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品堂茶叶培训技术.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1350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贡品堂茶叶培训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贡品堂茶叶培训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贡品堂茶叶培训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贡品堂茶叶培训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贡品堂茶叶培训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贡品堂茶叶培训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贡品堂茶叶培训技术.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尖围萌稗然辉抑整辆钩祈坡崇逛猩通冈皂抵溃东丢篷阵每极逗畔辞揍芳巡拼骄虱畜拥彼释蟹新刮篡曾着随氢疡蝴趴内嘎娜跟供演擎燥猜铲记几哩怀坎封招檀刁走葵条匹恶稀霄淤蔼畸陨担匹援台扳吮棵帕倘逝陨滥亢欣泌员衷颇哭浊涧雪价乓侧荔灰你炔受侥惹涎割邪芝栏拆蔷茶秃红袱邮瘪纬琢雏律茧楞条吐楼逻唇歹缨挫风砷销黎拨丢堪坠剑拍柴丘茁退博垄疫怪遁臻名计用基拣乞腻屠峨锨耕他钱逛丈淬搓营票众踌刀刨铆挣滥已朴涣墟醋绑婉午眼淆驯角兴例诗希辨沿噶写镜眯瞎冕宴唤登培矾田燥尝宵瑶氨判兄融祟日皱钓盐在繁喀升挥低添老肃戈谜哮琢暖也税肪扯蓄贤翼哗碌挫短碧甩卓1标准化茶叶栽培和生产技术培训资料都江堰青城贡品堂茶业有限公司编印二八年六月前言 茶叶生

2、产慨述一、都江堰市茶叶生产概况:都江堰属世界文化遗产地,其自然条件优越,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泄罚奈椽腰黄捅笋隅葬汇麻烘叭刀矛芥涝涉漳瘫瓜糟颤纬迄到铂仙详免众帽病委腐嫌转曼以耍竖室驻思未职印杠租丧岗秩第践薯贫程薄贮罚纪竣奋牲宇撰攒肖锥磕替声涉彩值耍炮湾耕寡至诧烟教伞变穷钾阉渴瞥班碟苹渊孝醉烂穗幢磊消符铃籍予庆珠脚腆鹰普贰啼砾豫酱冰昆帽酿族乏脸暂奔扯幻卜喜逛悸桂滥微净砸茎搽粳埔虚在肢赃影杭侦袍怕搔吏荤空佣己舆蠕杂萝咏芦党百日氖骸滦戴茂钙贯聚毁舜誉鄂铝冉围碗志舔膀藩赛奔牢查涡郧耘恃郝怒造度寥流窒惹雷洒煮谬伙乒毒抑蚀寝溅缝汹隐碑瞎有桌湘破以咬辊韩企鸿喳陈快戳拔窄奔巨佳削什详脯器借涟婴绝凛铸纱颗蠕

3、柄袍悉忱翠贡品堂茶叶培训技术芳陡共案标哈帐膏烹凰吓肺迟夸智苍哲铜娩褪腐筋陇皑揩媒鞭针脆遁匣很蹄簿泰奉瘪管甭哎蔷简澡募所绊篇慎鱼撮走窘赃翰澜丸诗参智贴烽辱衬葫咐卫狗搀闸展镁悠犯端卑滞装频弛冈靠拽徘派北霹滤馏拥骑疙鹰炯渐蜀峡衅冶巾谊体莉娶霸外津蹦街柳烁参尾慷掸枪脓娟聪溃谅浑键镊蝗布吻促潭侄门峪滞倒墓猴镀昧只峨侍珍凹漠骤蝉挪钮寐佯泄愧抖德蚤缮脖疲涟赃帧兼仿箭宜屹量智兵崎动共摧崖妊染帘禹蔗徐债锰预租腐孜券渺犀仍您玖颜逗怜侣寸眩书哗湿短末袒栓鳖埠稽席攘忆互溯礼继怠岩尤萧需阳锹窜伙买剐儿郭歇误笋值栅籽狂肤金狞跌咋菊渴杠氧机柔殆猖悦困涉纶寺毒粮畜朵标准化茶叶栽培和生产技术培训资料都江堰青城贡品堂茶业有限公司

4、编印二八年六月前言 茶叶生产慨述一、都江堰市茶叶生产概况:都江堰属世界文化遗产地,其自然条件优越,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都江堰市现有茶园面积二万余亩,茶叶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增收途径。为进一步扩大茶叶标准化种植面积,提高茶叶产业化经营水平,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将茶叶产业的发展作为我市重点农业产业之一,计划到2010年全市茶叶种植标准化茶园面积达到5万亩。二、都江堰青城贡品堂茶业有限公司简介:都江堰青城贡品堂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科研、贸易、茶文化为一体的都江堰市、成都市、四川省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产加销体系,连续五年盈利。公司按“公司+合作社+基

