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简答.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1628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简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简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简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简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简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简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简答.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简答西昆体的特点:取材博赡,学李商隐近体律诗,讲究声律文采,长处是文辞密丽,气象典雅,创纯宋人诗歌,短处是雕琢不自然,堆砌少意味。讲究修辞的昆体功夫,对宋诗发展影响很大,宋人作诗注重修辞,可以说从昆体始。资书以为诗,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也是宋诗突特点,是宋诗自成特色的第一步。黄庭坚主张用昆体功夫,创老杜混成意境。弊端是过份依奈修辞而缺乏感觉。这是也是依靠修辞的非诗之诗在宋代大量产生的原因。 王安石的文论与散文:论文主张适用为本,把文章看成政治服务的工具。其政论文在八大家中是突出的,不论长短都结构严谨,语言朴素简洁而说理透彻,概括性强。小品文尤脍炙人口,富有感情。散文以议

2、论说理见长,如伤仲永这样的短文都放过发议论机会,给人一种形象不够,感染力弱的感觉。驾驭语言能力强,词简而意无不到,不用比喻也说理透彻。 王安石的诗歌艺术:少年以意气自许,不复更为涵蓄,晚年深婉不迫。王荆公体、半山诗,半山绝句,指晚年诗歌创作面言。王荆公体的特点:重炼意、重修辞,用事、造语、炼字方面煞费苦心,主要载体是晚期绝句。从直截刻露到深婉不迫发展,既体现了宋诗风貌的部份特征,又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短处是好求工而伤于巧。有深硬奇崛处,实江西派先驱。受韩愈以文为诗的影响,早年扩大了古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倾向,对宋调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宋诗人中较早学习杜甫而有成就的一个

3、。因本于唐音而带宋调,对宋诗发展起了不小影响。 苏轼散文成就:宋代古文家里,最重视文的一位,鄙视千人一律的程式文字,主张创作要求物之妙,使了然于心者,了然于手与口,了然的标准是随物赋形,能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行文,比韩愈平易,比欧阳修条畅,在散文创作和题材内容方面作了新的探索与开拓。1、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说理,颇具文学价质。2、记叙文:山水游记、亭台堂阁记为代表,是苏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作品。是柳宗元之后大量写山水游记作家,议论成份比重较大 3、小品文:最能反映真性情、真思想。 总的艺术特色:1、辞达、通脱,有圆

4、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率真之美,自由挥洒,行云流水,散行单句为主,又骈散结合,错落有致,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3、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主,富于想像。 苏诗艺术特色:在宋代诗歌发展中的地位,苏轼不亚于唐代的李白、杜甫,尽管苏诗也接受了李杜和其他唐代诗人影响,但在开拓诗境和表现手法能与唐人争胜。一是以文为诗,本非诗的创作正道,可苏轼才力横绝,无施不可。二是以才学为诗,体现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辛词的艺术成就:1、词体的解放和词境的开拓:把苏轼已解放的词体和开拓的词境,进一步解放开拓,以文为词。继存了苏轼以诗为词的创

5、新,使词与乐分离后,仍作为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新体格律诗存在,这是苏辛词并称的一个原因,区别是苏是文人词,辛是英雄词,把词从写儿女柔情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引向比东坡词更广阔的天地,具有英雄豪气。2、风格:豪放为主线,又不失温婉。3、语言艺术:义论纵横,使事用典,吸收民间语言口语化、通俗化。 吴文英:梦窗词特点:讲究用事和修饰,目的是求雅,求意深长之味,男子世俗的性爱心理进入雅丽的境界,不失柔婉之意。由于过份注重格律和修辞,求雅忌露,有晦涩的一面。讲究字面的章法绵密方面,是周邦彦继承者。 永嘉四灵诗歌艺术特色:南宋诗坛自杨万里起,形成江西诗与晚唐体并存局面,大多数诗兼具两种特征,但到叶适进一步变化

6、,一味斥宋宗唐,并推出四灵。四灵复兴的唐诗,实际上是晚唐体诗,一种出于贾岛、姚合的苦吟诗风。四灵费心苦吟,刻意求工,虽有局限性,但能矫宋人长篇论理之陋习,自有独到之处。四灵诗冲淡平和,流露出山人名士的出世情怀,更多地选择自然山水作为表现对象。四灵是反江西诗派的,但注重炼字却有相同。 宋完话本小说: 1、由来:说话人的底本。 2、题材内容:1)烟粉类,春浓花艳佳人胆2)灵怪类3)传奇类,人间奇人奇事,4)公案类,月黑风寒壮士心。 3、艺术特点:1)体制形式是结合市民听众的要求而创造出来的,由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六部分构成。篇首、篇尾是诗词,入话:起由开场诗词导入本事作用2)叙述方式

