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23470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29 大小:11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亲,该文档总共1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物理总复习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中考物理总复习 1 ()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目 录 第一章 . 4 第二章 . 6 . 6 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 6 二、物质的物理属性 . 7 三、物质的结构和尺寸 . 8 四、新材料及其应用 . 9 . 10 一、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 10 二、机械运动和力 . 10 三、声和光 . 14 四、电和磁 . 17 . 19 一、能量、能的转化和转移 . 19 二、 机械能 . 19 三、内能 . 19 四、电磁能 . 21 五、能量守恒 . 24 六、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2

2、4 . 25 一、测量型实验 . 25 二、装配、观察型实验 . 26 三、能力型实验 . 26 四、探究型实验 . 27 第三章 第二轮专题题型归类. 29 专题一 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应用 . 29 一、中考考点: . 29 二、知识储备: . 29 三、典例分析: . 29 专题二 有关机械效率计算专题 . 33 一、中考考点: . 33 二、知识储备: . 33 三、典例解析: . 33 达标测试 . 34 答案 . 36 专题三 密度压强浮力专题 . 38 一中考考点 . 38 二知识储备 . 38 三例题 . 38 练习 . 39 密度、压强、浮力专题答案 . 44 专题四

3、有关热量的计算 . 46 2 ()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一、中考考点 . 46 二、中考题型说明 . 46 三、例题解析 . 46 四专题测试 . 47 附答案: . 48 专题五 作图专题 . 49 专题六 实验专题 . 53 专题七 计算专题 . 58 专题八 论述专题 . 64 专题九 开放专题 . 66 专题十 信息给予专题 . 68 3 ()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第一章 一级主题 一、物质 二级主题 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2、物质的属性 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4、新材料及其应用 9、能量

4、、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10、机械能 11、内能 12、电磁能 13、能量守恒 1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单 位 主 单 位 米 米 米 秒 牛顿 kg/ m 焦耳 瓦特 焦耳 焦耳/千克 焦耳 库仑 安培 伏特 33322二、运动和相互作用 5、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6、机械运动和力 7、声和光 8、电和磁 三、能量 一、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 名称 长度 面积 体积 时间 质量 力 速度 密度 压强 功 功率 温度 热量 热值 符号 L(s) S V T M F v p 常 用 单 位 Km、dm、cm、mm Km dmcmmm dm 3 2 2 2 2定 义 概 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对物体的

5、作用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cm 3 mm 3小时h、分钟min g/cm 千瓦 o 3千克 T、g、mg 米/秒 Km/h 帕斯卡 W P t Q q 开尔文 摄氏度 J/(kg.C) 毫安mA、 微安 千伏、毫伏 o物体的冷热程度 物体吸收或放出内能的多少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 电荷的多少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产生电流的原因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说明 M质量g9.8N/kg G-重力 V速度s-路程t时间 m-质量、v-体积 3o比热

6、容 c 内能 电量 电流 电压 电阻 名称 重力与质量 E Q I U R 欧姆 千欧、兆欧 公式 Gmg Vs/t m/v 二、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 密度、质量、体积 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P-压强F压力S面积 4 ()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液体压强公式 功的公式 机械效率 热量、比热、质量、温度 燃烧放热 电流强度 电功 电功率 5 ()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Pgh W=F.s 密度g9.8N/kgh P压强 F力s沿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W功 3W有用/W总100 Qcmt Qmq IQ/t WUIt PUI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

7、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第二章 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1、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一是实体物质,如空气、水、铁等。二是场物质,如电场、磁场、电磁场。 2、物质的状态变化 判断发生何种状态变化时,应先找出原来状态和后来状态,再分析发生哪种变化。 熔化、汽化和升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温度凝固、液化和凝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DBEFC3、熔化和凝固 描述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图像。 AG如图各点表示什么状态?各段表示什么过程?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 非晶体熔化时,固态与液态没有严格的界限,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不存在熔点。 晶体熔化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8、:一是温度要达到熔点,二是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热量。 4、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发生,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 液体蒸发的快慢: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得快.对于同种液体,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通得越快,蒸发越快。如建造坎儿井,减少水的蒸发。 沸腾是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意: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要能继续吸到热,才能沸腾。液体的沸点跟液面上的气压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如