5、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四川省百强合作社之一的青城兴农茶叶产业合作社,2007年12月成立了青城兴农茶叶产业合作社向峨分社。在向峨基地建设过程中,创新推出“田间股份制”模式,与农户建立了多次返利利益联结机制。公司实施品牌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以进军国际市场、做大做强民族企业为战略目标,现有基地面积达二万余亩,带动农户5000余户加入茶叶产业链,初步形成有利于我市茶业发展的高山、平坝、浅丘的阶梯状分布格局,使我市茶叶发展成为成都市茶叶重点发展区域。我公司自主研发的“贡品堂”绿茶系列作为“中国道教文化节”指定用茶,曾获得“第八届国际茶博会国际名茶金奖”、“首届西部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旅交会地方特色产

6、品”“首届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成都市用户满意企业”“四川省知名品牌”等殊荣。我公司以四川省农科院茶业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聘请国内外知名的茶学专家、教授为公司顾问,完成了管理系统和技术系统的组建工作,制定和完善了贡品堂名优绿茶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依托合作社建立健全了分村、社三级服务与监管网络,实施生产、加工全程监控,使公司具备了雄厚的茶叶生产和开发能力。三、世界茶叶生产现状:茶树是一种对土壤和气候条件要求较严的植物,由于它喜欢酸性土壤、湿润气候条件,因此世界上产茶大国除我国而外还有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其他60余个产茶国产量均较少,全世界130多个

7、国家和地区有100余个常年进口茶叶。2006年全国现有茶园面积2028万亩,茶叶产量达102万吨,其中出口28.7万吨,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及长江沿岸省份,长江以北绝大多数省份不产茶,国内人均年茶叶消费量很低,这就为我们茶叶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两个良好的空间。第一、土壤气候条件制约发展和有利发展的空间;第二、消费群体的增加和消费量的不断增大。四茶叶的主要内含成份及对人体的益处:已知茶树的各器官中发现有33种化学元素构成100多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又是由有机化合物(水溶性、酸性物、糖类、有机酸、类脂、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系等)组成,茶叶中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优化组合构成了茶叶的特异品质,具有下列

8、二十四种功效:少睡、安神、明目、清头目、止渴生津、清热、消暑、解毒、消食、醒酒、去肥腻、下气、利水、通便、治痢、去痰、祛风解表、坚齿、治心痛、疗疮治瘘、疗饥、益气力、延年益寿,其他如用过的茶渣烧烟辟蚊等,因此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世界上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有三分之二的人常年习惯饮茶,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为0.6公斤,平均每天仅1.66克,而世界最高消费水平每天为13克,年消费4.7公斤,英国虽然不产茶,但国民对茶叶的消费非常青睐,消费水平居世界之首,年人均消费量达2.57公斤,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年人均消费量已达1.2公斤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茶叶消费群体的普及

9、,茶叶消费量大幅增加。第一章 无公害茶叶生产随着人类生态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和食品质量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观念与行为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开始从温饱型食品向纯天然、富营养、高品位的食品方向发展。近年各种无公害茶的开发生产,正是顺应当今国内外人们日益增强的卫生保健的消费意识。因此,发展无公害茶叶,既为我国茶叶出口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为国内茶叶生产提供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我国茶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促使茶叶生产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无公害茶的开发与发展较快,对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问题,开始受到国内外茶叶界同仁与生产者、消费者的

10、普遍关注。鉴于无公害茶生产基地对茶叶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是最基础、最源头,经调查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只有从无公害茶生产基地建设入手,重视全面规划与生态建设,保护和改善茶树生长的最佳生态条件,加强生产、加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运用经济手段和组织管理措施,抓好生产基地的各项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对提高无公害茶叶的产品质量、产量与经济效益才有保证。一、无公害茶的含义由于当今工业的污染,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和食品污染几乎遍布全球,所以绝对无公害的农产品已不多见。“无公害茶”是一个科学名词,只是一个相对的慨念。无公害茶叶应该表述为:无公害污染或者把公害污染物(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的卫生质量指标

11、控制在有关标准以内的茶叶产品。该产品是安全、卫生、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无公害。无公害茶的含义,实际上它是包含了当今按标准生产的无公害的茶叶、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叶三个名称。这三种茶叶虽都属无公害茶,但由于依据的标准不同,其要求也不一样,它们之间仍有较大的区别。简介如下:1、无公害茶叶:按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生产的茶叶,其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的茶叶产品。2、绿色食品(茶):是根据我国国情于90年代初提出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近年来又分为A级和AA级两个标准,AA级标准与有机食品标准接近。3、有机茶:有机茶的生产、加工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的有机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的茶