7、符合大众的欣赏习惯,连贯叙述、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带有悬念和巧合。3)用语体文。 类型化典型人物的主要特征:为一般而寻找特殊,共性对个性占有突出优势,直接以比较纯净的形态呈现。 三国演义中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单一性:重要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它在形象内部诸因素中占决定性位置,这一特征足以撑得起整个形象。稳定性:和谐性:回避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现象直接表现本质,两者很少有矛盾。回避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章回体小说特征:一是艺术特征:前身是艺人讲故事,要诉诸于听觉,形成严格可叙述性。要求情节连贯,故事完整,头绪尽量避免纷繁,尽量不用倒叙,基本上用第三人称,二是形式特征:韵散结合,散

8、文是主体,韵文是装饰,是过渡,几种情况:1、全书的开场和结尾有诗或词作起作结。2、每回的开头,大都没有诗词,结尾必定有诗,常是两句七言诗,也有用骈骊语代诗文。3、在正文中也有插入诗词的。三叙事特征:1、注意听说关系,2、注意保存讲就说痕迹,3、卖关子,吊胃口 冯梦龙,是明未宣传进步文学思潮的键将,其文学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1、他将童心说贯彻落实到文学领域,提出尚真主情的文学思想,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发于中情自然而然才是最有价值的文学。2、通俗文学的归宿概括为适俗思想,主张将社会教化内容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3、从时代发展、文学进化的角度阐述通俗文学值得肯定的原因所在。 三言市民生活

9、的生动画面:1、反对重农抑商 2、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爱情观念 1)肯定了情欲的正当性和合理性,2)将真情说全面贯彻到爱情题材作品中,“隔断生死终不泯,人间最切是真情”3)对美好爱情认识上升到,情感相互了解,人格相互尊重。3、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面。 三言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过去话本不厌其俗。冯梦龙将俗的雅化,将吸收文人文学作品俗化。比话本雅,比文人传奇等文言小说俗。 二拍的社会内容:1、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爱情题材的新突破:1)继承三言关于婚姻自由,自主结合的思想上,突出了女性在择偶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并对自主婚姻给予充分肯定。2)婚姻问题上男女平等思想3)对传统贞节观念的突破 3、超前

10、的社会批判精神。 作者思想有矛质,受李贽影响,肯定个性自由,又是卫道士,津津乐道描写色情,因果报应,封建迷信 二拍对拟话本小说体制的贡献:绝大部由凌蒙初独创,思想艺术上显得比较统一,是拟话本小说体制上定型的标致,1、头回的思想内容与正文取得统一。2、在韵文使用上结束了以往多用套语的程式化窠臼,3、对人物性格刻画考究。 清代小说的变与特征:1、小说观念不断更新:1)更加注重小说扬善惩恶的社会功能,2)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上,更注重生活自身面貌,艺术上强调写实精神3)理论和创作实践都对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格提出较高要求。2、小说题材类型不断扩大:白话与文言小说争奇斗艳,新出现才子佳人、才学、讽刺

11、、公案小说。3、创编方式不断成熟:文人独创小说。 鼓词:流行于北方,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从明代至清初在北方各地普遍流行。两种演唱方式:一是艺人自击鼓板,无伴奏,流行于农村,说唱中篇鼓书为主。二是艺人自弹三弦说唱,称三弦书或弦子书。 弹词:流行于南方,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弹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是一种韵文体的长篇小说。国音,主要供案头读,土音,多用吴语,多为场上演出而作。各类弹词作品均为女性。 子弟书:清代八旗弟子首创的讲唱文学形式,清初,八旗子弟在长戍边时利用当时流行的俗曲和满族萨满教的巫歌的曲调,配以八鼓击节,编词演唱,抒发思归之想,或反映军中时事。 聊斋

12、志异写作笔法:鲁迅概括为:用传奇法,而为志怪。一是对志怪传统的继存和发展:二是用传奇手法表现志怪内容 三是对传奇手法的超越:1、从故事体到人物体,2、环境描写,发展了环境描写,使之与刻画人物相表里,3、心理描写。 长升殿的艺术成就:1、对创作素材的裁剪和提炼:李杨故事材料很多,为正面表达李杨爱情的肯定,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把她写成情痴。杨国忠成为联结全剧的纽结,节省人物、减少头绪。2、宏伟严密的结构艺术:长达50出的剧本,用了爱情和政治两条主线,爱情主线中用金钗钿盒贯穿始终。3、优美的曲词艺术 桃花扇的思想和社会意义:内容借是候方域与李香君爱情故事,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灭的历史,作者称写作目的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时,消于何年,歇于何地。将南明王朝覆灭的原因归于马士英、阮大铖等委阉余孽。最后是马士英、阮大铖身亡,南明覆灭,李香君与候方域团圆,二彻悟出家。人在命运面前的被动和无奈,是永远无法改变和难以逃避的。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1、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2、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1)主要人物的爱情悲欢作为铺演情节的基点。2)典型道具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3)中介人物作为联结正邪双方的纽带。3、工整典雅的诗词宾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