9、高压锅内压强为两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升为120。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时要放热,如蒸汽熨斗。 液化有两种方法:所有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的温度跟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气体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液化。如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加压液化成液体。 5、升华和凝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如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降温,制造“白雾”。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如电灯泡发黑是气态钨遇冷,在灯泡壁直接变成固态钨。 6、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其中水的位置不断变动着,水的状态不断转变,在这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因此

10、,水循环影响地球各地的气候和生态,我们应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记住云、雨、雾、露、霜、雪、雹的形成过程: 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低空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低空形成雾. 6 ()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06050403020051015时间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低空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草木等物体上形成露. 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地面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草木等物体上形成霜。 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高空降温,在高空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高空降温,在高空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

11、,从高空降下或降到地面前熔化形成雨。 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高空降温,在高空凝华成小冰晶,从高空降下来形成雪 大气中的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大冰块。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降到地面,就形成冰雹。 7、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的概念: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摄氏温度。 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如:温水一般为40左右;冰箱冷冻室温度可调到20以下。 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使用温度计之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正确的使用温度计。 体温计

12、:管内装水银,测量范围在3542,分度值是0.1。 体温计玻璃泡的容积大,毛细管内径很细,玻璃泡上部有一“缩口”,故可离开人体进行读数,使用后拿住体温计的上部甩几下,让升入直管中的水银回到玻璃泡里。 8、“温室效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水汽等气体能让太阳发出的热顺利通过,达到地球,但却阻碍地表反射的热散发到大气层外,就像玻璃温室一样起保暖作用,使地球增温,导致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频发等一系列气象灾害。因此,人类应当有效地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大量植树造林。 9、“热岛效应”: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出大量的热; 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较强的吸收太阳

13、辐射能的本领; 城市中的水面小、地面的含水量小,致使水的蒸发少,加之空气流动不畅城市中的热不能及时传递出去等原因,城市的平均气温比周围乡村高一些,就像一个个“热岛”一样,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10、人工降雨 常用的一种方法: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撒布干冰,靠干冰的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 二、物质的物理属性 1、物质的物理属性和分类 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质的密度-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物质的比热-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吸的热;物质的透明度-透明、半透、不透; 物质的硬度-软硬程度; 物质的延展性-易延展、难延展; 物质的弹性-强弱程度; 物质

14、的导电性-超导体、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物质的导热性-良导、不良、绝热; 物质的磁性-永磁、软磁、无磁; 2、质量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等无关,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使用托盘天平时,先水平调节:“放水平游码移零,针左偏螺母右调”,再横梁调节:“物左码右分两盘,先大后小移游码”。 3、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是鉴别物质7 ()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的方法之一. 在一定状态下,对同一种物质,比值=m/v是确定不变的,所以,密度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注意: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如水蒸气、水和冰的密度不

15、同。外部条件改变时,物质的密度也会变化。如物体受热膨胀,密度就会减小;如因为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所以当压缩打气筒内的气体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气体密度就会变大。气体的密度值常指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0条件时的值。 4、正确理解密度知识中的比例关系。注意,研究的对象是同一种物质,还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同一种物质,密度一定,m1/m2= v1/v2,也就是同一种物质,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当体积V相同时,m1/m2=1/2。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当质量m相同时,v1 / v2 =2/1。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 5、测定某种物质密度的

16、思路:供选用的器材有天平、弹簧测力计、量筒、刻度尺、细线、水。 固体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m/v。 其中m可用天平直接测出;弹簧测力计测物重G=mg,再求得;量筒测出物体在水中漂浮时的V排水,根据G物= F浮,则mg=水gV排,间接求得。 其中V可用量筒或量杯用排水法测出体积,遇到密度小于水的物质时要用压入法或沉锤法,使物体浸没水中;刻度尺间接测出形状规则的物体的体积。 液体的密度除用天平测出m,用量筒或量杯测出V,根据密度公式=m/v求得。还可/从有液的公式间接求得。如结合浮力知识:称重法中F浮= G物F=液gV排;漂浮时F浮=液gV排=G物。 密度计也是根据漂浮时,F浮=G计不变,液与V排成

17、反比制成。它的刻度值是上小下大,间距是上疏下密。 根据密度与其它物理量的比例关系,已知1求2。如称重法测浮力中,物体浸没水/中V排= V物, F浮= G物F=水gV排,G物=物g V物。物/水= G物/ (G物F),测出G物/和F,可求物。 三、物质的结构和尺寸 1、分子世界 -10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 m.(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探测不到) 分子间有空隙,分子一直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激烈,扩散进行得快)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关。 固体中分子靠得很近,有规律地排列,只能围绕某一

