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病虫害防治.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21138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病虫害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茶叶病虫害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茶叶病虫害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茶叶病虫害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茶叶病虫害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叶病虫害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病虫害防治.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茶叶病虫害防治,茶叶病虫害,三虫:茶小叶绿蝉 茶尺蠖 黑刺粉虱,茶叶害虫 茶小叶绿蝉,茶叶害虫,1、茶小叶绿蝉:形态特征:若虫共5龄。1龄体长0.8 mm 0.9mm,体乳白,头大体纤细,体疏覆细毛。2龄体长0.91.1mm,体淡黄色。3龄体长1.51.8 mm,体淡绿色,腹部明显增大,翅芽开始显露。4龄体长1.92.0 mm,体淡绿色,翅芽明显。5龄体长2.02.2mm,体草绿色,翅芽伸达腹部第5节,接近成虫形态。成虫头至翅端长3.13.8 mm,淡绿至淡黄绿色。卵为新月形,长约0.8mm,宽约0.15mm。,茶叶害虫,1、茶小叶绿蝉:为害特征:我国茶区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茶树害虫,全年

2、以夏秋茶受害最 重。以成、若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为害。受害芽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进而叶缘叶尖萎缩焦枯,生长停滞,芽叶脱落,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发病规律:年发生 9-12代,以成虫在茶丛下老叶或茶园杂草上越冬。成、若虫均居有趋嫩性,早春转暖时及开始取食。在适宜条件下15-20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虫代混杂、世代重叠。大部分茶区一般有两个发生高峰,第一个5-7月,一般6月虫量最多,主要危害夏茶。第二个8-11月以9-10月虫量多,主要危害秋茶。,茶叶害虫防治,1、茶小绿叶蝉:防治方法: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除去大量在嫩梢内的卵粒。化学防治,在虫口高峰前用皇廷102、

3、皇廷茶 尊、皇廷茶精灵、皇廷茶智香、皇廷105、皇廷108、皇廷628或者皇廷茶仙20ml+20ml相应皇廷专用增效助剂兑水15kg采用低容量蓬面喷雾。,茶叶害虫 茶尺蠖,也称拱拱虫,茶叶害虫,2、茶尺蠖:、形态特点:卵 长1mm,椭圆形。初绿色,后变灰褐色,孵化前为黑色。常数十粒至百余粒成堆,上覆白色絮状物。,茶叶害虫,2、茶尺蠖:形态特点:幼虫 末龄幼虫体长2630mm,体圆筒形,头部褐色。初孵幼虫黑色,体长1.5mm,头大,胸腹部各节均具白纵线及环列白色小点。1龄幼虫后期体褐色,白点白线逐渐消失;2龄幼虫体长46mm,体黑褐色,白点白线消失,腹部第一节背面具2个不明显的黑点,第二节背面生

4、2个较明显的深褐色斑纹;3龄幼虫体长79mm,茶褐色,腹部第一节背面的黑点明显,第二节背面有一黑纹呈“人”字形,第八节背面亦有不明显的倒“人”字形黑纹;4龄幼虫体长1316mm,浅茶褐色,腹部24节背面具不明显的灰黑色“回”形斑纹,第六节两侧生两个不明显的黑纹,第八节背面倒“人”字形斑纹明显,并有小突起一对;5龄幼虫体长1822mm,灰色,体背斑纹与4龄幼虫相近,但较4龄幼虫明显。,茶叶害虫,2、茶尺蠖:形态特点:成虫 体长912mm,翅展2030mm,雄蛾较小。头部小,复眼黑色近球形,触角丝状,灰褐色。全体灰白色,头胸背面厚被鳞片和绒毛,翅面疏被黑褐色鳞片,前翅具黑褐色鳞片组成的内横线、外横

5、线、亚外缘线、外缘线各一条,弯曲成波状纹,外缘线色稍深,沿外缘具黑色小点7个。外缘及后缘有灰白色缘毛;后翅稍短,外缘生有5个黑点,缘毛灰白色。足灰白色,杂有黑色鳞片,中足胫节末端、后足中央及末端各生距一对。体形大小及体色随季节不同而异,秋季发生体形大且体色较深;翅面波纹明显,茶叶害虫,2、茶尺蠖:为害特点:幼虫咬食叶片成弧形缺刻发生严重时,将茶树新梢吃成光秃,仅留秃枝,致树势衰弱,而寒力差,易受冻害。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状如火烧,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茶叶害虫防治,2、茶尺蠖:防治方法:秋冬季深耕施基肥进行灭蛹,清除树冠下表土中的蛹,减少虫源。药剂防治:该虫1、2代发生较整齐,3代有

6、世代重叠现象,生产上消灭3代前的茶尺蠖,对控制全年为害具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重视7、8月防治。发生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90%晶体敌百虫、50%二溴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腈、98%巴丹可湿粉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10%二氯苯醚菊酯、35%赛丹乳油20003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5000倍液、25%辛*甲,氰乳油2000一3000倍液。该虫喜在清晨和傍晚取食,最好安排在49时及1520时喷洒效果好。,茶叶害虫 黑刺粉虱,又称桔刺粉虱,茶叶害虫,3、黑刺粉虱 形态特点:卵 淡黄色,香蕉形,基部有柄附着叶背。幼虫 初孵

7、幼虫黄绿色,后分泌蜡质,周围有白色蜡丝。成虫 体褐色,前翅紫褐色,翅端有7个白色斑纹。,茶叶害虫,3、黑刺粉虱:为害特征: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卵多产在成叶或嫩叶背面。若虫寄生在茶树叶背刺吸汁 液,并诱发严重的烟霉病。病虫交加,养分丧失,光合作用受阻,树势衰弱,芽叶稀瘦,以致枝叶枯竭,严重发生时甚至引起枯枝死树。发病规律:一年发生4代,以老龄若虫 或蛹在被害叶背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成虫羽化。4代幼虫发生期分别是4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至9月中旬、9月下旬至翌年3 月。,茶叶害虫防治,3、黑刺粉虱: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应用韦伯虫座孢菌菌粉0.51.0公斤/亩喷施或用挂菌枝法即用韦伯虫座孢菌枝分别挂放茶丛四周,每平方米510枝。化学防治:根据虫情预报于卵孵化盛期喷10%吡虫啉20003000倍或50%辛硫磷1000倍,或2.5%天王星8001000倍。注意务必喷湿叶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