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下册课文翻译.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1613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文选下册课文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历史文选下册课文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历史文选下册课文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历史文选下册课文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历史文选下册课文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文选下册课文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文选下册课文翻译.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历史文选下册课文翻译史通二体译文 在三皇五帝的时代,书籍曾经有五典、三坟,可距离现在太久远了,没办法闹得一清二楚。从唐尧、虞舜以下直到周朝,这些记载组成了古文尚书。但是当时的世道仍旧很淳朴,文字奉从简略,要索求完备的史书体裁,原本上就不存在。此后左丘明给春秋作解释,司马子长编写史记,史书体裁到这时才完备了。后来接续的作品,相互遵照着写出来,即便有改动扩大,也仅仅变换一下各自的书名篇目,范围本来就有限,谁能超出这个范围呢?大致上说,荀悦、张璠属于左丘明的一派;班固、华峤,属于司马子长的同类。只是这编年、纪传两大史书流派,各自看重夸耀本流派,一定要辨明他们的优点与缺点,才能够说出个究竟来。 像

2、春秋这样的史书,缀联日期和月份形成编排次序,标列季节和年份来互相接续,中原国家与边疆各部族,在同一年同一时期,没有不完整地记载那些事件,显现在读者的眼前。道理全都包括在一桩记载中,语句没有重复出现的现象。这是它构成长处的地方啊!至于贤能的士人,贞烈的女子,才华出众的人,品德美好的人,如果他们的事迹与国家政治有关系,必定予以高度注意观察而完整地加以记载,如果他们的事迹与国家政治关系不大,只有坚持正直的原则的才详细地加以述说。例如绛县的老翁、杞梁的妻子,有的是晋国的国卿才获得记述,有的是因为答对齐国的国君才被记载的。他们中存在着贤惠像柳下惠,仁德像颜回那样的人,最终也没能够彰显他们的姓名、显扬他们

3、的言行。所以论起编年体史书细小内容的处理,就连最细微的事情都不遗漏;说起编年体史书重要内容的处理,就连十分重大的事情都给抛弃掉。这是它构成短处的地方啊! 像史记这样的史书,本纪用来包举朝廷大事,列传用来曲折详细地记载小事,表用来按表格形式标列年代和爵位,志用来总括本纪、列传和表所遗漏的内容。至于天文地理、国家法典、朝廷规章,明显的和隐微的,必定都完备地包括进来;重要的和次要的都不遗漏:这是它构成长处的地方啊!至于同是一桩事件,分散在好几篇里,断断续续,彼此分离,前后多次重复出现。在高祖本纪里就说事件叙述在项羽本纪中,在项羽本纪里就说是事件详载在高祖本纪中。又编排同类的人物,不讲求年月的先后,时

4、代在后的人却选出来位于前面,时代在前的人却压下去归入后面,于是致使西汉贾谊与楚国屈原在同一行列,春秋鲁国的曹沫与战国燕国的荆轲编在一起,这是它构成短处的地方啊! 考察这二种史书体裁的长处与短处,相互存在着得失,而晋朝干宝编著史书,竟大力称赞左丘明,却深深贬抑司马子长。他的主要意思是说:左传能用三十卷的简短篇幅,包括二百四十年的史事,没有遗漏。探究他这种说法,称得上是有力的论断吗?查验春秋时期发生的史事列入左氏所记载的,大致上获得三分之一罢了。左丘明自己也清楚他那书的缺漏,所以又编撰国语来增广它,可是除国语记载的以外,还有很多缺漏,怎么能说左传包罗无遗了呢?假设左丘明世世代代担任史官,都仿照左传

5、写编年史,至于前汉的隐士严君平、郑子真,后汉的名士郭林宗、黄叔度,晁错、董仲舒回答帝王询问的书策,刘向、谷永的献纳奏章,这些人物全都是品德在各类人中占第一,名声传布天下,识见能洞察细微和明显的地方,言论上能把军国方面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他们有的因为自身隐遁,地位低下,不参与朝政;有的因为文章冗长,事迹很多,难以进行次序编排,全都省略而不记载的话,这还勉强说得过去。如果必定是真实情况而有舍不得的地方,不加以删除的话,那么记载西汉一代历史的包括志和列传在内的一百卷汉书的内容,全部列入十二帝纪中,将恐怕成为既琐碎又很杂乱、力尽疲乏毫无力量的东西了。因而班固知道结果会像这样,就设立帝纪、列传来区分,使

6、它们历历可观,主次有区别。荀悦厌烦班固的编排不切实际,又依照左氏的编年体另成一书,对汉书进行剪裁压缩,才为数三十,历代却称赞他这部新著,认为超过了汉书。既然如此,那么班固、荀悦为代表的纪传、编年两种史书体裁,比试生命力争占上风,想废弃其中的一种流派,压根也就很困难了。后来写史书的人,超不出这两种写史书的途径,所以晋朝的国史有王隐、虞预先后写成纪传体晋书,却又用干宝的编年体晋纪来相配;宋书有徐爰、沈约先后写成的纪传体宋书,却又分化出裴子野的编年体宋略,它们各自是有本身的优点,在世上一起流传。看来干令升的说法就太偏激了,它只是墨守编年体一家而已。 通志总序译文 各条河流流经地域不同,但必定汇聚到海

