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辨证.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430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辨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学辨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学辨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学辨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学辨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辨证.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学辨证辨证 辨证的过程即是诊断的过程,也就是从整体观出发,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收集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变部位、疾病性质和正邪盛衰变化,从而作出诊断的过程。 第一节 八 纲 辨 证 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纲领 病位 表证、里证 病性 寒证、热证 邪正胜衰 实证、虚证 类别 阳证、阴证 一、表 里 1. 表证与里证的区别 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四、阴 阳 2.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八纲的总纲,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 二、 寒 热 1.寒证与热证的区别 寒证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衰退的证候 热证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 2.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阴证: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病变和

2、证候, 临床以代谢低下为特点 阳证:邪热壅盛,或阳气亢盛的病变和证 候,临床以机能亢进为特点 亡阴证与亡阳证 1.亡阴证 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 证候特点 阴液衰竭的症状:汗出而粘,身 脉细 热口干喜冷饮,舌红而干,数 2.亡阳证 阳气严重耗损 证候特点 阳气虚脱的症状:大汗淋漓,畏寒 手足厥逆,舌淡,脉微欲绝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寒热真假 真热假寒,内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郁而不能外达四肢而表现一些假寒现象 临床表现:里热炽盛肢冷、脉沉等 真寒假热:阴寒内盛,阳不制阴,虚阳浮越于外,阴阳气不相顺接所致 临床表现:里寒极重身热、面红等热象 三、虚 实 实证:邪气过盛或脏腑功能亢进所表现 的证

3、候。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虚证: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血虚证:血不足。脏腑组织经脉得不到濡养出现的证候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第二节 脏 腑 辨 证 脏腑辨证通过四诊收集的资料结合脏腑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病位、病性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八纲是辨证的总纲 脏腑辨证是辨证的基础 一、心与小肠病的辨证 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区别 心血虚:以血虚为主因,重点表现为血脉失充和神明失养。 心阴虚:以阴虚为主因,重点表现为阴不涵阳,虚热内盛而引起的心阳独亢 小肠虚热 太阳中风 太阳中风证是指风邪袭表,卫气不固所表 现出的证候。

4、 证候 发热,恶风,汗出,头痛,苔薄白, 脉浮缓。 二、阳明病证 阳明经证 阳明经证是指邪客阳明,邪热弥漫 全身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面赤心烦,身大热,汗大出,口 大渴,舌苔黄燥,脉洪大。 阳明腑证 阴明腑证是指邪热传入阳明之腑,热邪 与肠中糟粕相结,致使腑气通降不利所表现 出的证候。 证候 身热,日晡潮热,汗出连绵,大便 秘结,腹满硬痛,拒按,烦躁,甚则神昏谵 语,舌苔黄燥或焦黄起芒刺,脉沉实有力。 三、少阳病证 少阳病是病邪已离太阳之表,尚未进入 阳明之里的阶段,病邪客于半表半里之间。 足少阳经属胆,胆居六腑之首,与肝脏相表 里,其主半表半里。因其为介于表里之间的 证候,故中医临床中称半表半里证。 证候 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 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 四、太阴病证 太阴病证为脾阳虚、寒湿内盛的里虚寒 证。 证候 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 发,喜温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脉迟 缓。 五、少阴病证 少阴寒化证 少阴寒化证是指病邪从阴化寒,阴盛阳衰 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畏寒蜷卧,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舌 淡苔白,脉沉微。 六、厥阴病证 寒热错杂证 寒热错杂证乃由正邪交争,阴阳失调, 形成上热下寒、胃热肠寒的证候。 证候 口渴饮水不止,气上冲心,胸中热 痛,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四肢厥冷,下 利呕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