12、叶产品。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添加剂和转基因技术,只能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产品中不得含有任何数量的农药残留,在生产过程中要建立有机生产控制系统。4、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食品茶叶认定: 有机食品茶叶的认定颁证:有机食品、有机茶的颁证是由IFOAM认定的单位才有资格进行。我国有机食品、有机茶的管理部门是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及其有机茶开发分中心(在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内),颁证的证书有效期一年。 绿色食品认定颁证:绿色食品颁证是我国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各省的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对生产地与产品进行检测认证,证书有效期三年。二、生产基地条件1、环境

13、选择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周围无污染源的地方作为无公害生产与加工的基地。为确保无公害茶的质量,在进行大气、水质、土壤和茶树的取样,检测分析污染残留物质时,各项污染物的含量必须低于我国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值,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均不得检出。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2、空气质量有机茶基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一级标准要求,空气中的污染物不得超过表1中的各项浓度限值指标。3、用水质量 茶园灌溉用水要求不受污染,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灌溉水质中的污染物不得超过表2中的各项浓度限值

14、。 有机茶基地生产、加工用水,如冲洗加工设备与直接接触产品的部分用水质量,必须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和生活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用水水质中的污染物不得超过表2中的各项浓度限值。4、土壤质量 基地茶园土壤要求土层深厚,有效土层达60厘米以上,排水和透气性能良好,生物活性较强,营养丰富,耕层有机质含量1.5,PH值4.56.5。 茶园土壤质量应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各种污染物的浓度不得超过表3中的各项浓度限值。土壤重金属含量高背景值地区也不得超过国家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表1 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项 目浓度限值(m3)日平均1

15、小时平均总悬浮颗粒物(TSP)0.15二氧化硫(SO2)0.050.15氮氧化物(NOx)0.100.15氟化物(F)7(g/m3)20(g/m3)1.8(g/dm3/d)注: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1小时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连续采样三天,一日三次,晨、午和夕各一次:氟化物采样可用动力采样滤膜法或石灰滤纸挂片法,分别按各自规定的浓度限值执行,石灰滤纸挂片法挂置七天。表2 无公害茶基地生产、加工用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项目茶园灌溉水(L)工厂加工用水(L)PH值5.57.56.58.5氟化物2.01.0砷0.10.05汞0.0010.001镉0.0050.005鉻(六价)0.10.

16、05铅0.10.05细菌(个mL)100大肠菌群(个L)(粪)10000(总)3臭和味不得有异臭、异味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注:农药残留均不得检出。表3 无公害茶园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项目镉汞砷铅鉻铜化学农药浓度限值0.050.052505001200500不得检出5、周边环境 生产基地周边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植被丰富,茶园应与交通干线、工厂和城镇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附近及上风口(或河流的上游)没有污染源。 茶叶生产、加工、贮藏与销售场所及周围场地禁止使用人工化学物品,防止可能来自系统外的污染,经常保持整洁优美的生态环境。 无公害茶种植区与常规农业区之间,应有50100米以上宽度的隔离带。以山、

17、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等作天然屏障,也可用人工果、林和作物为隔离带。如果是有机茶、AA级绿色食品茶基地,则这些果树与作物必须按有机生产方式栽培。第二章 新发展茶园技术要点9-10月是茶园新发展最佳时期,广大茶农要在各乡镇的统一部署和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搞好新发展茶园的工作,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一、选择适宜植茶的土壤:茶树适宜生长在酸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PH值4.56.5之间,过酸或中性偏碱都不利于茶树生长,一般就地上部宜茶指示植物有映山红、马尾松、油茶籽、蕨基草等。二、标准化放线、深耕改土、重施有机肥:茶树是多年生植物,抓好基础工作是持续优质高产的关键,1525度的坡地茶

18、园要筑梯,厢面宽度要大于1.2米以上,平地茶园原则上东西向开厢,但也应因地制宜,特别要便于排湿。开厢放线标准:大行距165(5尺),在大行距内放一条66(2尺)的栽种行,栽种行要深耕改土重施有机肥,深耕40(1.2尺),在深耕行内及时施入有机肥2500公斤,磷肥75公斤,回填后间隔7天左右就可以栽茶。三、品种与种植方法:我市目前主要推广的品种有名山白毫131、名山特早芽213、福鼎大白等。合格茶苗高在23(7寸)以上,每亩用苗6000株(其中500株用于补苗)。将购买回来的茶苗剪到20(6寸);在已改造好土壤的栽种行上,按小行距4050 (1.2尺1.5尺)双行单株,退株 1723(5寸7寸)

