过三个月新年就要来临了,你们又要长一岁了,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健康、更懂事。 布置作业 1.落实自己的计划,并了解家长的反应。 2.落实计划几天后,完成教科书第13页“我的感受”。 3.阅读母亲节的由来,并查找资料,了解父亲节的由来。 4.健康生活每一天 4-1家里的文明礼貌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教师准备 1.教学中要使用的调查问卷表格。 2.课前就学生在家里的文明礼貌表现,采访学生家长,并拍成录像片段。 本课题教学目标

17、1.帮助学生确立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树立对爸爸、妈妈要有礼貌的情感。 2.懂得文明礼貌可以让亲人间关系更融洽,文明礼貌可以筑就一个暖意融融的家。 3.知道在家里什么时候怎么做才是文明礼貌的行为,并乐于去做,进而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教学结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用调查统计的方式得出在家里不注意文明礼貌是个普遍现象的结论。 2.用讨论和探究的方式总结出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在学校与在家不同的行为表现。 3.用体验的方式感知亲人间注意和不注意文明礼貌时,自己的切身感受有什么不同。 4.用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家里注意文明礼貌的好处在哪里。 5.探究、讨论和设计:家里有哪些地方

18、需要文明礼貌,小组讨论,并设计出 家庭文明公约。 实施过程 调查和统计 教师出示四种画面,请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情景在自己的调查表上做出选择。要求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做法,对每个情景中的两种表现做出选择。 第一个情景:早晨离家上学前 A.向父母说“再见”; 3 / 27 B.天天在一起生活,天天都见面,说不说“再见”无所谓。 第二个情景:当有事要进父母房间时 A.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 B.都是一家人,没必要敲门,可以直接推门进去。 第三个情景:妈妈做好了饭,叫你和爸爸吃饭 A.等妈妈起吃; B.都是一家人,你等我,我等你,多累呀,可以边吃边等。 第四个情景:回家之后,很累了 A.坐要讲究

19、坐相,再累也不能四仰八叉地; B.往沙发上一躺,怎么舒服怎么坐。 接着请各小组分别统计组内A,B选项人数的多少,然后全班统计A,B选项的人数。最后的统计显示:选A的有16人,选B的有24人。 讨论和探究 师:现在大家可以看出选A和选B的人数相差不多,但你们能看出选A和选B的同学代表了哪两种观点吗? 师:选A或选B的同学能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师:刚才你们说的听起来都有各自的道理,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的,让我们来看几个采访片段,听听家里人的感受吧。 体验和感受 播放采访学生家长的录像片段,小记者向家长提出的问题: 妈妈正在做饭时,孩子自顾自吃起来和等妈妈一起吃,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孩子进您

20、房间时,敲门好还是不敲门好,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吗? 师:这都是我们学校我们这个年级的学生家长,你们的爸爸、妈妈想法一定和他们差不多。 讨论和总结 请每个小组用一句话概括在家里注意文明礼貌的好处,全班交流。 生:文明礼貌让家里每个人都快乐。 讨论和设计 让学生思考家里还有哪些地方应该做到文明礼貌、怎么做,并根据“什么时候”和“怎么做”的思路设计出家庭文明公约,并拿回家和父母交流讨论。学生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如家庭成员不管谁有事出门,都要相互打招呼;回到家里也应该打招呼“我回来了!”;互相之间都不能翻私人的东西等。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多用了“相互”的概念,可见他们很重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显示出了“平

21、等”观念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成人平时都爱给孩子提各种各样的要求,却没有想到家庭的氛围和习惯是要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创设的。 4-2 居家生活讲节约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准备 参观、调查、访问所用的笔、本等学习用具。 教师准备 1.与特困家庭或五保户家庭所联系,带领学生代表上门调查访问。 2.请老革命、老干部给学生做报告,学生可以向老人们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与老人们座谈。 3.自制幻灯片并收集一些关于家庭勤俭节约的事例。 本课题教学目标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表现。 2.学习合理消费,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3.能够在

