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发热.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389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 发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 发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 发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 发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 发热.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 发热一、内伤发热 虚证 1.阴虚发热 时间: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 症状: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 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清骨散加减 2.血虚发热证 时间:与阴虚发热类似 症状: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 质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3.气虚发热 时间:上午发热,过午即止,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 症状:热势或低或高,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 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4.阳虚发热

2、 时间:与气虚发热类似 症状: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晄白, 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代表方:金匱肾气丸加减。 实证 1.气郁发热 时间:无定时,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 症状:多为低热或潮热,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 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代表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2.血瘀发热 时间:午后,或夜间发热, 症状: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多饮,痛有定处,或肿块,面色萎黄或晦暗 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

3、加减 3.痰湿郁热 时间:午后热甚 症状:低热,心内烦热,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薄或粘滞不爽,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三仁汤等 4.食积中焦 因小儿脾胃功能尚弱发病较多。 二、外感发热 1.风、暑、燥、火等温热之邪引起的发热较重 2.阴寒引起的发热较轻微 3.一般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 4.表症发热:无汗,脉浮而紧,是风寒外束;有汗,脉浮而缓或浮数,是风邪袭表,营卫失调的太阳中风症;发热微恶风寒,口鼻咽喉干燥,为燥邪伤津。 4、表还入里发热:少阳及阳明病症。少阳发热则寒热往来,阳明发热则大汗,大渴,脉洪大。

4、 三、发热时间 1.无定时 外感发热:一般外感阴寒之邪,发热在恶寒后;外感阳热之邪先有发热。邪气入里,则热甚。 内伤发热:肝经郁热、宿食发热无定时。 2.热有定时 上午发热,过午即止或热减,常在劳累后中气损伤而发作或加剧, 下午发热或入夜热甚:可见于阴虚血少、瘀血及湿温病等。 阳明胃热燥结则以日脯 (申时下午3-5时)潮热为特点。 3.夏季热:主要见于6个月至2周岁的婴幼儿,集中在6、7、8三个月,可连发几年。 四、热型 1.壮热:39度以上,外感火热邪气,或表邪入里等,或肝经郁热。 2.身热不扬:初扪不觉,稍久即感灼手,见于湿温病。 3.五心烦热及骨蒸劳热:主要指手足心和前心胸部,但体温正常或稍高,见于阴虚,血少不足。 4.长期低热:内伤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