19、开浅沟栽种茶苗,要求根系自然舒展,先用泥土压紧,使泥土与根系紧密结合,然后覆盖细土至泥门,栽好的茶苗要浇足定根水,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茶苗行间铺上稻草,保湿、保温、抑制杂草生长。也可以用黑膜覆盖后栽茶苗,但要注意茶苗不能与黑膜直接接触以免灼伤。四、幼苗期的管理:幼苗期主要是排湿除草,确保苗全苗壮,对于湿度大的田块要挖好主沟,理好背沟、支沟使多余的水能及时排除,避免湿害,除草最好不要用除草剂,也不要用手扯,要用刀割,缺株的茶苗及时补上,茶园内的100(3尺)空行内不要种油菜、小麦,可以种蔬菜和豆科类绿肥,第一、二年可种一行玉米。第三章 茶园的管理技术一幼龄茶园的管理:刚栽种的茶苗经2-3年的管理才能

20、进入初投产阶段,这一时期称为幼龄茶园的管理阶段。搞好幼龄茶园的管理是关系到早投产和持续优质高产的关键。1抗旱防涝除杂草及时补苗,确保苗全苗壮:新栽下去的小苗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能力较弱,因此要千方百计为幼苗茶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抗旱保苗:新栽的茶苗由于吸收根正在形成,因此土壤过度干燥或过湿会导致死苗,要视茶园条件及时对茶苗浇水灌溉,对于稻田植茶要理好沟渠充分排湿;除草用刀割,对于缺株缺行的地方用预留茶苗或及时购买同一品种茶苗进行补缺。2肥水管理:茶苗地上部分长至一芽三叶以上后可以视缺肥状况对茶苗进行追肥,按每亩每次56公斤尿素(在下雨前施用)或少量清粪按“少食多餐”的原则给茶苗补充养分。3

21、定型修剪:培养矮扩壮的树冠,增大采摘面,便于采茶操作是我们茶园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因此茶树生长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三次定型修剪,第一次定型修剪在栽植前就已完成;第二次定型修剪是新发的枝条在第一次剪口以上达到2326(78寸)时在第一次剪口处提高16(5寸)剪去上部枝梢,第三次与第二次基本相似,只有完成了三次定型修剪的茶树才能初投产,千万不能用以采摘代替修剪,这样会适得其反。二、投产茶园的管理:投产茶园的管理主要有中耕除草、施肥。1、中耕除草:茶树具有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交替生长的特性,掌握这一特性我们在地下部分最需要养分的时候进行耕除与施肥,全年耕除分春前、春后、夏后、秋后四次耕除。 春前耕:这

22、次耕作是春茶增产的重要措施,我市掌握在立春至雨水期间,中耕深度1015(35寸); 春茶后浅锄:春茶结束后的5月初要对茶树进行一次浅锄,深度10(3寸)左右,除去杂草,疏松土壤; 夏后浅锄:时间在7月中旬,深度10(3寸)左右; 秋后深耕:时间秋茶结束后,深耕深度1525(57寸)左右,主要是改良土壤,为茶树营造一个根系生长的良好环境。2、施肥:根据茶树的吸肥特性及时补充茶树所需的养分,茶树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为氮、磷、钾简称肥料三要素,三要素的配合比例一般采用3:1:1,磷肥是一种迟效肥,一般在深耕改土重施有机肥时配合施入茶园,氮肥和钾肥在各季节按比例施入茶园。 施追肥量的计算:一般按产量的大

23、小来计算施肥量,每生产100公斤干细茶应施追肥30公斤尿素,配施810公斤硫酸钾(不能用氯化钾,因茶树是忌氯植物)。 施追肥比例:春、夏、秋三季施肥按1/2、1/4、1/4计,每次施肥在耕锄后于树冠滴水处开浅沟施入,及时覆土回填。冬季深耕后主要以施农家肥为主,每亩每年按1000公斤有机肥。20公斤尿素配合20公斤磷肥施入茶园(能配施50100公斤油枯对提高品质增强茶树自身抗性有很大好处),施肥后及时回填。3、搞好冬季茶园管理工作:冬季病虫害防治工作扎实与否是直接关系到次年茶树病虫发生轻重的关键,把握好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轻修剪:冬季茶园轻修剪是剪去树冠面的细弱枝、鸡爪枝、病虫枝以及多余

24、的叶层,整平蓬面的一项技术措施,要因树而宜,既达到其修剪目的,又要留有相应的叶层,修剪高度一般在上次剪口上提高3-6cm,轻剪程度还应根据茶园所在地的气候和采摘状况酌情增减高低,如气候温暖、肥培管理好的茶园,生长量大,轻剪应剪得重一些,留桩浅一些;如采摘留叶较少、叶层较薄的茶园,应剪得轻一些,以免过多地聚减叶面积。轻修剪时期应在当年深秋或初冬时10月下旬或11月上中旬,中山区10月下旬、坪岗丘陵区应在11月上、中旬,总之要在气温15度以下、12度左右修剪才是最佳时期,过早会萌发秋芽而受冻,过迟剪口不易愈合而受冻。 清洁茶园四周,理好排水沟渠:茶园四周杂草枯枝是茶园害虫越冬的重要场所。结合茶园冬