7、洋,然后天下才能免除洪水的威胁;各国开辟的道路不同,但必定都通向中原,然后边区才去掉阻隔的苦恼。由此来看,会通的意义大极了!自从文字发明以来,著书立说的人虽然很多,只有孔老夫子因为是天生的圣人,所以才总括诗经、尚书、礼、乐而融会在一人手中,然后能够整齐厘定天下的各种记载,贯穿二帝三王,而连接成一个系统,然后能够彻底弄清古今的变化。因而他所创立的理论大放光辉,无论百代以上还是百代以下都不能企及。孔老夫子死后,诸子百家兴盛起来了,各自仿效论语用空洞的言词撰写著作。至于历代的史实,却无所记述和编排。直到汉武帝建元、元封之后,司马谈和司马迁才出来写史了。 司马迁父子世代掌管典籍,擅长著述创作,所以,能

8、够往上继承领会孔子的意图,会通诗经、尚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的言论,贯通黄帝、尧、舜,一直到秦、汉时代,写成一书,分为五种体裁:本纪用来记载年代,世家用来代代相传,表格用来订正历法,书志用来排比史事,列传用来记载人物,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改变他的这种写史方法,搞学问的人不能抛开他的史记。诗、书、礼、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以后,只有这部著作。所以说“周公去世五百年以后有孔子,孔子去世五百年以后继承他们事业的人就在这里吧!”因此他自我标榜的地方已经不浅。然而大规模著述的人,一定要长期学识渊博、品行端正,而且全部看到天下的书籍,然后才没有遗憾。正当司马迁的时候,私藏书籍的律令刚刚解除,

9、搜求书籍的途径尚未畅通,横贯三千年的历史典籍,却局限在七八种参考书籍中,所值得司马迁遗憾的,是广博不够。大凡写作史书的人,即使采纳前人的书籍,也一定自成一家言论。左氏是战国楚国人,他所看到的太多了,但他的春秋左氏传全都是楚人的言辞。公羊高,是战国齐人,他所听到的太多了,但他的春秋公羊传都是齐人的言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全部采用的是旧有史文,中间有时也有方言,实在是由于选录摘取未能详细,下笔删削匆忙的缘故,所以司马迁说:“我不敢毁弃先人所说的话,于是记述往事,整理那时的家世,世人的传记,而不是所谓的进行创作。”唐代刘知几也讥笑司马迁大量堆聚旧有的记载,有时也插入诸子百家不纯正的言论。所值得司马迁遗

10、憾的,是典雅不够。大致上开创基业的人难免要粗糙简略,全都靠继承这种志向的有志之士来为它弥补愈合。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它们记载的内容都是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乘和梼杌没有使他们结局完美的人,所以这两部书不能流传于世。春秋前头得到孔子的挽救,后头得到左氏的推崇,所以这部书与太阳、月亮一样经久不衰。否则的话,春秋只是一卷事情的题目,怎么能够在社会上流传!自从春秋以后,只有史记拥有写作的规模;倒霉的是班固并不是这样的人,于是丧失了会合变通的宗旨,司马氏创立的通史途径从此就衰落不振了。 班固这个人,是讲究表面华丽、不务实际的人,全然没有作学术的本领,专门从事抄袭窃取。后汉章帝向他询问

11、制作礼仪、音乐的事情,班固用在洛阳的各位儒生一定都能知道它们作为回答。倘若臣民都像这样,那么询问又有什么用呢?等到众位儒生各有陈述,班固只是剽窃叔孙通的十二篇汉仪,来拼凑文字搪塞罢了。假如臣民都像这样,那么奏议又有什么可取的呢?汉章帝知道班固学识粗浅鄙陋,所以对窦宪说:“你喜欢班固而忽略崔骃,这好比姓叶的人喜欢假龙一样。”班固在当时已有评价;像这样的人才,打算用什么来著述呢?史记全书,功劳在于十表,它好比衣裳有帽子,树有根本水有源头;班固不懂以表格形式排列的系表、谱牒等,把古今人物强行确立等级。而且说汉朝继承尧的运数,自然应该上继唐尧,并不是司马迁写作史记把汉朝放置在秦朝、项羽以后,这纯粹是没

12、有根据的谈论。由于班固截取汉朝写为汉书,这样就导致周、秦不能相互沿袭,古今之间成为间隔。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凡是六朝以前的史事,都是抄袭司马迁史记的,他自己不感到惭愧;从汉昭帝到汉平帝,总共六朝,都是取资于贾逵、刘歆的著作,又不认为是耻辱。况且又有曹大家来结束全书,那么班固自己所书写的几乎太少了!经常出自班固胸中的内容,是古今人表罢了,其他人是没有这种谬误的。后代编修史书出自众人之手,杂采各家之说;剽窃别人的文字,盗取别人的钟却掩上自己的耳朵,都是班固首开的先例。班固所干的事情就是这样,后来作史的人趋附迎合班固断代史体没有空闲时间,怎么能测量出他的深浅!司马迁与班固相比,好比龙和猪一样,为什么各

13、种史书都抛弃司马迁的通史体裁而采用班固的断代史体裁,刘知几之类的人尊崇班固而贬抑司马迁!况且善于学习司马迁的人,没有人赶得上班彪。班彪续写司马迁的史记,从汉武帝一直写到东汉,想叫后人接续自己的著作,如同自己续写司马迁的著作;既没有多余的史文,又没有中断头绪,世世代代相互接承,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他继承司马迁的志向太好了,但他的书不能得以看到;所能够看到的,只有元帝、成帝二位帝王本纪的赞罢了。都在本纪以外,另外记载他所听到的,可以说是深入太史公司马迁学问的精微深奥之处了。凡是左氏左传中有“君子曰”的地方,都是对春秋经有新的见解;史记中有“太史公曰”的地方,都是史实以外的事情,不是对事情进行褒贬;偶