22、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 教学结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布置调查采访任务,带领学生到军队干休所调查,并做好记录。 第二课时 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调查采访的成果,并在全班交流;召开“节约与攀比”小型讨论会。 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 布置调查、参观、访问任务 调查访问过程 1. 带领学生代表上门调查访问特困家庭或五保户家庭。 2.观察访问对象的家庭,进行适当的数码拍摄。 3.学生向老革命、老干部进行访问。 老干部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使学生了解到,在战争年代,环境非常恶劣、条件异常艰苦,广大军民养成了不怕 4 / 27

23、 困难、自力更生、艰苦朴素、不浪费、讲节约的良好作风,并将这种作风保持至今。 返校 第二课时 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采访,了解了老革命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节课,我们将根据采访的内容,一起来研究在生活中如何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探究活动 1.小组内交流调查访问的结果。 2.教师点拨。 在战争年代,条件是异常艰苦的,战士们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宁愿抛头颅、洒热血。现在生活富裕了,但老人们仍旧不改当年的优良传统。 让学生想一想,现在老人们为什么还会这样做呢? 由于在访问时,学生都听到了老革命、老干部的回答,于是学生用老人的话回答:“家里的钱是父母劳动得来的,他们挣钱不容易,如果浪

24、费了多可惜呀!” 还有的学生说:“可以把它节省下来给更需要它的人花。” 3.教师小结。 师:节约,体现了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尊重;节约,也是珍惜和爱护资源的体现。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 4.班级召开关于“节约与攀比”的讨论。 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从中了解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 5.教师提出问题。 节约有什么好处?攀比有什么害处?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不注意节约的事情?你们今后想怎样做? 教师总结 师:节约是在健康生活的前提下,不攀比、不奢侈、不随意丢弃有用的东西。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节约既是尊重父母的劳动,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的劳动。节

25、约是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不攀比,讲节约,对人对己都是有好处的,它是一个现代文明人的基本品质。 4-3 生活中的安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准备 我校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家长多是双职工,他们工作很忙,有许多学生是“脖子上挂钥匙的孩子”,一个人在家是很常见的。平时家长也告诉孩子一些有关安全的知识。教师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做一个课前调查:调查与家庭生活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护自救的方法,重点是“当你在不同地方遇到陌生人该怎么办?” 教师准备 在课堂上设置有关生活中安全方面的模拟活动,营造身临其境的效果,激发学生在体验活动中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课题教学目标 1.树立爱护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态度,形

26、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2.通过学习了解简单的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溺水的常识,知道简单的自救自护方法。 3.通过模拟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救自护能力。 教学结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情境导入,模拟活动。 通过小红独自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分小组模拟这一情境,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探讨与研究。 课前引导学生调查与家庭生活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护自救的方法,在课上交流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 3.分小组模拟四种情况,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 燃气泄漏; 有人游泳溺水; 有人触电; 有人被开水烫伤。 4. 课后拓展,付诸于实践。 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

27、些危险的因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加强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并为家庭生活中不安全的地方设计一些安全提示标志,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从理论认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实施过程 模拟活动 1.情境引入。 师:一天,小红独自在家时,有一个不认识的人敲门。那人告诉小红是她父母叫他来家里拿东西的,同时他还说出了小红父母的名字。小红没了主意。她应该让他进门吗?应该怎么办呢? 请学生分小组准备,模拟以上的情况,想办法解决,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 2.学生分成6个小组进行模拟活动。 3.小组展示。 第一小组:小红请他进来,因为他说出了她父母的名字,说明他跟父母很熟,应该没有问题。 第二小组:打电话问一问父母,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28、,如果是,就开门请他进来找东西;否则就不开门。 师:如果小红找不到父母怎么办?而且他说事情很紧急,非要进来。 教师及时肯定两位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后者,想得很周全。同时教师强调,只要是陌生人,就不能随随便便让他进来。 探讨与研究 5 / 27 师:在生活中,除了刚才我们所遇到的安全问题,还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你都知道哪些呢? 为了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我在课前布置了调查作业:家庭生活中与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救自护。在课上,学生用自己调查到的资料发言,非常积极。分别说到了用电、使用燃气、防火、防溺水等与安全有关的事例。 当学生说到车祸、过马路看交通信号灯、酒后不能驾驶车辆等