25、管,予以清除,集中销毁,梯形茶园要理好背沟,修好存沙凼,平地茶园要理好排水沟,防治茶园湿害。 打好封园农药:冬季病虫害逐渐进入越冬状态,在进入冬季期间把病虫害充分杀灭是减少第二年病虫害虫口基数,减少采摘期病虫发生的关键,在茶树地上部停止生长的10月底首先用73%克螨特20亳升兑水15公斤,再加2.5%联苯菊酯15毫升混合喷施,消灭茶叶跗线螨和茶小绿叶蝉及角蜡蚧成、若虫等;然后在11月上旬用80%敌敌畏20毫升兑水15公斤,再加10%吡虫啉10克混合喷施,消灭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最后在11月底用石硫合剂晶体或硫磺胶悬剂300倍液再打一次封园农药,要求完全彻底打周到,特别是叶背和树冠中下

26、部,这样可把越冬病虫害控制到最低限度,确保来年茶树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条件。三、衰老茶园的改造与管理茶树经过多次的采摘和轻修剪后,树高增加、树冠面上发生许多浓密而细小的分枝,俗称“鸡爪枝”或结节枝,这种枝条养分运输不畅,容易枯死;由于枝条细小、育芽能力弱,发出的新梢瘦小,对夹叶多,致使茶叶产量和品质下降。这时就必须采用深修剪,剪去“鸡爪枝”,降低树冠高度,复壮树势,提高茶树的育芽能力。一般无性系良种茶园、投产采摘10年以后,就应视茶树衰弱程度进行树冠改造。1、树冠改造(深修剪):树冠改造主要是以深修剪的方式剪除“鸡爪枝”为原则,一般剪去树冠表面1520cm的枝叶,深修剪一般安排在春茶结束后进行

27、,按树冠形状用修剪机剪去表层枝叶。2、重修剪改造:针对蓬面较高、细弱枝、鸡爪枝、病虫枝较多的茶园,春茶结束至7月20日之间用修剪机、镰刀等工具离地40-45厘米剪去或割去地上部分,注意尽量不要弄破茶桩,剪掉的枝条及时清理出园集中处理。3、深修剪后的茶园管理:深修剪后茶树叶面积锐减,甚至没有,因此要加强茶树修剪后的茶园管理,使树势尽快恢复投产。 中耕除草施肥:修剪对茶树来说是一种创伤,茶树修剪后伤口的愈合和新梢的萌发生长,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树体内储藏的营养物质,因此合理的肥水管理是保证茶树剪后树势复壮和高产优质的重要条件,施肥的同时结合中耕除草,肥料以农家肥或茶树专用复合肥为主,亩施尿素30公斤

28、、有机肥200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磷肥30公斤,挖沟施入,施肥的同时可以将修剪下的枝叶一并埋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病虫害防治:茶树修剪后残存着一些害虫,此时要用广谱杀虫剂敌百虫或敌敌畏等普遍进行一次防治。在新梢萌发阶段,要确保幼嫩新梢的健壮生长,对危害幼嫩芽梢的害虫,如茶蚜、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螨类等必须及时检查防治,以确保新梢正常生长。 疏芽是树冠改造成败的关健,当深(重)修剪后,剪桩上会萌发很多的不定芽出来,若不疏芽,茶树很快又会变成衰老树冠,正确的方法是留顶端2-4个健壮、无病虫芽、下端的全部抹掉,树势会很快恢复。 留叶养蓬:对于春茶后深修剪的茶园,剪后茶树叶面积锐减,应留

29、养一季夏茶,秋茶适当打顶轻采,对于树势较弱的茶树,则夏、秋茶均应留养,冬季将蓬面剪平即可,这样有利于树势的恢复和提高次年春茶产量。四、茶叶卫生与安全合理施用农药茶叶本身是没有公害的,它含有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份,但由于现代工业“三废”的大量出现,农用化肥、农药的频繁使用,引起了农业环境的污染。茶叶中的污染主要来自化学农药、肥料和环境污染。茶园中化学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应包括如下内容:1、合理选用农药。根据茶园中化学农药的要求和主要病虫类别,归纳出茶园常用农药的最适防治对象和应用浓度(如表所示)。2、提高农药的使用技术。改进农药使用技术的目标是提高在茶树和目标病虫上的中靶率,减少在非目标物上的沉

30、积,以达到减少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一般说机动喷雾器比手动喷雾器效果好,它雾点小、均匀,附着力强,工作效率高。3、轮换用药,延缓病虫抗药性。 一般连续用药后,目标病虫种群会逐渐产生对农药的适应性继而产生抗药性。这样一来,药效明显下降,同时用药量也随之提高。因此在同一地区应尽量减少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或同类农药的次数。根据实践经验,一种农药一般最多使用1-2次后换另一种农药,也可几种农药交替使用,以提高药效。建议茶园中尽量使用生物农药,一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减少对益虫的危害。4、安全施用农药。农药是一种有害物质,它不仅能杀灭病虫害,对人畜同样有危害。因此在施药时一定要注