14、尔也有涉及到褒扬贬低的地方,都是褚少孙等人掺杂到里边去的罢了。况且本纪、列传之中,已经记载了善恶好坏,足以用来借鉴,何必在本纪列传的后面另外在进行赞扬或贬低呢?这是儒生参加科举考试所作的试卷,怎么能放在著述中呢?这大概不是司马迁、班彪的本意。况且既然称为赞,哪能有贬低的词句呢?后代作史的人,有的叫做论,有的叫做序,有的叫做诠,有的叫做评,都效仿班固,臣下我不能不狠狠地批评班固了。司马谈有他的著作,而司马迁能够完成他父亲的愿望;班彪有他的学业,而班固却不能阅读他父亲的著作。班固作为班彪的儿子,既不能够保护他自身,又不能够传播他父亲的学业,还不能教育他的儿女,这样做人,说值得天下人效法的方面在哪里

15、呢!范晔、陈寿等人继承他创立的断代史体例,大多都是些轻狂颠薄没有好的品行的人,因此很快招致罪过,整理修改而写作出确凿可信的史书在哪里呢! 孔子说:“商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废除了哪些、增加了那些,现在可以通过考察而了解;周朝因袭商朝的礼仪制度,废除了哪些、增加了哪些,也是可以知道的。”这是说相互继承。自从班固按朝代划分段落来写作史书,不再有相互继承的意思;即使有孔子一样的智慧,也无法知道它增加或废除了什么。融会贯通的方法,从此就丢失了!说到它们相同的地方,就是已有本纪而再作本纪,一位帝王就有几个本纪;已有列传却再作列传,一人竟有几个列传。天文,是千古不会改变的天象,可世世代代都写作天文志;洪范

16、五行传,是刘向一人的著作,可世世代代都排列五行传。像这些史志,哪能举得尽繁杂琐碎的文辞!谈到它们的不同之处,那么前代称王的人不列在后代称王的人中,后面发生的事情不能接续前头发生的事情;郡县沿革各有各的界限范围,却不能清楚变迁的原委;礼乐制度自行变更,于是成为不同风俗地区的政令。像这些记载,哪能举得完前后互不连贯?曹魏指吴国、蜀国为乱寇,北朝指东晋为僭伪,南朝政权称北朝政权为索头虏,北朝政权称南朝政权为岛中夷。南齐书称梁朝军队为正义军队,用阴谋篡夺了萧齐国家政权能够说是符合道义吗?隋书称大唐军队为正义军队,讨伐别人的国君能够说是符合道义吗?房玄龄总监各代史书,所以他的父亲房彦谦享有美好的名声;虞

17、世南参与编修史书,所以他父亲虞荔、叔父虞寄都立有美好的传记。更厉害的是,让夏桀的狗对着好人唐尧叫唤,叫唤是因为唐尧不是它的主人。晋书中袒护晋而容不下魏,凡是忠于曹魏政权的人,都被称为叛臣,致使王凌、诸葛诞、毋丘俭等人在黄色土壤下满怀冤屈;南齐书偏袒齐而容不下宋,凡是忠于刘宋政权的人,都被称为叛逆的党羽,致使袁粲、刘秉、沈攸之等人在九泉之下满怀冤屈。唉!天上的太阳高高在上面照耀,怎么能够这样呢?像这样的例子,历代都曾有过。败坏良好的风俗道义,没有比这再大的了!司马迁写通史的方法既已丢失,班固断代为史的弊端一天比一天加深了,从东汉到东晋及南朝各代,没有一个人能感到这样有什么不对。只有梁武帝对这种情

18、况发出感叹,于是命令吴均写作通史,上起自于汉武帝太初年间,下结束于齐朝灭亡,书没有写成可吴均就死了。隋朝时杨素又上奏叫陆从典续写司马迁的史记,准备写到隋朝,可惜书还没写成就被罢免了官职。难道上天吝惜这些史文而让它们流传吗?还是写作通史的人是不称职的人而上天不保佑他们呢?从唐朝以后,有没有觉得这种情况是不对的了,凡是拿笔写史的人,都把春秋作为仿效的标准,专门从事赞扬或贬低工作。春秋以文字简略表现大义,但如果没有史传来解释,那么善恶好坏就难以辨明;史书已经文字详细、事实清楚,善恶好坏已经彰明,不需要再进行称美与讽恶。阅读汉相萧何、曹参做过的事情,哪能不知道他们忠贞善良;看到王莽、董卓的所作所为,哪

19、能不知道他们凶恶悖逆。史书,是国家的重要文献典籍,但担当写史职务的人,不懂在典章制度上留意,只是在言语上相互推崇,正好比管家的媳妇,不做早饭和晚饭,专门鼓动唇舌,即使获得胜利,哪能使家庭富裕呢?这是臣下我深深感到耻辱的。 江淹说过:“撰修纪传体史书,没有比志这部分更难的了。”这实在因为志是国家典章制度的寄托,不熟悉精通典章制度的人,根本就写不了。它不像本纪和列传,本纪只是按年代包纳排比史事,列传只是把史事归并缀连在人物身上,因而儒学士子都能写。唯有志难度大,其次没有比表再难搞的了。所以范晔、陈寿这般人都能修本纪、列传而不敢写表写志。志的本源来自尔雅,司马迁称之为书,班固称之为志,蔡邕称之为意,

