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477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土地管理局主管全国土地的统一管理工作。 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三条、下列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 城市市区的土地; 农村和城市郊区中依法没收、征用、征收、征购、收归国有的土地; 国家未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山岭、荒地、滩涂、河滩地以及其他土地。 第四条、集体土地所有者、国有土地使用者,必须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 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所有证,确认所有权。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

2、地方人民*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确认使用权。 土地证书式样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统一制定。 确认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森林法、草原法和渔业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未开发、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登记造册,负责保护管理。 第六条、依法改变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或者因依法买卖、转让地上建筑物、附着物等而使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必须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变更登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更换土地证书。 依法买卖、转让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过户登记手续。 第七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收回用地

3、单位的土地使用权,应当由土地管理部门报县级以上人民*批准注销国有土地使用证,并由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注销土地登记手续。 第八条、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土地所在的县级以上人民*处理。 个人之间、个人与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使用权争议,由土地所在的乡级人民*或者县级人民*处理。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争议需要重新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核发土地证书。 第三章、土地的利用和保护 第九条、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土地调查内容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 全

4、国土地调查计划由国家土地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地方土地调查计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土地管理部门备案后实施。 土地调查由县级以上人民*土地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应当配合调查,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土地调查成果评定土地等级。 第十一条、国家建立土地统计制度。县级以上人民*土地管理部门会同统计部门依法进行土地统计。统计人员依法行使土地统计职权。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应当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第十二条、全国土

5、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国家土地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家计划委员会综合平衡后,报国务院批准执行。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经同级计划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后,由同级人民*审查同意,报上一级人民*批准执行。 乡级人民*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乡级人民*编制,报县级人民*批准执行。 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三条、开发国有荒山、荒地、滩涂,必须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一次性开发一万亩以上二万亩以下土地的

6、,须经国家土地管理局批准;一次性开发二万亩以上土地的,须经国务院批准。 第十四条、单位和个人将耕地改为非耕地的,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批准。 第十五条、单位和个人承包经营的土地和依法确定给个人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应当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不得擅自建房、建窑、建坟、采矿、采石、挖砂、取土。 在前款所指的土地上从事采矿、采石、挖砂、取土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县级以上人民*批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第十六条、采矿、挖砂、取土后能够复垦的土地,用地单位和个人必须依照国务院发布的土地复垦规定负责复垦,由县级以上人民*土地管理部门

7、会同有关部门对复垦的土地进行检查验收。 第四章、国家建设用地 第十七条、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兴办社会公共事业,应当节约用地、合理用地。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十八条、国家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 建设单位持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初步设计、年度基本建设计划等有关文件,向被征用土地所在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建设用地。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土地管理部门对建设用地申请进行审核,划定用地范围,并组织建设单位与被征地单位以及有关单位依法商定征用土地的补偿、安置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批准。 建设用地的申请,依照法定批准权限经县级以上人民*批准后,由被征用

8、土地所在的县级以上人民*发给建设用地批准书,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建设进度一次或者分期划拨建设用地。 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项目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验收时,由县级以上人民*土地管理部门核查实际用地,经认可后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有关规定,办理土地登记手续,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在城市规划区内申请建设用地,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十九条、铁路、公路和输油、输水管线等建设项目用地,应当根据建设项目总体设计,一次申请批准,可以分段办理征用、划拨土地手续;分期建设的建设项目,可以根据其设计任务书确定的工期,分段申请批准和办理征用、划拨土地手续。 第二十条、抢险救灾急

9、需用地的,可以先行使用,但事后必须按照规定补办临时用地或者征用、划拨土地手续。 第二十一条、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所称征用其他土地二千亩以上,包括一个建设项目同时征用耕地一千亩以下和其他土地一千亩以上合计为二千亩以上。 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所称征用其他土地十亩以下,包括一个建设项目同时征用耕地三亩以下和其他土地十亩以下合计为三亩以上十亩以下。 第二十二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收回使用权的国有土地,县级以上人民*可以确定给农业集体经济组织耕种。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在耕种期间,不得在该土地上兴建永久性建筑物或者种植多年生作物,并在国家建设需要使用时按时交还。交还时土地上有青苗的,建设单

10、位应当付给青苗补偿费。 第二十三条、建设单位因施工需要,在征用的土地范围外需要增加临时用地的,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临时用地申请,报同级人民*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需要增加临时用地的,应当先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定点申请,经审查同意后,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临时用地申请。 临时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给予补偿。 第五章、乡村建设用地 第二十四条、乡村各项建设应当严格控制占用农业生产用地,不得突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下达的乡村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第二十五条、农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土地的,应当先向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用地申请,经村民代表会

11、或者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后,报人民*批准。其中需要使用耕地的,由乡级人民*审核,经县级人民*土地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批准;需要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土地的,报乡级人民*批准。 第二十六条、城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建住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应当经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同意后,向土地所在的村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或者乡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用地申请。使用的土地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民代表会或者村民大会讨论通过,经乡人民*审查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批准;使用的土地属于乡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讨论通过,经乡人民*审查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批准。 第二十七条、回原

12、籍乡村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和离、退休干部,以及回家乡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条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依照乡村建设规划兴建农村集贸市场,需要使用土地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利用原有宅基地;确需另外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必须持有关部门批准文件,向土地所在的村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或者乡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用地申请,由村民代表会或者乡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讨论通过,经乡人民*审查同意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

13、批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的规定,除责令违法者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外,处以罚款的,按非法占用土地每平方米十五元以下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一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对违法者除没收其非法所得,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外,处以罚款的,按非法所得50以下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二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除责令违法者退赔外,处以罚款的,按非法占用款数额30以下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三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五十条的规定,除责令违法者交还土地外

14、,处以罚款的,按非法使用土地每平方米五元以下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四条、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对严重毁坏种植条件的,除责令违法者限期治理外,处以罚款的,依照耕地保护法规规定的标准执行;对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沙化、盐渍化的,除责令违法者限期治理外,处以罚款的,依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制定的标准执行;对因开发土地造成水土流失的,除责令违法者限期治理外,处以罚款的,依照水土保持法规规定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五条、罚款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逾期不缴纳的,每日加收相当于罚款数额3的滞纳金。 罚款和滞纳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缴国库。 第三十六条、未经批准或者采取荒废耕地等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

15、地建住宅或者从事其他建设的,限期拆除或者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 依法受到限期拆除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处罚的单位和个人,继续施工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有权对继续施工的设备、建筑材料予以查封。 第三十七条、虚报、瞒报、拒报、屡次迟报或者伪造、篡改土地统计资料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侵犯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土地管理部门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作出处理决定后,侵权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的,被侵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条例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本条例自一九九一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