18、点振动,因此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中分子间距约固体的两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因此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体中分子离得比较远,间距为固体的10倍以上,能自由地向各个方向运动,因此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粒子世界 -10分子由原子(直径约10m)组成。(摩擦起电现象表明: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而8 ()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这些粒子有的是带电的) -15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直径约10m)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不显电性。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几乎集中原子质量的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绕着原子核

19、高速旋转。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如:回旋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3、宇宙世界 古代人提出“天圆地方说”、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现代认为: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一员,太阳系又是银河星系中数以千亿颗恒星中的一个,而银河星系又是宇宙中无数星系中的一个。 天文学家哈勃发现谱线“红移”现象表明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 宇宙的起源,大多数科学家认定: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宇宙模型” 4、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20、:夸克质子、中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月球地球太阳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超星系团。 155、“量天尺”:1光年为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1光年 = 9.46110米. 四、新材料及其应用 1、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内部有大量的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如金属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当导体两端加有电压时,这些自由移动的电荷就在电压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绝缘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很少,一般情况下,绝缘体两端加上电压也不能形成电流。注意: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可以成为导体,如玻璃在温度升高时,其导电的能力也逐渐增强。 2、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半导体具有许

21、多独特的功能。例如: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只允许电流从一个方向通过元件,可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半导体三极管可用来放大电信号;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大小还可受光、温度、压力等因素控制,因此可制成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等元件,用于计算机等电子仪器内。 3、超导体是一种当温度在某临界温度时,电阻为零的材料。用于损耗很小地输送极大的电流,例如:远距离输电线路、超导磁悬浮列车。 -94、纳米材料是指几何尺寸达到1100nm范围的材料,是分子水平上的研制,制成的用品有许多奇特的性质。例如:纳米铜具有超塑延展性;纳米陶瓷硬度高、耐高温、有塑性;纳米奶瓶有抗菌作用。 9 ()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

22、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一、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一个选定的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时,得到的结论可能不同。通常取地面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以地球为参照物,地面上的人看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2、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例如:宏观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一直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宏观的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而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 3、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等.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二、机械运动和力 1、使用刻度尺测量时

23、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要会放、看、读、记。 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累积法、替代法、平移法、比例法等。 V/(ms-1) 2、速度v是用比值s/t来定义的物理量,与s、t 的大小无关。 两种描述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图像: (a)路程时间图像,简称路程图像(图a) (b)速度时间图像,简称速度图像(图b) 图 a 图 b 注意:横坐标、纵坐标分别表示什么物理量。 如何从图像中,读出速度和路程有多大。 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随时间不断变化,用v=s/t计算它的平均速度时,要注意时间与路程一一对应,求出在该段时间或该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等于各段时间或各段路程内的速度平均。 3

24、、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注意三个方面:(1)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一个叫受力物体,另外一个叫施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3)当物体之间发生了作用才会产生力。 4、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弹力: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一定限度内,作用在弹簧上的外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的特性制成。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受到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当一个物体

25、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将要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它的大小在零至最大值之间.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大小无关。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除了可以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以外,还可用滚动代替滑动、在接触面间加润滑剂,使物体之间脱离接触等有效地减小摩擦。如气垫、磁悬浮等。 5、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1)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长度要合适; (2)线段的末端加箭头以示力的方向; (3)在线段旁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 10 (

26、) 版权所有阳光学习网 资料包月最低只需5元 全科学习资料,尽掌在手 6、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体、等值、反向,共线,这两个力为平衡力。 要着重区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两平衡力是作用于同一物体上. 7、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做出贡献的首先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8、正确理解惯性的概念 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包括“固、液、气”状态的物体;任何情况是指无论“是否运动和运动快慢、是否受力和受力大小等”情况. 惯性不是力,惯性是性质。力是物

27、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三要素。而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外界条件无关,惯性只有大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不能说“惯性力”、“惯性的作用”。 9、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二是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记住物体受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归纳如下: 不受外力 静止状态 受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 受力情况 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改变 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改变 运动方向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变,原来静止仍然静止,原来运动的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即其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将发生变化。 10、简单机械 杠杆:所谓硬棒,就是要求在使用时棒不会变形,至于棒的形状则并非一定要求是直的。 比如滑轮、轮轴、杆秤、天平、常用的剪刀、镊子、羊角锤等及人体中有许多都是变形的杠杆。 力对支点的转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