29、与交通安全有关的问题,教师对此提出,交通安全是生活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交通安全有其特殊的地方,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但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安全问题,并具有防范意识。 全班模拟活动 1.模拟活动。 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抽题签,然后按照题签上的内容进行模拟活动,并找出最佳解决的方法。 情境:燃气泄漏; 有人游泳时溺水; 有人触电; 有人被开水烫伤。 由于课前学生对意外事故的自护自救方法有所了解,在模拟中学生的解决方法大体上是正确的。 2.小组汇报结果。 “燃气泄漏”和“有人被开水烫伤”的处理方法。 学生说,在家里经常听父母讲,遇到燃气泄漏,一定不要惊慌,要首先关闭燃气开关,切断气源,打开门窗

30、通风,而且一定不能够使用明火,包括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排风扇等。 遇到有人被烫伤的情况,如果只是轻微的烫伤,被烫伤的范围不是很大,应该按照教科书上提示的方法:给被烫伤的部位冲冷水降温,缓解疼痛;涂抹小苏打水或烫伤药膏进行消炎、治疗。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烫伤,就一定要去医院及时诊治。 “有人游泳时溺水”的处理方法。 学生展示的是马上跳下去救,理由是要“见义勇为”。对此有几位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不能跳下水去救,如果你不会游泳,会被淹死。”“如果水太急,我们太小,不仅不能救上溺水者,反而害了自己。”教师马上追问:“你们想得很好,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自己不能救

31、,最好向大人求救,或寻找救助工具。”教师肯定其结果,并强调:“你们都是未成年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一定要注意逃生自救。” “有人触电”的处理方法。 当有人触电时,学生展示的是首先切断电源。但有学生补充说,他们做得不完全正确,切断电源不能用手,应用干木棍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教师肯定其回答,并进一步提出问题:“若是被高压线击倒,能不能用干木棍切断电源?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后得出了结论:“不能。因为高压电会立即把木棍击穿,把救人者击倒。”教师强调:“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立即离开危险之地,并向电工求救。” 3.遇到这些情况时,学生除了自我救护外,还应向大人求救。 教科书第19页连线练习题,在此基

32、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讨论,应该怎样保证报警内容的真实性、报警语言的完整性,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讨论。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地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 5.设计安全提示标志。 由学生根据前面讨论中找到的、家庭生活中一些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地方,为家庭安全生活设计一些安全提示标志。 学生在这一制作活动中表现了很高的热情,纷纷为自家的电器插座、燃气热水器、燃气灶等位置设计制作了很醒目、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提示标志。这是他们在确立了安全生活的正确态度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 教师总结,课后延伸 师:安全是我

33、们健康生活的保证。只有人人心中有安全,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才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回家以后,请同学们把今天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讲给父母听,并为自己家中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设计一些安全标志,下节课我们进行展示,比一比谁的设计最好。 主题一 我和小伙伴 1、学会友好相处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准备 1.收集名人小时候与同伴相处的故事,以及与人相处的名言集锦。 2.到图书馆、上网查找关于与人相处方式的资料。 3.与父母交流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困惑,请他们给予帮助。 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与同伴相处的烦恼。 2.学生秋游活动中的录像片段。 本课题教学目标 1.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感受同学之间的友

34、爱之情,体验亲密友谊带来的快乐。 2.学会与同学正确相处,懂得以诚相待的道理。 3.能够处理同学之间的简单矛盾,学会彼此谅解。 教学结构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激发情感内需。 第二课时 贴近生活,学会解决方法。 第三课时 互动参与,体验友谊之趣。 实施过程 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2.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设置情境,激发情感需要,引出主题 教师播放师生同去秋游焦山时的录像,引导学生看一看、说 6 / 27 一说与同学一起秋游的乐趣在哪里。 * 你与同伴之间一起游玩,有没有感动人的事? * 在游玩中有没有