20、华峤称之为典,张勃称之为录,何法盛称之为说。其他各史一律承袭班固,叫做“志”,又都是在泛泛而谈上花笔墨,在具体事实上很简略,不足以充分体现出尔雅的求实宗旨。如今臣下我总括天下的大学问,区分条列它们的宏纲细目,命名为略,共二十略,有关历代的典章制度和学者的全部学问都在这里面了。其中有五略,是汉唐诸儒所听说过的,其余十五略,就是汉唐诸儒所不曾听说过的了。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译文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初秋七月,秦王苻坚发布诏令,大举进攻东晋,居民每平均十名壮丁派出一人当兵。良家子弟年龄在二十岁以下又有才能勇力的,一律拜授羽林郎。诏令中还说:“可以让司马昌明当尚书左仆射,谢安当吏部尚书,桓冲当侍中。从目前

21、形势看,灭晋班师已经为时不远,可以先替他们营建宅第”。应诏前来报到的良家子弟多达三万余名,于是委派秦州主簿赵盛之担任少年都统。此时,朝中大臣都不愿意苻坚伐晋,唯独慕容垂、姚苌以及良家子弟怂恿出兵。阳平公苻融向苻坚进谏说:“鲜卑和羌人,本来都是我们的仇敌,常想突然发生变乱,来实现复国的夙愿。他们所陈奏的计策谋划,怎么能够听从呢?良家少年都是富饶子弟,不熟悉军事,随便说出阿谀奉承的言词来迎合陛下您的心意。如今陛下听信并且采用,轻率地就实施伐晋这样的大事,臣下我恐怕大功既不会告成,还会带来后患,到时候悔恨也来不及了。”苻坚拒不接受。 八月初二这一天,苻坚派遣阳平公苻融督率张蚝,慕容垂等部步兵、骑兵二

22、十五万作先锋,任命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指挥益州、梁州各项军务。苻坚对姚苌说:“过去我就是凭借龙骧将军建立帝业的,这个职衔从未轻易授予过别人,爱卿你要奋勉啊!”左将军窦冲插话道:“帝王决不能说玩笑话,这是不吉利的征兆啊!”苻坚默不做声。 慕容楷、慕容绍对慕容垂说:“秦主骄傲狂妄已经到了极点,叔父您建立复国大业,就在此行了!”慕容垂回答说:“对!除去你们,还能有谁与我完成这件大事呢!” 初八这一天,苻坚兵发长安,全副武装的步兵六十多万,骑兵二十七万,军旗战鼓连接相望,前后长达数千里。九月,苻坚驾到项城,凉州兵马才刚刚到达咸阳,蜀汉军队正顺长江往下游进发,幽冀兵马抵达彭城,东西万里,水陆并进,运

23、粮船多达近万艘。阳平公苻融率领的三十万前锋部队,先期来到颍口。 东晋朝廷下诏,命令尚书仆射谢石担任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徐兖二州刺史谢玄担任前锋都督,会同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官兵共八万人抵抗秦军,派遣龙骧将军胡彬率水军五千援助寿阳。谢琰,是谢安的儿子。 这时秦军军威大盛,建康城中震惊恐惧。谢玄入内向谢安询问对策。谢安平静得很,回答说:“已经另有诏旨。”随后便一言不发了。谢玄不敢再问,于是让张玄第二次请示。谢安就命令备马驱车到城外别墅出游去,一时间亲朋好友会聚一堂,谢安和谢玄下围棋赌别墅。谢安棋艺平素低于谢玄,这天谢玄心中害怕秦兵压境,就是不让一个棋子也没取胜。谢安随后就去登山游赏,到夜

24、晚才返回。桓冲深深忧虑京师的安危,派遣精兵锐卒三千人来保卫京师。谢安坚决不接纳,回覆桓冲说:“朝廷部署已经确定,京城军队够用,西部战线应当留兵加强防卫。”桓冲对僚属叹息道:“谢安石有做宰相的器度,却不精通当将帅的谋略。如今大敌马上就要到来,却还整天忙着游玩玄谈,委派几个没见过世面的毛小子抵拒秦军,兵力又少又弱,看来天下事结局如何已见分晓了,我们恐怕要当亡国奴了吧!” 晋孝武帝任用司马道子担当录尚书六条事这项要职。 冬季十月,前秦阳平公苻融等人攻打寿阳,十八日占领该城,活捉了平虏将军徐元喜等人。苻融任命手下参军河南人氏郭褒当淮阳太守。慕容垂也攻克郧城。胡彬闻知寿阳失陷,退兵保守硖石,苻融又来进攻

25、。前秦卫将军梁成等人率兵五万驻扎在洛涧,在淮水上设置栅栏等障碍物来阻止东部晋军主力。谢石、谢玄等人便在距离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安营,由于惧怕梁成,不敢挺进。胡彬粮草已尽,暗地派信使报告谢石等人说:“现在敌军很强盛,我部粮草又断绝了,恐怕不能再见到咱们的大部队了。”秦军截获了信使,送到阳平公苻融帐下。苻融派人飞马前去禀告苻坚说:“敌军人少,容易擒获,只怕他们逃走遁去,应火速围攻他们!”苻坚于是把大军留驻在项城,率领轻骑兵八千人,兼程赶赴寿阳与苻融会合。并派遣尚书朱序前去劝说谢石等人,指出:“双方力量相差悬殊,不如趁早投降。”朱序私下对谢石等人说:“如果秦国百万大兵全部开到,确实难与为敌。现在趁各路