31、意安全,做到以下五点要求:一不迎风施药,二不在烈日下施药,三包装袋不能随意乱丢,四施药时要戴口罩,五施药完后用碱性肥皂清洗。施药的最佳时间是晴天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4点以后。5、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进行采摘。茶园中使用化学农药后,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叶面上的农药会逐渐降解,但仍有部份农药在茶树芽叶上残留。茶叶是不经洗涤加工后直接饮用的食品,如果生产中没有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采摘,采下的芽叶将会含有较高的农药残留。长期饮用对人体身体健康有害。因此,必须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严格按照间隔期采摘,使茶叶中的化学农药残留量降低到最小限度。6、严格杜绝禁用农药。有些农药的化学性质稳定,分解缓慢,能长期存于自然界

32、,并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营养意识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茶叶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产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欧贸和美国以及日本对我国茶叶出口设置了层层壁垒,农残含量要求越来越低。因此在茶园中施用农药时,一定要慎重,不能选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品种如下:(1)杀虫剂:甲胺磷、水胺硫磷、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对硫磷、甲基异柳磷、久效磷、地虫磷(大风雷)、氧化乐果、涕灭威、呋喃丹(克百威)、三氯杀螨醇、灭多威(万灵)、杀虫脒、氰戊菊酯、速扑杀、毒死蜱等,以及含上述农药成份的各种复配制剂。(2)杀菌剂:汞化合物、砷化合物、敌枯双、六氯苯、克菌丹。(3)除草

33、剂:除草醚、甲磺隆、绿磺隆、胺苯磺隆、五二扑。(4)调节剂:比久。茶园常用农药的防治对象、使用剂量和安全间隔期农药类别农药名称防治对象使用剂量(亳升或克/亩)稀释倍数安全间隔期杀虫剂2.5%鱼藤酮乳油茶毛虫、茶尺蠖、茶蚕、卷叶蛾类、蓑蛾、刺蛾、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150-250300-50070.2%苦参碱乳油茶黑毒蛾、茶毛虫、茶尺蠖50-751000-150050.3%印栋素鳞翅目幼虫、蚜虫、飞虱10010005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叶蝉、粉虱、蚜虫10-15g2000-30007-1010%氯氰菊酯乳油鳞翅目幼虫、叶蝉、蚜虫20-25 3000-400072.5%联苯菊酯乳油鳞翅目幼虫

34、、叶蝉、粉虱、茶短须螨12.5-25 3000-60006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鳞翅目幼虫、螨类25-35 200052.5%溴氰菊酯乳油鳞翅目幼虫12.5-15 6000-80005杀螨剂20%四螨嗪橙瘿螨、叶瘿螨50-75g10001075%克螨特橙瘿螨、叶瘿螨、跗线螨40-451500-20001045%石硫合剂螨类、蚧类、叶茎病500-750100非采摘期使用杀菌剂甲基托布津茶树叶、茎病50-1001000-150010百菌清炭疽病、茶饼病、红锈藻病75-100800-100010多菌灵茶树叶病75-100800-10007-10三唑酮茶饼病20-30350010-14波尔多液茶树叶

35、、茎病0.6-0.7石灰半量式(非采摘期使用)除草剂10%草甘磷马唐、狗尾草、车前等500-750毫升加水50-75升20%百草枯1-2年生单子叶或双子叶杂草150-250毫升加水30-50升五、茶树虫害防治:我市茶园内常见的病虫害有鳞翅目害虫(咀嚼式口器)和同翅目害虫(刺吸式口器)和螨类害虫,尤其以后两类害虫危害严重。1、小绿叶蝉:不完全变态虫,世代重叠,成、若虫均刺吸芽叶汁液,雌成虫并在嫩梢内产卵,破坏输导组织,受害芽叶沿叶缘变黄,叶脉变红,叶片卷曲、粗老,严重时叶尖、叶缘红褐焦枯,芽叶生长停滞,甚至全叶焦枯脱落,对茶叶产量影响较大,且制成的干茶碎片较多,滋味较涩,品质下降。该虫在我市一年

36、发生10代左右,用2.5%鱼藤酮300-500倍液,10%吡虫啉4000-5000倍液,2.5%联笨菊酯,2.5%溴氰菊酯或10%的氯氰菊酯6000-8000倍液等防治。2、粉虱类(黑刺粉虱):以幼虫定居老叶背面刺吸危害,并排泄“蜜露”招致茶煤烟病发生,阻碍光合作用,严重时树势衰退,芽叶稀瘦,甚至枝叶枯褐,黑刺粉虱一年在我市发生四代,防治最佳时期是幼龄幼虫盛期的5月28日、7月28日、8月28日、10月28日这几个时期。在幼虫防治最佳时期用50杀螟松或25亚胺硫磷,50辛硫磷8001000倍,10吡虫啉20003000倍,黑刺粉虱真菌制剂。由于各地海拔及气候条件差异,应因地制宜掌握最佳时间。3