35、与同学闹过别扭,为了什么事情闹别扭的? * 这些别扭使愉快的秋游有些扫兴,看来友好相处很重要。 真情流露,体验友好相处带来的快乐 1.欣赏照片。 师:有没有与同学在学习活动或游玩时拍下的照片?快拿出来,在小组内欣赏,请你给小组同学做个介绍。 2.召开故事会。 师: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小伙伴,伙伴之间一定曾经发生过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召开一个故事会,大家来讲述小伙伴之间的故事。不过,今天的故事会有个特殊要求,每位同学不仅要讲一个故事,最后还要说明,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美好友谊带来的快乐。 先听教师讲一个自己小时候与小伙伴之间令人难忘的故事。 学生小组内

36、轮流讲。 推荐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引导学生树立互相尊重和愿意与伙伴相处的意识 师:刚才每位同学都回忆了自己与伙伴之间令人难忘的事,老师都被有的故事感动了,真想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你们欢迎吗? 师:同学们,你们欢迎班里所有的同学都与你交朋友吗?咱们班谁的朋友最多?朋友多好不好?为什么? 俗话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多了,多快乐。只要你与小伙伴友好相处,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课外作业 1.搜集与小伙伴相处中的烦恼,这些烦恼自己解决了多少?没有解决的矛盾打算怎么办? 2.学生归纳学习方法。 可以去问父母、爷爷、奶奶,可以去图书馆摘抄,可以去网上查一查,可以与同学一起商量。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小

37、结,让他们选择学习方法收集答案,提醒他们及时做好记录、归类。 第二课时 做人要诚实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懂得伙伴之间相处应当以诚相待的道理。 2.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和怎样处理矛盾。 课外调查 课外鼓励学生通过询问家长、老师和小伙伴,浏览网络、翻阅图书等方式寻求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就是帮助他们克服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主动与人交往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增强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信心,锻炼了交往能力,同时又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归纳、整理、掌握材料。 倾诉烦恼,交流解决方法 1.说出你的烦恼,大家一起想办法。 师:同学们与小伙伴相处,有时会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与小伙伴闹别扭时都很烦恼。我

38、们一起通过课余时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有好的方法吗? 师:先说有什么别扭的事,再将自己最好的办法在小组里向同学进行介绍,请他们进行评议,你的方法是否可行。 2.真情对对碰。 师:你们交流的办法能解决实际问题吗,大家在全班范围里交流一下。 师:现在你想对那些与你闹过矛盾的同学说些什么吗?请你去跟他说一说你的心里话。 3.教师讲一讲名人高士其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认识你。 故事梗概:高士其小时候是个学习非常认真的孩子。有一天上课时,他正在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同桌拿出一个折好的青蛙给他看。高士其像没看见一样,仍然专心听讲。下课了,他的同桌很生气,责怪高士其为什么不理他,高士其说:“上课时,我不认识你。下

39、课时,咱们还是好朋友。” 4.师生交流名人关于交友的名言。 例如: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不容易的。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苏霍姆林斯基 无论谁,只要说一句谎话,他就失去了纯洁的心。 贝多芬 付诸行动,考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设置问题情境。 同学很调皮,特别爱欺负人。有一次,他无缘无故地打了你请问:你该怎么办呢? 出示答案仅供参考:告诉老师;告诉家长;以 7 / 27 牙还牙,跟他对打;打不起,躲得起。 师:以上答案你选哪一个?为什么?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2.小组讨论:应该怎么办。 3.学生交流想法。