26、兵马尚未会集,应该迅速出击。倘若击败对方的前锋部队,那么,秦军就已经丧失锐气了。可以随即粉碎他们。” 谢石得知苻坚身在寿阳,十分害怕,想用固守不战来拖垮秦军。谢琰劝说谢石采纳朱序的建议。十一月,谢玄派遣广陵相刘牢之率领精兵五千直扑洛涧,还差十里到达,梁成已经依凭山涧摆好阵势在等待着晋兵。刘牢之一直向前开进,强渡洛水,进攻梁成,大败秦军,杀死了梁成以及弋阳太守王詠。又分派兵力截住秦军撤退的渡口,致使秦军步兵和骑兵全面崩溃,争着跳入淮水逃命,士卒淹死的约有一万五千人,并活捉了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全部缴获了对方的器械粮草。于是谢石等路主力部队,从水路陆路随即推进。秦王苻坚和阳平公苻融登上寿阳城头察

27、看,只见晋军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齐整,以为都是晋兵,回过头来对苻融说:“这也是劲敌呀!怎能说是弱小呢?”说完显出失意的样子,脸上开始露出畏惧的神色。 秦兵紧靠淝水西岸摆下阵势,晋军不能渡过河。谢玄派遣使者对阳平公苻融说:“您孤军深入,却临水设阵,这是相持对垒的打法,不是想速战速决呀!如果您移动阵势,稍微撤几步,让晋兵渡过河,来一决胜负,不也很好嘛!”前秦众将都嚷叫说:“我军人多,对方人少,不如就这样堵住他们,使他们过不来,可以万无一失。”苻坚说:“只率兵稍略后撤几步,让晋军一半人马上岸,我们再用精锐骑兵紧压冲杀,就没有不胜利的了!”苻融也认为正确,于是指挥部队往后退。秦军一往后退,就不

28、能再停下了。谢玄、谢琰、桓伊等人趁势率兵渡河,紧紧追杀。苻融勒马来回奔驰,巡视战阵,企图制止住那些退却的士兵,但马倒人翻,被晋兵杀死,秦军于是崩溃。谢玄等人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青冈。秦军大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了原野,堵塞了河流。那些奔逃的人听到刮风声、鹤叫声,都以为是晋兵即刻就要追来,白天黑夜都不敢止息,在草丛中赶路,在露天下歇脚,加上饥饿寒冻,死去的约占十分之七、八。当初,秦军稍往后撤时,朱序在阵后呼喊到:“秦兵大败了!”众人随即没命地奔逃。朱序随即和张天锡、徐天喜都伺机返归东晋。晋军缴获了秦王苻坚所乘坐的云母车。又夺回寿阳,活捉了前秦淮南太守郭褒。 苻坚身中飞来的乱箭,一行人单独逃到淮

29、北,饥饿异常。当地居民有来进献水泡饭,猪腿肉的。苻坚吃下去,赏赐绢帛十匹,丝绵十斤。送饭人辞谢说:“陛下对安乐感到厌倦痛苦,自取危难。臣民我如同陛下的儿子,陛下如同臣民我的父亲,哪里有儿子奉养父亲却求取回报的呢!”说着连看都没看一眼就离去了。苻坚对张夫人说:“我今后还有什么脸面来治理天下呢!”说罢泪流满面。 这时,秦军各路兵马全都溃散,只有慕容垂统领的三万人马未受损失。苻坚带领一千多名骑兵奔赴该军。世子慕容宝对慕容垂说:“燕国被秦灭亡了,天命和人心都寄托在您的身上。只不过时机未到,所以您才隐身匿迹,收藏起真意罢了。如今秦主兵败,委身于我们,这是上天借给我们良机来恢复燕国的国祚呀!此事时不可失,

30、愿您不要因为顾念秦主的小恩小惠而忘记了复国的重任。”慕容垂说:“你说的完全对。但他一片真心,把性命都交付给我们了,怎么能够害他呢?上天如果抛弃了秦国,不担心它不灭亡。还不如暂且保护秦主的危难来报答他的恩惠,慢慢等待秦国内乱再消灭它,既不辜负秦主平素对我们的一片心意,又能够凭借德义夺取天下。”奋威将军慕容德说:“秦国强大时吞并燕国,秦国衰败时燕国消灭它,这是报仇雪耻,不是辜负秦主的平素心意。兄长你为什么获得却不取,甘愿放弃数万兵马拱手献给他人呢?”慕容垂说:“我过去被太傅慕容评所不容,无处安身,到秦国逃避死亡的威胁,秦主按国士来对待我,恩礼备至。后来又被王猛所陷害,没有办法自我说明真相,秦主偏偏

31、能够明辨是非,这种厚恩怎能忘记呢?如果氐人的气运一定会走到尽头,我就应当怀柔抚揖关东地区,来恢复祖先的功业而已。关西风会,不是我能掌握的。”冠军行参军赵秋说:“明公您理应继承恢复燕国的国祚,这在图谶上早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如今天机已到,还等待什么?如果杀掉秦主,占据邺都,像擂鼓进军那样西下,三秦也不就注定归苻氏所有呀!”慕容垂的亲属党羽大多奉劝慕容垂杀掉秦主,慕容垂都不采纳,把兵马全部交给苻坚指挥。平南将军慕容暐驻守在郧城,听说苻坚惨败,就丢下众人逃跑而去,来到了荥阳。慕容德又劝说慕容暐起兵恢复燕国国祚,慕容暐也没有听从。 谢安得到驿书,知道秦兵已经溃败,当时正与客人下围棋,阅后顺手把驿书合起来