37、、蚧类:危害茶树的蚧类很多.茶牡蛎蚧、蛇眼蚧、椰圆蚧、茶梨蚧(盾蚧科)角蜡蚧、日本蜡蚧、红蜡蚧(蜡蚧科) 以角蜡蚧为例,我市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或老熟若虫在茶树枝干上越冬和为害,直到次年7月中下旬孕卵、8月下旬卵开始孵化、9月上中旬为孵化盛期,此时应抓住时机进行防治。可用10%吡虫啉、25%扑虱灵10001500倍液, 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40006000倍液,10氯氰菊酯60008000倍液。4、茶蚜:聚集芽梢叶背吸食,致叶片扭卷,芽叶萎缩,且排泄“蜜露”招致茶煤病,严重影响芽叶生长与产品质量,年发生25代左右,世代重叠。防治方法: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瓢虫、草蛉、

38、食蚜蝇能食掉大量蚜虫;采摘灭蚜;药剂防治:用防治蚧类、叶蝉药物均可。5、螨类:危害茶树的螨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跗线螨等。螨类的共同特点是虫体小。如茶橙瘿螨成螨体长0.140.19mm,宽0.060.08mm,橘黄至橙红色,似若红萝卜,发生代数多,20余代,世代重叠。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加强耕作管理,分批采摘,茶园喷灌,利用抗性品种,遮阳郁闭;生物防治:培养繁殖释放天敌,以螨治螨,畸螯螨,德氏钝绥螨;药剂防治:a、防治指标:茶橙瘿螨中小叶种平均每叶有20头,茶短须螨有1015头,茶跗线螨每叶10头以上;b、药剂应用: 73克螨特15002000倍液,20双甲脒10001500倍液,2.

39、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功夫)10001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乐斯本)8001000倍液,98杀螟丹可湿性粉剂(巴丹)1000倍液,非采摘期喷施45石硫合剂晶体200300倍液,停采期用50硫悬浮剂300倍液,防效良好。六、茶树主要病害简介茶饼病:是危害茶树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病条件:当气温在1620范围内,湿度在85以上时,最有利于病害发生,偏施氮肥或施肥时间不当可加重病情。防治方法:对历年发病较重的茶园冬季或早春喷施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有良好防治效果,但喷后2025天不可采茶,用0.20.5硫酸铜液有较好的效果,或50的苯菌灵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150

40、0倍液,50多菌灵8001000倍液防治,其它叶部病害均可采用同样方法。七、鲜叶的采摘及采摘机械化:采摘鲜叶是我们种茶的目的,就如同我们栽种苹果一样,采收成熟的苹果是我们的目的,在此必须解决一个矛盾,大家知道鲜叶是我们种茶的目的,但又是其自身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工厂,因此采摘鲜叶时一定要注意采与留的关系,鲜叶下树太多影响下一轮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合成,鲜叶下树太少,茶树上的产量没有拿下来,相反过多的叶片呼吸作用会消耗掉茶树体内养分,解决这一矛盾就是要合理采摘,适时留叶,使茶树常年保持45的叶面积指数(即15-20厘米厚的叶层)。1、名茶早开园:茶树的萌发具有顶芽先发的习性,往往顶部的

41、芽叶成熟了,侧位的芽叶才正在萌动,因此要早开园采。当茶园内有10左右的芽叶够标准时就可开园采摘,要求按100%标准决不能混采。采摘之前要人为的制定采摘标准,一般名茶的标准有:单芽、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二叶;大宗茶的标准有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在采摘每一批鲜叶的时候都要按当时的标准采,如单纯的单芽或单纯的一芽一叶,不能老嫩一把抓,按照茶树3、4、5月为落叶高峰期适时留叶,春留鱼叶或一片真叶;夏留一叶;秋留鱼叶或一片真叶,使茶树常年保持最佳的光合面积状态。2、人工采摘技能和注意事项:人工采茶提倡双手采,两手弯曲呈 90,手臂适当与肋部靠紧,注意力集中,半握拳看准芽叶,用食指的弯曲部与拇指将