40、 生:第三种方法不行,不能与他对打,与他对打,就跟他一起犯错误了。 生:第二种方法还可以,让老师找他,或者让家长吓唬吓唬他。 生:第四种方法也不行,你老躲他,他会以为你胆小,下次还会欺负你。 师:现在,这件事老师和家长都不帮你们解决,请你们自己解决。 4.小组再讨论,出主意,想办法。 生:我要与他先讲道理,你打我,我并不怕你。你的行为不像一个小学生。你要对得起胸前的红领巾。以诚相待,相信他会改正。 生:我会动员小组同学一起跟他讲打人犯法的道理。 生:开一次团结友爱、与人友好相处的班会,让大家来教育他。 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2.体验同学之间的亲密友谊带来

41、的快乐。 小竞赛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先来搞一个小竞赛,比一比谁对班里同学最熟悉。谁在一分钟内所说的班上同学的姓名最多,谁就获胜。 开展游戏活动,加深了解 1.做“请你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让学生填写“我的好伙伴”的表格。待学生填好后,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宣读自己的表格,其他学生猜猜他写的是谁。 师:老师也想参加你们的游戏,请你们猜猜我说的这个人是班上哪位学生。 师:这是一个缺点很多的孩子。 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只要改正缺点,就是好学生。不要因为同学有缺点就疏远他,要学会帮助有缺点的同学改正错误。你们会帮助他吗? 实话实说,吐露心声 师:班上有这么多同学,你最想对哪位同学说说心里话。

42、你可以对他提希望、表达祝福,也可以指出他的不足,鼓励他改正;也请他说一说听了这些话的想法。 师:你想为班上的哪位同学做些什么? 师:请制作一张心语卡送给他吧。 让学生把心语卡珍藏在自己的成长资料袋中。 8学会友好相处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学生准备 1.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 2.采用调查、访问、体验、游戏等方式参与学习活动。 3.在学生得出初步结论后,用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从中体验伙伴相处的乐趣和帮助别人的成就感。 教师准备 1.剪成黄树叶、虫子、坏苹果、绿树叶、红苹果和大树形状的纸。 2.将教科书中的事例拍成录像短片。 本课题教学目标 1.学会彼此谅解、友好相处。 2.学

43、会彼此以诚相待。 3.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简单技巧。 教学结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以引言导入课堂教学,用枝繁叶茂的果树象征“友谊之树”。 2.展示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形象的方法拯救友谊之树。 3.总结全课,引导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在“友情卡”上写给好朋友的知心话,并伴以美好的音乐,以达到愉快交流的目的。 教学结构 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今天大家都是和你的好朋友坐在一起的,对吗?和好朋友在一起学习生活、玩耍,你有什么感觉呢? 学生的回答除了快乐、幸福、高兴、愉快等,还表示,生活中需要友谊,健康的友谊就像一棵繁茂的果树一样会带给人阴凉,会带给人清新的空气和甘甜的果实。

44、 教师将一棵“大树”贴在黑板的正中央。 播放录像,并讨论 师: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光是充满快乐的,但是有时候也会闹别扭,比如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放录像:展示课文中的两个故事拍成的短片。 请学生讨论:他们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事情不解决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8 / 27 师:你们瞧,伙伴间的友谊因为这些原因变得不再美好、牢固了,如果再不赶快补救,它就会像这棵大树一样枯萎死去。 师:快让我们一起来动脑筋想办法救救我们的友谊之树吧!请同学们自选一个案例,先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将解决办法写在“绿树叶”“红苹果”上。 师:刚刚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老师发现大家都能用聪明的头脑和冷静的思考帮助教科书中的同学解决问题。但是当我们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能不能还和刚才一样呢? 师:调查显示,我们班上多数同学都曾经与自己的伙伴发生过矛盾,很多同学能够很快地解决矛盾,与伙伴重归于好。但也有部分同学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老师已经让他们把事情写在卡片上,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请每个组的组长来抽取几张卡片,与小组同学共同讨论造成矛盾的原因和最佳的解决办法,并写在卡片上,由选出的代表向大家汇报,再请老师转给被矛盾所困扰的同学。 师:相信那些被困扰的同学一定会从同学们为你们提供的方法中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我们也衷心希望你们可以重新找回失去的友谊。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一定懂得了应该怎样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