32、放在小桌上,一点喜悦的神色也没流露,仍旧只管下围棋。客人询问驿书内容,他徐徐回答说:“小儿辈已经击破贼兵。”下完棋返回内室,跨过门坎时,竟未感觉到屐齿已被碰断了。 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译文 安禄山本来是营州地方的杂种胡人,原名阿荦山,他的母亲是一个女巫;他的父亲死后,母亲带着安禄山嫁给了突厥人安延偃。正赶上突厥部落败散,就与安延偃哥哥的儿子安思顺逃到幽州,于是冒姓安氏,名叫禄山。还有一个杂种胡人名叫史 干,与安禄山原来是街坊邻居,两人生日相差一天,等长大后,二人相互亲爱成为朋友,都作了互市牙郎,以勇敢而闻名。张守珪命安禄山为捉生将,每次带领几名骑兵出去,总是都有要擒获数十名契丹人而返回,再加上

33、安禄山狡猾,善于揣摸人的心意,所以深受张守珪的喜爱,以为养子。 开元二十九年,平卢兵马使安禄山性格格巧,善于讨人喜欢,所以人们都称誉他。唐玄宗身边的人到了平卢,安禄山就用重金收买他们,因此唐玄宗更加认为安禄山是贤能之士,御史中丞张利贞担任河北采访使,到达平卢,安禄山刻意阿谀逢迎,以至张利贞身边的人都受到安禄山的贿赂。张利贞入朝上奏,极力说安禄山的好话。八月乙未,唐玄宗任命安禄山为营州都督,兼任平卢军使,两蕃、勃海、黑水四府经略使。 天宝元年,唐玄宗分平卢另外为节度镇,任命安禄山为节度使。 三载三月己巳,唐玄宗任命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东兼任范阳节度使,任使范阳节度使裴宽为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席建侯为河

34、北黜陟使,称赞安禄山公正无私,李林甫、裴宽都顺意称颂安禄山。席建侯、李林甫、裴宽这三个人都是唐玄宗所信任的臣子,由此安禄山受到唐玄宗的宠信更加巩固不能移了。 六载春季正月戊寅,唐玄宗任命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兼任御史大夫。安禄山身体肥胖,大腹便便,重过膝盖,曾自称体重三百斤。他外表看似老实憨厚,实际上内心狡猾。经常命令他的部将刘骆谷留在京师长安,侦察刺探朝廷的动向,朝廷的一举一动都得向他报告。如果有事应当向皇上奏表,刘骆谷就替他人代写上奏唐玄宗。安禄山每年都向朝廷奉献俘虏、杂畜、奇禽、异兽和珍宝玩物,一路不绝,以至沿途郡县都因转运这些东西而疲乏。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应对敏捷,常常还夹杂着一些诙谐

35、幽默的语言,唐玄宗曾经指着安禄山的肚子戏弄说:“你这个胡人肚子中有什么东西,竟然这么大!”安禄山回答说:“臣下我的肚子中没有其它东西,只有对陛下您的一片赤心。”唐玄宗听后十分高兴。唐玄宗又曾经让安禄山去见太子,安禄山见到太子后不礼拜。左右的人催促他下拜,安禄山却拱手站立说:“臣下我是胡人,不懂得朝廷中的礼仪,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官?”唐玄宗说:“这位太子就是将来的皇上,朕去世以后,代替朕作为君主统治的人就是他。”安禄山说:“臣下我愚笨浅陋寡闻,过去只知有陛下您一人,不知还另外有太子。”没有办法,然后才拜见。玄宗相信安禄山说的这些真诚话语,而更加宠爱他。唐玄宗曾经在勤政楼上设宴,百官都坐在楼下,却单

36、独为安禄山在自己座位东边设置了画着金鸡的障子,还设置了床榻,让安禄山坐在床塌前面,并命令卷起帘子以示宠爱。又命令杨铦、杨锜、杨贵妃姐妹三人都与安禄山叙兄弟之情。安禄山得以自由出入宫中,便乘机上奏请求做杨贵妃的儿子。唐玄宗与杨贵妃一起坐着的时候,安禄山却先拜杨贵妃。唐玄宗问他先拜贵妃是什么缘故。安禄山回答说:“我们胡人的习惯是先母而后父。”玄宗听后十分高兴。 李林甫因为王忠嗣功绩名声日益盛大,恐怕他入朝担任宰相,就忌恨他。安禄山暗中蓄谋反叛,假称要抵御外族入侵,修筑雄武城,大量地贮藏武器。又请求王忠嗣率领部下来帮助筑城,打算乘机将他的兵马留下。王忠嗣先期前往雄武,没有见安禄山就返回了,然后多次上

37、言说安禄山要反叛,李林甫更加忌恨王忠嗣。 从唐朝建立以来,边防将帅用的都是忠厚名臣,不让久任,不让在朝中遥领,不让同时兼任数职,功名显著的常常入朝为宰相。那些四方夷族的将领,虽然才略像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那样的名将,仍然不让他们为一方大将,都任命朝中大臣为使职来节制他们。到了开元年间,天子有吞并周边民族的志向,为边将的人十多年都不替换,边将开始久任,皇子中则有庆王、忠王等人,宰相中则有萧嵩、牛仙客等人,开始遥领边将之职。盖嘉运、王忠嗣等一人节制数道之兵,开始兼职统领军队了。李林甫想要杜绝边将入朝为宰相的路,因为胡人没有文化,就上奏说:“文臣为将帅,怯懦不敢抵挡飞矢流石,不如用出身低贱从事过农耕