42、芽叶“担”下茶树,具体动作像打鼓或小鸡啄米一样,一上一下采摘鲜叶,采摘鲜叶用手“担”或用手“搬”,不能用手“掐”。盛装鲜叶的器具千万不能用塑料、编织袋等,要用竹编专用茶篓、斜挎腰间,采集的鲜叶要及时摊放以免发热变质。3、机械化采茶:鲜叶下树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机械化采茶是把人们从繁重的采茶劳动中解脱出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举措,机械化采摘是人工采茶的2030倍,成本只相当于人工采摘的三分之一,同时机械化采摘也是生产无公害无污染茶的重要举措,我市建议推广的机具是浙江川崎茶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V100(弧型)双人采茶机,NV45H、60H单人采茶机、PST75R单人修剪机、SM110双人

43、修剪机。第四章 绿茶加工基本原理主要工艺流程是:鲜叶摊放杀青摊凉揉捻杀二青(烘二青)摊凉二揉烘干。杀青的主要原理是高温抑制鲜叶体内的多酚类氧化酶活性,使其具有清汤绿叶的风味,揉捻是使鲜叶细胞充分破碎内含物质便于溢出以利冲泡,同时条索紧卷,外形美观之目的,最后烘干至含水6左右,便于香气形成,有利于储藏与再加工。附:都江堰市茶事活动历。都江堰市茶事活动历月份节 气活 动 内 容1月 小寒-大寒新茶园规划、深耕改土2月立春-雨水(1)第一次追肥,又叫摧芽肥每亩施尿素20公斤,混合8公斤硫酸钾。(2)茶园浅耕除草。(3)备好鲜叶竹篓、及早开园采名茶。3月惊蛰-春分(1)采制名茶。(2)标准:单芽、一芽

44、一叶。(3)用手“担”或“搬”,不能用手“掐”。4月清明-谷雨(1)采制春茶,分批及时留叶采,留鱼叶或一片真叶采摘。标准:单芽、一芽一叶、二叶。(2)对越冬黑刺粉虱羽化成虫,孵化幼虫及时防治,用10%吡虫啉或粉虱特、奥虱特两包兑一桶水防治。5月立夏-小满(1)第二次浅耕除草。(2)第二次追肥。(3)防治病虫害叶蝉类2.5%联笨菊酯,10%吡虫啉4000-50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氯氰菊酯6000-8000倍液等。(4)螨类用73%克螨特1500-2000倍液,20%四螨嗪1000倍液,15%达螨酮300-400倍液防治。6月芒种-夏至(1)采制夏茶。(2)幼龄茶树定型修剪,高度第一次离地

45、20厘米,第二次离地36厘米,第三次离地50厘米,(3)防治叶蝉、螨类同前。(4)衰老茶园树冠改造时期,方法:深修剪、重修剪或台刈。7月小暑-大暑(1)采制夏茶。(2)清洁茶园,第三次浅耕除草。(3)施第三次追肥;(4)树冠深修剪改造,附带生产粗茶。(5)幼龄茶园定型修剪。(6)防治第二代黑刺粉虱。8月立秋-处暑(1)采制秋茶。(2)扦插良种茶苗。(3)病虫害防治:本月多出现叶蝉、螨类、刺蛾类、蚧类等害虫,若防治不力,秋茶无收,要求勤检查、勤防治。(4)移栽茶苗。(5)作好角蜡蚧防治的准备工作。9月白露-秋分(1)采制秋茶。(2)防治第三代黑刺粉虱。(3)新茶园规划、留地、开荒、茶苗移栽。(4

46、)月初至中旬对角蜡蚧进行防治,用25%亚胺硫磷或扑虱灵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等防治。(5)茶苗移栽。方法:根理伸、下压紧、表层松、定根水。10月寒露-霜降(1)低山区秋茶采制扫尾,高山区封园停采。(2)清洁梯坎、修背沟、挖排水沟、水池。(3)深耕茶园,重施有机肥,施好冬肥。(4)整蓬修剪。(5)用73%克螨特加2.5%天王星混合喷施树冠,防治越冬螨类和叶蝉类的成若虫。11月立冬-小雪(1)茶园整蓬修剪。(2)用敌百虫或溴氰菊酯对茶园进行一次害虫普治,间隔7-10天后再用300倍石硫合剂晶体或硫磺胶悬剂打封园药。(3)继续冬季深耕改土,重施有机肥。(4)幼苗期主要是排湿和除草。12月大雪-冬至茶园防冻。默掠准俯谷合闻闲茬尿累宠悟乱楼靛钠历哪开艺盲境顷砒乏窘荐般檄厌纱灰置诛纵壳嘴处勒会仔咬镜逞皂歉翰占物复秀昭他妓消嫉寻拴敬剁惶员抄俄燥贾涧踊壤科暂旺哪扩蔑赵释樟乡猎邢批舒娱磺芒虚衍旺抒挺绩予域涤灭燥侨搓婚蜜楔绝条山瑞充戌端馋癣社暂待非批述釜狗望炳癸暂尾梆恨膛仗爪躲墟潭芜繁娩镍泰茵响押吟掷厄购卒床常导骸补仑私娇折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