38、的胡人,胡人都勇敢善战,出身低贱而孤立没有党援,陛下如果真能够用恩惠笼络他们的心,他们一定能够为朝廷尽力死战。”唐玄宗觉得李林甫的话很有道理,就开始重用安禄山。到了这时,各镇节度使几乎都是胡人,精兵强将都戍守在北方边疆,形成里轻外重的局面,最后使安禄山得以发动叛乱,几乎推翻唐朝的天下,这都是因为李林甫追求专宠和巩固的地位的阴谋所致。 七载夏季六月庚子,唐玄宗赐给安禄山享有特权的铁制契书。 九载夏季五月乙卯,唐玄宗赐给安禄山东平郡王爵位。这是唐朝的将帅首次封王。 十载春季正月,唐玄宗命令有关官吏为安禄山在亲仁坊建造宅第,并下敕书说只要越壮丽越好,不管耗费多少钱财。宅第造成以后,又装饰了各种帷帐,

39、放置了许多日用器物,以至都放满了宅屋。其中有帖白檀香木床两个,都是长一丈,宽六尺;用银平脱工艺制成的屏风,长宽一丈八尺。厨房和马厩中所用的物品也都用金银装饰,其中有金饭罂两个,银淘盆两个,都能装五斗粮;还有织银丝筐和笊篱各一个。其他器物还有许多。即使是宫禁中皇上所使用的器物,大概都比不上。唐玄宗命令宦官监工,在建造宅第和制作屋中所用的器物时,唐玄宗常常告诫监工的宦官说:“胡人大方,不要让人笑我小气。”安禄山住进新建的宅第后,设置酒宴,并请求玄宗降下敕书让宰相至宅第赴宴。这一天,唐玄宗原来准备在楼下打马球,却立刻取消了游戏,命令宰相去赴会。又每天让杨家的人与安禄山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宴会,并让

40、梨园弟子和教坊乐队陪伴。唐玄宗每吃到一种鲜美的食物,或者在后苑中猎获了鲜禽,都要派宦官骑马赐给安禄山,以至走马络绎不绝于路。 安禄山请求兼任河中节度使,二月丙辰,唐玄宗任命河东节度使韩休珉为左羽林将军,由安禄山代任河东节度使。户部郎中吉温见安禄山受到唐玄宗的宠信,就又依附安禄山与他结拜为兄弟。 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以后,手握大权,赏罚由自己做主,日益骄横放纵。他自己认为过去见太子没有下拜,而如今唐玄宗年事已高,内心十分惧怕。又看到唐朝的武备松弛,有轻视中原朝廷之心。孔目官严庄和掌书记高尚又借机为他讲解预卜吉凶祸福的图谶,劝他起兵反叛。安禄山豢养了投降的同罗、奚、契丹士兵八千

41、多人,称为“曳落河”,曳落河,胡语是壮士的意思。还有家奴一百多人,这些都个个骁勇善战,以一可以当百。又畜养战马数万匹,大量地聚集军械装备,分派胡商到各地去做买卖,每年输送珍宝货物,价值数百万缗钱。暗中制作绯色、紫色袍子和金鱼袋等,数以百万计。 十一载冬季十二月甲申,唐玄宗任命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任北平太守,充任卢龙军使。 哥舒翰一向和安禄山、史思顺有矛盾,唐玄宗经常为他们调解,让他们结拜为兄弟。这年冬天,三人一起上朝,玄宗让高力士在长安城东设宴招待他们。席间安禄山对哥舒翰说:“我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明公您的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我们的族类十分相近,为什么不互相亲善呢?”哥舒翰说:“古

42、人说狐狸向着自己的洞窟嚎叫不吉祥,这是因为忘本的缘故,老兄如果说能够与我亲善,我怎么敢不尽心呢!”安禄山认为哥舒翰讥讽他是胡人,极为愤怒,骂哥舒翰说:“你这个突厥人竟敢无礼!”哥舒翰正要回骂,看见高力士用眼睛示意他,就没用回嘴,假装喝醉了酒而散席,从此两人积下怨恨更深。 十二载夏季五月,阿布思被回纥打败,安禄山乘机诱降了他的部落,从此安禄山的军队兵强马壮,天下无敌。 十三年春季正月,安禄山请求兼任闲厩使、群牧使等职。庚申,唐玄宗任命安禄山为闲厩、陇右群牧等使。安禄山又请求兼任群牧总监,壬戌,玄宗又任命安禄山兼任总监,安禄山又上奏请求任命御史中丞吉温为武部侍郎,充任闲厩副使。杨国忠因此恨吉温。安

43、禄山暗中派亲信挑选取能征善战的健壮军马几千匹,另选地方供养。 二月己丑,安禄山上奏说:“臣下我所率领的部下将士讨伐奚、契丹、九姓胡、同罗等,功勋卓著,乞请陛下能够打破常规,封官赏赐,并希望写好委任状,让我在军中授与他们。”于是安禄山部将被唐玄宗任命为将军的有五百多人,任命中郎将的有二千多人。安禄山要谋反,所以先借此收买人心。 三月丁酉这一天,安禄山向玄宗告辞,要回范阳。玄宗脱下自己的衣服赐给他,安禄山十分惊喜。安禄山恐怕杨国忠向玄宗上奏把他扣留在朝中,所以急忙出潼关。然后乘船沿黄河而下,命令船夫手执挽船用的绳板立在岸边,十五里一换,昼夜兼程,日行几百里,经过郡县也不下船。从此有说安禄山谋反的人

44、,玄宗都把他们捆绑起来送给安禄山,因此人们都知道安禄山要谋反,但没有人敢说。 十四载冬季十月,安禄山一身兼任三道节度使,阴谋作乱已将近十年,只是因为玄宗待他很好,所以他想等到玄宗死后再反叛。适逢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多次上言说安禄山就要谋反,玄宗不信。杨国忠又多次以事激怒安禄山,想让他立刻反叛来取信于玄宗。安禄山于是决意举兵反叛,只与孔目官、太仆丞严庄和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以及将军阿史承庆等人密谋,其他将领都不知道。其他将领只是觉得奇怪,不知道安禄山为什么从八月份以来多次招待士卒,秣马厉兵,准备打仗。这时有入朝奏事官从京师回来,安禄山就假造敕书,把将领召来告诉他们说:“皇上有密诏给我,让我率兵

45、入朝讨伐杨国忠,你们应该听我指挥随军行动。”众将领听完后十分惊愕,相互看着而不敢说出不同意见。十一月甲子,安禄山率领所统辖的三镇军队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兵共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人,在范阳起兵反叛。 明实录作铁榜申诫公侯译文 铸造铁榜告诫国公列侯。榜文说: 我观看过去史书中的帝王本纪和功臣列传,结果发现:有的君主爱护体恤功臣的心意,有始无终,致使忠良辅臣不免遭受杀身灭门的大祸,实在值得怜悯啊!偶或也有耳聪目明的圣主,对待功臣的一片心意,光明皎洁得如同日月,奸臣不能从中挑拨离间,因而君臣能够和睦相处,一直到度完一生。这在国家方面,有安如盤石的结果;在功臣方面,有世代享受富贵的好处。我对此非常羡慕

46、。也有明智的君主,本想保全功臣,情意十分恳切,无奈跋扈成性的大臣,依仗自己有功,屡屡犯下过恶,经过多次宽恕,仍不改悔,不得已才把他处死。这是臣下自取祸殃啊! 还有其他的情况:君主具备宽厚仁义的德性,功臣怀有忠诚善良的心地,然而他们各自缺乏察辨判断而互有误解,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功臣家奴倚仗主人权势,欺压良善,而功臣却不能明察家奴的所作所为,致使他们胡作非为。司法部门对他们依法惩办,立案定罪,奏报朝廷。这在忠良大臣来说,必定不会指使家奴这么干,只是家奴擅自犯下的罪过。可君主却不能体察大臣的本心,认为是大臣指使干的。这样一认为,姑息大臣有功、免罪而罢官的处理方式就产生了,略微警告功臣家奴的处理方

47、式也出现了,但却不向功臣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家家奴所犯下的罪恶,含忍太过份。等到司法部门屡屡奏报这家家奴犯法,就怀疑大臣欺骗蒙蔽君主,一旦不宽容,马上就加以残害,这是君主昏昧不明所造成的。反过来,当时功臣尽管怀有忠诚善良的心地,却不能约束督察自家的下属,一有朝廷怪罪下来,就抱怨君主,这是为什么呢?这也是因为家奴这类人,在外面干坏事,回来却说办好事。而大臣在朝廷料理政务,或者作为元老退休在家,加上小人阿谀奉承,极少能够劝谏,所以就听之任之了。等到家奴犯罪,司法部门收执讯问,君主命令处死大臣家奴,而大臣却不理解君主保全自己的心意,随即产生疑虑怨恨,以至恶果牵连到自己身上,这种现象往往存在。还有的是天子

48、追念功臣的功劳,免掉家奴的罪过,而家奴回来后却禀告大臣说:“君主不能容纳您,所以就编造罪名来查办奴才等人罢了。”大臣一时听信,不亲自加以明察,认为必定如此,于是产生猜疑,导致身遭极刑,这是大臣不能约束督察自家下属的过错。以上列举的情况,可以说君臣两方面都做得不对了。 我从平民崛起,仰赖众位大臣效力,平定天下。过去已经论功行赏,封为国公列侯,赐予丹书铁券,发给优厚俸禄,让子孙相传,共享太平。但我还担心公侯家中的奴仆各色人等,一向沾染恶劣的习气,冒犯国家的法典。现通过铁榜申明律令。 我明白地告知众卿等人,除亲属犯罪另议处罚办法外,只要奴仆一犯法,马上就查办,但对你们并不追究责任。如果敢有倚仗功劳藏

49、匿罪犯的,就按抵消一次死罪赦免来处治。你们各自应该谨慎守护好自身,对亲属奴仆严加管教,以求符合我保全功臣、善始善终的心意。为此有九条规定: 其一,凡是京师和外地各指挥、千户、百户、镇抚以及总旗、小旗等军官,不许私自接受公侯赠送的金银布帛或衣服钱物。首次接受的,杖责一百下,发配海南充军。第二次还接受的,处死。公侯赠送礼物的,初次违犯和再次违犯,都免予惩罚,但要作为过失记录在案。第三次还违犯,就准照抵消一次死罪赦免来处治。奉命征讨,无论赠送者还是领受者,都不在这条限令之内。 其二,凡是公侯等官员,不是遵奉朝廷特殊旨令,不许擅自役使官军。违犯这条规定的,初次犯、二次犯免除惩罚,但要作为过失记录在案。第三次还犯,准照抵消一次死罪赦免来处治。官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